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章 大結局

更驚人的是,商人失蹤後,周員外為掩蓋交易醜聞,竟指使親信偽造湖上怪事,轉移視線。那些無頭木偶與幻象,正是其下屬設計的“騙局”。

尾聲:謊言的終結

案件真相大白,狄仁傑當眾揭露周員外的陰謀,並將其押送至洛陽府衙。金月湖重歸平靜,渡口重新熱鬧起來。

臨別之際,李元芳問:“大人,周員外如此狡詐,竟敢玩弄這等巫術假象,他究竟是為何?”

狄仁傑嘆道:“人心之惡,遠勝鬼魅。真正的‘靈物’,並非某種虛無的咒物,而是他們貪婪與恐懼的化身。”

湖面映照著一輪滿月,狄仁傑的身影漸行漸遠。新的謎團,已在路途盡頭等候著他。

新案件:七星閣的連環密室

引子:消失的閣主

洛陽東南,七星閣以其獨特的佈局和壯麗的建築聞名天下。這座古老的閣樓,因其七層皆以天罡北斗星位命名,且層層設計暗藏玄機而得名。七星閣的閣主陸昊,乃名滿京師的富商,不僅精通機關術,更以收藏奇珍異寶而聞名。

然而,就在不久前,一場盛大的宴會之中,陸昊閣主竟在眾目睽睽之下,憑空消失於七星閣的第七層“天樞閣”中!宴會眾人驚恐之餘,發現閣樓密閉,門窗完好無損,卻不見陸閣主蹤影。更離奇的是,三日後有人在七星閣的第一層“搖光閣”內,發現一具頭戴閣主冠冕的無名屍體。

狄仁傑接到密報,連夜趕往七星閣。他敏銳地意識到,這不僅是一樁離奇的失蹤案,還隱藏著更大的陰謀。

七星閣的謎團

七星閣的構造獨特,每一層均以一道機關門相隔,而通往更高層的階梯亦暗藏玄機,只有熟悉其構造之人才能順利通行。狄仁傑到達後,親自勘驗每一層結構,發現這些機關門雖複雜,卻並非不可破解。然而,第七層的“天樞閣”中,似乎多了一絲異常。

“閣樓內的風向有異,”狄仁傑用手輕撫牆壁,“這裡並非完全密閉,牆體後暗藏通道。”

李元芳立即尋找入口,但幾番探查無果。狄仁傑命人取來一盆清水,潑灑在地,果然發現地板某處微微滲水,似是暗道下沉而未封嚴。

“這是個雙重佈局,”狄仁傑沉思道,“真正的秘密,不在機關,而在設計者的心思。”

天樞閣的暗道

經過反覆測試,狄仁傑終於發現天樞閣牆壁的某一處木板鬆動,用巧力撬開後,露出一條通向閣樓外部的狹窄通道。這條通道異常隱秘,甚至連七星閣的僕從都不知其存在。

“陸閣主在宴會上憑空消失,必定是藉助此道,但為何三日後他又出現在第一層?”李元芳問道。

狄仁傑未答,而是細細檢查通道內的痕跡。他在牆壁上發現了一些蠟燭的燒痕,以及一塊掉落的木屑,上面殘留著血跡。

“陸閣主未必是自願離開,”狄仁傑冷冷道,“他可能被迫走了這條路,而後被人利用密室佈局製造了假象。”

屍體的真相

第一層的屍體經檢驗,並非陸閣主,而是他的一名貼身護衛。然而,此人為何頭戴閣主冠冕,又為何出現在搖光閣?

