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開後,國內有三個人最早被推上商業領袖的地位,並且被視為不可動搖:柳傳之、任政非和張瑞敏。
其中,前兩位都有過軍旅生涯。
柳會長曾於1961至1967年在西安軍事電訊工程學院學習,他在多個場合講述到:
“部隊這種衝的勁頭不得了,為達到目標不顧一切。”
他是這麼說的,很遺憾也是這麼做的。
華威的老任卻一向對有關自己部隊生涯的事情諱莫如深,這主要是為了降低華威在全球技術收購和發展中的敏感性。
一直到2015年達沃斯論壇中,他才首次正面回應了自己的身份背景,稱參軍“非常具有偶然性”,主要是迫於經濟困難,他在大學畢業後應徵入伍成為一名基建工程兵,歷任技術員、工程師、副所長。
此外,在地產界還有王石、任志強——
以及前天,和另一位老大哥不歡而散的王建林。
15歲入伍的王健林,在瀋陽軍區服役13年,從士兵升至團參謀長。
軍隊的“鐵律”塑造了他近乎偏執的效率觀:萬達推行“總部垂直管理”,決策從總部到專案落地僅需3天,員工遲到被視為“可恥”,即使陪客戶至凌晨也不構成理由。
這種“軍事化執行”成為萬達擴張的核心競爭力,也是他本人的行事作風。
其餘不論,王建林的原則性、紀律性都很強,並且有著清教徒式的慾望節制能力。
早餐僅一碗粥、一片面包、幾片鹹菜;不抽菸、不飲酒、無夜生活,最大娛樂是公司聚會上唱的刀郎和《西海情歌》和崔健的《一無所有》;辦公室拒擺奢侈品,只掛自題書法“商道如戰場”,沒有任何桃色新聞。
就以上幾點來看,相比於這一世的首富路老闆,簡直算得上道德楷模!
這位道德楷模,在習慣性的晨練後一邊吃早餐一邊看報紙。
他慣常看的主要是《人報》、《經濟參考報》、《第一次財經日報》等。
《人報》是老王解碼國家意志的核心渠道,也理所當然地第一個攤開細看。
作為行業的一員,王建林看到頭版關於《電影促進法》的新聞時,口中咀嚼的頻率都慢了許多:為深入貫徹落實拾奇大關於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部署,加快構建現代電影產業體系,有關部門近日宣佈重啟《電影促進法》立法起草工作。
此次立法將聚焦電影產業高質量發展、文化安全與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等核心議題,旨在透過法治化手段最佳化產業生態,激發創新活力。
昨日下午,政務院法工委、中萱、廣電聯合召開立法專家座談會。
會議指出,電影作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載體,必須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統籌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同時,本報記者獲悉,我國著名導演、2008年北平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路寬同志,被任命為《電影促進法》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
。。。
簡訊很簡短,卻看得老王目瞪口呆。
要說路老闆是個人鬼算盡的神仙,他這個軍人出身的無神論者肯定是不信的。
可怎麼就這麼巧,就在柳會長等人密謀小動作的後兩日,就由頂級官媒以這樣的方式將任命訊息公之於眾呢?
向來極強的正治敏感性叫他知道,這是上面不滿意尚在奧運會進行中的當下,某些商業鬥爭的勢力傾軋,已經有可能造成不佳的國際影響。
其次,可以說“私人訂製”了這麼一個極其重要的顧問位置,也是不言自明的、對路寬開幕式有功的“封賞”。
他不是體質中人,國家又不可能直接給錢,那不如發揮一下他的長處,拉到這個《電影促進法》的立法工作中來。
事實上,選拔和任命路寬的決定,從開幕式後第二天就進入流程了。
這位總導演之前在海子彙報中的優異表現,以及利用奈飛進行文化輸出的大膽計劃,都博得了很多領導的好感。
這一次有了足以被銘記一生的奧運功業,也理所當然地被賦予更重要的職責。
王建林暗暗地嘆了口氣放下報紙,暫時沒有太好的心情去看其他內容。
他雖不願用對人不對事的手段去搞“高階商戰”,但更不想看到競爭對手做大。
很顯然,讓一位行業從業者去參加這樣的頂層設計,這公平嗎?
