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章 是什麼人?

“是什麼人?”宋慈追問。

“是……是一名江湖郎中。”僧人吞吞吐吐地說道,“他當時與趙施主聊得很歡,我怕有違寺規,便沒多問。”

宋慈心中一凜:“那江湖郎中現在何處?”

“他走後便再未回來。”僧人答道,“小僧不知他去向。”

回到衙門後,宋慈下令全城搜捕那名江湖郎中,同時繼續調查趙成的死亡原因。很快,衙役傳回訊息,在城西的一處茶館中發現了一名疑似江湖郎中的男子。

宋慈立即趕往茶館,將那名男子帶回衙門審問。男子自稱劉三,確實是一名行走江湖的郎中。

“劉三,你可知趙成之死與你有關?”宋慈冷聲問道。

劉三滿臉驚恐,連連搖頭:“小人只是與趙成聊了幾句,並未害他性命!”

“你與他聊了什麼?”宋慈逼問。

劉三低頭說道:“趙成問我,是否有辦法延年益壽。我告訴他江湖上有一種藥,能增加壽命,只是那藥頗為罕見。”

“那藥是何物?”宋慈追問。

“我當時隨口說的是烏頭草。”劉三小心翼翼地說道,“我並未想到他竟會……服用那種東西。”

宋慈眼中閃過一絲寒意:“趙成是如何得到烏頭草的?”

劉三驚恐地搖頭:“小人不知,他問完便匆匆離去。”

宋慈沉思片刻,決定親自查驗趙家的藥鋪,看看是否有烏頭草的痕跡。與此同時,他命令衙役嚴密監視劉三,防止其逃脫。

藥鋪之謎

宋慈帶領狄青和幾名衙役來到趙家藥鋪。趙氏早已聽聞劉三的供詞,面色凝重地迎接宋慈。

“大人,家父一生謹慎,從未接觸過烏頭草。”趙氏誠懇地說道,“藥鋪中的藥材也都是尋常草藥。”

“趙氏女史,不急。”宋慈溫言安撫,“我需要仔細檢查一下藥鋪,務求無一遺漏。”

在趙氏的許可下,宋慈親自搜查藥鋪。他仔細翻閱藥櫃中的每一種藥材,鼻尖嗅聞,手指輕觸,確認其質地與味道。一切看似尋常,直到他開啟一隻貼著“遠志”標籤的小藥罐,頓時臉色一變。

“趙氏,這遠志可是常備藥材?”宋慈問道,將罐中藥材倒出。

趙氏一愣,點頭答道:“是的,這是家父經常用來調理的藥材,作用溫和,無毒。”

宋慈拿起一片藥材,放在鼻下輕嗅,臉上露出一絲凝重:“這是烏頭草,被調包了。”

狄青聞言驚訝不已:“怎麼可能?若是趙成誤食烏頭草,怎會不察?”

宋慈緩緩說道:“遠志與烏頭草在外形上有些相似,若是混入其中,不仔細辨認,很難發現。趙成常年服用遠志,若不知情誤服,很可能中毒身亡。”

“可是……”趙氏呆立當場,“誰會如此狠毒,將烏頭草混入遠志中?”

宋慈凝思片刻,心中隱隱感到事情並不簡單:“此事需從趙成生前的交往入手,或許能找到一些線索。”

宋慈命令衙役查訪趙成的親友與生意往來,希望能從中發現蛛絲馬跡。幾日後,一名衙役帶回訊息,說趙成與一名姓魏的藥材商人關係密切,兩人曾因一批藥材發生過爭執。

宋慈前往魏家,發現魏家藥鋪位於城東,生意冷清。魏家主人魏文年近五十,見到宋慈一行人到來,神情顯得格外緊張。

“魏文,你與趙成曾有過藥材生意上的爭執,可有其事?”宋慈開門見山。

魏文額上冒出細汗,連連擺手:“大人明鑑,那不過是些小事,不值一提。”

“既是小事,為何你如此慌張?”宋慈冷聲追問,“趙成的死亡與你可有關聯?”

