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慈接過信函,細細閱覽,信中提到江寧鎮已有五人無故失蹤,其中三人為青壯年男子,兩人為婦女,無一尋得蹤跡。當地官府束手無策,村民們懷疑是“山鬼”作祟,恐慌不已。
宋慈心中一凜,意識到此案絕非尋常,他當即決定前往江寧鎮一探究竟。
江寧鎮位於江南水鄉,河流縱橫,竹林掩映。鎮上百姓見到宋慈,彷彿見到救星,紛紛圍攏訴說家中親人失蹤之事。
宋慈首先前往鎮上的官署,查閱所有失蹤者的檔案。他注意到一個奇怪的現象:所有失蹤者在失蹤前幾天,均曾去過鎮東的一座破廟,似乎在那裡參與了某種神秘的祭祀活動。
為了弄清真相,宋慈決定親自前往這座破廟。他帶上幾名衙役,於黃昏時分潛入廟中。破廟荒廢已久,四周長滿了雜草,廟內供奉著一尊奇形怪狀的神像,神像前擺放著一些新鮮的供品,顯然近期有人來過。
夜深人靜時,廟中突然傳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宋慈與衙役們屏息凝神,靜靜觀察。只見一名身形佝僂的老人提著燈籠步入廟中,嘴裡唸唸有詞,彷彿在與神像對話。
宋慈上前攔住老人,亮明身份,問道:“老丈,為何深夜來到此地?你可知近來鎮上有人失蹤?”
老人見狀,神色驚慌,但在宋慈的詢問下,終於道出實情。原來,這座破廟曾是當地的一座古廟,供奉的神像被認為是“水神”,每年春秋兩季,村民都會來此祭拜,祈求風調雨順。然而,近年來廟宇荒廢,有人散佈謠言,稱“山鬼”附體,需要以人祭之,方能平息災禍。
老人承認,他在迷信驅使下,曾參與過幾次“人祭”,並暗示這背後有一股更大的勢力在操縱。
宋慈聞言,心中頓生警覺。他意識到,這背後的操控者極有可能利用村民的迷信心理,以此掩蓋更大的罪惡。為了追查幕後真兇,宋慈決定以此為突破口,展開更深入的調查。
宋慈暗中安排人手,守在破廟附近,伺機捉拿幕後之人。不久,他們果然發現一群蒙面人夜晚來到廟中,意圖進行“人祭”。宋慈果斷出擊,一舉擒獲了幾名嫌疑人。
經過審訊,宋慈得知這些蒙面人乃是一夥人販子,他們利用村民的迷信心理,將失蹤者秘密運往外地販賣,謀取暴利。那些所謂的“人祭”不過是為了掩蓋罪行的手段。
幕後主使是一名偽裝成商人的外鄉人,他曾在鎮上開設茶館,暗中結交村民,並傳播“山鬼”謠言,挑撥恐慌。宋慈當機立斷,將此人緝拿歸案,帶回府衙審判。
隨著案件真相大白,江寧鎮的村民們終於鬆了一口氣,紛紛感激宋慈的正義與智慧。宋慈再次用行動證明,任何陰謀詭計在正義面前終將無所遁形。
江寧鎮的夜空繁星閃爍,宋慈站在河畔,凝視遠方,心中默唸:“正義雖遲,終不缺席。”
江寧鎮的風波過去不久,宋慈剛回到洛陽,便收到了一封急信。這封信來自京城,署名乃是禮部侍郎趙復,他在信中提到,京城近來頻發的盜竊案,牽涉到多起珍貴文物失竊,甚至連皇家珍藏也未能倖免,要求宋慈前往協助破案。
宋慈思索片刻,心中暗自權衡。京城之地,人流複雜,各類勢力錯綜交織,這一系列盜竊案顯然不容小覷。他當即整頓隨行人手,啟程前往京城。
一到京城,宋慈便察覺到街頭巷尾瀰漫的緊張氣氛。百姓們議論紛紛,人人自危,甚至有傳言稱這是一群神出鬼沒的“飛賊”,來無影去無蹤,凡是他們盯上的寶物,必無倖免。
宋慈首先拜訪了禮部侍郎趙復,瞭解案情細節。據趙復所述,近兩個月內,京城內外共發生了七起大案,失竊的物品皆為極具價值的古玩字畫、金銀珠寶。其中最令人震驚的一次盜竊,是皇宮內一件名為“龍紋玉璧”的國寶被盜。
