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章 若能以善行贖過,或許還能為後世積德

“昔日行商爭鬥,雖為利益,但您手段過激,導致無辜者家破人亡。陳三的仇怨雖不可取,但亦是因果使然。您大病當前,若能以善行贖過,或許還能為後世積德。”

劉員外聞言沉默良久,最終決定將一半家產捐給窮苦百姓,並親自為當年枉死者修建祠堂,以贖罪行。

結尾:長安的夜

案件結束,劉府恢復了平靜,而狄仁傑與李元芳則策馬而歸,迎著初升的明月。

李元芳問:“狄大人,陳三雖然手段激烈,但他也不過是為了替家人討回公道。您覺得他該死嗎?”

狄仁傑沉吟片刻,道:“法律不可因情而廢,然世間之事,恩怨糾葛終歸一念間。正因如此,我們才更需讓公平與正義得以彰顯。”

馬蹄聲漸遠,長安城的夜色如水,而下一樁謎案,正在黑暗中醞釀……

新案件:無頭畫像的詭局

引子:詭異畫像

初秋,長安城東的一間畫坊內傳出驚叫聲。畫師林子敬的徒弟在清晨打掃時,發現師傅昨夜親自完成的巨幅仕女畫上,竟出現了一個恐怖的無頭女子形象。

畫作栩栩如生,女子身穿華貴的宮裝,舉手投足盡顯高貴,卻唯獨頭顱處一片空白,彷彿有人刻意將頭顱“抹掉”。更駭人的是,畫像上的顏料似乎帶有一股腐臭味,隱約夾雜血腥氣。

林子敬從畫坊後堂趕來,見狀大驚失色,連呼“有鬼”,隨後昏厥在地。他醒來後,竟語無倫次,說自已前夜分明畫的是一位美豔的貴夫人,而非無頭怪像。

訊息迅速傳開,街坊議論紛紛。有傳聞說林子敬的畫作招惹了亡魂,也有人猜測這是人為的惡作劇。但此事因牽涉人心惶惶,長安府衙再度請狄仁傑查明真相。

畫像之謎

狄仁傑與李元芳抵達畫坊時,林子敬仍坐在畫坊內,臉色慘白。他對狄仁傑的問話支支吾吾,只道:“昨夜畫完,我親手上了封印,畫絕不可能被人動過……可這畫像……”

狄仁傑站在畫像前,凝神觀察,發現以下幾處異常:

無頭女子的衣飾紋路極其細膩,與畫師本人的風格完全一致,彷彿確由林子敬親手繪製。

空白的頭顱部分表面光滑,顏料層被擦得乾淨,周圍卻未留下任何刮擦痕跡。

腐臭味來自某種特製顏料,與普通畫料混合,味道十分獨特。

狄仁傑在畫的邊框處用指甲輕刮,取下一些乾燥顏料,用鼻子輕嗅後低聲道:“此料摻入了硫磺與某種動物流體,氣味極難去除。林畫師,你可曾使用過此類畫料?”

林子敬愣住,搖頭道:“從未。我的畫料全是徒弟親自備好,絕不可能摻雜這些東西!”

拜訪貴人

林子敬的徒弟提到,這幅畫的原型是城中一位身份顯赫的貴夫人。據說,夫人本欲為亡母定製一幅畫像,但見林子敬畫技精湛,臨時改為繪製自已的肖像。

此言讓狄仁傑警覺。他立刻讓李元芳帶人前去查訪那位貴夫人,而自已則留在畫坊繼續搜查蛛絲馬跡。

李元芳回報說,那位夫人名叫裴柔,乃是長安有名的才女,丈夫官居三品,兩人素來恩愛。裴柔見到狄仁傑派人相詢,臉色微變,語帶猶豫,但最終承認,自已曾在畫像完成當晚匆匆前往畫坊,親自審閱。

“我看過畫後,便隨手簽了名,其他一概不知。”裴柔低聲說道。

狄仁傑卻敏銳地察覺到,裴柔的手腕處有一道細小的劃痕,像是被利器割傷。他假意關心地問:“夫人手上的傷可是近日所致?”

