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長說:“能量守恆?今天我們討論的案件,與這個物理定律有什麼關係?”他見郭濤支援蔣雲鵬的說法,也不便再對蔣雲鵬進行呵斥。
蔣雲鵬眼望郭濤,郭濤說:“小蔣,你先講吧。”
蔣雲鵬說:“好。大家知道,能量守恆定律,為人類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所創立,其內容是:‘能量既不會消滅,也不會創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而在轉化和轉移的過程中,能量的總量始終保持不變。’既然能量不會消滅,那麼,請問各位,一個人死後,他的能量到哪兒去了?”
局長說:“繼續說下去。”
蔣雲鵬說:“一個水平高超的畫家畫一隻貓,看上去栩栩如生,好像是活的。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畫家把自己的能量轉移了一部分給了他所畫的畫。如果一個畫家功力非常深厚,也就是說,他自身體內積蓄了大量能量,那麼,他所畫的東西,也許真的會有生命!但古往今來,有這種功力和水平的畫家,只存在於傳說之中,比如在黃鶴樓畫鶴的費偉;同理,王羲之的字,能入木三分,也是他寫字的時候注入了能量的體現。功力較深厚的雕刻家的作品,看上去像是‘活的’,那也是能量注入的一種表現。如果雕刻者本身功力非常深厚,在雕刻過程中非常專注,把自己的精神、意識與智慧,全部投入進去了,那麼,他所雕刻出來的東西,真的就活了。因為,雕刻者已把自己的所有‘靈魂’,全注入到了自己的作品之中。但作品活了,雕刻者自己卻死了!100年前和30年前的神木大師,就是如此。”
局長說:“你倆對神木語言的複述中,有這麼一段:神木說他雕刻完木頭和尚的最後一刀,木頭和尚就活了,但此時活了的木頭和尚,修為只能達到一個普通和尚的水平。為什麼把那顆舍利子放入胸腔內,才能成為又一個‘真正的神木和尚’?”
蔣雲鵬說:“這個問題,其實剛才我和郭大隊在轉述神木大師的話時已經說了。現在我們再深入分析一下:木頭和尚體內,只注入了神木的部分能量,還有一部分能量,蓄存在神木大師的心臟之內,所以他的心臟火化不了。活了的木頭和尚體內,安入內藏大量能量的舍利子心臟,就如常規潛艇用上了核燃料。這個比喻可能不妥當,但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太玄乎了!根據能量守恆定律,普通人死後,他的能量也不會消失。那蔣雲鵬你說,他的能量轉移到哪兒去了?”一位副局長問。
蔣雲鵬說:“對於普通人去世後,能量會轉移到什麼物體上,現在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論。有人說,人的能量,如果不分散轉移,而是轉移在同一個物體之上,那麼,這個物體,就會表現出這個人生前的特徵,就如神木大師所雕刻的木頭和尚。有關學者認為,人死後,人的意識仍在。有人說,‘意識’,即是‘靈魂’,這個說法,不如神木大師所說的全面。神木大師說,人的靈魂,是人的精神、意識和智慧的複合體。如果人死後的能量,全部或大部份轉移給了他的靈魂,那麼,這個靈魂就會表現出這個人生前的特徵,也就是極少部分人所看到的‘鬼’。當然,一個人的能量,也不是想轉移就可以轉移的,那首先需要‘積蓄’大量的能量,再就是‘轉移’時的投入與專注。再舉個例子:一個人‘讀書破萬卷’,是在積蓄能量,‘下筆如有神’,那就是一種能量的盡情釋放。”
局長說:“如果你的奇談妙論真的成立,那麼,神木和尚是木頭雕成的,確實是真的了?那為什麼前些年神木的表現,還真像一個得道高僧,為什麼近年的神木卻在不斷斂財?”