不公平。
但他又能說什麼呢?
特別是如果知道了這是領導親自點將的結果,那其他人就更無權置喙了。
老王現在心裡只有兩件事:首先,等著時間來驗證路寬對華藝的戰略計劃,是否有釜底抽薪的嫌疑?
如果有,他要提前捕獲華藝的導演資源收歸己用。
其次,在問界資金條件尚且不明朗、又因為金融危機現金流匱乏的時間節點,透過幾家公司合營的線上購票業務,繼續鞏固萬噠在院線上的領先優勢。
除此之外,他也想不到更好的辦法來遏制對手的發展了,或者說——
只要有路寬這樣的領導者在,這樣的方法,本身也是不存在的。
彷彿雄雞一叫天下白,當官方透過《電影促進法》的推進及路寬的任命明確表態後,輿論態勢迅速呈現兩極分化的結構性調整。
官方定調直接壓制了此前楠方系媒體和公智們的負面炒作,迫使相關批評者轉入沉默或策略性退讓;而支援路寬的民間輿論則借勢反撲,形成對朱楠方等反對者的“合法性清算”。
第一炮打的正是截癱了的朱教授。
魔都稅務部門正式向社會通報——
經群眾舉報和稅務資料篩查,我局依法對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朱大珂教授2000-2008年期間涉稅情況立案稽查,現查明其存在以下違法事實:
第一,隱匿境內收入逃稅。
透過其配偶王某及學生張某、李某分流部分授課費、稿酬等勞務收入,未依法申報個人所得稅。
經核定,應補繳稅款及滯納金合計元。
第二,境外訪學期間漏稅。
2005年9月至2007年6月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學期間,透過境外機構收取學術講座費、專欄稿酬等收入未向我國稅務機關申報納稅,涉及稅款及滯納金合計元。
第三,虛假申報課題經費。
在其主持的課題《華夏上古神系》中,將個人消費支出如高檔餐飲、奢侈品購物等共計元違規列入“學術交流費”科目,作為個人出版物專案,涉嫌虛增成本偷逃稅款元。
根據《東大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條、第六十九條,責令朱大珂限期補繳稅款及滯納金合計元,並處以罰款元。
對其涉嫌構成逃稅罪的線索,移送公安機關進一步偵辦。
。。。
早就看朱大珂不爽的洗衣粉和天仙粉絲群賢畢至,更多的是內心憤憤不平的路人。
2008年,全國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29229元,魔都地區是39502元,再結合他的通報數字做為對比,足稱觸目驚心了。
已經無法再到微博上和全世界戰鬥的朱教授,迎來了最憋屈、最不能還嘴的一集。
紛紛擾擾人世間,自詡人間清醒的批判者,終於也成為了眾人口誅筆伐的物件。
但楠方系和一眾被豢養的公智還在極力挽尊,他們不敢再直接攻擊路寬,轉而拿活死人打起同情牌。
某法學教授在訪談節目中為朱大珂開脫,稱“科研經費管理本就存在模糊地帶”,並非觸犯法律,也非朱大珂個人問題。
楠方系喉舌刊發社論,將朱大珂塑造成敢於批判娛樂圈權貴的犧牲品,稱他生得偉大,病得光榮。
部分公智呼籲迴歸理性討論,指責網民對朱大珂的嘲諷如“賣皮炎”是網路暴力,試圖用“維護知識分子尊嚴”的話術轉移對腐敗事實的關注。
