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雪薇從災區歸來,雖身心俱疲,卻也因民心初聚,眼中有了幾分光亮。然而,她深知,外患未消,內憂猶存,當下這軍隊,更是重中之重,若不整治,談何安國興邦。
一回營地,她便召集眾將士,神色冷峻,目光如炬,在高臺之上昂首而立,開口道:“諸位將士,如今國難當頭,饑荒肆虐,外敵環伺,我等肩負家國存亡之重任。可前番兵敗、葉凜叛國之事,如鯁在喉,不得不讓我們警醒。今日,我決意整頓軍隊,重塑軍威,望大家知曉利害,全力配合。”
臺下將士們聽聞,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一位老將站出,抱拳道:“將軍,我等自然明白整頓之必要,只是不知從何下手?還望將軍明示。”
凌雪薇微微點頭,沉聲道:“首要之事,便是清查軍中叛徒餘孽。葉凜叛國,絕非偶然,恐其黨羽尚在軍中,若不根除,後患無窮。”
蘇瑾言也上前一步,輕撫鬍鬚,接話道:“姑娘所言極是,可這清查一事,需謹慎為之。切不可冤枉忠良,寒了將士們的心,當從平日葉凜親近之人、異常舉動處著手。”
凌雪薇頷首贊同:“蘇先生提醒得是,此事就交由林羽將軍負責,務必細細盤查,若有可疑,即刻上報。”
林羽領命,高聲應道:“末將遵命!定不辜負將軍信任,將那潛藏的叛徒一一揪出。”
緊接著,凌雪薇又道:“再者,加強思想教育迫在眉睫。我軍為的是守護家國,捍衛百姓安寧,絕非爭權奪利之工具。往後,每日早操之後,增設半個時辰的思政講學,由軍中謀士輪流講授,讓每一位將士深知為何而戰,為誰而戰。”
一位年輕校尉面露疑惑,問道:“將軍,這思政講學,能有實效?莫不是空泛之談,浪費訓練時間?”
凌雪薇目光掃向他,神色嚴肅:“這位校尉,你錯了。思想若不堅定,戰場上稍有波折,便會如葉凜那般動搖。當將士們心中裝滿家國大義,明白百姓期盼,才有赴湯蹈火、萬死不辭的勇氣。你可還記得,在災區,百姓們那渴望安穩的眼神?我們是他們最後的依仗。”
校尉聽後,面露慚色,低頭抱拳:“末將淺薄,將軍教誨,銘記於心。”
慕容軒這時走上前,建言道:“雪薇,除了思想,軍事技能訓練亦不可鬆懈。可依我之見,不妨在常規訓練之餘,增加模擬實戰演練,設定各種複雜戰局,鍛鍊將士們的應變能力。比如,在山地、叢林、河流等不同地形作戰,還有遭遇突襲、糧草被斷等突發狀況的應對。”
凌雪薇眼睛一亮,讚道:“慕容所言甚是。戰場形勢瞬息萬變,唯有平日多經磨練,戰時方能鎮定自若。就依你所言,安排下去,每週至少進行兩次高強度模擬實戰。”
隨後,凌雪薇又宣佈一系列激勵措施:“往後,論功行賞,不看出身門第,只看戰場功績。殺敵勇猛、戰術精妙、守護同袍者,皆有重賞,或晉升官職,或賞賜金銀田地;受傷殘疾的將士,朝廷也定會妥善安置,讓你們無後顧之憂。”
將士們聽聞,士氣大振,齊聲高呼:“願為將軍效命,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整頓令下達後,軍隊上下一片忙碌。林羽帶著一隊親信,日夜排查,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一日,他匆匆入帳,向凌雪薇稟報:“將軍,經多日偵查,發現葉凜麾下幾位偏將,平日裡與敵軍多有密信往來,行為鬼祟,現已將他們拿下。”
凌雪薇拍案而起,怒目圓睜:“可惡!果真是養虎為患,即刻審問,務必挖出所有同謀。”
在審問室,那幾位偏將起初還百般抵賴,妄圖矇混過關。林羽怒喝道:“如今鐵證如山,你們還不認罪?莫要連累家人,老實交代,或可從輕發落。”
其中一人見大勢已去,顫抖著說:“將軍饒命,我等也是受葉凜脅迫,他以家人性命相逼,我們不敢不從啊。”
林羽冷哼一聲:“哼,即便如此,叛國之罪難容。不過,若你們能戴罪立功,如實供出軍中其他隱患,尚有一線生機。”
幾人權衡利弊,最終將所知曉的軍中暗通外敵、消極懈怠的情況一一吐露。凌雪薇依此,嚴懲叛徒,又對一些被矇蔽或犯錯較輕計程車兵,給予改過自新的機會,重新編入隊伍。
思政講學也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第一日,謀士站在臺上,講述著家國的歷史、百姓的苦難,以及軍隊守護的意義。臺下將士們起初還有些散漫,可隨著講述深入,不少人眼中泛起淚花,握緊了拳頭,心中的使命感被漸漸喚醒。
在模擬實戰演練中,困難重重。山地作戰時,士兵們因不熟悉地形,摔得鼻青臉腫,行進緩慢;叢林裡,常被樹枝藤蔓絆倒,還遭遇“敵軍”突襲,亂了陣腳。但凌雪薇與將領們全程督戰,不斷指導糾正,一次次覆盤總結。
幾周下來,成效初顯。將士們在訓練場上揮汗如雨,眼神愈發堅毅,配合愈發默契,應對突發狀況也從容許多。
一次,凌雪薇視察訓練,看到一位士兵在模擬戰中,為保護戰友,獨自扛起軍旗,引開“敵軍”,雖身負輕傷,卻死戰不退。她上前嘉獎:“好樣的,你這股子英勇,就是我軍的脊樑。今日之傷,是你的榮耀勳章,日後必當重賞。”
士兵單膝跪地,激動道:“將軍,是您讓我懂得軍人的擔當,為了家國,為了親人,我願流盡最後一滴血。”
凌雪薇環顧四周,看著這群煥然一新的將士,心中滿是欣慰。她知道,這支軍隊,正逐漸成為守護家國、開疆拓土的利刃,而有他們在,未來之路,雖艱難,卻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