狄仁傑觀察屍體,發現其手腕有一道極深的勒痕,像是被繩索捆綁所致。此外,屍體衣袖內藏有一塊布條,上書“北斗南移,星影亂序”八個字。

“這是對七星閣佈局的暗示,”狄仁傑說道,“有人故意在玩弄機關佈局,以迷惑視線。”

幕後真兇:奪寶的陰謀

透過查閱七星閣的賬冊,狄仁傑發現陸閣主最近購入了一件罕見的南海珍珠,價值連城。然而,這顆珍珠並未在閣樓內找到,彷彿隨閣主一同失蹤。

進一步調查中,一名僕從供出,陸閣主的副手蘇宏,曾因爭奪閣內控制權與閣主發生爭執,且在閣主失蹤後行蹤詭秘。狄仁傑派人暗中跟蹤蘇宏,發現他多次在七星閣附近的一處廢棄宅院進出。

狄仁傑帶隊突襲廢宅,在地窖中發現了陸閣主的真實屍體。此時的他雙手被綁,嘴裡塞著布條,顯然是被人囚禁後殺害。而南海珍珠也藏在地窖的一角,與陸閣主一同被發現。

真相揭曉

在狄仁傑的嚴密推理下,蘇宏最終供認不諱。他設計這一連環密室謎案,意在透過“陸閣主憑空消失”以及屍體偽裝,轉移所有人注意力,趁機將珍珠轉移。然而,機關的複雜佈局和殺害閣主的計劃最終將他自已困入死局。

七星閣重新恢復平靜,但狄仁傑卻久久凝視閣樓頂端的北斗星陣:“佈局雖盡善,但謀算難完美。天地星辰有序,人心卻最亂。”

他負手而立,目光望向遠方,似在等待下一場未知的風波。

新案件:玉鳳樓的雙生幻影

引子:消失的畫師

洛陽城內,玉鳳樓因其珍藏的大量名家書畫而廣受文人雅士追捧。這座樓閣不僅藏有唐代書畫名家的墨寶,更僱傭了一位技藝超凡的畫師——柳元鶴,此人以畫中藏玄機而聞名,善用細膩筆法將畫作賦予近乎真實的立體感。

然而,就在近日,柳元鶴神秘失蹤。他最後一次現身時,是在玉鳳樓的藏畫室中,當晚正有一場貴客聚會。聚會後,人們發現藏畫室內竟多了一幅從未見過的畫,畫上是一名男子跪倒在地,身後燃起熊熊烈火。而那男子的容貌,與失蹤的柳元鶴一模一樣。

此畫被命名為《燃魂圖》。畫作細膩傳神,甚至有些賓客聲稱,在深夜盯著畫作看,彷彿能聽到隱隱的慘叫聲。更為離奇的是,畫作的邊角處,畫有一對對稱的雙鳳圖案,而玉鳳樓內最珍貴的畫藏,也以“雙鳳”為印鑑,這引起了主人宋修遠的極大警惕。

玉鳳樓上下人心惶惶,宋修遠唯恐畫作背後藏有玄機,特地向洛陽府請命,請狄仁傑前來解開謎團。

初探玉鳳樓:畫中藏魂

狄仁傑到達玉鳳樓時,樓內氣氛已經壓抑至極。宋修遠將《燃魂圖》呈給狄仁傑,畫作的驚人細節立刻引起了他的注意:

畫中跪地男子的表情扭曲得令人不適,嘴唇微張,似乎正在呼喊某個名字。

畫作背景的火焰,細看之下,竟藏有隱約的文字痕跡,但筆法極為細膩,肉眼難以分辨。

雙鳳印鑑與玉鳳樓珍藏的真跡印記完全一致,但宋修遠發誓,他從未見過這幅畫。

“此畫非同尋常,”狄仁傑緩緩道,“畫師柳元鶴不僅技藝超群,更可能在這畫作中留下一些極為重要的線索。”

他命人取來放大鏡和細毛刷,逐步對畫作進行清理與分析,很快發現,火焰中的隱秘文字組成了一句詩:“雙生成影,真偽難辨。”

雙鳳印記的謎團

玉鳳樓的“雙鳳印記”是宋修遠家族獨有的標誌,用以證明每一幅藏品的真偽。然而,狄仁傑對比幾幅真跡後發現,《燃魂圖》上的印記雖真假難辨,但其鳳眼部分微微傾斜,與真跡存在一絲偏差。

“有人故意模仿玉鳳樓的印記。”狄仁傑說道,“但其目的並非僅僅偽造畫作,而是利用這畫作傳遞某種資訊。”

