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章 絕望的鮮于銀

劉華將錢的事搞定,相信田疇不會令人失望,有錢才能保證一切。

接下來就該籌劃去酸棗會盟了。劉華尋思著,自已手裡只有一個四流武將,三百精騎兵,就這牌面倒是能趕到酸棗,到了以後怎麼辦,還不得讓便宜老爹給趕回來。

如果自已不能在酸棗立住陣腳,還如何蒐羅人才。必須再騙兩個,啊呸,再招攬兩個一等武將,一同前去,震懾群雄,最好是把自已老爹也唬住,不能讓老頭小覷自已。

劉華甚意淫想著自已和老爹一同坐在盟軍大帳內,老爹滿眼冒火,又拿自已沒辦法的場景。

先把這個鮮于銀搞定吧,瞧著他那副牛批哄哄的樣子,咱就來氣。於是,劉華用了對付田疇一樣的手段,讓頭腦簡單的鮮于銀自已也寫了一張手書,還是一封罵劉虞的反文,當這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敦厚將軍反應過來時,造反文書已被劉華收在屁兜裡了。

此舉,把這個武將嚇個半死,伏地不斷磕頭,求小主子劉華饒命。

最後,這五大三粗的武將很是沒品,鼻涕眼淚一大把,老主公劉虞也不要了,直接就改了口,認八歲劉華為主公。這弄得劉華也是呆愣許久,十分懷疑,自已第一個武將是否靠譜,到底能不能要。

無暇多顧了,劉華騙過孃親和大娘,又跟哥哥劉和打過招呼,說是帶三百衛隊去郊遊。一個八歲孩子貪玩,這有啥好說的,眾人無疑有他,放他們離去。

除了幽州薊城,一路風馳電掣。路上,劉華又逼著鮮于銀偽造了幾份求賢信,信上那是一陣胡謅,老的將軍冷汗直流。劉華又從背後小包袱裡邊取出那立了大功的兩方大印,啪嘰就蓋上了,看得鮮于銀嘴角又一陣抽抽,也不敢多言。

劉華一點也不擔心,都是你鮮于銀乾的好事,與我八歲小兒何干。

三百騎兵速度極快,幽州公子出行,手持列印,隨便造假文書也無人敢阻攔。鮮于銀一手拉著韁繩催動戰馬疾馳,一手牢牢抱著懷裡的小主公,心裡是百味雜陳,咱要不要掐死這個妖孽,想想還是算了吧,自已家人還都在幽州呢。也沒有辦法,打算跟著小主公一條道走到黑。

十日後,三百人馬多方打聽,幾經週轉,終於在一處簡陋的村舍停下。房舍內一俊美青年聽得院外兵馬躁動,緊張得走出院來,此人就是三國一流武將之一,東萊太史慈,字子義。

劉華和麵前青年四目相對,無比激動,時間彷彿在這一刻停止,眾人的目光皆被那道身影所吸引。

太史慈身著素衣,宛如一抹空靈的孤影,悄然出現在眾人的視野之中。

那素衣在風中微微飄動,看似質樸無華,卻更襯出他的不凡氣質。他身形挺拔,宛如一杆標槍般筆直地佇立在那裡,帶著一種與生俱來的堅毅與果敢。一頭黑髮隨意束起,幾縷髮絲在風中輕輕飛舞,為他增添了幾分不羈。

他的臉龐輪廓分明,劍眉斜飛入鬢,雙眸深邃而明亮,猶如寒星般閃爍著銳利的光芒。古銅色的肌膚在陽光下微微泛著光澤,彷彿是經過千錘百煉的鋼鐵,蘊含著無盡的力量,當真不凡。