結果這位肖姓的華清教授微博下,被清一色的“你們一起賣的”刷屏。
光怪陸離,令人啼笑皆非。
一直到朱教授的背後組織,同濟大學正式開了清理門戶的第二炮,網友們這才有些後知後覺,原來這100萬不是賣皮炎了,是賣良心了。
同濟大學微博號官方公告:經校學術委員會調查核實,我校人文學院朱大珂教授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專案《華夏上古神系》期間,存在嚴重學術違規行為。
現根據《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及我校相關規定,作出如下處理通報。
經查,朱大珂在《華夏上古神系》研究中,刻意迴避考古實證與文獻互證原則,大量引用境外非權威理論,如“中國文化西來說”,將堯舜禹等上古人物虛構為“西亞遷徙而來的部落首領”,嚴重違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立場。
其課題組發表的3篇核心期刊論文《華夏神祇的跨文明溯源》、《上古神話的泛歐亞敘事重構》存在資料編造、文獻偽注等問題,引用古籍原文時多次斷章取義,甚至篡改《史記·五帝本紀》原文以佐證個人臆測。
處理決定:
立即停止《華夏上古神系》課題研究,撤銷專案編號,追繳剩餘經費;撤銷朱大珂教授職務,解除其博士生導師資格;
建議國家社科規劃辦撤銷其所有在研專案,並列入學術失信黑名單;
對其涉嫌違法犯罪線索,移送司法機關進一步偵辦。
。。。
網友們根據課題組研究生們在網上公佈的提綱內容,哭笑不得地發現自己的老祖宗都快被賣光了!據朱教授在本書中所述,我國神話中盤古、伏羲、女媧等統統是外來戶。
西王母是溼婆,舜是赫利俄斯,女媧、大禹來自埃及,老子、華佗是阿三。
墨子也比較慘,被朱教授安排了魷魚血統。
公智們集體失聲,誰也沒想到這位業務這麼差,收錢辦的這叫什麼事兒啊,也太沒用職業道德了。
有幾個搖旗吶喊最囂張的公智賬號成了朱大珂的替死鬼,被衝得關閉了評論區。
2008年正是公智們利用微博等輿論工具,正式走上臺前的年代。
無論是對於這一年的雪災、地震、奧運,還是三個路的關注和詬病,都叫很多所謂的知識分子找到了一條生財之路。
他們吃到了甜頭,開始針對性地對公眾進行重大事件的議程設定,以及文化滲透與教育爭奪。
但這一世的情況略有些不同。
穿越者路寬透過《返老還童》、《塘山》、《歷史的天空》等影視作品重塑主流價值觀,這些作品在票房與口碑上的雙重成功,使愛國主義話語重新佔據輿論高地;在奧運會開幕式的下半場,路寬頻領的導演團隊又將高鐵、航天等國家成就轉化為美學符號。
這種視聽語言的創新表達,打破了公智的話語壟斷,使民眾直觀感受到發展成果,有效對沖了公智群體“東大崩潰論”的市場空間。
再就是這一次的豬大糞事件,使得某些群體的人設已經有些被民眾揭穿的風險。
他們背後利益鏈條的被扯斷,將會讓主流意識形態和正能量的話語權重新佔領高地。
只不過這是一個不斷拉扯的過程,美日西方的狗糧不會斷,殖人也永遠死不絕。
但這一世有了穿越者的定點打擊,總歸態勢要好一些,這一次是朱大珂,看下一次是誰敢露頭罷了,總之網際網路輿論是掌握在自己手裡。