他開始詢問柳元鶴失蹤前的行蹤,發現這位畫師在數日前與一位神秘女子有過接觸。據樓內僕從描述,那女子衣著華貴,言語間透著一股與尋常人不同的威嚴。

焚燬的密室

狄仁傑進一步調查時,宋修遠帶領他進入藏畫室,展示柳元鶴最後一次出現的地方。藏畫室的佈局極為嚴密,門窗均有重重鎖閉痕跡,且現場沒有任何打鬥的跡象。然而,房間的牆角卻有被火燒過的痕跡,似乎是故意焚燬某些東西。

“柳元鶴失蹤,與這場焚燒密切相關。”狄仁傑在燒燬的角落找到了幾片殘缺的畫紙,其上隱約可見雙鳳圖案,但顏色較新,似乎是未完成的複製品。

“有人在這裡模仿玉鳳樓的印鑑,卻在過程中出了變故。”狄仁傑判斷,“這幅《燃魂圖》很可能是他們最終完成的偽作,而柳元鶴是這陰謀的關鍵人物。”

背後的黑手:真假雙生

透過調查,狄仁傑發現,宋修遠的家族曾有一位失散多年的庶女名為宋清婉,此女幼年被送往異鄉,與家族斷了聯絡。然而,最近有傳言,她帶著深仇大恨回到了洛陽,並試圖奪回屬於她的一切。

進一步追蹤後,狄仁傑發現《燃魂圖》中隱藏的“真偽難辨”詩句,正是宋清婉的暗示:她和宋修遠都是宋家後人,但一個正居家主之位,另一個卻被迫流離失所。

“這場陰謀並非單純為財,”狄仁傑說道,“宋清婉利用柳元鶴的技藝,以假畫為契機,意在讓玉鳳樓失去聲譽,從而動搖宋修遠的地位。”

真相大白:畫師的悲劇

狄仁傑最終在洛陽城郊的一處隱秘宅院中找到了宋清婉。此時,她已經被宋修遠的手下追殺至命懸一線,但仍守護著柳元鶴的遺體。

柳元鶴並非自願參與偽造,而是在宋清婉的威脅下不得不從命。然而,在完成《燃魂圖》後,宋修遠的爪牙突然闖入,將柳元鶴殺害,並企圖嫁禍於宋清婉。

“這幅畫,既是柳元鶴的控訴,也是宋清婉的報復。”狄仁傑冷冷地看向宋修遠,“你以為可以掩蓋真相,卻低估了人心的力量。”

尾聲:真假皆幻

最終,宋修遠因幕後操縱罪被下獄,宋清婉雖洗清嫌疑,卻也因為私制偽畫觸犯律法,被判流放邊疆。而《燃魂圖》被狄仁傑妥善收藏,他嘆道:“這幅畫,寫盡人心的貪與恨。真假雙生,幻影重重,唯有公正才能撥雲見日。”

洛陽的風吹過玉鳳樓,樓上飛鳳的雕塑彷彿低頭凝望這場悲劇,為世間的紛擾留下一聲嘆息。

結局:月下的謎語

引子:最後的伏筆

洛陽城的夜晚,月光如水,灑在城頭巷尾,照亮了這座古老城市的每一角落。狄仁傑走在返回府邸的路上,思緒依舊未曾平復。玉鳳樓的案件終於圓滿結局,但他心中依然有一個揮之不去的疑團——背後隱藏著更深層的玄機,而這一切的答案,似乎藏在那個無聲的夜晚裡。

就在此時,狄仁傑接到了一封來自京兆府的密信。信中只有寥寥數行:“月下的謎語,解開才是真相。”

狄仁傑的眼神瞬間變得銳利。他知道,那個隱藏在幕後的黑手,還未完全顯現,而這封信,正是指引他進入另一個謎團的鑰匙。

謎語的啟示

第二日一早,狄仁傑便攜帶信件前往京兆府,與李元芳商量如何破解這一謎語。李元芳也覺得事有蹊蹺,二人決定先從信中的“月下”入手,逐一排查可能的線索。

他們首先來到洛陽城的古老街巷,走訪各大書院和文人聚集的地方。每到一處,狄仁傑都會詢問有關月亮和謎語的傳聞,但始終一無所獲。正當兩人感到有些迷茫時,李元芳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狄大人,洛陽城外的‘月光寺’,每月十五,寺中會有一場盛大的月夜燈會。傳聞其中,曾有一位隱士,用謎語考驗過路之人。”

