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在潘家園被騙後,蘇陽蒐集古董文玩知識的書籍,惡補了一波。
雖然長時間用不到,大多數知識都忘記了。
但有關銀元的知識,還是保留了一些。
袁大頭一共發行過四年,分別是民國三年、八年、九年、十年。
相同品相下,民國八年的袁大頭價格最高,因為那一年發行的少。
蘇陽默默放下了銀元,看著其他三個興致勃勃挑選的客人,心裡默哀。
賣家還在介紹:“這種品相,市面上怎麼也得一千塊,這裡只要五百,童叟無欺。”
“品相確實不錯。”對面的是個中年人,看起來很感興趣。
“要不是缺錢急用,我也不會賣這麼便宜。”賣家加大火力。
看樣子成交機率很大,蘇陽剛要起身離開,久違的旁白聲音響起。
【品相極差那塊,民國十三年貳毫銀幣,價值兩萬。】
蘇陽身子頓住,看向一堆銀元。
一共也就五十多塊,大多品相還可以,只有三五塊品相極差。
他都挑了出來,放在手裡,都磨損的不成樣子。
有三塊是袁大頭,另外兩塊刻字模糊,依稀能看到一塊上面是八年字樣。
簡單排除,蘇陽拿起另一塊銀元,仔細辨認。
帶著問題看答案,才勉強看出上面的圖案是中山先生頭像,貳毫的文字更是隻有寥寥幾筆還能看到。
他對這種銀幣有印象,家裡就放著兩塊品相完整的。
這種中山先生頭像的銀幣,當初主要在桂省及附近地區發行。
因為以“毫”作單位,又被稱為“銀毫”。
發行量不多,尤其是民國十三年,更是稀少。
這也完成了銀毫價格高居不下。
前些年,民國十年的貳毫銀幣,就在海外拍賣場拍出過98萬元的高價。
去年,一塊蘇陽手裡同款銀幣,甚至在香江拍賣場拍出600萬港幣,相當於人民幣五百多萬。
由此可見,銀元市場正火熱。
他手裡這塊,摸索太嚴重,好在仔細辨認,還能分辨年份及人像。
如果這兩個都分辨不了,什麼價都不值。
“這塊怎麼賣的?”蘇陽出聲。
“呦,帥哥有眼光,這塊可是好貨,你別看它磨損嚴重,但我找專人看過了,這可是銀毫,去年拍賣價五百多萬。”賣家眼神一亮。
嘴裡喋喋不休的話語打消了蘇陽撿漏的念頭。
這明顯是釣魚呢,故意擺在這的。
“您要誠心要,四萬拿走,絕對不虧。”
他轉頭就走,旁白提醒兩萬,這裡張口就要四萬。
“等等,三萬五也行,你還個價啊!”
看他走的堅決,賣家匆忙出聲挽留。
蘇陽卻一點沒停,一頭扎進人流。
相比於撿這個漏,他更驚奇於旁白的提醒,居然能看出年份,分辨品類。
這可比撿漏讓他高興太多了。
這樣一來,以後去古玩店豈不是橫著走。
為了驗證,他特意放慢速度,在多家攤販前停留。
結果路過十多個攤,只有兩個觸發旁白。
還都是被擺出來做引子的,想撿漏,一點門沒有。
但也驗證了旁白確實能分辨古董文玩年份價值。
他繼續往裡走,從門口到中間部分基本都是文玩販子擺的攤,最裡面才是個人賣家。
大多是一些當地人。
西京修地鐵隨便都能挖出古墓可不是說說。
作為西北地區大城市,西京地鐵網不算發達,除了本身規劃,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修條地鐵太耽誤時間了。
別的城市修地鐵:規劃路線,施工。
西京修地鐵:規劃路線,施工,發現古墓,緊急保護髮掘,封鎖現場,發掘以後,再施工,再發現古墓……
有些本地人家裡免不得會有好東西。
就在他準備往前走時,手機鈴聲響起。
“我這邊結束了,直接去吃飯的地方?”龍雲裳乖巧的聲音傳來。
“這麼快?”他一看時間,還早呢,距離吃飯還有一會。
“嗯,只是一個地主墓,用不著太多人手。”
蘇陽咂舌,這就是西京啊。
換成其他地方,有古墓出世,絕對大把人手投進去。
但在這裡,得排號。
將軍王侯才能往前擠一擠。
地主墓之類的根本不夠看。
“我在拍賣場附近的古玩市場,你要一起嗎?還是我去哪找你?現在吃飯有點早。”
龍雲裳語氣略有激動:“古玩市場?那我去找你,最近都沒時間過去呢。”
“好。”
蘇陽索性在前面區域又逛了逛,看了看別人的交易實況。
拍賣會開場在即,來這裡的有不少是懂行的。
他們在前面攤販處停留不久,基本一個攤只對一兩件器物感興趣。
但得知價格後,均搖頭離開。
這些古玩販子多少懂些行,從他們手裡撿漏沒那麼容易。
當然,來這裡的客人也不全是懂行的。
還有完全不懂,就是來湊個熱鬧的。
也有半懂,有點研究但不深的。
古玩販子最喜歡的就是後者。
完全不懂的,頂多花百十來塊錢,買點自己覺得好玩的,坑不到太多。
而半懂的人,總有撿漏心理,只要拿捏到位,不怕他不掏錢。
比如蘇陽前面剛問過價的銀元攤,一個年輕人就蹲在那裡,看中了他剛拿過的兩毫銀幣。
他離得不遠,明顯看到年輕人眼中閃過一抹激動,而後假裝不在意詢問:
“這塊銀元多少錢?”
“好眼光,這上面可是中山先生像,拍賣價……”
賣家又是和剛才一樣的介紹,最後伸出五根手指。
“五萬?”年輕人眉頭微皺。
蘇陽在一旁傻眼,剛才跟他降到三萬五,現在張口就是五萬。
古玩這東西只有市場參考價,沒有定價,全憑買賣雙方商議。
賣家嘴皮子很快,說動了年輕人,最後以四萬五成交。
比一開始給蘇陽的報價還貴5000。
年輕人還覺得他賺了,收了銀幣就走。
賣家喜笑顏開,這一單足夠他吃個把月。
至少此時,交易雙方都挺滿意。
就是不知道年輕人得知真實市場價會是什麼表情。
不過不吃虧幾次,連入古玩坑都算不上。
那些專家大師還有看走眼的時候呢。
在他看熱鬧時,龍雲裳蹭老師的車到達古玩市場,好奇的打量著周圍。
“我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