23號早晨,朱教授家屬代表他及本人在魔都本地報紙刊載了道歉宣告,會配合有關部門做後續關於稅務和境外不明資金的調查、解釋,對於這段時間鬧出的風波深感自責。
因為當事人目前的身體狀況,相關部門沒有采取強制措施,但該做的工作要做到位。
上面已經對這場風波定調,還是透過如此直截了當的方式,這是正智敏感性問題。
直至此時,華山醫院病房和院內的抗議學生這才漸次散去,這些都是不忿朱大珂賣祖宗,自發前來發表意見的。
這個群體永遠是最好鼓動和裹挾的,就看誰能掌握主流聲量,輿論是真的能影響一代人。
無論如何,人民輿論戰爭的汪洋大海,最終還是在穿越者的引領下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就在家屬發表宣告後的第一時間,《環球時報》老胡在這幾天連發微博支援路寬之後,用一篇措辭嚴厲的文章為此事劃上註腳。
朱教授的退場,是一場知識分子自我異化的必然結局。
他以學術之名行投機之實,將批判精神異化為謀取私利的工具,最終在時代洪流中現出原形。
這場身敗名裂不僅是個人的崩塌,更是某種畸形學術生態的縮影,當某些偽知識分子的清高面具被摘下,露出的不過是利益算計的醜陋本質。
歷史終將以最殘酷的方式,讓每一個背離初心的投機者,為其僭越的野心付出代價。
此文一出,輿論場各方投來的目光都不大一樣了。
老胡的個人風格一向“騎牆”,這一次即便是因為天平完全倒向了一方,你繼續蹭路寬就是了,怎麼還對著“偽知識分子”大開地圖炮?你又不是路老闆,有這麼大的能量,就不怕被圍攻嗎?有幾人能在楠方潑的髒水底下走過來,還安然無恙的?網路上是人是鬼無法看清,罵你的不一定就是敵人,誇你的更不一定是朋友。
老胡無論怎麼對著路老闆大唱讚歌,是無法凸顯他的根本立場的,但這一次風格凌厲的措辭,卻不禁讓人有些浮想聯翩了。——輿論場上紛紛擾擾,動搖不了大人物的心智。
譬如從頭到尾身陷風口浪尖的路寬,即便線上上、線下戰場都取得完勝後,再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的姿態依然雲淡風輕。
這一次他不是出現在《人報》上,也不是出現在中外媒體的採訪裡,而是出現在了央視5套的奧運會直播裡。
閉幕式由張一謀主導,已經準備妥當。
路老闆和小劉一起現身鳥巢,事實上已經進入了半休息狀態,下面就等著奧運會結束領證、休假,一直等到《山楂樹之戀》的開拍。
2008年8月23號中午12點,北平奧運會男子足球決賽正式開打,對陣雙方是阿根廷和奈及利亞。
央視派出賀偉和劉建宏聯袂解說這場強強對話。
劉建宏的開場白響起:“觀眾朋友們,大家好!這裡是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您現在正在收看的是2008年北平奧運會男子足球決賽的現場直播!”
賀偉語氣也比較淡定:“今天的北平晴空萬里,鳥巢座無虛席,這是奧運男足歷史上第四次由南美與非洲球隊爭奪金牌。”
“我們看到雙方球員已經列隊出場,阿根廷隊長裡克爾梅走在最前面,隊伍裡還有狀態火熱的小將梅西、阿圭羅、迪瑪利亞等人,根據轉播資料匯總,這場比賽全球將會有7.08億觀眾收看直播。”
足球比賽的導播鏡頭一般在開賽前會去找看臺。
一是給到國際足聯和奧委會等領導,體現這場比賽的重要性。
