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死,鄴城破。
偽魏的武裝力量大半覆滅。
雖有如曹叡、曹休等曹氏餘孽逃亡在外,但喪家之犬已經掀不起風浪。
為了能和平收復河北諸郡,劉備親入偽魏尚書令陳群府邸,與陳群詳談三日,抵足而眠。
三日後。
陳群臣服歸漢。
劉備有意讓陳群出任尚書,但被陳群婉拒,口稱:歸降之人不可擅居高位。
明眼人都能看出,陳群不是不想出任尚書,而是尚書令變成尚書,落差感讓陳群接受不了,再加上又是歸降之人,職務含權量也被大幅度削減。
劉備尊重陳群之意,讓陳群出任散騎常侍。
又按陳群之意,任命陳群之子陳泰為振威將軍兼護匈奴中郎將,前往幷州。
隨後。
陳群又給河北諸郡縣任官的門生故吏去信,勸眾人歸漢。
有了陳群的協助,河北諸郡縣的官吏見了劉備的檄文,皆是望風而降。
曹叡、曹休等人擔心被出賣,一路向北入幽州後又折道向東,欲取遼東為基。
用曹休的話來講就是:遼東雖然殷富但能戰者極少,可取而代之。
對此。
曹叡也頗為認同。
雖說袁紹二子入遼東後被擒殺,但曹叡曹休不是袁紹二子,這次去遼東就是奔著取而代之的意圖去的。
或許是時來運轉。
曹叡曹休抵達遼東時,正值公孫淵奪叔父公孫恭之位,引發了遼東內亂。
曹叡順勢以大魏皇帝之名聯合了公孫恭殘部,強勢擊殺了公孫淵,隨後定都襄平,又在駐守遼隧深挖壕溝,以防漢軍東征。
依舊設定百官,以曹休為大將軍,夏侯氏與曹氏宗室族人皆封文武要職。
雖說曹叡一直被曹丕打壓,但能力還是有的。
在中原贏不了,在遼東能稱霸。
劉備暫時沒有去理會佔據遼東的曹叡,在傳檄定了河北諸郡縣後,劉備又與眾文武討論遷都之事。
原本最適合的都城應該在洛陽。
然而洛陽被曹丕焚燬,無法再立為都城。
與眾文武討論了半個月,劉備最終決定將都城設定在許縣。
一者是許縣宮殿廟宇相對完整,不需要大興土木。
二者這裡曾為漢室都,定都許縣同樣是還於舊都。
三者是許縣離洛陽近,水路發達,容易控制四方。
等忙完遷都。
已經到了章武九年(229)年,三月了。
劉備也六十九歲了。
復興漢室的志向達成,劉備的心氣也消了大半。
兼之年邁。
這個征戰了大半生的大漢皇帝,病倒了。
自知避不開這個劫的劉備,召來了劉禪、劉封二人。
“朕時日無多,這個劫應該是過不去了。所幸的是,天下一統,漢室復興,朕這個不肖子孫,也有顏面去見高祖了。”
劉備靜坐床榻,語氣平緩。
劉禪淚眼婆娑的跪在劉備面前,緊緊的抓住劉備的手。
幼時喪母。
如今弱冠之年又要喪父。
這對劉禪的心理衝擊是很大的。
“父皇,可不可以不說這等不吉利的話。”劉禪一邊抽泣一邊勸道。
劉備愛憐的撫摸劉禪的頭,笑罵道:“都這麼大的人了,怎還哭鼻子了?你可是監國太子,未來的天子!”
劉禪擦拭了眼中的淚水,只是悲傷並沒有因為淚水的擦拭而消失。
一旁的劉封,則是表現得極為平靜,不似劉禪一般哭泣和悲傷。
這讓劉備不由感到一陣驚訝:“公仲,你就不想說些什麼嗎?”
劉封輕笑:“父皇即將飛昇仙界,攜復興漢室之功覲見赤帝,今後必能位列仙班,名震仙界。此乃大喜,當浮一大白。”
赤帝子即劉邦的稱號。
漢室子孫都是赤帝的子孫。
劉備自稱是死後有顏面去見高祖劉邦,劉封則直接將其昇華為“飛昇仙界,覲見赤帝,位列仙班,名震仙界”。
這麼一說:劉備將死就不是悲傷事,而是大喜事了。
劉備聽得大喜:“公仲言之有理,來人,上酒!”
