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霜兒化名出宮後,一路奔波,深入各地的城鎮與鄉村。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她來到了一個以紡織業聞名的小鎮。這裡家家戶戶都以紡織為生,然而,當地的賦稅政策卻讓許多織戶苦不堪言。
凌霜兒走進一間簡陋的織坊,看到一位年輕的母親正一邊哄著哭鬧的孩子,一邊忙碌地操作著織布機。她的眼神中透著疲憊與無奈。凌霜兒輕聲問道:“大嫂,看您這般辛苦,這織坊的生意可好?”
那女子抬起頭,苦笑著說:“姑娘,這生意啊,看著還行,可這賦稅實在太重了。除去賦稅,我們一家人的吃喝都成問題。”
凌霜兒心中一緊,又問:“聽聞朝廷有稅收改革的打算,這對你們可有幫助?”
女子無奈地搖頭:“姑娘,我們也聽說了。可那些大戶商人,總能想出法子避稅,到最後,受苦的還是我們這些小百姓。”
凌霜兒若有所思,繼續在民間走訪。她看到了百姓生活的艱辛,也瞭解到了稅收政策在執行過程中的種種弊端。
在京城的皇宮中,凌雪薇雖然忙於政務,但心中始終牽掛著女兒。一日,慕容軒走進書房,看到凌雪薇正對著一幅地圖出神,便輕聲說道:“雪薇,別太擔心了,霜兒聰明伶俐,又有護衛在身邊,定能平安歸來。”
凌雪薇微微點頭:“我知道,只是她這一去,讓我想起了自已年少時的經歷。希望她能在這次歷練中有所收穫,也能理解我的苦心。”
此時,一名侍衛匆匆走進來,跪地稟報:“陛下,公主殿下回來了。”
凌雪薇和慕容軒對視一眼,眼中滿是驚喜。凌霜兒風塵僕僕地走進書房,見到凌雪薇,立刻跪地行禮:“母后,兒臣回來了。”
凌雪薇走上前,扶起女兒,上下打量著她:“霜兒,你瘦了,也黑了。這次出去,可吃了不少苦吧?”
凌霜兒眼中閃爍著光芒:“母后,兒臣不覺得苦。這一趟,兒臣看到了許多在宮中看不到的東西,也明白了母后的良苦用心。”
凌雪薇欣慰地笑了:“哦?說來聽聽,你都明白了什麼?”
凌霜兒認真地說:“母后,兒臣之前反對稅收改革,是因為只看到了表面的問題。這次出宮,兒臣才知道,百姓的生活如此不易。稅收政策若不合理,受苦的就是他們。而那些不法商人,確實需要嚴厲打擊,但不能因此而加重百姓的負擔。”
慕容軒在一旁笑著說:“霜兒,你能有這樣的感悟,真是太好了。這治理國家,就像一場漫長的旅程,每一步都要走得謹慎。”
凌霜兒接著說:“母后,兒臣還發現,在一些地方,稅收政策的執行存在很大問題。官員們為了政績,隨意增加賦稅,或者對大戶商人網開一面,這才導致了百姓的不滿。”
凌雪薇微微皺眉:“此事我也有所耳聞,看來是該好好整頓一下官場風氣了。霜兒,你有什麼建議?”
凌霜兒思索片刻,說道:“母后,兒臣認為可以加強對官員的監督,設立專門的監察機構,對稅收政策的執行情況進行嚴格審查。一旦發現問題,嚴懲不貸。同時,對於那些遵紀守法的百姓和商人,給予一定的獎勵,鼓勵他們積極納稅。”
凌雪薇點頭表示贊同:“霜兒,你的想法很不錯。這幾日,你先好好休息,我們再詳細商討具體的實施方案。”
經過這次風波,凌雪薇和凌霜兒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她們經常一起探討國家大事,凌霜兒的見解也越來越成熟。
在一次朝堂會議上,凌雪薇向大臣們提出了新的稅收改革方案,以及加強官場監察的措施。大臣們紛紛表示贊同,一位老臣感慨道:“陛下,公主殿下此次歷練歸來,真是讓老臣刮目相看。公主有如此見識,實乃我朝之幸。”
凌雪薇微笑著看著凌霜兒,眼中滿是驕傲:“是啊,霜兒的成長大家有目共睹。我相信,在她的輔佐下,我朝必將更加繁榮昌盛。”
會後,凌霜兒來到凌雪薇身邊,輕聲說:“母后,兒臣以後定會更加努力,不辜負您的期望。”
凌雪薇輕輕撫摸著女兒的頭髮:“霜兒,你記住,無論將來如何,你都是我最驕傲的女兒。這帝國的未來,就靠你和我們一起去守護了。”
凌霜兒用力地點點頭:“母后,兒臣明白。兒臣定會傳承您的意志,讓這太平盛世永遠延續下去。”
自此,母女二人攜手共進,為帝國的繁榮和穩定而努力。她們之間的矛盾化解,不僅讓親情更加深厚,也為帝國的傳承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