魏文見無法隱瞞,只得跪地求饒:“大人饒命,小人確實與趙成有過爭執。但小人絕未加害於他,實不敢有此妄念!”

宋慈目光如炬:“你與趙成的爭執,涉及何事?為何他死後,你神色慌張?”

魏文猶豫片刻,終於開口:“趙成前些日子從我處購入一批遠志,說是給藥鋪備用。但其中有幾包藥材因標記錯漏,混入了些烏頭草。小人本想重新調換,但他拒絕了,說不影響使用。”

“趙成知道其中混有烏頭草?”宋慈詫異地問。

魏文點頭:“他是老藥師,怎會不知?只是小人實在想不通,他為何會出事。”

宋慈眉頭緊皺,趙成明知遠志中混有烏頭草,卻仍然服用?這顯然有違常理。他決定返回趙家藥鋪,進一步探查趙成的死因。

回到趙家藥鋪後,宋慈再次審視趙成的藥方與服用記錄。他發現,趙成生前曾嘗試一種新的藥膳,用於調理身體。然而,這份藥膳中正是加入了那批混有烏頭草的遠志。

“趙成或許是無意中服用了混有烏頭草的藥膳,導致中毒。”宋慈喃喃自語,“但為何他會如此疏忽?”

忽然,宋慈想起了趙氏提到趙成曾前往青龍寺求藥。難道他在寺中服用的藥物,與藥膳中的毒性產生了某種反應?

宋慈立即派人去青龍寺取回趙成服用的草藥,經過仔細分析,他發現,那藥材中含有一種叫白芷的成分,與烏頭草一同服用,會產生強烈的毒性反應。

“趙成的死,是因不慎將烏頭草與白芷混合,導致中毒。”宋慈終於揭開了真相,“這是一個意外,而非蓄意謀害。”

趙氏聞言,悲痛欲絕:“家父一生謹慎,竟因一時疏忽,釀成大禍。”

宋慈嘆息道:“人之常情,皆有疏漏。此次意外,實在令人惋惜。”

就在宋慈準備為趙成一案畫上句號時,一名衙役突然急匆匆地前來報告:“大人,城北發現一名商人,死於非命,手中還緊握一張寫有‘青龍’二字的紙條!”

宋慈心中一震,看來又有新的謎團等待他去解開。他收拾心情,目光堅定地說道:“走,去城北看看。”

一路疾馳,宋慈暗自思忖:這“青龍”二字,是否又與青龍寺有關?這一連串的案件之間,是否有著更深的聯絡?他隱隱感覺,眼前這場風波,遠未結束……

紙條玄機

宋慈一行人很快抵達城北的案發現場。只見一名商人倒在地上,身著錦衣華服,臉色青紫,似是中毒而亡。手中緊緊握著一張紙條,上面歪歪斜斜地寫著“青龍”二字。

狄青仔細檢查商人的隨身物品,發現他身上攜帶著不少銀兩和一封信件。信件內容簡短,只寫著“青龍寺見”。

“宋大人,看來此案確與青龍寺有關。”狄青說道,將信件遞給宋慈。

宋慈接過信件,目光深邃:“青龍寺為何接連牽涉命案?這其中定有蹊蹺。我們需要了解這位商人的背景。”

他轉向一旁的衙役:“你們去查清這名商人的身份,看看他與青龍寺有何關係。”

衙役領命而去,宋慈則帶著紙條和信件返回衙門,細細研讀。他仔細觀察紙條上的字跡,發現“青龍”二字似乎是在倉促中寫下,筆鋒凌亂,顯示出極度的緊張與恐懼。

“此人臨死前為何要留下‘青龍’二字?是否想提醒什麼?”宋慈低聲自語。

暗訪青龍寺

不久後,衙役帶回訊息,稱死者名叫李富,是一名富商,常年往來於城南和城北之間,偶爾在青龍寺附近停留。宋慈決定再次前往青龍寺,這次,他計劃暗訪,以免打草驚蛇。

夜幕降臨,宋慈與狄青悄悄潛入青龍寺。寺廟內靜謐異常,只有幾處燭火搖曳。兩人隱藏在暗處,觀察著僧人的動向。忽然,宋慈注意到法明主持正與一名陌生男子密談,神色極為凝重。