二是給到雙方隊伍裡的一些前輩大咖,展現他們對國家隊的支援和熱愛。
賀偉嫻熟地隨著鏡頭逐個介紹:
“朋友們,現在出現在鏡頭裡的是阿根廷足協主席格隆多納,與奈及利亞體育部長,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的座位暫空。”
“vip觀賽區的面孔球迷朋友們大多比較熟悉了,剛剛斬獲銅牌的巴西隊的羅納爾迪尼奧,也是今天場上小將梅西在巴薩俱樂部的隊友。”
“他和阿根廷球王馬拉多納參加完開球活動後,回到了看臺,身邊是。。。”
鏡頭移轉,兩個熟悉的中國面孔出現,讓一向口齒利落的賀偉也愣了一下。
鳥巢觀眾們顯然是看到了現場大屏裡同框的小情侶,突然爆發的巨大歡呼聲,讓賀偉回過神來。
“現在和馬拉多納、小羅握手致意的是我國著名導演、開幕式總導演路寬先生,以及他的未婚妻劉伊妃女士。
賀偉信手拈來:“路寬導演也是國內名人裡有名的球迷,之前曾多次被拍到現場觀賽,包括2004年的亞洲盃決賽,也曾與趙苯山老師、孫南等人一起赴港參加慈善比賽。”
“從現場歡呼聲來看,觀眾朋友們對於這位年輕導演以及劉伊妃女士的喜愛有目共睹,特別是在如此震撼人心的開幕式之後。”劉建宏笑道:“路導和馬拉多納聊得很開心啊,賀偉你能不能看出他們用的什麼語言。”
“南美球員一般都講西班牙語,這兩位球星也許會英語,路導和劉伊妃女士的英語都很流利,溝通起來沒什麼障礙。”
在正式開賽前,現場的導播鏡頭肯定是要捕捉最有話題性的人物,好讓觀眾們看個新鮮,也給解說員有詞可說。
鏡頭突然又拉近,單獨給到小劉。
一個青春靚麗小美女出現在直播和現場螢幕上,現場歡呼的陣勢達到高潮。
智界影片前的天仙粉絲立馬錄屏、截圖發到粉絲群和微博上。
小劉穿著淡黃色碎花方領上衣,泡泡袖隨她揮手動作輕輕顫動,繫帶裝飾在胸口躍動如蝶,短款設計露出的一截雪白腰肢在陽光下瑩潤生光。
下身的藍色做舊牛仔褲是高腰設計,將171的身材比例勾勒得近乎完美。
側身與馬拉多納擊掌時,褲腳磨白的紋路與後者藍白色的阿根廷球衣形成奇妙呼應。
劉伊妃側頭對男友笑道:“怎麼鏡頭一直給我啊!”
“注意力經濟啊,足球觀眾都是男性,轉播方在看臺上捕捉美女球迷,提升收視率和話題度,慣例如此。”
路老闆的心情也是難得的輕鬆愉悅:“這跟好萊塢選片用性感女星一樣,美貌是最直接的視覺刺激點,足球比賽本質也是表演。”
2010南非世界盃的巴拉圭乳神,直接把巴拉圭參與比賽的話題度和收視率都拉滿了,一開賽鏡頭就要去找她。
小劉被場內的人聲鼎沸也帶得雀躍起來:“我聽說有的演唱會,鏡頭給到誰,男女就要接吻的,應該很有意思啊!”
“來啊,現在也行啊,我無所謂。”洗衣機躍躍欲試。
劉伊妃害怕他隨便起來不是人,慌忙擺手:“不要不要,怪難為情的。”
比賽很快開始了,現在只能說略微懂球的小劉仍舊興奮。
她享受的不是足球,是跟心上人相處的時光。
“柳傳。。。唔。。。”
路寬眼疾手快地捂住小女友的嘴巴,拿手擋在鼻子前面:“在鏡頭下面說話擋一下,會有人解讀唇語。”
“啊?還有這回事?”
路老闆點頭:“你看看下面那些球員就知道了,有對罵的都拿手擋住說,包括看臺上的政要。”
“哦!”劉伊妃心道他的謹慎還是一如既往,依言照做:“現在豬大糞完蛋了,我們沒辦法從柳傳之下一步的動作推測背後動因了,怎麼辦?”
