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章 谷口乾屍

嘉寧城外五里,兩山之間有一座幽谷,谷中林密似海,怪鳥悽鳴陣陣,很少有人會走進這深谷之中,就算是周圍打獵的獵戶,眼看著獵物跑進這深谷,也會斷然放棄追趕。

這谷被當地人稱作吃人谷,之所以叫做吃人谷,這其中自然有些淵源。

相傳這谷起初並不叫吃人谷,甚至無名,只是兩山之間的一條山谷,不過後來崔家在這山谷裡找到一處礦脈,之後所發生的一切,便是這谷名的由來。崔家是武林世家,家中子弟皆是配戴刀劍,於是便在谷中建起一座鑄刀堂,就地取材的為自家鍛造些刀劍兵刃。可在挖掘礦脈時,卻出奇的挖到一座石冢,冢中有一具枯骨,懷揣一顆無價的寶玉。這等訊息很快在嘉寧郡內傳開,畢竟是地底下挖出來的東西,當時的崔家家主生怕夜長夢多,於是花重金請來一位雲遊江湖的得道真人做了一場法事,暗地裡用黃金打造出一把金刀,用這顆寶玉裝飾,對外稱是崔家一直蒙塵家中的一把家傳金刀。

鑄好了金刀,就在崔家為得到一塊無價的美玉和一把名義上的家傳金刀而沾沾自喜時,谷中的鑄刀堂,卻離奇發生一連串的命案。開採礦脈的勞工以及鑄刀堂中鍛造兵刃的崔家本姓人,共計三百多人一夜之間離奇暴斃,渾身上下沒有一處傷痕,死相悽慘不忍睹目。此事震驚整個義凌府,甚至被上報朝廷,有人說是因為崔家動了谷中的某種禁忌,才惹出這三百多人的命案,各種說法玄乎其玄,崔家請來一位雲遊道人連做多場法事,封了鑄刀堂才將此事的風頭漸漸壓下。吃人谷的說法也便因此而來。

……

陰月多雨,崔家少爺與道宗弟子發生衝突一事也過去了一段時間。據說當日那事被崔家家主得知,請那兩位道宗弟子到家中大擺宴席請罪才將此事了結,事後崔家少爺更是被禁足整整一月不得出門。

前幾日連續幾天陰雨不斷,今天終於迎來一個大好晴天,嘉寧城中,一行頭戴面具、腰懸繡春刀的鎮北司御統府衛匆忙出城。今日一早,有人在郡府公堂報案,說在吃人谷谷口發現兩具乾屍,王淞身為鎮北司嘉寧郡分舵統領,帶人朝著吃人谷的方向趕去。

鎮北司是朝廷為了鞏固皇權,特成立下屬為御統府衛的情報機構,除此之外更有設立南巡府、西衙門和東偵處。這些情報機構多是散落在各大藩王封地的鄰地,名義上是鞏固皇權,實則卻是為了監視各大藩王。

邵北王權貴彪炳,不僅封為異姓王更是官居秦相,皇權特許帶刀上殿朝聖不跪,算是得到了除皇位之外的一切,可在朝廷中對於邵北王的反聲卻極為高漲。不知是當今皇帝為了敷衍那些隔三差五便要上書抨擊彈劾邵北王的臣子,還是忌憚邵北真會造反,在義凌府部署下五萬精兵,歸三品安北將軍王昴統領,打著如若北遼來犯能夠隨時支援邵北的名義。

王昴所在的王家三代入朝為將,此人生性孤傲,生平最看不慣的便是那些陰陽怪氣的宦官和手握重權的權臣,可好巧不巧鎮北司這些情報機構的上司就是皇宮裡的太監總管,皇帝身邊的紅人韓修筠,不僅是個宦人更是手握重權。所以僅管麾下有五萬精兵,王昴也從不理會當地治安,將大事小事全部推給鎮北司,甚至是暗中使些絆子,無緣無故給這些為宦官賣命的御統府衛找著難辦的麻煩事。

