新鄭。
城東十里。
魏國、趙國、齊國三軍大帳。
魏嬰、高勤、齊斌三人碰頭。
三國分為三個戰場。
其一為丹陵守勢所在,扼守西面大乾。
以趙將潘鳳為主,魏將王景為輔。
其二為曹城、芒城圍城所在,圍困大乾許青驍、王破虜兩處大軍,圍而不攻,釣大乾軍前來援助。
以齊將田用為主,魏將左起為輔。
其三便是圍攻新鄭的攻城所在,旨在覆滅韓國。
以魏將魏嬰為主,趙將高勤、齊將齊斌為輔。
三方配置分別是十萬、十萬、二十萬,旨在快速覆滅韓國,轉而圍點打援,削弱大乾。
前後不過半月時間,魏嬰率三路大軍已將新鄭周圍城池盡數攻克,轉而圍攻新鄭。
三人站在沙盤跟前,周圍站滿了三國將士。
魏嬰開始做站前的最後部署:“新鄭城內只有十餘萬軍,只夠我三方大軍一半。
這種富裕仗,魏某這輩子都沒這麼打過。
既然我軍數量佔優勢,那敞開了打!
三路大軍從三個城門攻城,皆是主攻,沒有輔攻。”
高勤咧嘴笑道:“此戰之後再無韓國,九國再去其一,只剩七國!”
齊斌只是點頭,沒有說話。
進攻方案就此確定,大戰很快打響。
韓國本就是列國之中疆域最小,兵力最少的,所謂的十一二萬兵不足一半是真正兵力,其餘皆是臨時徵調而來的青壯勞力。
面對三國大軍,節節敗退,毫無抵抗之力。
不到一天時間,新鄭被攻破,三國盟軍便攻到了皇城!
原本在城外兵分三路的魏嬰等人在新鄭皇城門口再次聚首。
攻克新鄭,三人心情都很不錯。
就連一直拉著臉的齊斌,也終於揚了揚嘴角。
副將正在跟韓禹子的近臣商議投降條件……
恰在此時,一騎從新鄭城外飛奔而來。
還沒到城門口便高舉手中小旗,“緊急軍情,讓開!”
城頭將士認出其背後三色旗,知道事涉三方聯軍,趕忙放其進入。
傳信兵縱馬一路奔行。
沿途不管是魏國還是趙國,亦或者是齊國將士,紛紛避讓。
到了魏嬰面前,傳信兵翻身下馬,“報,緊急軍情!”
魏嬰等人面色凝重。
他們從傳信兵的話語中感受到了急切!
“講!”
“大乾軍以兩萬餘騎奇襲榆關,破關向東,正往大梁進逼!”
“什麼!”魏嬰身子一晃,從馬上跌落在地。
榆關破了?
榆關怎麼能破了?
“龐喜,龐喜呢,他是幹什麼吃的!”
魏嬰怒吼。
他在前面衝鋒陷陣,結果龐喜丟了榆關!
“龐將軍被俘!”
“王景呢?”
“王景將軍他……他率軍投降了大乾,帶兵反攻大梁去了!”
“啊!”
魏嬰難以置信,上前一把抓住傳信兵,“榆關到底怎麼破的,說!”
傳信兵被嚇了一跳,急忙道:“是,是大乾軍用了新武器,跟妖法一樣,能引來天雷轟擊城門。
將士們完全抵擋不住。
就連丹陵,丹陵……”
“丹陵怎麼了,說!”
此時的魏嬰只覺頭暈目眩。
若非身旁將士攙扶,他只怕要再次跌倒!
“大乾虎豹騎以一萬軍攻破丹陵,主將潘鳳不戰而退,已率趙軍離開丹陵,一路向東回趙國去了!”
“啊?”
這次不止是魏嬰,高勤也在馬背上晃了晃,差點跌下來。
潘鳳不戰而退,直接走了?
一瞬間,他明白過來:潘鳳定然是察覺到了大乾軍不可力敵,為趙國保全實力,這才轉身離去了!
可這麼一離開,就讓他陷於被動之地了!
迎著魏嬰、齊斌質問的目光,高勤硬著頭皮道:“兩位將軍,此事太過匪夷所思,大乾以區區三萬人,就能連破榆關跟丹陵?
你們不覺得此事蹊蹺嗎?”
魏嬰心底猛然生出一股不切實際的希冀,轉臉死死盯著傳信兵,莫非此人是大乾軍假扮的?
而那傳信兵也察覺到不對勁,趕忙開口解釋,“回將軍,大乾所用的新武器能轟開城門,破開重札甲。
圍困曹城、芒城的田將軍、左將軍已經捨棄圍城,轉而去救丹陵了!”
“什麼!”
三人徹底不淡定了。
田用、左起皆當世名將,若非情況緊急,怎麼可能放棄大好的困城局面轉而離去?
可是大乾二十萬大軍如今應該還沒到河西,僅靠這三萬軍就攪動如今的局面了?
魏嬰急了,看向另外兩人,“兩位將軍,此事非同小可,當務之急是以最快的速度處置韓禹子,然後回軍支援!”
高勤、齊斌聞言,點頭稱是。
三人就此約定,在天黑之前解決韓國皇宮的問題!
若韓禹子再拖延不投降,他們就出手幫其做決定!
……
芒城。
圍困此地的乃是左起的魏武卒以及部分齊軍。
魏武卒的重灌橫推加上齊國技擊軍的輕便快捷,讓王破虜在此戰中吃了大虧。
三萬大乾軍在魏、齊兩軍幾次試探攻城後,殘軍已不到一萬二,損失過半,不可謂不慘重。
事實上,若非形勢需要,左起早可以用魏武卒完全吞掉此處的大乾軍。
當然,只要再給他幾天時間,這一萬多的大乾軍也能被其吃掉大半!
然而,自丹陵方向奔來的傳信兵讓他的計劃落空。
確切地說是讓三國盟軍的謀劃落了空!
榆關失守,龐喜被俘!
王景回援,結果率部投降,帶著大乾軍反攻大梁!
丹陵失守,潘鳳率軍招呼不打一個,直接回趙國去了!
左起的憤怒可想而知!
“王景,果然是你通敵賣國!”
左起當機立斷,召來齊國副將,說明情況之後直接捨棄芒城,率魏軍趕往丹陵馳援。
只待過了曹城,邀請田用,定能奪回丹陵,挽回頹勢!
然而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還未到曹城,他便遇到了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