“看來,這青龍寺果然隱藏著秘密。”宋慈低聲對狄青說道,“我們需更近一步,聽清他們的對話。”

兩人小心翼翼地靠近,隱匿於暗處,聆聽著法明與男子的對話。

“此事絕不能洩露,若讓官府知曉,後果不堪設想。”法明低聲說道,語氣中透著焦慮。

男子冷笑一聲:“放心,只要我們守口如瓶,誰也不會知道這裡隱藏著什麼。”

宋慈心中一凜,這番對話無疑證實了他的猜測。青龍寺內藏有不為人知的秘密,而這個秘密,或許與連環命案息息相關。

待兩人離去後,宋慈與狄青悄然進入法明與男子密談的房間。房間內陳設簡樸,唯有一張供桌和幾幅佛像。宋慈仔細搜尋,發現供桌下方有一處隱秘的地道入口。

“宋大人,這裡竟有暗道!”狄青驚呼。

宋慈點頭:“這暗道通往何處,我們需一探究竟。”

兩人點燃火把,沿著暗道前行,通道蜿蜒曲折,隱隱傳來滴水聲。不久後,他們來到一間密室,室內堆放著許多藥材,還有幾口封閉的木箱。

宋慈開啟一口木箱,裡面竟然裝滿了烏頭草。他臉色一沉:“果然不出所料,這裡是烏頭草的藏匿處。”

狄青也發現了一些書冊,上面詳細記錄著烏頭草的用途和毒性配方,顯然是用來製造毒藥的。

“這青龍寺表面是佛門淨地,實則暗藏殺機。”宋慈冷聲說道,“我們必須將此處的一切證據帶回衙門,以便徹查。”

就在此時,密室外傳來腳步聲,宋慈與狄青迅速熄滅火把,躲藏在角落。只見法明與那名男子再次出現,臉色陰沉。

“我們必須儘快轉移這些東西,官府已經盯上了。”法明低聲說道。

男子點頭:“好,今晚行動。”

宋慈暗中記下他們的計劃,心中已有定策。他決定將計就計,來個甕中捉鱉。

甕中捉鱉

次日夜晚,宋慈率領一隊衙役悄悄埋伏在青龍寺周圍,靜待法明等人行動。

午夜時分,法明與男子帶著幾名僧人開始轉移烏頭草和毒藥配方。就在他們準備離開時,宋慈一聲令下,衙役們衝出,將他們團團圍住。

“法明,你們的陰謀敗露了!”宋慈冷聲道。

法明臉色大變,慌忙解釋:“大人,冤枉啊!我們只是……”

“夠了!”宋慈打斷他的話,“你們以青龍寺為掩護,暗中製造毒藥,已經犯下滔天大罪。”

男子見事情敗露,拔腿就跑,卻被狄青一拳打翻在地。衙役們迅速將法明等人制服,帶回衙門。

經過連夜審問,法明終於招供,原來青龍寺早已被一群江湖毒販所控制,他們利用寺廟的隱蔽性製造毒藥,並透過一些商人向外界販賣。

“李富發現了你們的秘密,所以被殺滅口。”宋慈冷聲說道,“而趙成之死,雖然是意外,但你們的罪行依然難逃。”

法明低頭不語,狄青將烏頭草和毒藥配方呈上,作為鐵證。宋慈最終下令,將法明等人押送京城,交由朝廷審判。

青龍寺案終於告破,城中百姓無不拍手稱快。宋慈站在寺廟門口,目送罪犯被押送離去,心中感慨萬千。

“宋大人,又是一樁奇案告破。”狄青由衷佩服,“大人真是才智過人。”