“龍紋玉璧被盜之夜,宮內守衛重重,卻無一人察覺賊影。事後搜遍了皇宮上下,竟找不到任何蛛絲馬跡。”趙復滿臉愁容,“宋大人,此案若不破,不僅陛下震怒,恐怕民心也難以安撫。”
宋慈聽罷,眉頭微皺,心中暗忖:連皇宮如此嚴密的防護也能輕鬆突破,顯然這夥賊人非同尋常。接著,他決定從案發現場入手,逐一勘察。
宋慈首先來到了皇宮內“龍紋玉璧”失竊的存放之地。這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寶庫,周圍高牆深鎖,護衛森嚴,進出之人皆需經過嚴格檢查。然而,即便如此,賊人竟能毫無聲息地盜走玉璧,令人匪夷所思。
他仔細檢查了寶庫的鎖具、窗戶、牆壁,並未發現明顯的破壞痕跡。隨後,他將目光轉向屋頂,發現在角落處有一處細微的瓦片鬆動跡象。宋慈頓時警覺,他吩咐人小心取下瓦片,發現一條細如髮絲的長繩懸掛於屋頂,與地面隱隱相連。
“賊人竟是自屋頂而入。”宋慈低聲自語,心中已有計較。他推測賊人很可能是一名身手矯捷的高手,熟知宮中地形,才能神不知鬼不覺地潛入寶庫。
宋慈決定調閱宮內的所有值守記錄,並走訪相關人員,瞭解事發當晚的情況。他發現在值守名單中,有一名護衛並未按時交接,且事發後不知所蹤。此人名叫劉揚,乃宮中資深護衛,熟悉皇宮各處地形。
宋慈立刻命人追查劉揚的下落,不久便在京城南郊一間廢棄的屋舍內找到他。此時的劉揚,滿臉憔悴,神色慌張,顯然心中有鬼。
“劉揚,為何私自離崗?‘龍紋玉璧’失竊之夜,你究竟身在何處?”宋慈凝視著劉揚,語氣堅定。
劉揚欲言又止,最終在宋慈的嚴厲審問下,不得不招認。他坦白自已因債務纏身,被迫勾結一夥江湖賊人,協助他們潛入宮中盜取玉璧,以此償還高利貸。
“那夥賊人現居何處?”宋慈追問。
劉揚顫抖著回答:“他們居住在京城西郊一處密林深處,那裡地形複雜,易守難攻。”
宋慈當機立斷,親自率隊趕往密林深處。經過一番潛伏,他帶領人馬突襲賊巢,將那夥賊人一網打盡,繳獲了包括“龍紋玉璧”在內的眾多失竊文物。
此案終告破,京城百姓無不拍手稱快,禮部侍郎趙復更是感激不盡,特意上書皇帝,為宋慈請功。然而,宋慈卻不驕不躁,依舊保持著那份冷靜與堅定。
夜晚的京城星光點點,宋慈站在城樓之上,眺望遠方,心中默唸:“守護正義之道,雖千難萬險,吾亦無懼。”
京城大案塵埃落定,宋慈的聲望在朝野內外更加顯赫。然而,他並未停歇片刻,便接到了來自太湖附近的緊急求援。
太湖素有“魚米之鄉”之稱,風景秀麗,物產豐饒。然而,近日卻有漁民接二連三地失蹤,湖面上時常漂浮著一些無人認領的船隻,彷彿一瞬間人間蒸發。當地官府派人四處打探,卻毫無頭緒,唯恐這片富饒之地陷入恐慌。
宋慈接信後,心中疑慮頓生。他決定親赴太湖,探究這連環失蹤案的真相。
抵達太湖時,正值夕陽西下,湖面波光粼粼,令人陶醉。然而,宋慈的心情卻分外凝重。他走訪了幾個漁村,向失蹤者的家屬詢問了詳情。
失蹤者皆為經驗豐富的老漁民,他們的船隻無一例外地在湖心偏遠之地失蹤。村民們傳言湖中有“水鬼”作祟,許多人不敢再出湖捕魚。
宋慈並未被這些迷信言論迷惑,他決定親自乘船前往失蹤者最後出現的湖心地帶查探。
入夜,宋慈帶著幾名衙役,駕船駛向湖心。湖面靜謐無聲,唯有遠處的星光點綴,映照在水中,宛如一片璀璨的星海。正當他們仔細觀察湖面時,忽然一陣微弱的水聲傳來。
宋慈示意衙役們熄燈靜候,不久便見一艘小船緩緩划來,船上似有人影晃動。宋慈屏息凝神,觀察那船上的動靜。待小船靠近時,他陡然發現,那船上竟然裝滿了繩索、麻袋,似乎有人正準備往湖中拋物。
