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0章 抵達西京

絲襪在手,天下我有。

影片配酒,說導就導。

這一夜,蘇陽睡得很香甜。

幾天後,他踏上了前往西京的高鐵。

容城到西京的高鐵,前幾年正式開通。

他去過西京不少次,但都是飛機,這次一個人,剛好試試高鐵。

三個小時的車程不算遠,比去春城要近一半。

提到這兩座城市,不得不讓人想起當年的蜀漢。

武侯祠,作為容城必去景點之一,承載了太多關於蜀漢的浪漫。

諸葛丞相窮極一生,也未能北伐成功,卻在史書上留下了極其濃墨重彩的一筆。

川蜀地區,尤為喜愛丞相。

當年容城修地鐵,規劃線路時,途經昭烈廟,一眾專家開會討論要不要遷廟,遷到哪裡。

直到有人緩緩說出一句:“武侯祠在昭烈廟裡面。”

現場鴉雀無聲,後來地鐵改道,繞過了昭烈廟。

誰也沒想到,近兩千年後的今天,丞相又護了昭烈帝一次。

蜀漢滅亡於公元263年,容城到西京的高鐵二等座售價定為263元,以此紀念。

姜伯約故里——天水,第一輛有軌電車,被命名為伯約號。

蜀漢的浪漫,經久不息。

曹魏的風骨,至今尚存。

東吳的……鼠輩,不提也罷。

可惜蘇陽沒有一個東吳女友,不然提到這事,必將閃擊,定前後夾擊,讓她首尾不能相顧。

蜀道難,易守難攻,兩代蜀人窮極一生也未曾到達的地方,如今開山鑿洞,只需要三個小時就可到達。

眯一會的功夫,就到了西京。

他的行程有專人安排,一下車就住進了離拍賣會最近的五星級酒店總統套房。

西京沒有旅遊淡季,有兵馬俑和多朝古都的加持,這裡從不缺旅遊的人。

但最近,拍賣場館附近酒店尤為火爆。

沐家這次下了血本,為了儘快套現,拿出了不少好東西。

很多都是國外收回來的,將黑錢多層包裝,大量收購古董。

而後進行拍賣,拿到實打實的現錢。

蘇陽翻閱拍賣圖鑑,他對古董有些研究,但不多。

只是見多了真品,多少有點眼力。

主要拍賣物為元、明、清,以及民國瓷器,古玩名畫。

宋代以前的古董不允許交易,因為年代久遠,存量少。

當然,也只是明面上的不能交易,不能出現在拍賣會。

可以用以物換物的形式進行交換,這種個人之間的交換管不了。

圖鑑上,各種大宗物品應有盡有。

聽說,拍賣會最後還會展示一件完整汝窯器物,更是吸引了許多人前來。

汝窯屬於宋代瓷器,存世量極少,有記載的出現在拍賣會的完整汝窯瓷器,只有八件。

自從2016年新法規實行後,汝窯在國內不允許拍賣,更是難尋真跡。

就算沒什麼想買的,也過來見識見識汝窯珍品。

拍賣會三天後正式開場,此前一週,不少專家匯聚西京。

當地有關部門牽頭,順勢在拍賣場周圍搞了個古董鑑賞市場。

可以擺攤,也可以拿自己珍藏的物品來找專家鑑定,會收取一定鑑定費用,但比尋常鑑定便宜。

此舉吸引了不少古董文物愛好者,市場人流量相當可觀。

看完圖鑑,蘇陽沒什麼特別想買的,他們家有不少文玩瓷器,都是精品。

他對最後的汝窯相當感興趣。

他也只是見過完整的汝窯照片,至於瓷器碎片,倒是見過幾次。

即便是碎片,只要稍微大一些,都能在海外拍賣場引起波瀾。

隨便一塊掌心大小的,都能拍出千萬高價。

安頓好後,他主動聯絡了龍雲裳。

“蘇陽,我可以這麼叫你嗎?”電話接通,她聲音不大。

“當然可以,我到西京了,一起吃個飯?”蘇陽開口。

龍輕舞都主動牽線搭橋了,他再不主動,反倒辜負了她一片心意。

“好呀,不過我可能得稍微晚點,修地鐵的施工隊剛發現了一處古墓,我正跟著老師過去現場呢。”

龍雲裳聲音不大,文文靜靜。

“沒問題,現在還早,我等你。”他看了一眼時間,才兩點。

中午飯在高鐵上吃過了,閒來無事,他正好下去逛逛古玩市場。

同住一家酒店的,還有一隊安保人員。

畢竟對面是沐家,跟緬國勾結頗深,誰也不能保證會做出什麼。

不過古玩市場是由當地部門管轄,倒不至於和沐家有關係。

他沒帶人,自己出門閒逛。

為了方便個人擺攤,這裡規定,只要提供押金,就能得到一個攤位。

當然,位置好壞就不一定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多交點錢自然能有好位置。

不少古玩商人看中市場,果斷花錢佔了好位置。

因為是臨時搭建,略顯簡陋。

幾個輕鋼棚頂連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大片市場。

擺攤形式有點像帝都潘家園。

初中時,蘇陽看盜墓類小說,對潘家園無限嚮往。

後來去帝都時,專程去了這裡,買了一些東西。

結果就是和想象中相差甚遠。

那時候年輕,沒有社會閱歷,三言兩語就被騙了。

記憶最深的是當時買一根虎牙,手指長短,被人做成項鍊。

他禮貌問價,攤主卻把他當成冤大頭,收了他五百大洋!

他也是沒經驗,只看過小說,以為這裡什麼都有。

絲毫沒想過,如果是真的虎牙,哪能光明正大拿出來擺攤。

最後,拿回來找人一看,還特麼是狗牙!

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把他當傻子騙。

還有一堆臆造工藝品,買回來沒少被小夥伴嘲笑。

往日回憶湧上心頭,現在熟悉的場景,他從門口往裡走,左右掃視。

現在的工藝品做的精美了許多,沒點眼力的人還真容易吃虧。

賣的最多的是瓷器,錢幣和一些民俗用品。

走到深處,他被一個賣銀元的攤吸引了視線,蹲下細查。

銀元是很常見的文玩品,喜歡的人多,買的人不少。

他蹲下時,旁邊就有兩三人在看。

賣家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形容枯瘦,正在講解攤上擺放的銀元。

“都是我太爺爺輩傳下來的,不知道有多少年了,最近兒子結婚要買房,實在沒辦法了才擺出來。”

他面前一共有五十多個銀元,蘇陽隨手拿起一塊袁大頭,臉當場就垮了。

“民國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