狄仁傑目光一凝,便決定前往月光寺探訪。

月光寺的揭示

月光寺位於洛陽城外,依山而建,遠離塵囂,極為寧靜。每到月圓之夜,寺中的燈會便會照亮整個山谷,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星辰。

夜晚,狄仁傑和李元芳在燈火映照下進入寺中,寺內空靈寧靜,幾乎沒有人影。正當他們準備尋找寺中的隱士時,一位年約七十的僧人走了過來,他的眼睛深邃,彷彿看透了世間的一切。

“施主前來,是為了解謎?”僧人輕聲問道。

狄仁傑點點頭:“確實有一謎,尚未解開。聽聞寺中常有人用謎語考驗過路之人,是否能為我解答?”

僧人微微一笑,低聲念道:“月下謎語,非由人解,若解之,已是天機洩。”

狄仁傑眉頭微蹙,這句謎語帶著一種似曾相識的味道,彷彿透露著某種深意。

“你能否再言一遍?”狄仁傑問道。

“月下謎語,非由人解,若解之,已是天機洩。”僧人再次低語。

突然,狄仁傑似乎有所領悟,他轉身看向李元芳,低聲道:“這謎語,不是尋常之謎,而是暗示我們解開謎題的時機已到。”

揭開最後的面紗

隨著謎語的啟示,狄仁傑回想起了種種案件的細節,所有的案件似乎都在指向同一個方向:這些案件的背後,隱藏著一股神秘而強大的勢力,似乎有一種無法捉摸的命運力量在操控。

在眾多案件中,狄仁傑始終未曾找到的真正“幕後黑手”,竟是一個與洛陽皇室有關的神秘組織——“天機堂”。這個組織的存在,早在幾百年前便已開始在暗處活動,他們透過各種手段,操控著一切不為人知的命運。

原來,《燃魂圖》、七星閣的案件、以及柳元鶴的失蹤,都只是“天機堂”佈下的棋局。而狄仁傑之所以接連偵破這些案件,是因為他無意中觸碰到了“天機堂”的某個秘密,而這個秘密,只有他才能揭示出來。

透過這一系列的案件,狄仁傑終於明白,“天機堂”早已佈下了無數機關,操控著每一個案件的走向。每個案件的背後,都藏著更大的陰謀,而這些陰謀的最終目的,便是擾亂朝堂,甚至動搖帝國的根基。

終極對決:天機堂的覆滅

最終,狄仁傑憑藉超凡的智慧與冷靜的判斷,追蹤到了“天機堂”的總壇——一座古老的地下宮殿。這裡,埋藏著無數歷史的秘密與權力的角逐。

在與“天機堂”核心成員的激烈對決中,狄仁傑發現,所有的謎題,最終都指向了皇帝身邊的一名親信大臣——崔玉川。崔玉川在幕後操控了“天機堂”的一切陰謀,意圖透過這一系列案件,最終控制朝廷,操縱帝國。

然而,狄仁傑憑藉深厚的智慧與堅定的信念,最終將崔玉川揭露,並剷除了這個神秘組織。天機堂覆滅,洛陽重歸安寧。

尾聲:月下的冥思

案件完結,狄仁傑站在洛陽城外的山坡上,望著遠處的月亮。那輪明月依舊高懸,灑下柔和的光輝。狄仁傑心中感慨萬千:一切的謎題,終究在命運的安排下得到了解答。

“月下謎語,非由人解,若解之,已是天機洩。”狄仁傑低聲自語,似乎已經理解了那句話的真正含義。

命運的背後,果然藏著無法預見的真相,而一切的謎團,也終將在不經意間得以揭開。

“但這並非結束,而是另一個新的開始。”狄仁傑淡然一笑,邁步走向洛陽城的深夜,任憑月光灑滿整個街巷,照亮著他未來的征途。

本書完。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