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章 破敵之謀

大楚國的援兵如同一股洶湧澎湃、氣勢磅礴的希望洪流,以排山倒海之勢浩浩蕩蕩地朝著青嵐城的方向滾滾而來。然而,蕭逸辰派出去的探子神色匆忙、腳步踉蹌,連滾帶爬地回來稟報,聲音顫抖得如同風中殘葉,哆哆嗦嗦地說大楚國的援兵已風馳電掣般地向青嵐城全速逼近。

蕭逸辰得知這一訊息後,神色瞬間變得凝重如鐵,彷彿一座即將爆發的火山,雙眉緊蹙得好似能夾死一隻蒼蠅,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如刀的光芒,立即果斷地大聲下令,整頓兵馬,他那堅決而冷酷的聲音好似能穿透金石:“絕不能讓大楚國的援兵靠近青嵐城一步!”

蕭逸辰為了進一步動搖城中守軍的信心,還陰險狡詐地向青嵐城放出虛假訊息說:“大楚國的援兵已被蒼梧軍隊層層攔截在外,如同陷入天羅地網,絕不會讓他們進到城內。”這訊息如同瘟疫一般迅速傳入城中,更是讓城中本就不安的人心愈發惶惶不可終日,好似驚濤駭浪中的孤舟,隨時都可能被淹沒。

深夜,月光如水,灑在寂靜的大地之上,彷彿給世間蒙上了一層如夢如幻的銀紗。援兵的將領蘇鬱之帶領一小隊身手矯健、訓練有素的精英,如同暗夜中的幽靈一般,悄無聲息、躡手躡腳地偷偷潛到青嵐城附近,每個人都小心翼翼地探查著敵情,連呼吸都控制得極為輕微,彷彿生怕撥出的氣息會驚動敵軍。

“大家小心點,千萬別暴露了行蹤。”蘇鬱之壓低聲音說道,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彷彿能穿透這濃重如墨的夜色,直抵眾人的心底。

眾人屏氣凝神,目光如炬,好似燃燒的火焰,仔細觀察著周圍的一舉一動,耳朵豎得直直的,如同靈敏的天線,不放過任何一絲細微的聲響。

待他們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打探清楚敵軍的兵力部署、崗哨位置以及防守情況後,便如同來時一般,悄無聲息、神不知鬼不覺地迅速返回帳中。

帳內,燭火搖曳不定,光影在眾人臉上跳躍,彷彿是命運無常的舞蹈。蘇鬱之與眾人圍坐在一起,面色嚴肅得如同即將迎接一場驚世駭俗的暴風雨。

“敵軍防守看似嚴密,但並非無懈可擊。從我們觀察到的情況來看,敵軍右翼有大批兵力駐守,旌旗飄揚,營帳密集,戒備森嚴,好似銅牆鐵壁。而左翼相對薄弱一些,兵力分佈較為稀疏。但我擔心這可能是敵軍故意設下的陷阱,引我們上鉤,然後來個甕中捉鱉。”一位經驗豐富的副將緊鎖眉頭說道,那眉頭皺得如同山川溝壑,“蘇將軍,您看咱們該如何是好?如今局勢緊迫,每一步都得謹小慎微啊,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復。”

另一位將領接著說道:“依我看,我們可以從敵軍的左翼突破。派一支先鋒隊佯攻右翼,吸引敵軍的注意力,然後主力部隊從左翼迅速攻入,打他們個措手不及,殺他個片甲不留。只是這佯攻的先鋒隊怕是會面臨巨大的危險,九死一生啊。蘇將軍,您覺得此計可行嗎?我是覺得這或許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不妥。”一位謀士模樣的人搖了搖頭,他輕撫著下巴,目光深邃得如同無盡的深淵,“敵軍將領蕭逸辰並非等閒之輩,他心思縝密,謀略過人,。很可能早就猜到我們會這麼做,就等著我們往裡跳呢。我建議我們兵分三路,一路在正面製造聲勢,擂鼓吶喊,敲鑼打鼓,吸引敵軍主力;第二路繞到敵軍後方,截斷他們的退路,以防他們像喪家之犬般逃竄;第三路趁敵軍後方空虛,從側面攻入。這樣,敵軍首尾不能相顧,我們便可一舉突破,勢如破竹。但此計需要各路兵馬配合得天衣無縫,如同一個人的四肢協調運作,否則稍有差池,便會滿盤皆輸,一敗塗地。蘇將軍,您意下如何?這其中的風險可不小啊,如同在懸崖邊上走鋼絲。”

蘇鬱之沉思片刻,目光在眾人臉上緩緩掃過,彷彿在審視每個人的心思,緩緩說道:“此計雖妙,但風險也極大。若是敵軍提前有所防備,在我們分兵之時設下埋伏,我們很可能陷入包圍,遭受重創,如同掉入獵人陷阱的野獸。我覺得我們可以先派出一小股精銳部隊,趁夜色掩護,如同鬼魅一般,偷襲敵軍糧草營地。一旦敵軍糧草被燒,必然軍心大亂,如同熱鍋上的螞蟻。然後我們再按照剛才所說的兵分三路的策略進攻,成功的機率或許會大一些。只是這偷襲糧草的部隊,必須是敢死之士,有去無回的準備,抱著必死的決心。諸位覺得怎麼樣?這可是一場豪賭啊,賭上的是我們所有人的性命和大楚國的未來。”

那位副將皺著眉頭說道:“蘇將軍,這偷襲糧草風險太高,若是失敗,不僅損兵折將,還會打草驚蛇,讓敵軍更加警惕。咱們得再好好想想,有沒有更穩妥的辦法。這可不是鬧著玩的,一步錯,步步錯啊。”

將領反駁道:“可若成功,便能大大增加我們取勝的機會。此時不搏,更待何時?難道我們要坐以待斃嗎?眼睜睜地看著戰機溜走?”

謀士說道:“但這也得看敵軍的防備情況,若是他們早有防備,那我們豈不是自投羅網?咱們不能只看到好處,不顧風險啊。這風險可不是我們能承受得起的。”

副將又道:“那也不能坐以待斃啊,總得想辦法破敵。大楚國的榮耀就在此一戰,咱們不能退縮!這是我們的使命,是我們的責任!”

將領說道:“退縮?我可從未有過這種想法!但咱們得謀定而後動,不能盲目冒險。衝動行事只會讓我們死無葬身之地。”

眾人各抒已見,爭論不休,有人認為此計可行,有人則擔心風險太大。

最終,經過反覆權衡和深入商討,蘇鬱之站起身來,雙手下壓,示意眾人安靜,說道:“好了,諸位莫要再爭。我們就按照先偷襲糧草,再兵分三路的策略行事。這是一場硬仗,需要我們齊心協力,勇往直前。不管有多大的困難,多大的風險,我們都必須為了大楚國,為了勝利而戰!咱們沒有退路,唯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不成功,便成仁!”

眾人齊聲應道:“願聽將軍調遣!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我們也絕不退縮!粉身碎骨,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