裴柔臉色微紅,勉強笑道:“不小心割的,沒什麼。”

畫坊後堂的秘密

畫坊後堂是林子敬的起居之地,狄仁傑仔細搜查後,發現在書案底部暗格裡藏著幾張破舊的草稿紙,上面畫著一張張相似的無頭女子圖案。紙張的邊緣發黃,顯然已有些年頭。

林子敬起初否認這些畫是他的手筆,但在狄仁傑的逼問下,他終於承認:“這些畫是我早年的習作,取材於一樁陳年舊事。當年有個名叫柳心蘭的女子為父親定製畫像,後因家中突生變故,她不幸在畫坊內自盡,死狀正是頭顱被利器割斷……我覺得愧疚,才暗自畫下這些。”

此事讓狄仁傑頓生疑慮。他推測,這幅無頭畫像或許與柳心蘭之死有關,而幕後黑手極可能在利用林子敬的過往進行佈局。

層層剝繭

狄仁傑命人重新調查柳心蘭一案,發現當年案發後,柳家迅速敗落,而柳心蘭的父親也在幾年後暴斃,柳家的家產最終被一名外姓人接手。

與此同時,李元芳在裴柔的住處找到一封密信,信中言辭激烈,直指裴柔家族曾插手柳家的敗落,更隱約透露柳心蘭的死因另有蹊蹺。

面對證據,裴柔終於崩潰,哭訴道:“當年柳家確與我父親有生意糾葛,但心蘭的死絕非我父親所為!她自盡前曾暗中留下遺言,說‘畫坊藏惡’,或許她早已發現了某些秘密!”

真相大白

狄仁傑再次審問林子敬,點破畫像的佈局手法——畫像上的無頭形象並非一夜間完成,而是早已被設計好。林子敬不敢置信,喊道:“絕無可能!畫像分明是我親手完成的!”

狄仁傑冷笑道:“你的手下徒弟可未必如此忠誠。他在你熟睡時,偷偷改動了畫。”

果然,林子敬的二徒弟王常供認,他收取了一筆重金,按照神秘指令在畫像上塗改,還故意新增特殊顏料製造氣味,用以迷惑人心。

至於幕後指使者,則正是柳心蘭當年的未婚夫,他怨恨柳家因裴家敗落,更痛恨林子敬當年未能救下心蘭,遂利用畫像報復二人。

尾聲:恩怨終了

案件真相公佈後,林子敬深感愧疚,決意閉門謝客,而裴柔主動將部分家產贈予柳心蘭的族人,以彌補舊事的過錯。

長安城風波漸平,狄仁傑望著城外的秋色,感慨道:“情之一字,可化怨,也可生惡。唯有坦蕩處世,方能讓恩怨不成輪迴。”

月色如洗,而另一個未解之謎,已在暗夜中悄然浮現……

新案件:青燈寺的雙生幻影

引子:離奇的僧人失蹤案

長安城外五十里的青燈寺,是一處清幽之地,因供奉一尊傳世“明心古佛”而香火旺盛。然寺內近日卻接連發生詭事——數位僧人無故失蹤,最後一次被人見到時,均在夜半於大殿前獨自禮佛。

更奇怪的是,寺中住持智淵大師親自閉關修禪,卻在某夜出關後突然失語,只能用顫抖的手比畫“兩個自已”,彷彿在暗示他看到了某種離奇的幻象。

這訊息引得長安城人心惶惶,有人傳言寺中古佛顯靈,也有人說此地怨氣過重,是魔祟作怪。寺內僧眾不敢再夜間行走,甚至連白日禮佛也小心翼翼。無奈之下,青燈寺僧人請來狄仁傑,盼能查明真相,還寺院清淨。

佛殿之謎

狄仁傑與李元芳隨眾人抵達青燈寺時,正值黃昏。寺外的長階上已積了一層枯葉,顯得分外蕭瑟。住持智淵迎接時仍神色恍惚,眼中滿是惶恐。他拉著狄仁傑的手,顫抖地指向佛殿:“那夜……有兩個我……”