“涼拌!跳樑小醜,不必管他。”路老闆面色淡然。
儘管不知道敵人在背後策劃些什麼,但他已經在考慮著怎麼給老會長送上驚喜了。
禮尚往來,才是中國人的待客之道。
他一句不用擔心,劉伊妃就真的可以不擔心,完全把這件事情拋卻腦後。
這是長久以來對他的信任和託底,無論外界的波詭雲譎有多麼險惡,她都可以安心地躺在男子的臂彎。
在艱苦的奧運開幕式之後,在競爭對手的試探性進攻被粉碎之後,小情侶終於可以盡情享受生活和愛情。
兩人認真看起比賽來,恰逢場上梅西接裡克爾梅傳球,一個假動作晃過防守球員,高速推進至大禁區前,起腳後射失。
劉伊妃挽著男友的胳膊一驚一乍:“這個阿根廷的15號球員速度好快啊,而且肢體動作很合理。”
路老闆戲謔:“別不懂裝懂,你不會踢球,知道什麼合理不合理?”
少女輕輕錘了他一記,不服氣道:“我不會踢球,但我會揍人!《質樸戲劇》的鍛鍊中也有肌肉發力的方式。”
似乎是為了驗證自己的所言非虛,小劉可愛地皺著眉頭,指著場上的梅西:“你看他帶球時的髖關節穩定性,很符合格式的‘骨盆是力量樞紐’這個核心肢體概念。”
“每次變向時的髂腰肌群收縮,就像我們在做貓式伸展訓練時的精準控制,這應該是一個道理吧?”
路寬挑了挑眉笑道:“差不多吧,都忘了你現在也算是運動專家了。”
劉伊妃拿胳膊懟了懟男友:“喂,搞個足球,我陪你在家裡踢,你那個球場都沒用過。”
“怎麼踢啊?”
“就我防守你,你過我啊,射門啊什麼的咯。”
路老闆皺眉:“每天不都在射門嗎?”
洗衣機口花花了一句立馬鉗制住女友的小香肩:“算了算了,給個面子,幾億人看著呢。”
小劉氣不過踩了他一腳,嬌笑道:“德性!”
路寬暢想道:“以後你生個十個八個孩子,就能湊個五人制的踢踢球了,你加油啊。”
劉伊妃側頭美目顧盼,白皙的臉頰瞬間染上一抹紅暈,眼波流轉間帶著幾分嬌嗔,卻又掩不住唇邊甜蜜的笑意。
也許是快要結婚了,她並不抗拒這樣的話題,甚至心底湧起一絲隱秘的期待。
因為愛極了這個男子,所以連他隨口勾勒的未來,都成了女孩願意奔赴的風景。
之前劉曉麗已經跟閨女開玩笑提過這話題,但此刻“孩子”這兩個字在小劉心裡似乎有著不一樣的份量。
她的心路歷程,正是從熱戀到婚姻憧憬的自然蛻變。
起初的愛意純粹而熾熱,而後的婚姻幸福且溫暖,熱戀中的少女會不自覺地將他納入生命的每一個階段。
從戀愛到婚姻,再到共同養育下一代,她的心正沿著最傳統的軌跡,完成一個女孩到女人的情感進化。
現場震耳欲聾的歡呼突然打斷了小劉的神遊太虛。
她剛剛研究的15號小將梅西,助攻迪瑪利亞進球,阿根廷一比零領先!
90分鐘加上傷停補時結束,最後阿根廷隊1-0戰勝奈及利亞,憑藉著第58分鐘的制勝球,成功衛冕奧運冠軍。
路寬和劉伊妃眼疾腿快地從vip出口離開,但還是沒能躲過狂熱粉絲的擁堵,在鳥巢東南角被圍堵!一個北平女孩頗不見外地掏出筆記本求籤名:“路導,什麼時候跟茜茜領證啊?”
路寬簽完名又遞給女友,聞言笑道:“下個月。”
“恭喜恭喜!有喜糖嗎?”
