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楊知道對方還沒帶人走,跟隨肖參謀長來的共五個人,都沒有武裝。
見到陳小楊回來,胡大林向眾人示意後十多把槍指住肖參謀長一行。
陳小楊從外面進來說:“喲,肖參謀長威風不小啊。”
面對此境況,肖利友臉色難看地承認道,“看來我是落網了?”
陳小楊笑了笑:“還有什麼可說的?”
“哼!真倒黴碰到這麼厲害的人物。
雖然栽在這裡,我們肖家也不是任人欺凌的。
我們走著瞧!”
陳小楊沒想到他這麼痛快,回道:“我以為你會掙扎一番呢。”
肖利友不屑道:“你不就是要藉機擊殺我嗎?我可是不會被激怒,要不是肖剛他們莽撞行事怎可能落到這般境地?”
(注意這裡做了調整以保證符合原文意思同時又文字不一樣)
陳小楊沒有反駁,也沒有與肖利友爭吵,只是對著胡大林說:
“既然他們都認罪了,還等什麼呢?先把這幾個人控制起來。
如果確認無問題,就通知他們單位來接人。
至於其他人,跟我去趟肖利友家吧,那個能為幾萬塊錢賣命的人,在這個時代裡到底有多奇怪。”
一聽到這些話,肖利友頓時變得不安起來,在被帶離的那一刻開始掙扎反抗:“陳小楊,小兔崽子,這件事是 ** 的,我只是為了可憐的侄子,你別動我的家人!”
陳小楊輕蔑地笑了笑,答道:“你很快就會明白了。”
這時胡大林打了個手勢,立刻來了兩個警察將肖利友帶走。
胡大林深思著說:“這下我們可抓到了一條大魚!”
陳小楊點頭認同,“沒錯,不妨繼續看看還能不能再釣到更大的魚。”
胡大林補充:“絕對有戲。
白煙現在已經是所長了,上次的成績讓她升了職。
我跟她是同一批的,這次政績下來,我也得成副所長了吧?”
陳小楊笑著應和並點點頭:“去了不就知道了嗎,正好車閒著,而肖利友家裡肯定藏了不少違法財產,我們可以趁此機會帶回來。”
接著,胡大林找來警力開車直奔肖利友住所。
一抵達現場,他們即刻出示搜查令展開行動。
在陳小楊的幫助下,迅速找到了大量未報備的資金和物品,所有財物都依法暫存保護。
依據肖利友的收入水平來看,顯然他無法積累如此鉅額財富,並且發現家中竟存放有許多未經合法渠道獲得的小黃魚(非法私藏的黃金)及類似珍貴金屬。
國家嚴格規定私人不得私自收藏這類貴金屬,一經曝光,問題將會非常嚴重。
不出所料,上級部門很快就掌握了關於肖利友的資訊。
不僅此事敗露,而且曾經受肖利友指使人對陳小楊行兇的事實也重見天日,進一步揭示出這個年代家族勢力並未坐大至如肖家這樣橫行。
透過層層上報調查結果,最終揭開了肖家兩個兄弟隱藏的鉅富財產,及其另一名家庭成員肖利平的孩子涉及的多起命案——每件都有不可否認的確鑿證據。
這一切與從肖利友家中找到的證據相結合後,立即引起了高層重視。
至於接下來的查處行動,則不再屬於陳小楊與胡大林的責任範圍內。
二人完成了任務回到警局辦理交接。
那些涉及案件的關鍵嫌疑人——肖利平的孩子和其哥哥連帶肖利友自已,已全部移交給看守所等待宣判程式。
至於其他肖家相關涉案人員也同時處於監控之下,雖然具體細節已超出陳小楊關注範圍。
但憑藉八級民警的經驗,陳小楊明白國家一旦介入就不會袖手旁觀。
而陳小楊並不知道這次打擊使更大風暴提早在某些層面爆發;事實上肖家的覆滅並非是陳小楊所能預見的結果,儘管他們本不應全部覆滅。
但在全面徹查下,發現整個肖氏家族罪孽深重。
最終包括肖家老爺子在內,以及其餘幾位兄弟都遭受嚴厲懲罰,家族資產悉數充公。
一年後,陳小楊從甄誠那裡得知了一些情況。
此刻,陳小楊騎著腳踏車回到了四合院。
終於把這些人都安排妥當了,陳小楊帶回了一罈酒和一些野味。
剛踏入院子,就看到了閻埠貴站在門口。
陳小楊眉頭微蹙,問道:
“閻老師,您不好好在學校上課,每天跑回來,難道還要加薪嗎?”
閻埠貴愣了一下,疑惑地問道:“這還跟加薪有關係啊?”
陳小楊點點頭說:“是的,像我們老師、民警和其他服務行業的工作人員都需要向上級申請並經過稽核才能漲工資。
工人的話是有績效考核,憑技術過關就可以。
而咱們這些職業則需要靠能力和資歷積累,加上平時的表現來決定晉級。”
陳小楊繼續說道,“每次我一回來,就在這裡見到你,而在學校幾乎沒人見過你的影子。
這樣的話,不僅考評通不過,晉級的機會也沒戲了。
等你想要晉級時,領導早就把名單報上去了。”
閻埠貴聽罷覺得心中隱隱作痛,這麼多年來,工資確實沒怎麼增長。
從最初每月二十六塊五元一直到了現在的三十六塊五元,這只是因為工作年頭長了些而已。
他還一直是個11級教員,這麼多年都沒能晉升,每次關鍵的時候就看不到人。
陳小楊沒告訴他,在那個時期升職確實更容易些。
後來這些年卻難了許多,大家都在爭功,誰還顧得上別人的晉級。
閻埠貴這種做事風格,根本不會得到領導青睞。
閻埠貴痛苦地抱怨道:“唉,你怎麼不早跟我說呢!”
陳小楊笑著回答:“閻老師,我也搬來沒多久,並且之前我也不知道你經常不在校。
後來才注意到這一點,便告訴你一聲。”
閻埠貴無奈地嘆了口氣,“唉,從明天開始我可不能再這樣了!”
陳小楊本來想說現在已經來不及了,但轉念一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將來的事還是不說為妙,於是他簡單回了一句:“行吧,那我先回屋了。”
陳小楊說完便關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