佛殿內,供奉的“明心古佛”高約丈餘,通體鎏金,寶相莊嚴。但狄仁傑目光掃過佛像背後,發現一縷暗影若隱若現。他上前輕敲佛像底座,發出空洞的聲響。

“佛像下有夾層?”狄仁傑問道。

智淵大師點頭道:“古佛供奉數百年,據傳當年鑄造時,為防賊匪覬覦,特意設計了暗格。”

“如此珍貴的暗格,若被人利用,豈非極為隱蔽?”狄仁傑意味深長地說道。他吩咐李元芳暫不驚動其他僧眾,先將佛像底座徹查。

失蹤僧人的奇怪行為

與此同時,狄仁傑開始調查失蹤僧人的身份。他發現,失蹤的五名僧人均是寺中勤勉之人,但近半年來性情大變,常獨自前往偏僻的齋房,甚至深夜偷偷離開寺門。

“這些僧人似乎受到某種引導。”狄仁傑推測道。他讓人檢查齋房時,在其中一間房的地板縫隙中發現了一根金絲線,隱約透露出工匠手作的痕跡。

李元芳在進一步搜查時,於另一間房的枕頭內發現了一枚通體黝黑的玉佩,上刻“衍”字。這玉佩質地上乘,卻散發出一絲涼意。狄仁傑凝視良久,低聲道:“玉佩是線索,但它的來歷恐非尋常……”

幻影之夜

為了探究幻影的真相,狄仁傑決定在佛殿內佈下局。他親自點燃佛前的青燈,靜坐參禪,觀察四周動靜。夜色漸深,佛殿內一片死寂,唯有青燈搖曳,投下奇異的光影。

半夜時分,狄仁傑隱約聽到殿外傳來輕微腳步聲,隨即大殿內的燈火驟然明滅不定。就在這時,他看見佛像前竟站著兩個一模一樣的身影,分不清真假。

“幻影!”李元芳低喝,拔劍衝上前。可就在他揮劍瞬間,兩個身影竟然重疊為一,隨即消失無蹤。

“追!”狄仁傑迅速指揮,李元芳追至佛像後方,赫然發現一道暗門半掩,直通寺外密林。

密林的隱秘

暗門外是一條隱蔽的小路,蜿蜒穿過密林。李元芳帶人一路追蹤,發現一處掩藏極深的木屋,屋內陳設簡單,但角落卻堆滿了精緻的金銀器物,甚至包括數尊小型佛像。

“這是失蹤僧人盜取的贓物?”李元芳皺眉道。

狄仁傑搖頭:“若僅僅是盜賊之舉,何必如此隱秘?這背後必有更大的圖謀。”他注意到木屋的牆壁上刻有一個複雜的陣圖,似乎與佛教的密宗修行法門有關。

“這陣圖或許與幻影有關。”狄仁傑沉思片刻,吩咐李元芳將陣圖描繪下來,帶回寺中比對。

真相浮現

經過對陣圖與玉佩的仔細研究,狄仁傑發現這些線索指向一種古老的幻術,此術透過特殊的陣法與道具,製造出真假難辨的影像。

進一步調查揭示,幕後主使是一名僧人,他假借研究佛法之名,暗中利用寺中資源製造幻影,脅迫其他僧人加入他的盜竊計劃。他利用佛像底座的暗格,將贓物逐步轉移至木屋,伺機銷贓牟利。

至於智淵大師“看到兩個自已”的經歷,實是因誤入陣中,受到幻術影響,才生出幻覺。

尾聲:正氣長存

案件了結後,青燈寺恢復清淨。狄仁傑囑咐智淵大師加固寺內安防,並徹底清理幻術殘留的道具。

離開青燈寺時,狄仁傑對李元芳說道:“佛曰一花一世界,凡人總妄圖借虛幻之術謀求利益,卻忘了這世間真正的光明只在內心。”

月光灑在遠山間,一道新案件的迷霧,已然悄然升起……

新案件:金月湖的孤舟詛咒

引子:湖畔的無頭船伕

洛陽城外的金月湖,以其碧波清幽和夜晚皓月映照湖面的景緻聞名。然而,最近湖上的一條渡船卻成為談資,甚至是恐懼的源頭。

據傳,湖中一艘小船夜間自動划行,無需船伕操槳,卻能在水面上逆風行駛。而更為駭人的是,有數人聲稱親眼目睹一具無頭屍體立於船尾,衣袂飄然,似在冷冷地注視岸邊觀望之人。