劉伊妃莞爾:“你微博id發我,給你充個會員吧!電子喜糖。”
“我也要!我也要!”一幫看見偶像喜出望外的粉絲蜂擁而上,阿飛又不太好生硬地推開,一臉為難。
一個男大略有些羞澀:“我不要會員,神仙姐姐你關注一下我微博行不行?我每天都會發一條關於你的動態!”
小劉捂嘴笑道:“不行哦,我的關注列表裡只有一個男的呢。”
青澀的男大還沒來得及臉色一暗,可惡的女粉們就開始七嘴八舌地“哇!”了起來,現場猛磕cp。
“茜茜,再有錢也別這麼早退休啊,要演到很久很久,陪我們一起變老啊!”
“是啊是啊,我跟你是同年的啊,我今年大三。”
劉伊妃看著一張張情感真摯的笑臉有些感動:“會的,放心吧。”
眼看聚集的人越來越多,大家都知道這次意外邂逅即將結束了。
“好啦,拜拜啦!”阿飛低聲提醒了一句,小劉趕緊簽完最後一張照片,旋即跟著男友往停車場走。
男大學生站在原地,望著路寬和劉伊妃並肩離去的背影。
夕陽的餘暉灑在兩人身上,勾勒出一幅令人豔羨的畫面——
劉伊妃步履輕盈,淡黃色碎花上衣的泡泡袖隨著她的動作微微晃動,纖細的腰肢在短款設計下若隱若現;
路寬則身形挺拔,一手自然地搭在她肩上,低頭聽她說話時,眉眼間盡是溫柔。
兩人偶爾相視一笑,默契得像是早已習慣了彼此的存在。
男大心中酸澀難忍,喉嚨像是被什麼堵住了,突然情不自禁地帶著一絲哽咽出聲:“神仙姐姐,你要幸福啊!”
遠處的情侶忙於奔逃粉絲們的圍堵,顯然無暇回顧,男大身邊的女粉們卻已經笑作了一團。
粉絲與粉絲的悲歡,終究是不能相通的。
小龍女和龍騎士走了。
這一去,下次再在新聞裡看到,女神就要成為別人的妻了。
從今天起,這個世界又多了一個堅定的“反路寬主義者”,他要與洗衣粉、洗衣液們戰鬥到最後!2008年8月24號,北平奧運會閉幕式在鳥巢盛大舉行。
這場歷時16天的體育盛會以“和諧、歡樂”為主題,透過《相聚》、《記憶》、《狂歡》三大篇章展現中國文化的包容與活力。
房龍、劉歡等明星聯袂演出,倫敦8分鐘交接環節中,貝克漢姆乘坐紅色巴士登場,將足球踢向觀眾席,象徵奧運精神的傳遞。
最終,主火炬在《永遠的朋友》的歌聲中緩緩熄滅,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盛讚這是一屆“無與倫比”的奧運會。
閉幕式既是對輝煌賽事的總結,也標誌著中國向世界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
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完美,幾乎毫無瑕疵。
鳥巢現場,路寬、張一謀等導演組成員親切擁抱、互相鼓勵,奧組委劉領導親臨指揮室,感謝大家堅韌不拔的努力。
這個鏡頭被央視記者捕捉,與閉幕式成功舉辦一起,刊登在了第二天各大官媒的頭版頭條。
還有相當多的外媒們,被這一次東方大國的盛會所折服,轉載了照片。
《紐約時報》:北平震撼收官,路寬導演如何重新定義奧運盛典
bbc ne:完美謝幕,導演團隊的擁抱見證中國奧運勝利
《衛報》:從焰火到熱淚,路寬團隊締造真正非凡的奧運路透社:文化制勝,路寬視野下的中國軟實力勝利
《華盛頓郵報》:新北平共識,奧運盛典成為地緣政治宣言國內媒體更是讚譽有加,從官媒到網路媒體無不送上溢美之詞,即便是楠方集團也半推半就地給出肯定答案。
它們再想顧左右而言他,也不可能罔顧基本事實,那是對自己公信力的損害,更何況朱大珂事件已經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
中國人講蓋棺定論,也講賞罰分明。