宋慈微微一笑:“江湖險惡,人心叵測。只要心懷公正,世間再無冤屈可逃。”

就在宋慈準備返回衙門時,一名村婦慌張跑來,聲稱城東一名富商家中突然失蹤了一名僕人,且房內留有奇怪的血跡。

宋慈聞言,心中一凜,看來新的風波又將席捲而來。他整頓衣冠,目光堅定地說道:“走,去城東一探究竟。”

失蹤的僕人

宋慈與狄青連夜趕往城東的富商劉府。此時劉府上下人心惶惶,僕人們神色緊張,紛紛議論著近日發生的怪事。

“宋大人,您可算來了。”劉府管家恭敬地迎上前,神情焦慮,“小人昨日早晨發現張僕失蹤,房中卻留下了不少血跡,實在是令人不安。”

宋慈點頭示意,讓管家帶路,徑直來到張僕的房間。房內整潔如常,但床鋪旁的地板上確有幾處未乾的血跡,顯得格外刺目。

“張僕平日可有什麼仇家?或者近期有何異常之事?”宋慈邊仔細觀察血跡,邊詢問道。

管家搖頭:“張僕為人忠厚,與人無怨無仇。近日府中並無異常,只是老爺前些日子收到過一封來歷不明的信件,內容頗為怪異。”

“信件?”宋慈目光一閃,“可否讓我一觀?”

管家忙從書房取來信件遞給宋慈。信件內容模糊,只有一句話:“天黑之後,莫入西林,否則禍事連連。”

“西林?”宋慈低聲重複,“劉府距西林不遠,此地常有人出入?”

管家點頭:“是的,大人。那片林子頗為陰森,日間鮮有人至,夜晚更是無人敢靠近。”

宋慈心中一動,決定前往西林一探究竟。

夜幕低垂,宋慈帶領狄青及幾名衙役,點燃火把,踏入西林。林中一片漆黑,陰風陣陣,樹影婆娑,彷彿鬼魅潛行。

“宋大人,這林子果真詭異,我們需多加小心。”狄青提醒道,手中緊握刀柄。

宋慈神情凝重,一邊仔細觀察四周,一邊緩步前行。不多時,他們在一處林間空地上發現了散落的布片,似乎是張僕的衣物。

“張僕可能被人擄至此處。”宋慈判斷道,“繼續搜尋,或許能找到更多線索。”

他們沿著布片的痕跡前行,不久後發現一處隱藏在樹叢後的洞穴。洞口被厚重的藤蔓遮掩,若非仔細搜尋,極難察覺。

“這裡或許就是關鍵之地。”宋慈示意衙役們戒備,率先進入洞穴。

洞內潮溼陰暗,空氣中瀰漫著一股腐臭味。宋慈屏住呼吸,循著味道深處前行,發現地上蜷縮著一個人影。

“張僕!”狄青驚呼,立即上前檢視。

張僕奄奄一息,身上多處受傷,顯然經歷了一場慘烈的搏鬥。他艱難地睜開眼睛,看到宋慈等人,嘴唇顫抖著說道:“救……救我……”

宋慈立刻讓衙役們將張僕扶起,簡單處理傷口後,帶出洞穴。張僕在外界清新的空氣中稍有緩和,斷斷續續地講述了自已的遭遇。

“那晚,我聽到有動靜,以為是賊人,便起身檢視……”張僕聲音虛弱,回憶著當晚的情形,“結果,幾個蒙面人突然闖入,將我擄至西林。他們逼問我府中的一些機密,我實在不知,他們便將我打成這樣。”

宋慈問道:“那些人可有提到為何要擄你?”

張僕搖頭:“他們只說,若我不說實話,劉府將大禍臨頭。”

“看來這是針對劉府的陰謀。”宋慈若有所思,“那些蒙面人或許另有所圖。”

他下令將張僕送回劉府治療,並告誡府中眾人加強戒備。與此同時,宋慈決定追查那群蒙面人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