片刻後。
美酒送到。
劉備父子三人各持一樽,舉樽對飲。
隨後。
不等劉備開口,劉封又道:“兒臣近日聽聞,偽魏餘孽奪了遼東公孫氏的基業,猖獗於遼東之地,久必為大漢之患。
兒臣本是燕王,卻因封地被偽魏所佔而一直未能就藩,如今諸州皆平,兒臣也是時候就藩燕國了。”
劉禪大驚:“兄長,你要離開?你若離開了,誰來當大將軍?”
劉封輕輕的拍了拍劉禪的肩膀,鄭重地道:“太子,規矩是不能破的。我為燕王,就應該前往燕國。
更何況,我若不去燕國,誰能震懾遼東的偽魏餘孽?
假使偽魏餘孽勾結幽州不服者以及雜胡之人進犯,朝廷再調兵征討,不僅會助長偽魏餘孽聲威,還會勞累士民。
眼下戰亂多年,民生疾苦,理當輕徭薄稅、與民更始,不可再輕啟戰端。
有我在燕國坐鎮,不論是偽魏還是雜胡,誰敢生亂?
太子,你乃儲君。
你的職責就是效仿漢文帝,讓百姓富足不受征戰之苦,至於這大將軍由誰來擔任,皆由太子你來決斷。”
劉備看向劉封的眼神,有欣慰,有歉意:“公仲,委屈你了。”
劉封笑道:“父皇何出此言?若非父皇當年以兒臣為子,兒臣只是長沙寇氏一小兒,又豈能位尊燕王之位,既能名震當世又能名垂青史?
更何況,兒臣到了燕國,即便什麼都不做也不敢有宵小進犯,每日裡遊山玩水,盡享天倫之樂,好不樂哉?
反倒是太子,弱冠之年就要擔當皇帝的重任,每日都得殫精竭慮,勤勉政事,兒臣光是想想都為太子心酸。
想當昏君很容易,想當明君是很難的。
太子才是最委屈的。”
劉禪本就因劉備將死而心塞,此刻被劉封這麼一說,感到更心塞了。
見劉禪神情忽然變得落寞,劉封語氣一抬:“太子,你要振作啊!”
劉封豪邁而爽朗的語氣,讓本應該悲傷的氣氛直接變得多了幾分喜慶。
想到曹丕死前的不甘怒吼和詛咒,想到今日劉封的談吐和神情,想到劉禪的秉性和德行,劉備的心也放寬了。
朕的兒子,豈會如曹丕臆測?
至於劉封和劉禪的子嗣,劉備也管不了。
兒孫自有兒孫福。
就讓兒孫自去謀劃。
朕,無愧於祖宗。
隨後。
劉備又將諸葛亮和法正召入,令二人今後用心輔佐劉禪、不可猜忌劉封等等。
得知劉封主動請命就藩燕國,諸葛亮和法正皆是心驚。
這等對名利權位的取捨,可不是一般人能辦到的。
可又想到劉封這幾年南征北戰,諸葛亮和法正又釋然了。
燕王劉封,天命就是助劉備復興漢室。
如此有大志而豪邁之人,又豈能以常理度之?