王淞是鎮北司的一位副指揮,又是嘉寧郡分舵統領,官場上這些暗地裡的風起雲湧還是知曉不少,在趕去吃人谷的路途中,便有好幾次懷疑到安北將軍王昴的頭上,畢竟吃人谷那地兒邪氣,一般人根本不敢接近,所以此事極有可能是王昴給鎮北司找的麻煩。

等到了吃人谷,眾人下馬便感覺自谷中迎面而來的一股陰氣,死過三百多人的地方,換做是誰,都不想多做停留。

王淞最先下馬,今日不同於往日,除去一身官服和腰間的繡春刀之外,還戴了一面黑色面具。御統府衛的打扮皆是如此,由於要監視各大藩王封地的動向,必要時還要為朝廷剷除一些謀反的反臣,所以在處理公事時都是以鐵面覆面。

王淞帶人走到谷口,果然谷口邊扔著兩具乾屍。原本就因為此地晦氣,手下人多有怨言,此時一見這乾屍,身後一位手下人便說:“這是誰家的祖宗被從地底下刨出來了,得有多大仇啊?”

面前的兩具乾屍由於年代問題面容全毀,根本識別不出究竟是青年還是老年。王淞抽出繡春刀挑去幹屍上破破爛爛的衣物碎片,屍體已經被蛆蟲啃食得只剩下一副骨架,但讓王淞詫異的是,乾屍的骨腔中滿是泥土,泥土中還有不少的磷。王淞挑開另一具乾屍,與第一具相同骨腔中盡是含有白色磷塊的泥土,顯然這兩具乾屍不是從墳墓棺材裡刨出來,而是被人從地底下挖出來。

王淞抬頭看著近在眼前的吃人谷陷入沉思,身旁有眼力好些的手下人見狀問道:“大人,這些屍體不會是從這谷裡邊抬出來的吧。自從這谷中出了三百多人的命案之後,有誰會膽大到去那麼邪氣的地方挖屍體?”

有人又說道:“崔家當年在谷中挖到了一座石冢,說不定是那些盜墓賊想在谷中碰碰運氣,結果挖出來兩具乾屍,於是便扔在了谷口也說不定。”

有膽大些的手下慫恿身邊人道:“要不要進谷中去看看,說不定還真能碰到什麼寶貝。”

王淞收回目光,收刀入鞘,問手下道:“當年谷中三百多人命案的卷宗,可還有保留?”

手下人回答道:“當年三百多人的命案驚動了整個義凌府,所有卷宗都是謄抄兩份,一份移交總舵,一份保留在分舵。”

看一眼地上的兩具乾屍,王淞命令手下將屍體就地掩埋之後,帶人回城。

王淞為人極為謹慎,總覺此事絕非如此簡單,倘若真是盜墓賊想到谷中碰碰運氣,又為何不將屍體就地埋回去,而是丟棄到谷口,怕是此事背後另有文章。

王淞回城之後,命令手下人將當年保留的卷宗全部找出,仔細檢視之後,得知當年吃人谷中出事,三百多人一夜暴斃,崔家請做法事的道人選了一處風水寶地,訂製三百多口棺材將屍體全部埋葬,而埋葬地就在嘉寧城外的塘水坡。

當年處理這三百多人命案的是王淞的前任,也就是如今的鎮北司總指揮。據說當年此事被處理的極為乾淨,風聲也很快被壓下,自己的前任也因此升官,做了鎮北司的總指揮,得以為皇宮的韓總管效命。這樣一來,谷口發現的兩具屍體,也就只能是盜墓賊挖出來丟棄在谷口,但直覺告訴王淞,此事恐怕還有其他隱瞞。

一時拿不定主意,王淞決定去找秦韜,商議之後再做定奪。

……

秦韜所居住的小村落,考察過秦熠川功課的秦韜剛剛走出正堂,便見王淞身穿著官服,一手握著腰間佩刀一手拿著面具走進院落,見王淞來的如此著急,秦韜急忙迎上前去說道:“如有急事,請到側屋商議。”

將王淞迎到側屋,招呼著秦熠川遞上茶水之後,秦韜問道:“來得如此匆忙,究竟是什麼急事?”

