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章 主意多

終於能抽空去趟莊家,付繁期生怕自己這麼遲才去,莊家怕是會惱,另找別人了。

去到莊家時,桂香姑邊給她帶路,邊取笑她說:“你如今是大忙人了,請都請不來。都好幾日了,我還以為你不來了。”

她連連賠不是,“哪裡的話,實在是家裡事情太多,我還在京城的大兒子和大女兒都趕來了,姑姑你也知道,我家裡都是我在操持的。這不,處理好家裡的事,我就趕來了。夫人沒說什麼吧?”

倆人穿過後院的小門,來到莊夫人所在的房間外。

桂香姑頓了下腳步,神色平淡地說:“沒呢,原也不是什麼要緊事。夫人就在裡頭,你進去吧,我還有事忙。”

她點點頭,“姑姑慢走。”

房門是敞開著的,能看到莊夫人側身站在窗臺邊,修剪著窗邊的芍藥枝葉,神態平靜如水。

正好伺候的小丫頭端來茶點,說:“付嬸子,進去吧,夫人在等著呢。”

她便進去,規矩地喊了聲:“夫人安好。”

莊夫人放下手裡的剪子,示意她也坐下。

見莊夫人自顧自地斟茶品茶,也不言語,這讓她心裡摸不著底,便先開口問:“不知夫人找我來,是所為何事?”

莊夫人仍是淡淡的,“倒沒什麼要緊事,是我待在這家裡有些悶得慌,想找個人說說話。身邊人都沒什麼新鮮事,你是從京城來的,想必在京城裡有不少新鮮事的。”

“嗨,這世上的事,其實都差不多的。”

“是嗎?我聽說,茶商陳家的夫人,你和她常有來往?”

她心下咯噔,心想莊夫人專程來找自己是為了這事?想想也是,一個是莊家的客人,一個是莊家暫時僱傭來的人,二人在莊家不知情的情況下,互有來往,這對莊家來說,或許多少是有些冒犯的。

在莊家看來,她是借莊家來攀附上陳家,這不是拿莊家當工具使嗎?

她面色凝固住,隨即和氣笑著說:“是,瞧我這記性。還是託了夫人您的福,上回我陪兩個孩子來抄寫經文,正好陳夫人來做客,偶然間就遇上了。”

莊夫人低眸品著茶水,輕飄飄地說了句:“是嗎?”

“自然是了,不然我和陳夫人素不相識的,我總不能眼巴巴貼上去吧?我就是厚著臉皮,陳夫人也貿然不能信的。”

“那你們是怎麼就有了來往的?就憑那一面?”

她都說得口乾了,能看得出來,莊夫人頗是介意此事。不說清楚的話,在莊家這裡,她就失了信譽的。

她忙不迭把事情原委說來,但沒詳細說,畢竟這關係到田慈的私事,莊夫人也是清楚的,就大概說自己能幫到田慈。

聽罷,莊夫人輕笑幾聲,“怪不得我聽她口風,說想買個良妾生子,原來是你的意思。”

她謙卑道:“不敢,只是我給陳夫人的一個建議而已。”

“陳家已經有了好幾個小妾,她連這幾個小妾都應付不來,你還勸她再買個小妾來,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我讓陳夫人買的小妾,必須是籤的死契,而且身契由陳夫人管著,誰也不能給。如此一來,生死貧賤都掌握在陳夫人手裡,這小妾只會對陳夫人言聽計從的,包括日後生下兒子,也只能抱給陳夫人養。”

“就算生了兒子,那也是小妾所生,這怎麼能讓陳夫人在陳家……”

“記在陳夫人名下,那就是嫡子。嫡子這個名頭,是勝過所有庶子的。自古的規矩,都是嫡庶尊卑有別的。大戶人家,繼承家業的,都是嫡子。沒有嫡子,也會把庶子變成嫡子來過繼,這是為了名正言順。”

她想著莊家沒有庶子,莊夫人也難理解嫡庶的名頭有多重要。

一番話下來,莊夫人起了敬佩,放下茶盞,自嘲道:“是我小看你了,你不單談吐不俗,也是有智慧的。”

她忙說:“談不上智慧,我年歲虛長,略有些經歷罷了。”

“初九那日,你得空吧?”

“有的。”

“來一趟,早些來。”

“嗯?”

莊夫人緩緩起身,說自家有一戶表親,姓金,兩家前些年常有來往,也互相幫襯。正好兩家孩子有一男一女,年紀相仿,就有了結親的意思。

但礙於當時兩家孩子還小,只是嘴上說說而已,並未定親。

後來金家搬去別處定居,便少了來往。

本以為這事就不了了之,誰知道金家還惦記著事,幾次來信,話裡話外之間都是有結親的意思。

“金家早年對我們家多有幫襯,算是有恩情在的。直接拒了,顯得我們家忘恩負義,可我又不願意這門親事。既然你主意多,就幫著我想想有什麼好法子,能給拒了。”

“這事……”

“怎麼?”

“我不能保證就給夫人想到好法子的。”

莊夫人笑了笑,“我又不是三歲孩童,當然是沒拿你當神仙使的,到時候你看著來就是了。”

她自是應下。

在回去的路上,她琢磨著田慈應該是跟莊夫人提起過自己的,不然莊夫人也不會來找她幫忙。

凡事有一回就有第二回,她這也算是開了張。

她拎著莊家給的兩袋棗泥山藥糕和青梅酥,嘴角止不住往上揚。

往前每走一步,似乎就多了一分希望。

回到家裡,時候還早。

不同以往院裡熱鬧,這次回去,院裡靜悄悄的。

只有葉伯在給菜地澆水,付老爺子躺在屋簷下的搖椅上打盹,付老夫人和薛老姨娘在屋裡說話,不見孩子們。

問起,得知敘園姐妹三個去了輕綺那裡,東泓跟東延領著寧心和裕哥兒去街上,秦氏和曹媽媽帶著雲鎖出去集市上販賣帕子香囊之類的,肖氏在房裡睡覺,秦方不知道跑哪裡去了。

薛老姨娘說:“平日裡吵得慌,這下子太過安靜,又不習慣。”

付老太太說:“可不是,就我們幾個老的在這裡,倒沒趣。這幾個孩子玩性大,不管著拘著,哪還像話。特別是裕哥兒,在京城的時候,就啟蒙了,書還沒讀幾本,就跟著我們到這裡來了。字還不認得幾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