四月。
劉備病逝。
群臣慟哭。
次日。
劉禪應命登基,改元建興,採納群臣建議,以“昭武”為諡號,又上“烈祖”為廟號。
登基當日。
劉封就奏請辭去大將軍一職,就藩燕國。
奏請一出,百官驚愕。
大將軍之位說辭就辭,古往今來,也唯有劉封能如此的率性灑脫了。
由於劉禪、諸葛亮、法正事先都知情,故而百官雖然有疑惑但並沒有太多的波折。
隨後。
大司馬關羽、司隸校尉張飛,也奏請辭辭官,欲扶劉備棺木回涿縣樓桑村。
這是劉備的遺命。
劉備不願葬在許都,希望能葬在樓桑村先父母墓碑之旁。
劉禪雖然不捨,但也知道關羽張飛與劉備之間的情誼太深,劉備一死,二人就沒了在朝為官的心思。
兼之二人本就年邁,不願再勞累文武政務,只想扶劉備棺木回涿縣安葬。
劉備逝去,劉封、關羽、張飛相繼請辭。
兩日之類,劉禪連失四位倚重之親人,心態也隨之變得更加成熟穩重了。
數日後。
劉備葬禮結束。
劉禪親送劉封、關羽、張飛與許都北門,關羽張飛先行。
“兄長雖辭去了大將軍一職,但在朕心中大將軍只有兄長能擔任。故而朕今日早朝,已說服群臣暫不設大將軍一職。”
劉禪的語氣堅定。
這個決定其實也沒人反對。
當朝之中,劉封不當大將軍,無人有資格當大將軍。
誰當了大將軍,都不會令人心服口服。
既然如此,索性直接閒置大將軍一職。
劉封大笑,沒有反駁劉禪的決定。
如今,劉禪才是大漢天子,大漢天子的決定,劉封還是得給面子的。
“按你的想法放心大膽的去施政吧,若有搞不定的,可遣人來涿縣尋為兄,為兄雖然遠在涿縣,但心依舊與弟同系。”劉封輕錘胸膛,言語真誠而豪邁。
劉禪雙目含淚,向劉封恭敬一禮:“愚弟,謹記。”
這次前往涿縣,劉封將嫡系兵馬幾乎都留在了許都,以供劉禪差遣。
劉封很早之前就已經給嫡系兵馬灌輸了“燕王之兵即太子之兵”的概念,自劉禪登基後,劉封的嫡系兵馬就成了天子嫡系。
一者是劉封對嫡系兵馬前程和富貴的兌現,一者是劉封擔心遠離許都後劉禪會被小人掣肘。
至於是否會有小人讒言劉封是人在燕國實則想控制許都?
劉封一點也不擔心。
因為昨日就有個倒黴蛋被劉禪給砍了。
劉禪本就心傷劉備逝去劉封就藩,結果這個倒黴蛋竟然說劉封故意留嫡系在許都定是心存不滿想暗中控制許都,氣得劉禪連流程都不走直接就喝令人杖斃。
諸葛亮和法正這兩個重視法規制度的也都選擇了睜隻眼閉隻眼。
看著劉封離去的背影,劉禪也體會到了昔日劉備目送徐庶離開時的心境。
朕欲伐木,因其阻朕望兄長之目。
另一邊。
關羽和張飛早在十里外靜候。
“燕王真就一點不眷念大將軍之位嗎?”
關羽此刻卸下了盔甲,身上穿的是破舊的綠袍。
一旁的張飛也是身著粗布麻衣,靜待劉封的答案。
“二叔和三叔不也一點不眷戀嗎?”劉封輕笑反問。
關羽和張飛對視一眼,皆是大笑。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數月後。
涿郡。
樓桑村。
田野間,農人們辛勤的收割成熟的粟米。
劉封亦在其列。
雖然劉封來的時間不長,但身為燕王親自下地勞作,這在涿縣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
軍威蓋世卻又平易近人,很快就讓劉封得到了周圍士民的敬重。
尤其是前幾日。
涿縣張貼了告示,稱:北部鮮卑已被擊潰,鮮卑首領素利已授首,諸家皆可盡享秋收之喜。
幽州時常會有鮮卑南下,士民被侵擾多多年,以往官府都會發告示提醒諸家謹防鮮卑。
結果。
今年卻變了樣。
士民還沒反應過來,北部鮮卑就被擊潰,連鮮卑首領素利都被砍了。
都沒人知道劉封是什麼時候出的兵!
之所以沒人知道,是因為劉封壓根就沒走燕國出兵,早在入涿縣前,劉封就派人去給大漢鮮卑王鬱築鞬下了個軍令。
軍令的內容很簡單:孤要在涿縣守孝,那個叫素利的,孤不喜歡。
鬱築鞬一聽,當即就帶著鮮卑眾騎襲擊了素利所在的王帳,又親自將素利的首級送到了劉封面前。
就連駐守代郡的田豫都被整懵了,代郡烏桓首領更是嚇得直接請求田豫庇護,生怕鬱築鞬順手將代郡的烏桓也滅了。
自從跟了劉封后,鬱築鞬在漠南也是春風得意。
在鬱築鞬的倡導下,鮮卑各族也是爭相學習漢家的文字禮儀,就連名字都要漢家化。
將素利的首級送到涿縣後,鬱築鞬更是以“高祖有言,非劉姓不的稱王”為由,鮮卑也不能例外。
故而,鬱築鞬請求劉封能在劉禪面前美言,能賜鮮卑王為“劉”姓。
劉封本就有融合鮮卑各族的想法,遂應了鬱築鞬的請求,給了鬱築鞬一封書信,讓鬱築鞬自行帶著素利的首級去許都覲見劉禪。
“噠噠噠......”