“上前!”宋慈一聲令下,衙役們迅速划船靠近,將小船上的人截獲。那人見狀,驚恐萬狀,正欲跳湖逃走,卻被宋慈一把擒住。
在宋慈的逼問下,那人不得不供出真相。原來,這夥人乃是湖上的一群水賊,專門在夜間劫掠漁民,將人殺害後,將屍體用麻袋裝入石塊沉入湖底。他們之所以能夠長期不被察覺,是因為選在偏僻的湖心地帶行兇,且有一位熟知湖中地形的漁民內應。
宋慈聞言,心中悲憤不已。他決定將計就計,設計引出幕後主謀。他讓衙役假裝未察覺,將水賊帶回村中,謊稱在湖中找到了失蹤的漁民屍體,以此誘使幕後主謀前來探查。
當夜,宋慈佈下天羅地網,潛伏在村口。果然,不久後,一名身穿華服的中年男子悄悄前來探查。此人正是村中一位富甲一方的漁業商人林榮,他一直利用漁民的勞動牟取暴利,暗中勾結水賊,將不服從他的漁民除掉。
宋慈將林榮抓捕歸案,審問過程中,林榮供認不諱,他自以為掌控一切,卻沒想到宋慈能識破他的伎倆。
太湖連環失蹤案告破,村民們歡欣鼓舞,恢復了往日的生機。宋慈卻在心中暗自感慨:正義雖遲到,但總能趕上那些試圖掩蓋真相的黑暗。
太湖的晨曦灑在湖面上,宛如一層金紗。宋慈站在湖畔,目視遠方,心中默唸:“為民伸張正義,是我一生之志。”
此番太湖之行,宋慈不僅破解了水賊與富商勾結的罪行,更深刻感受到,背後似乎隱匿著更大的陰謀。京城與太湖的相繼案件,讓他意識到,案件之間或許並非完全獨立,它們之間,可能隱藏著某種未曾揭開的聯絡。
回到京城後,宋慈開始整理思緒,回顧這段時間以來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他突然意識到,案件中的盜竊案和失蹤案中有一個共同點——它們的受害者,都是具有某種“特殊價值”的人或物。
就在宋慈思考時,另一封急信再次送到。信中提到,江南地區最近頻發的失蹤案,與一批“神秘”商隊的蹤跡有關,且這批商隊在失蹤前後曾與某些官員有過接觸。信中並沒有透露更多資訊,然而,這封信所揭示的線索讓宋慈感到極為不安。
他暗自決定,江南之行,勢在必行。
經過幾日跋涉,宋慈一行終於來到了江南。這片水鄉澤國風景如畫,繁華的市集與江河的清流交織成獨特的畫面,但卻在這美麗的外表下,隱藏著不為人知的黑暗。
宋慈直奔失蹤案發生的源頭——南方一座名為“青瓷鎮”的小鎮。此鎮有名的,便是手工青瓷的製作技藝,每年吸引了無數商人前來交易。最近幾個月,鎮上接連有商隊失蹤,且其中不乏一些聲名顯赫的商賈和官員。
宋慈與當地官府會面,詳細瞭解失蹤事件的經過。鎮上的百姓普遍反映,失蹤的商隊大多是在鎮外的“龍門山”附近消失。龍門山,一座曾因山勢險峻而鮮有人跡的地方,此時卻成了失蹤事件的重災區。
當地的官府已經進行過幾次搜尋,但每次都空手而歸。於是,宋慈決定親自前往龍門山探查一番。
當晚,宋慈與幾名隨行人員悄然踏上了前往龍門山的道路。月光如水,山路曲折幽深。夜風拂過,帶來一陣陣陰冷的氣息,彷彿有無數雙眼睛注視著他們的每一步。
走到山腳下時,宋慈突然停下腳步,示意大家安靜。他凝神聆聽,山中似乎傳來若有若無的聲音,似乎有人在低語,又似乎是風吹動樹葉的沙沙聲。
他心生警覺,帶領隊伍小心穿行,最終在山中一處隱秘的洞口前停下。洞口周圍被雜草叢生,顯得格外隱蔽。宋慈示意眾人保持安靜,然後小心走入洞內。
洞內的景象令宋慈大吃一驚,洞中竟然藏著一個隱秘的商會。這裡的牆壁上掛滿了各種珍貴的文物和瓷器,四周擺放著成堆的黃金珠寶。更讓人震驚的是,洞內居然還設有一座精緻的金庫,內部堆滿了失蹤商隊的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