王淞將今日之事以及自己的猜想全部告知秦韜,秦韜聽後,微微皺眉,沉思之後說道:“當初在郡府做事時,的確有見過幾次王昴,此人雖說孤傲且心胸狹隘,但也是做事有分寸的人,故意派人刨出屍體給你們鎮北司找麻煩,此事有極大可能會牽扯到當年未結案的三百多條命案上,若是傳到朝廷,王昴定會這安北將軍做起來就難了,以王昴對他官職的看重,絕對不是拿自己的前程去開玩笑,所以此事與王昴可能沒有任何關係。吃人谷三百多條命案發生在十年前,當初韓珧的確處處親自監督,將此事處理的極為乾淨,但是據我所知,崔家埋葬屍體時,因為朝廷派人巡查,韓珧並不在場,你若真放心不下,不妨去塘水坡查查,此事不就自然明瞭。”

秦韜又說道:“古來盜墓者多是求財於險境之中,難免有與常人有異的,你生怕當年韓珧沒有處理乾淨,有屍體被人隨意掩埋,此事恐是你多心了。”

秦熠川遞上茶水之後,便一直站在門外等候,時時刻刻觀察著房中兩人的茶碗,生怕茶水供應不及時,事後又要被二叔責罵,所以兩人在房中的所言,秦熠川聽的一字不差。

王淞還是放心不下,與秦韜推心置腹說了些心中顧忌,便匆忙離去。

王淞走後,秦熠川被二叔遣去城中買茶葉,因為方才將兩人的對話聽得一字不差,所以不禁對吃人谷這個地方有些好奇。雖然小時候也看不過不少志怪書籍,聽那些下人丫鬟講過不少人鬼神說,但秦熠川始終都不信這些,所以在買完茶葉之後,便偷偷溜去吃人谷。

吃人谷離嘉寧城有五里,離二叔所居住的小村也不過就四里的路程,秦熠川從年前來到嘉寧郡到如今,期間也聽過不少關於這吃人谷的傳言,秦熠川從未相信過。小時候就聽孃親說過,人死之後便什麼都沒了,根本不會有什麼所謂的化身厲鬼索命的玄乎說法,至於那三百多人的命案,只能是有人在背後作祟。

走到吃人谷前,當看到眼前的場景,讓秦熠川不由得有些失望。聽那些傳言所說,此地就算白天都有孤魂野鬼在到處飄蕩著申冤,谷中還會時常傳出陣陣怪叫聲,像極了厲鬼滲人而淒厲的哭叫聲。可此時眼前的場景,卻是周圍山花爛漫樹木成蔭,自谷中流出的小溪如涓涓細流,谷中林海隨清風微微翻湧,鳥鳴聲陣陣悅耳。

只不過是死過人的地方,哪有什麼好怕的,要是死了人就晦氣,那洛城當年遼人來犯時,城中不知道死了多少人,王府所在的棲鳳山屍體都堆滿了街道,要說晦氣,還能比洛城更晦氣不成。

谷口原本的道路已經不見輪廓,只有殘留下的幾塊大青石,還證明著當初這谷口是有道路一直通向崔家的那座鑄刀堂。

朝著谷中看了看,秦熠川便要邁開步子去到谷中瞧瞧,可當邁出第一步之後,整個身體卻突然停住,猛得轉過頭去看,卻發現身後空無一人,心中不由得生出一股涼意。從小就對周圍環境極為敏感的秦熠川,就在剛才踏出第一步的時候,卻突然察覺到這周圍有一雙眼睛,在暗中盯著自己,甚至是最後轉頭的那一刻,已經相信有人跟在自己身後。

秦熠川不由得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再三斟酌之後,還是慢慢離開了谷口。在邵北,秦熠川貴為邵北世子,是邵北王唯一的兒子,將來最有可能繼承邵北王位的人選,被二姐送到遠離洛城的嘉寧郡,自然有王府鷹犬跟隨前來暗中保護,這天底下不知有多少人日夜想著如何讓邵北王斷絕繼承之人。可就在方才,秦熠川不敢料定那雙暗中盯著自己的眼睛是王府的鷹犬還是另有其人,只知此地不宜久留,還是速速離去為好。

就在秦熠川離去之後,谷口兩邊的密林中,兩道黑影緊跟著一掠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