隨著奧運聖火的熄滅,中央、政務院迅速啟動表彰活動,以最高規格肯定這場國家形象工程的締造者們。
在8月25號一早的新華社通稿——《關於表彰北平奧運會殘奧會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中:
路寬作為“突出貢獻個人”位列導演組首位,其頒獎詞特別強調“創造性地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美學的有機融合”。
緊接著央視《感動中國》欄目組官博宣佈,學者易中天提名“北平奧運會導演組”作為2008年感動中國集體,獲得了大眾的一致認可。
鋪天蓋地的榮譽襲來,一浪接著一浪,對路寬等奧運工作人員的成就做出肯定。
25號中午,來自美國的一則訊息傳出,真正驚詫了國人。
《時代週刊》擬邀請路寬作為美國主版的封面人物,於近期邀約採訪。
這則訊息獲得了問界官方的轉發點贊,證實確有其事。
新聞越短,事情越大。
上《時代週刊》封面本不是什麼大事,國內最早的娛樂圈人士是1996年的鞏俐,爾後的王非、周杰侖等人都得以登封。
有不知情的網友在微博、天涯等地發帖詢問:不就是上個《時代》封面嗎,至於這麼鄭重其事嗎?
問界官博上一條轉發的訊息還是被選做《電影促進法》的諮詢委員會主任。
一直到老胡第一時間的科普,才叫圍觀群眾們這才恍然大悟!封面和封面的含金量,差距太大。
《時代週刊》共有四個版本:南太平洋版,主要覆蓋澳洲和紐西蘭和太平洋群島;
亞洲版在香江出版,聚焦亞太事務,封面人物以亞洲政商領袖為主,如李黃瓜等人。
國內之前的一眾明星們,如果有營銷自己上過《時代週刊》的,都是在亞洲版登封,連剛出道不久的春哥都能亮相,含金量可想而知。
歐洲版在倫敦出版,覆蓋歐洲、中東、非洲及拉美事件,內容側重國際政治與經濟。
餘下就是最重要的美國主版,也是本次《時代週刊》向路寬邀約的版面。
網路上的科普貼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大家最好奇的就是之前還有哪些中國名人上過《時代週刊》的主版封面?
1924到1949年的吳佩孚,常凱申夫妻。
1949到1978年的老人家和幾位親密戰友,改開後的設計師。
可以說,路寬是近現代以來,唯一一位以非政治家身份登上主刊的中國人!
歷史第一人!這是什麼概念?就算放眼全世界,以非政治家身份登上主刊的也就那麼寥寥幾人——
1946年的愛因斯坦,1984年的邁克爾傑克遜,2005年的喬布斯等等。
用胡錫近一貫充滿民族主義的話來講:路寬以導演和藝術家的身份登上主刊,標誌著中國非政治領域的成就,首次獲得西方主流媒體的最高規格認可。
這不僅是個人榮譽,更是改開後文化自信的具象化體現,我們終於從“被定義”走向“主動定義”。
西方主流社會長期壟斷文化評價體系,而路寬的入選打破了這一慣性。
《時代》的選擇,實則是西方對東方文化敘事權的被動讓渡,世界再也不能忽視已經緩緩睜眼的東方雄獅。
最後,胡錫近著重強調:路寬的時代,恰逢中國的時代,當個體才華與國家崛起同頻共振,世界便不得不傾聽我們的聲音。
。。。
在路寬口中2008年最重要的兩件事情,已三去其二。
結束的奧運會讓他的藝術聲望以及國際公民的標籤都更加清晰了一些。
25號當天,當外界的讚譽和吹捧依舊洋洋灑灑時——
這位即將走進“婚姻墳墓”的藝術家,先於領證前,要陪未婚妻度過單身生涯的最後一個生日。
劉伊妃,21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