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章 開始建房

清水河宛如一條碧綠的綢帶蜿蜒流淌著,河道綿長無盡頭。

上游處,眾縣學學子狼狽游水,人們歡快地嬉戲玩水,濺起一片片晶瑩剔透的水花;

下游,則是另一番熱鬧景象——一盞盞五彩斑斕、造型各異的花燈漂浮在水面上。

隨著水波的盪漾,這些花燈也如同輕盈的舞者一般,上下躍動著。

它們時而被高高托起,時而又緩緩下沉,彷彿在與水流共舞,演繹出一場夢幻般的視覺盛宴。

此時放花燈的人較剛剛入夜那會兒已經多出了許多。

熙熙攘攘的人群沿著河堤散開,或三五成群,或獨自一人,手中皆提著精心製作的花燈。

唐月柔和她的夥伴們好不容易找到了一處相對人少些的河堤地段。

三個小傢伙早已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迫不及待地將各自手中小巧可愛的花燈輕輕地放入水中。

“趕快許個願吧!”趙小燕輕聲提醒道。於是乎,這三個小鬼靈精怪便有模有樣地學著大人們許願時的模樣:雙手合拳緊緊貼於胸前,然後緊閉雙眼,表情莊重而虔誠。

一旁的陳芙蓉等人見此情形,也紛紛微笑著放下了屬於自已的花燈,並一同默默祈禱起來。

一時間,這塊河堤沉浸在一片寧靜祥和的氛圍之中。

趙玉舒在小心翼翼地放好花燈後,還調皮地用手輕輕划動了幾下水面,推動著自已的花燈朝著河中央緩緩游去。

那小小的花燈猶如一顆閃耀的星星,漸漸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之中。

唐月柔輕輕地將手中的花燈放在一旁,眼神中流露出一絲不捨。

她決定把這盞花燈留下來作為一份珍貴的紀念,讓它成為這個美好夜晚的永恆見證。

陳映雪瞅準時機,一把抓住了唐月柔的手,臉上洋溢著興奮與期待:“娘,我的願望……”

她的話音未落,便被唐月柔迅速地用手捂住了嘴巴。

唐月柔微笑著輕聲說道:“傻孩子,願望一旦說出口可就不靈驗啦!”

陳映雪眨眨眼,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但眼中依然閃爍著好奇的光芒。

站在一旁的陳書禮則目不轉睛地盯著那盞巨大的燈王,心中暗自比較起來。

他心裡想著,雖說這燈王的確龐大無比,可比起自已那匹栩栩如生的駿馬花燈來,還是少了帥氣。

唐月柔注意到兒子的目光,不禁輕輕笑出聲來:“孃的這盞花燈要好好留存下來的。”

陳書禮抬起頭,疑惑地問道:“娘難道不許願嗎?”

唐月柔溫柔地摸了摸兩個孩子的腦袋,回答道:“你們倆的願望,便是娘最大的心願。”

陳映雪和陳書禮都開心地笑了起來,他們突然意識到,剛才在放飛花燈的時候,其實已經順帶替孃親許下了美好的願望。

隨著時間的推移,花燈會逐漸落下帷幕。

趙玉舒等人夜間出行多有不便,於是選擇回到縣城的驛館休息;而陳芙蓉她們則返回了女學。

原本熙熙攘攘、人聲鼎沸的街道,轉眼間只剩下來自荷塘村的寥寥數人。

趙小燕望著漸漸安靜下來的四周,有些擔憂地開口問道:“我們今晚要趕夜路回去嗎?”

陳叔明點了點頭,安慰道:“咱們來時縣城裡的客棧早就客滿了,不過現在動身回家,應該還來得及。”

一行人便踏上了歸途。

十五的月亮也能照亮前路。回程也並不孤單,路上也是有不少村民趕著驢車或牛車,好不熱鬧。

回到荷塘村的時候已經子時。

三小隻在半路就已經睡著了,唐月柔看著沉睡的孩子淺笑。

“柔兒姐,我們回家了。”

“嗯,明天下午再開業,早上可以睡懶覺。”唐月柔提醒一句。

其實,這個時代能享有睡懶覺權利的人不多。

……

唐記的蛋糕生意沒幾天就淡下來了。

不是不好吃,是真的貴。

即便是大財主員外郎也捨不得花錢了。

唐月柔開始打探奶牛和甘蔗的訊息。

要想蛋糕的生意得以長久,這原材料供應必須物美價廉。

唐記的油果釀也隨著年味的消逝而進入平穩期,外賣的業務一直都在持續。

鎮上的腳伕也聯合起來成立了一個跑腿幫,模式和唐記差不多,他們的客戶目標定在大酒樓和農貿坊。

為了壓唐記一籌,他們以低價收費吸引客戶。

一些不便出走的商販也樂意出這個錢,一時間跑腿幫也混得有聲有色。

趙小燕和周氏看著自已唐記的外賣員無所事事,都不由得患得患失。

唐月柔安慰道:“做生意除了誠信和品質,還要把服務做好。”

“我們唐記的服務宗旨就是急客戶所急,想客戶所需,幫客戶實現。”

“能被市場接受認可的外賣,才是好外賣。”

趙小燕她們緩緩點頭,不懂的時候聽懂的人做就不會出錯。

接下來的小半年,荷塘鎮湧入了大量的外來人口。

荷塘鎮的商業日漸昌盛,往來的商人越來越多,小鎮上的生意也越做越好。

民以食為天,清水縣人多地少的地理環境註定了農業產能不足。

外出務工的年輕人很多,家裡的田地也不需要一家子都守著,很多婦人也開始出來做生意。

有唐記食品在前,小鎮上婦人商販數量也漸漸多了起來。

商業品類也多了起來。

以前鎮上就兩家酒樓,三家客棧,兩家麵館,一個坊市,地攤居多。

現在已經發展成鋪面居多。

唐記的經營手法讓商戶有了品牌意識,一個固定的銷售地能留住更多的客戶。

周圍縣鎮的百姓見這個情況也大都往荷塘鎮上做生意。

荷塘鎮迎來了第一次擴建。

唐月柔在這個時間的工作重心是她的新房。

正月二三,隨著奠基儀式的開始,新房的建設工作正式啟動。

荷塘村的建工隊還是很專業的,幫不少員外郎和富商建過房子。

拿到唐月柔的建房圖紙之後,他們還是有些不適應。

“這茅房和洗浴間怎麼建在臥室裡頭呢?”

“這不合理啊!”

“大明叔你確定麼?”

“這挖那麼多茅坑……”

唐月柔的化糞池被工人們無情嘲笑。

因為害怕管道堵塞,唐月柔一個衛生間就配置一個化糞池,看著確實讓人誤解。

陳叔明多次確定按照圖紙建,這些匠人也不再多言,反正就是打工的,做工拿錢走人,說這些還惹主人家嫌棄,不值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