在數起離奇失蹤事件發生後,湖畔村莊已無人敢接近渡口。船家們封了渡,謠言卻愈演愈烈,甚至有人認為湖底藏有惡龍,因天怒而現世索命。

湖畔的豪紳周員外心懷憂慮,這金月湖乃他所倚仗的產業,若風波再起,後果不堪設想。他聽聞狄仁傑威名,特地上表請命,願捐千兩白銀,求一解此謎。

湖畔調查:神秘的船隻與暗流

狄仁傑抵達金月湖時,迎接他的是一片肅殺的氛圍。曾熱鬧非凡的渡口,如今只剩下幾艘破舊的船擱淺在岸邊,湖面隱約泛著一層冷霧。

李元芳帶人檢查湖岸,在一處荒廢的小碼頭邊,發現了一艘形狀奇特的小船。這船較一般漁舟更為狹長,船頭雕刻著怪異的花紋,宛如某種異國神像。

“這船倒像是南洋之物,”李元芳說道,“但為何會出現在這裡?”

狄仁傑點頭:“不止如此。這花紋暗含符咒之意,似是某種驅邪或祈禱的圖騰。”他進一步觀察船底,發現殘留著一些被燒焦的痕跡,以及一枚釘入木板的鐵釘,上面隱約刻有“渡魂”二字。

“這不是普通的船,而是一具儀式道具。”狄仁傑目光凝重。

湖中試探:無頭船伕之謎

為了驗證傳聞,狄仁傑決定夜晚親自登船一探究竟。他安排隨從將這條奇特的船修復,並在船中藏好油燈和武器,以防不測。

午夜時分,湖面果然起了濃霧,風向忽東忽西。狄仁傑和李元芳在船上靜靜等待,不多時,耳邊傳來微弱的水聲,似有另一艘船正緩緩靠近。

霧氣漸散,果然有一艘空船迎風而來。狄仁傑細細打量,那船形狀與他們乘坐的極為相似,但隱隱泛著淡藍色的光芒,彷彿被鬼火點燃。而船尾,竟然真的立著一具無頭人影,衣衫鼓動如風中招展的幡旗。

李元芳忍不住拔劍,卻被狄仁傑按住:“不可魯莽,此船或許並非真有鬼物。”

他點燃油燈,借光仔細觀察,發現無頭屍影的腳邊似有細微的水波漣漪。

“有人藏於水中,借燈光與道具製造幻影。”狄仁傑冷笑,“這湖底另有乾坤!”

湖底的秘密

第二日,狄仁傑命人在湖中撒網,尋找可疑之物。不出所料,漁網撈起了一根帶有機關的鐵索。鐵索一端連線湖底的沉重石樁,另一端纏繞著類似木偶的器物。

“這是操控假人浮出水面的裝置。”狄仁傑說道,“兇手利用鐵索拉動木偶,使其夜間漂浮,同時加以燈火反射,製造出無頭船伕的假象。”

然而,這並未解開所有謎團。狄仁傑注意到鐵索表面附著著某種植物的殘留物,極為稀罕。他帶回一縷葉片,命人查驗,發現這是一種極其罕見的南洋草藥,常用於迷幻劑的提煉。

“湖中不僅有機關,還有毒藥。”狄仁傑皺眉道,“有人在用這片湖佈置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

背後的黑手

透過調查湖畔村莊與周員外的下屬,狄仁傑逐漸挖出一條線索:周員外最近與一位南洋商人達成了一筆秘密交易,交易內容似與某種“靈物”有關。而就在交易完成後不久,商人失蹤,隨之而來的是湖上的怪事。

狄仁傑斷定,這場“靈物”交易是整個案件的關鍵。他命人徹底搜查湖畔豪宅,終於在一個隱秘的地下室中發現了一枚奇異的金制飾物,通體刻滿咒語,與那艘船上的花紋如出一轍。

“這是南洋巫術的一部分,”狄仁傑說道,“所謂‘靈物’,恐怕只是用來迷信之物,商人慾藉此斂財,周員外被其所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