他的背上,斜揹著一張雕花大弓,弓弦緊繃,彷彿隨時都能發出致命的一擊。腰間佩著一把長劍,劍鞘古樸,卻隱隱散發著凜冽的寒氣,讓人不敢輕視。

儘管身著素衣,太史慈卻散發著一種強大的氣場,彷彿他就是這片天地的主宰。

此時的太史慈還未出山,名不見經傳,在家練習武功,侍奉老母。他靜靜地站在那裡,不發一言,疑惑得看著三百精銳騎兵。

劉華對太史慈這個一流武將,甚是敬佩,掙脫鮮于銀的懷抱,翻身下馬,拱手作揖,很是禮數周到。也是將太史慈看得一愣,哪裡來的小公子,當真是有趣。

劉華開口:“壯士當面,貿然來訪,實屬唐突,還望勿怪。吾乃劉華,幽州刺史劉虞次子,受父親所託,今番前來,實是懷揣著萬千懇切與熱望,盼能得壯士相助啊。”

太史慈見來人沒有敵意,自已也沒有出世的想法,回道:“家中老母尚在,恕我無法遠行,還望小公子另尋他人把”。

劉華就知道,事情沒這麼容易,當即開始了表演,後世情景劇看多了,那是演技飆升,張口就來:“吾聽聞壯士之勇,可力敵千軍,壯士之孝悌,更令人敬佩。每念及此,吾便心生敬慕。

如今這天下,戰亂頻仍,蒼生蒙難,屍橫遍野,餓殍滿地。吾久居幽州,家父本欲憑一已之力,護一方百姓周全,讓他們免受那戰火之苦,能在這亂世尋得一處安寧之所。可苦於沒有良將相助,面對那如狼似虎的各方勢力,諸多艱難險阻如重重高山,難以逾越。

家父深知,唯有如將軍這般武藝絕倫、心懷大義之人,方能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如今董卓亂政,社稷飄零,家父身為漢室宗親,每每思及此事,心痛如絞,卻又常感無能為力。

吾劉華也曾無數次在心中祈願,盼能有上天垂憐,賜下一位能臣良將輔助,若壯士肯出山相助,吾必以兄弟相待,與您攜手並肩,共抗這亂世的諸多磨難。

我願與將軍同甘共苦,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只求將軍能看在這飽受戰亂之苦的百姓份上,看在我父親對將軍敬重有加的份上,出山吧!讓我們攜手,為這亂世重新燃起希望的火種,還大漢一片朗朗乾坤吶。”

言至於此,劉華已是淚溼衣衫,滿心的誠摯與渴望皆凝於這聲聲懇切的話語之中,即是為自已逆天改命,也是為大漢謀得生機,情真意切,眾人無不共情。

劉華本想說是自已想招攬人才,後來又感覺一個八歲孩童讓一流武將臣服,太過扯淡,於是就假借了老爹劉虞的名義,那份提前偽造的招賢書也派上了用場。

太史慈,聽完劉華之言,又看到蓋有幽州刺史大印的招賢書,心中也是澎湃無比。沒想到自已這山野村夫,籍籍無名之輩,能得到幽州刺史大人注意。

同時,太史慈也感嘆眼前這八歲孩童,不遠千里親自前來招納,能有如此胸襟毅力,又談吐不凡,絕非池中之物,心裡也有些感動,但遲遲下不了決心。

此時,又見一婦人走出門來,說道:“字義啊,我等微末之人,出人頭地何其難也,你身懷武藝,想要建功立業何其難也,既然幽州刺史大人賞識,還是投奔而去吧。老孃我身子還算硬朗,莫要拖累於你”。

此時,村落裡許多鄉鄰也都湊了過來,用無比羨慕的眼光看著太史慈,太史慈也與有榮焉。

村中里正也是激動無比,我們村可是出了人物了,把那份幽州刺史“親書”的招賢書找人裝裱,懸掛於祖宗祠堂,派人值守上香,一時轟動十里八鄉。這一幕幕,也是把劉華看的發呆。

此時的太史慈還不到二十歲,正是雄心勃勃,年少輕狂的時候,雖然武藝還不像後世那麼厲害,但已經超越同齡人許多了。

眾人不斷勸說,母親也大力支援,還有幾個發小想要一同隨行。

場面有些失控,劉華一點作假坑人的覺悟也沒有,不斷在旁邊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