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也不覺臉紅,打死也不能承認啊,還在附和:“誰說不是啊,我尋思著定是烏桓人自導自演的,為找咱們麻煩創造藉口而已,不必理會。”
張遼點頭,感覺有理,咦,又不對,不對,反駁:“兩軍對戰,隨時攻擊即可,還用找理由嗎,沒這個必要吧。”
荀彧見張遼如此不好忽悠,眼看自已大褲衩子不保,只能耍賴:“大帥,烏桓人的思維可能跟咱們不同,這都不重要。
你到底走不走,再不走可就完犢子了,烏桓人馬上就到。”
雖然張遼很是懷疑,這事就是荀彧乾的,但一時半會也拿不出證據。
眼下情勢危急,也顧不了許多了,只能草草收拾家當,帶領大軍,直奔萬孤嶺而去。
張遼軍只有三萬騎兵,雖說也可以與樓班的五萬人一戰,但會損傷很大,身邊那個自詡天下第一大聰明的二軍師,不贊成強攻,說是顯不出自已的逼格。
荀軍師出了兩個計策,第一策是水策,掘開桑乾河,水淹烏桓大軍。
張遼聽完直搖頭,大河決堤,那雁門郡還要不要了,這大冬天的,如何才能再堵上口子,太傷天和,不能取。
荀軍師又出第二策,火策,就是找一處樹木茂盛的山林,引烏桓大軍進入,點一把火就跑,絕對能燒死不少,定能快速擊敗烏桓大軍。
張遼感覺這二軍師也就這水平了,人家烏桓人也不傻,這寒冬臘月,樹木枯萎,大家都在大力防火,哪裡會往樹林裡鑽,還等著讓你燒,這不有病嗎。
荀軍師又出了三四五六策,都是投毒、襲營、劫糧道、空城計等老掉牙的計策,張遼都感覺不妥,無一採納。硬是帶著大軍和烏桓人耗著,都好幾天了,也沒啥進展。
這次要不是荀彧搞么蛾子,張遼只能趕鴨子上架,被京觀的事逼得沒有辦法,才出兵誘敵。
張遼不斷嘆氣,下次出征,絕對不能帶這貨出來了。只能選荀二軍師那個火策試試了,但心裡也沒底。
另一邊,烏桓大軍鋪天蓋地向漢營衝來。
因事發突然,儘管張遼及時傳令速速拔營,但短時間內難能那麼快收拾好家當,無數輜重、糧食還在裝車,烏桓人就趕到了。
張遼當機立斷,全都不要了,全軍撤退,於是,三萬多人,嘩啦啦開始朝著萬孤嶺跑路。
樓班在漢營裡找到了烏桓勇士們的骷髏頭,都堆在漢軍茅廁裡,又看漢軍倉皇偷跑,不似有假。
於是樓班也放下戒心,趁著群情激奮,軍心可用,決定痛打落水狗,帶著大軍開始猛追。
樓班,這位年輕氣盛的首領,身著華麗的戰甲,跨坐在高大的烏桓寶馬上,回想著兩年前自已在朔州代郡的慘敗,不斷氣血上湧。
當時打敗自已的就是漢化軍,今天我要一雪前恥。
此次他親率五萬烏桓大軍南下,心中滿是對戰功的渴望,若此戰能勝,自已在烏桓的聲望和地位就穩了。
畢竟自已還有個弟弟蹋頓,也有王位繼承權,那孩子也很妖孽,自已壓力很大,必須建功。
而在另一邊,張遼率領的三萬騎兵撅著屁股猛跑,看似雜亂無章,卻都在張遼和荀彧的掌握之內。
一路上張遼沒少埋汰荀彧,但荀彧打死不承認京觀那事是自已乾的,莫要汙衊好人,氣得張遼也沒辦法。
張遼深知,此次誘敵事發突然,艱鉅且關鍵,必須要拿捏好分寸,既不能讓對方輕易看穿破綻,又要巧妙地勾起他們的追擊慾望。
荀彧一邊跑一邊給士兵們上課,要做出一副慌亂逃竄的樣子,但也不能真慌了啊,要注意表情,再沿途扔點東西。
士兵們雖然心中明白這是二軍師的誘敵之計,但這個軍師真是麻煩,哪來那麼多屁事。
但也都開始賣力表演,畫風十分逼真,營造出一種倉皇而逃的氛圍。
屁股後面的樓班不知虛實,遠遠望見張遼率領的大軍這般模樣,心中大喜過望,以為這雁門守將張遼也不過如此。
四大部族首領未吃過漢化軍的大虧,紛紛大笑起來:“大王子,這可不像你說的白馬神軍啊,估計大漢也就那一支強軍,恰巧讓您給碰上了而已,哈哈。”
樓班也搞不清這幾個部族首領這是誇自已還是埋汰自已,說道:“哪來那麼多強軍,騎白馬的那支哪能次次都讓我碰到,今天我們要將這夥垃圾斬盡殺絕,一個不留!”
太史慈這邊,率領著五千功德金騎和張楊的一萬騎兵出發最早,跑的最快。
按軍師荀彧的計策,早已在預定地點埋伏好,準備演戲。
周邊一片地勢較為隱蔽的草叢和樹林,他們的身影完美地隱藏其中,宛如潛伏的獵豹,只等獵物進入最佳的捕殺範圍。
太史慈騎在一匹通體黃毛的戰馬上,手持長槍,揹負長弓,眼神冷峻而專注。
此次誘敵能否成功,關鍵就在於他們能否恰到好處地將烏桓大軍引入那道致命的峽谷之中。
當他看到張遼率領的大軍引著烏桓人逐漸靠近峽谷時,太史慈心中暗暗握緊了手中的長槍,呼吸也略微急促了起來。他扭頭看了看身旁同樣嚴陣以待的張楊,兩人對視一笑。
張遼且戰且退,時不時還會佯裝組織士兵進行一番抵抗,但很快又裝作不敵繼續後退。就這樣,他終於將烏桓大軍引到了峽谷附近。
可烏桓人也不傻,哪能輕易進入峽谷,除非你們三萬大軍全部出現,否則峽谷內定會有詐。
此時,太史慈看時候差不多了,猛地從埋伏之地殺出。他一馬當先,手中長槍高高舉起,口中高呼:“殺!”
那五千功德金騎如同一群脫韁的猛虎,個個勇猛無比,緊跟在太史慈身後朝著烏桓大軍的側翼衝去。
他們的馬蹄聲如雷鳴般轟響,瞬間就衝入了烏桓大軍之中,長槍揮舞,所到之處鮮血飛濺。
張楊的一萬騎兵,從另一側殺出,與太史慈的部隊形成了夾擊之勢。一時間,烏桓大軍的側翼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
樓班見突然殺出兩支敵軍,這埋伏也太假了吧,前面就是兵家險地大峽谷,一會敵人可能要往裡邊逃,有可能那才是真的陷阱。
如果漢軍全部出現,再全部往山谷逃,那就是真的敗退,而不是陰謀了,我們追擊也無妨。
想清楚了的樓班,趕緊問手下大聰明,也就是自已的智囊:“數數漢軍有多少人。”
烏桓大聰明一咧嘴,王子你是不是有病,打仗呢,沒事讓我數數幹啥。
這漫山遍野的,我哪裡能數的過來,但也不能說自已不行啊,只能硬著頭皮開始裝模作樣數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