蔣雲鵬正在考慮如何回答這個問題,郭濤說:“這個問題我來解釋。如果木刻神木和尚是真的,那麼,這100年來,人們所看到的三個神木大師,是三個木頭和尚。第一個木頭和尚,是真正的肉身神木大師,用了30年的時間雕刻而成的,應該是吸收了肉身神木大師體內的所有能量。所以,第一個木頭神木和尚的行為,與肉身神木和尚毫無二致;第二個木頭和尚,由第一個木頭神木大師,也是用了30年時間雕刻而成,也吸收了肉身神木大師的所有能量,所以,在前些年,第二個木頭和尚的表現,跟第一個得道高僧——真正的肉身神木大師,沒多少區別。
為什麼近些年來就變了呢?那是因為,就如神木大師自己所說,他的本質是木頭的,他的軀體,近年來受到了汽車尾氣、世人的酸腐之氣,以及其他有害物質的汙染腐蝕,所以,他才‘25歲’時,就感覺不行了。其實,第二個木頭神木和尚才‘25歲’的時候,他已經病入肌裡了,也就是說,在他‘25歲’之前,就生了比較重的病,只是自己還沒有覺察而已。為什麼說他早就生病了?因為,他從大約‘15’歲時,就開始有意識地斂財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在這方面表現得更加強烈,以致引起了公安機關的懷疑。而且,他的修為,大大地減弱了。
最後一個木頭和尚,由‘生病’的第二個木頭和尚,只用5年的時間刻成,注入的能量大大不足,修為就更加不堪了。但他仍還具備一個普通和尚所不及的敏銳,比如說,我和小蔣一去,他就知道我們要向他了解情況。當我用手槍對著他時,他完全失去了應變能力;最後他點火自焚,這種表現,是一種相當脆弱的表現,也說明,他體內能量極少。人的能量,就如神木所說,也可以認為是精神,意識和智慧的綜合體,這種綜合體,就是人的靈魂!”
局長說:“你的意思是說,第二個神木和尚,在塵世的汙染下,能量下降;最後一個神木和尚,簡直就沒多少能量了,相當於說,他簡直沒多少靈魂了?”
郭濤說:“他的靈魂是存在的,只是,已經說不上有多麼高尚了。但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他迴歸了佛性。所以,他才會把銀行卡和密碼留下。”
局長問:“既然能量可以守恆,那為什麼木頭和尚體內的能量越來越少?其他的能量跑到哪兒去了?”
郭濤正在考慮如何回答這個問題,蔣雲鵬說:“我來解釋。第二個木頭神木和尚的能量,大多消耗在各種該與不該的應酬之中去了。在很多不必要的應酬過程中,木頭和尚的內外,皆被嚴重腐蝕。所以,他不到‘30歲’,就病入膏肓。”
局長問:“那為什麼最後一個神木和尚的心臟沒被燒成利舍子?”
蔣雲鵬說:“能燒成利舍子的心,是不朽之心。只有不朽之心,才能長存於世。而從第二個木頭神木和尚開始,那顆心已不能防腐,所以,最終被化為灰燼。”
蔣雲鵬想起了5年前,在來佛寺戴著“觀魂鏡”觀魂時,發現神木大師的身體僵硬,露出僧衣的部分,有一圈圈類似於木頭年輪般的紋路,那些紋路,顏色都不鮮豔,發灰髮黑,那“木頭”,似乎正在氧化著。他想,如果戴上“觀魂鏡”,真的能看到人的靈魂的話,那麼,在5年前,自己所看到的那個正在氧化的木頭和尚,正是神木大師的真正靈魂。只是,當時自己沒往深處去想。
那副“觀魂鏡”,隨著神木和尚的失蹤而失蹤了。
無論神木和尚是否真的由木頭雕刻而成,他的能量,即他的靈魂,已永遠轉移消逝在滾滾凡塵中,隨著他那已經被嚴重汙染了的朽木軀體,灰飛煙滅。
蔣雲鵬想。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