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
荊州,貢院。
大漢士子們期待了三年的恩科會試,終於是正式開始了。
恩科會試為大漢首場,之後以此為例,每三年一次,與鄉試並行。
會試考期沿用明清常例,定在一年的二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共三場,每場三天,共考九天。
因為是在春天考的,所以會試民間慣例也叫春闈,而鄉試則考在八月,同樣也是三場九天,故而也叫秋闈。
去年十月份在武昌增設的額外鄉試補考考棚,那是漢王給安徽、江西士子們的恩典,情況特殊,之後也不會再沿用。
二月九日,會試當天。
來自大漢各地的考生,已經紛紛雲集荊州貢院大門外。多數都是湖廣兩省考生,僅有很少一部分為江西考生。另有三人格格不入,他們是安徽宿松縣的考生。
荊州貢院的前身,是過去荊州滿城某個八旗權貴的私宅。
現在這些八旗不是被砍了,就是正在大漢的官田礦山裡做奴隸服刑,基本沒可能活著出來。
大漢雖然已經廢除奴籍,但目前來說只針對尋常漢民,要是遇上滿洲八旗、蒙古八旗,以及漢八旗和包衣奴才,那都不在此列。還有犯了重大罪過,貪汙瀆職、殘虐害民計程車紳官吏,同樣也有可能被罰為奴役。
考場入試,定在了上午八點。
才到凌晨四五點,就已經有一大堆的考生在貢院大門前排隊。
荊州府衙得到訊息,連忙請示上級,在得到命令許可後,這才安排考場衙役、軍士提前入場,前往貢院維持秩序,同時搬去自鳴鐘(鬧鐘)作為報時。
提前放考生入場是不可能的,這是大漢建制立國的首次恩科會試,所有考場規矩都是內閣、禮部、漢王聯合擬定。
只要這第一場辦好了,那以後都會沿用此例,輕易不會擅改。
考生們見到衙役和軍士來貢院,那些衙役們還好,只是臉色有些臭,而軍士全都面帶殺氣,看著就讓人懼怕。
本來有些鬧鬨的考生,瞬間全都偃旗息鼓,乖乖退到數丈之外坐等。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而且這裡還是荊州城,漢王的腳下,跟這些武夫丘八們爭執,要是一不小心上達天聽,給漢王留下不好印象,影響到未來官場仕途可就虧大了。
差不多幹等兩個時辰,自鳴鐘準時報響。
“嗡!嗡!”
分開圍坐的考生,立馬聞聲而起。
貢院衙役、軍士跟著快步上前維持秩序,所有考生全部排隊有序進場,並且入場前還要進行嚴格的搜身檢查。
程駟舉排在隊伍最末,心底卻是無比緊張。
都已經來貢院憑票參加會試了,程駟舉還是有些不敢置信。自己明明只是碰碰運氣,結果居然真的就透過了武昌增設的鄉試補考。
當然,程駟舉也差不多能明白,為什麼自己能透過鄉試補考?武昌府的鄉試考棚,加上他們安徽考生在內,皖贛兩省的考生,總共就來了二十七人,江西二十二人,安徽五人。
確切地說,是九江、吉安兩府各來了十一人,而他們宿松縣就來了五人。
而江西考生錄取了十三人,他們安徽則錄取了三人。
如此高的錄取比例,不用猜都能知道,肯定是漢王專門下令做出了安排。
程駟舉對此沒覺得有什麼不妥,反而還暗自慶幸,幸好自己在江寧落榜了,要不然哪有機會能來大漢參加恩科會試。偽清兩江總督在九江戰死,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的訊息,已經透過邸報在大漢治下傳播開來。
作為在荊州趕考的恩科考生,程駟舉自然也是第一手知道了這些訊息。
偽清已經是行將就木,而大漢卻是旭日東昇。
要在偽清那邊參加科舉,就算運氣好考上了進士,那也得乖乖等滿大人們吃飽了,才能輪到你去補缺。
許多偽清的進士舉人,甚至等一輩子都等不來一個缺,只能掛著功名慢慢老死。
“駟舉兄,駟舉兄,你考票帶了沒?”
程駟舉還在暢想,忽然衣袖被後頭人拽了拽。
對方名叫王陽,是跟程駟舉一起的宿松考生,因為都在同縣,所以就結伴搭了個夥。
程駟舉摸了摸兜裡,把官府發的考票拿出:“我帶了,怎麼,你沒帶?”
王陽也拿出考票:“我也帶了,就是問問駟舉兄。”
程駟舉聞言,明白對方是緊張了,這可是恩科會試,哪怕是“反賊”辦的會試,那也是會試,自然非同尋常。
“無妨,就把這次考試當作之前鄉試,放平心態就好。”程駟舉溫言安撫道。
兩人說話間,隊伍已經越排越短,很快輪到他們。
王陽、程駟舉不再交頭接耳,跟著前面八人一起,十人一隊邁進貢院大門。
進去以後,沒有立刻分配考場,而是來了兩隊衙役和軍士。
“脫吧!”
“窸窸窣窣~~”
衙役一聲令下,十個考生全部開始寬衣解帶。
這也是古代科考必備流程,會試是為國家選拔人才,自然要嚴格審查,防止有考生出現舞弊。
不要以為古人就不會作弊了,這些老祖宗作起弊來,真是無所不用其極,什麼偷帶小抄、用墨魚汁作弊、塞蠟丸在腚眼子裡……那都是已經玩剩下的。
真正的作弊狠人,已經搞起了“微型小抄”。
河南洛陽就現存一本“微型書”,全書342頁,共30萬字。書長6.5厘米,寬4.8厘米,厚1.5厘米,宣紙印刷,細絲線裝訂,書中刊載著《易經》、《書經》、《詩經》、《禮經》、《春秋》五經,並附有註釋和序言。
牛逼是真牛逼,有才也是真有才,就是不用在正道上。
所以,那些個女扮男裝參加科舉,而後金榜題名的小說戲劇,只能說不知道是哪個平行時空的古代?居然都不用脫光搜身的。
而且女扮男裝,一下子就考中狀元,有這才華幹啥不行?卻說程駟舉和王陽,一起搜過了身,連腚眼子都被衙役掰開探了探,確保沒有蠟丸藏匿,這才把人放進分配好的考號。
因為貢院都是新建,所以也不存在考號的好壞優劣。
而且大漢地盤也太小,考生數量並不是很多,貢院都有些坐不滿。
(淺更一章,明日又要加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