馬蹄聲響起。
孫成策馬而來。
這次入涿縣,劉封的嫡系將士基本都移交給了劉禪,如孫成、孫慮、劉爽、劉瓚、劉林則是跟著劉封一起來到了涿縣。
不帶嫡系將士的另一個原因,是劉封想在燕國培養孫成等小將,若嫡系將士都在,這些小將也沒有機會歷練。
“姊夫!”
孫成遠遠的招手。
劉封將手中的鐮刀交給親衛田七,跳上田坎,詢問道:“有何要事非得現在來報?莫要驚擾了百姓。”
孫成語氣忿忿:“遼東有密報,偽魏餘孽欲圖進犯右北平,肯定是衝著姊夫來的!”
劉封嘁了一聲:“多大點事兒,也值得你忿忿?孤帶你們來燕國,本意就是想拿偽魏餘孽給你們練手用的。
你不應該感到忿忿,而應該感到高興,若沒有這群偽魏餘孽,你們都沒練手的機會,只會紙上談兵可當不了大將。”
孫成一聽,原本忿忿的表情瞬間變得亢奮:“姊夫,我能統兵了?”
劉封嘴角一勾:“嗯,可是可以。不過孤在考慮要不要讓你先有個後再去。這樣一來,哪怕你兵敗了,孤殺了你也不算讓孫家絕嗣。”
孫成被激將,昂聲道:“大丈夫只患功名未立,何患無子?姊夫乃是當世英雄,我又豈會丟了姊夫的臉?倘若我真的大意兵敗,我定與賊兵廝殺至死!”
劉封點頭,壯其志道:“仲翔公之子虞容會跟著你同往,虞容性格剛直,頗有仲翔公之風,可為你之明鏡。”
劉封的兩個明鏡,虞翻和費詩都跟著劉封來到了燕國。
猛將悍卒都可以重新訓練,文人還是得用大才,虞翻和費詩留在許都也展現不了才能,跟著劉封來燕國才能有一展拳腳之地。
虞容是虞翻的長子,跟劉封的年齡相仿,受虞翻教導時間長,經歷也多,正適合當孫成的明鏡。
若沒有個明鏡在旁,劉封也怕孫成會因為急於證明才能而誤中對手詭計。
雖說曹休被劉封生擒過,但曹休的對手是劉封,並不能因此就證明曹休不行。
數日後。
劉封秘密抽調了燕國兵馬,令孫成掛帥入右北平駐軍,以防偽魏餘孽入侵。
隨後。
劉封依舊如往常一般,白日在田間勞作,晚上與孫琰、申淑和白素相戲於暖帳之內。
盡享人之樂!
高閣上。
劉封與虞翻同立。
秋風拂面,略帶涼意。
劉封負手高呼:“人生之樂,在於天下安定,衣食無憂,而後與妻妾相戲,仲翔公以為然否?”
虞翻鄙夷的看向劉封:“你對著一個六十多歲的糟老頭子說與妻妾相戲,是何道理?”
劉封笑道:“仲翔公,孤面前你裝什麼老頭啊?聽聞你的美妾又懷孕了!
這要是又生了個兒子,應該是第八個兒子了吧,孤打個賭,你連兒子的名都想好了,應該叫虞昺。”
虞翻一愣:“燕王怎知?我昨夜才想到這個名。”
劉封暗暗鄙夷。
史載你有十一個兒子,現在才第八個,若是你活到史載的233年也就是四年後,你還能再播種五個兒子。
別人都是幾代一個家族。
你一個人就生一個家族。
真就多子多福?
看來,孤也得努力一點了。
都四十了才一個兒子!
秋風拂過,映照劉封那滄桑而英俊的臉龐。
天下雖大,但目前已不是劉封所好。
身為中山靖王之後,也應當多子多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