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章 復刻竹絲扣瓷,太難為主播了!

“不是我,是大白!它突然暈倒了!”

一諾的聲音帶上了哭腔。

“暈倒了?”

陳路跑進屋裡,只見大白四仰八叉地躺在地上,整個肚皮露出來了,動作非常不雅。

走進一看,大白的臉上泛起紅暈,還有股淡淡的酒味。

他一下子就明白了。

“諾諾不用擔心,大白只是喝醉了,睡一覺就好了。”

他剛才可被諾諾嚇了一跳,還以為是被碎瓷碗扎到腳了呢。

原來只是銀狐喝醉了呀。

【哈哈哈,銀狐小姐姐原來是個小酒鬼。】

【能不能注意點形象,咱們好歹是個淑女呀。】

【有一說一,喝醉的銀狐更可愛了,尤其是臉上的紅暈,讓人莫名有一種衝動。】

【樓上的你是魔鬼嗎,人不能,至少不應該!】

陳路被彈幕嚇得打了個哆嗦,這屆網友的取向真是。。。

難以捉摸!

不過這睡姿確實不太優雅。

好歹是個女孩子,這方面應該注意一下。

陳路把銀狐抱進紙箱,蓋好小被子。

“陳先生,沒出什麼事吧?”

“沒事,銀狐偷喝了點猴兒酒,喝醉了。”

周振民呵呵笑著:“這說明銀狐的狀態很放鬆,它覺得你家很安全。”

“對了,既然赤狐一家子恢復的不錯,是不是可以考慮放歸山林了?”

“你是覺得它們添麻煩了?”

陳路搖了搖頭:“那倒沒有,不過一直留在家裡有些奇怪。”

“如果可以的話,還是再留它們一段時間吧,氣溫還沒回升,貿然把小傢伙放歸山林不是個好主意。”

周振民給小楊使了個眼色,他立馬跑去車上拿了個信封還有面錦旗。

“日常開銷不用擔心,我這次送錢來了,不能讓你倒貼錢啊。”

陳路搖頭:“這錢我不能收。”

“你相當於替保護所養著赤狐一家,花所裡的經費是應該的,不用擔心。”

周振民都說到這份上了,陳路也不好拒絕。

收下了錦旗和錢。

“對了,我們打算在村裡設一個臨時救助站,陳先生是最合適的人選。。。”

周振民還在擔心被拒絕,沒想到陳路答應了下來。

對陳路來說,只要能留在村裡陪著一諾,其他的都無所謂。

這段時間,銀狐和狐媽給一諾帶來了很多的快樂。

還有大熊貓,小肥啾。。。

小朋友多接觸接觸動物是挺好的事情。

而他自帶“錦鯉體質”,日後撿到的珍稀動物只多不少,少不了跟周所長聯絡。

這樣倒是更方便了。

周振民很高興:“哎呀那可太好了,這樣我就放心了,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聯絡我,我會第一時間讓小楊過來。”

“那這小獼猴?”

“也留在這裡吧,我看小傢伙挺粘你的,怕是不會跟我們走呦。”

【好傢伙,小獼猴也被留下了?】

【再撿幾隻動物回來,陳哥可以在家開動物園了。】

【還真行,誰想來參觀就收門票,也是筆額外收入啊。】

【所長心真大啊,不過主播這人很靠譜,交給他沒問題的。】

父女倆是吃不完那麼多菌子的,但是周振民和小楊來了,四個人一頓吃了個精光。

這下倒是不會浪費了。

剩下的那點菌子,被放在了太陽底下,等著曬成菌幹,下次做湯還能拿出來用。

陳路把信封和錦旗放好,他不想動裡面的錢。

拯救動物本身也不是為了錢。

“爸爸午安!”一諾晃了晃小手。

“午安寶貝。”

陳路卻沒打算睡覺,他準備做兩個竹絲扣瓷。

之前獲得了竹編傳承,正好派上用場。

直接從系統商城中兌換原材料,堆到了石桌上。

【這一大桌的東西,陳哥是打算復刻非遺?】

【還好我沒有去睡午覺,不然就錯過了,等待果然是值得的!】

【主播主播,這次打算復刻什麼,是螺鈿漆器還是羽毛風箏?要不做個古法檀香扇吧。】

【樓上的別難為主播了,復刻點簡單的就行,什麼活字印刷,古法蠟染,苗銀纏花,主播你隨便挑一個吧。】

看到一條條彈幕,陳路嘴角微微抽搐。

什麼叫隨便挑一個?

你們說的這些非遺工藝品,一個比一個難啊!

全是耗費幾十道工序的大工程!

生怕難不倒我是吧?

陳路心裡瘋狂吐槽,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這些難度有點大,以後再說吧,我打算做兩個竹絲扣瓷小碗。”

“因為中午打碎了兩個碗,我怕諾諾不小心傷到手。”

“給碗外面套上一層竹子做的外衣,掉到地上就不會碎了。”

【碗:我謝謝你啊,要不是你我也不用碎!】

【我想起第二個被打碎的碗就想笑,它明明就是無辜的啊。】

【陳哥真是個好爸爸誒,考慮的很周到,我家那口子絕對想不到這些。】

【給碗穿上竹子做的外衣?是要用到竹編技術嗎?】

【主播編的竹籃真的滴水不漏,可惜我反覆學了好幾遍都沒學會。】

陳路解釋道:“是要用到古法竹編。”

“瓷胎竹編與銀花絲,蜀繡,蜀錦和漆器並稱為蓉城非遺的五朵金花,被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起源於清朝中葉,最早用作貢品,晶瑩的瓷器外罩精編的竹絲,有東方藝術之花的美譽。”

“幾經失傳,在國家的努力恢復生產,以精細見長,具有精選料、特細絲、緊貼胎、密藏頭、五彩圖的特點。”

“首先是選料,最好選不老不嫩的慈竹,這樣的竹子韌性好,色澤光亮。”

陳路拿起一根竹子對著鏡頭展示。

“第二是工藝複雜,用於編制的竹絲經過刮青,分竹,分絲,烘烤等多種工藝才能製成。”

“每根竹絲的直徑在0.15毫米到0.5毫米之間,細如髮絲,柔若綢緞。”

“一百斤的慈竹,真正用於製作的只有八兩竹絲。”

聽到這幾個數字,觀眾們倒吸了一口涼氣。

每根直徑才0.5毫米?

古人可沒有顯微鏡,難道是舉著放大鏡做的?

有人立刻拔下自己的頭髮仔細觀察,連連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