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54 恩威後宮靖波瀾

甄嬛的聲音清冷如冰,尾音卻微微上揚,帶著一絲令人心悸的玩味。

她掃視著跪在殿中的嬪妃們,那些曾經在背後算計她,寫下那些骯髒信件的女人,此刻如同風中殘燭,瑟瑟發抖,臉上血色盡褪。

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濃重的恐懼,甚至連呼吸都顯得格外艱難。

雍正坐在上首,面色鐵青,眸中寒光四射。

他緊緊盯著那些膽敢觸犯他底線的嬪妃,手指攥得咯咯作響,彷彿下一刻就要將她們撕成碎片。

蘇培盛低著頭,大氣也不敢出,只默默地感受著這壓抑至極的氣氛。

甄嬛並未如她們預料般,立刻下令嚴懲。

她優雅地站起身,緩緩走到那些信件前,指尖輕輕劃過信紙上的字跡,彷彿在欣賞一件藝術品。

片刻後,她抬起頭,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那笑容裡帶著一絲冷冽,也帶著一絲讓人難以捉摸的柔和。

「皇上,」甄嬛轉身,對著雍正盈盈一拜,聲音輕柔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這些信,雖然是她們所為,但終究是後宮姐妹間的一時糊塗。臣妾認為,懲罰不是目的,讓她們知錯悔改才是。」

雍正略微有些意外地挑了挑眉,但還是順著甄嬛的意思,冷冷地說道:「既然嬛嬛如此說,那就依你。」

後宮嬪妃們的心情如同過山車般,經歷了大起大落。

她們原本以為自已必死無疑,卻沒想到甄嬛竟然為她們求情。

然而,她們並沒有高興太久,因為她們知道,甄嬛絕對不是一個心慈手軟的人。

甄嬛揮退眾人,獨自坐在寢宮的軟榻上,手中把玩著一枚晶瑩剔透的玉佩。

窗外,陽光透過薄紗,將她的身影映照得更加朦朧,她清麗的臉龐上,透著一股與年齡不符的深沉。

宮女們小心地侍奉著,輕手輕腳,生怕打擾了她的思緒。

整個寢宮瀰漫著一種沉靜卻充滿力量的氛圍。

良久,甄嬛抬起頭,喚來流朱,低聲吩咐了幾句。

流朱領命而去,片刻後,帶著一位面色蒼白,神情惶恐的嬪妃走了進來。

此人正是之前曾與甄嬛有過小摩擦的麗嬪。

「麗嬪,」甄嬛的聲音帶著一絲慵懶,「本宮念你初犯,特賜你這套赤金鑲寶首飾。」

麗嬪不可思議地看著擺放在眼前的珍寶,那璀璨的光芒讓她眼花繚亂。

她結結巴巴地說道:「嬪妾…嬪妾…謝貴妃娘娘恩典。」

這一幕,讓後宮眾人目瞪口呆。

她們原本以為甄嬛會趕盡殺絕,沒想到她竟然會賞賜麗嬪。

一時間,各種猜測和議論在後宮中悄然蔓延。

有人認為這是甄嬛的恩威並施,有人則認為這是她陰謀詭計的開始。

幾位平日裡與麗嬪交好的嬪妃聚在一起,竊竊私語,臉上寫滿了猜忌和不安:「這甄貴妃,到底在打什麼算盤?」

她們沒有注意到,不遠處的假山後,一個身影緩緩地隱入了陰影之中,耳邊還回蕩著她們的對話。

雍正看著甄嬛恩威並施的手段,眼中流露出讚賞。

他起身走到她身邊,輕輕摟住她,溫熱的呼吸拂過她的耳畔。

「嬛嬛,你做得很好。」 他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寵溺。

甄嬛依偎在他懷裡,感受著他寬闊胸膛的溫度,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她知道,他懂她,也支援她。

殿內檀香嫋嫋,氤氳的香氣中,兩人相擁的身影顯得格外溫馨。

接下來的幾日,甄嬛親自處理後宮事務,事無鉅細,不辭辛勞。

她翻閱著堆積如山的奏摺,纖細的手指在紙張上輕輕劃過,發出細微的沙沙聲。

批閱奏摺的間隙,她還會召見各宮嬪妃,詢問她們的近況,噓寒問暖。

夜深人靜時,她依舊秉燭夜讀,直到倦意襲來,才緩緩睡去。

幾日下來,她明顯消瘦了許多,眼下的烏青也越發明顯。

流朱心疼地看著她,卻又不敢勸阻,只能默默地為她添茶加衣。

然而,後宮之中並非鐵板一塊。

一位被貶的嬪妃,心中積怨已久,暗中串聯其他心懷不滿的嬪妃,企圖反抗甄嬛的統治。

她們私下聚會,竊竊私語,密謀著如何扳倒甄嬛。

燭光搖曳,映照著她們陰沉的面孔,空氣中瀰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氛。

甄嬛早已察覺到這些暗流湧動,但她並未打草驚蛇,而是不動聲色地收集證據。

她派人暗中監視,將她們的一舉一動都掌握在手中。

時機成熟後,甄嬛將收集到的證據擺在眾人面前,鐵證如山,不容抵賴。

那位帶頭煽動的嬪妃還想狡辯,卻發現其他嬪妃都避之不及,她孤立無援,最終被貶為庶人,淒涼地離開了皇宮。

大殿之上,眾嬪妃跪伏在地,齊聲高呼:「貴妃娘娘英明!」 她們的聲音在殿內迴盪,久久不散。

甄嬛站在高處,俯視著眾人,眼中閃爍著光芒。

她知道,自已終於徹底掌控了後宮。

夜幕降臨,甄嬛獨自一人站在窗前,望著窗外皎潔的明月,心中思緒萬千。

後宮安寧了,可大清的江山呢?

她輕輕撫摸著手中的玉佩,低聲自語:「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