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了個豆,比人修建的水壩都長。】
【我願稱河狸為自然界第一建築師!】
陳路收回了無人機,確定不再去打擾了。
讓它們遠離人類,安安靜靜地生活。
回去一看,漆液裝滿了小半個碗,幾個碗加起來也有不少,差不多夠用。
他小心地把大漆收集起來,牽上一諾的手:“走,我們回家。”
行走在山林間,放眼望去是滿眼翠綠,耳邊是山泉流淌和聲聲鳥鳴,感覺心靈都得到了淨化。
可惜像這樣的自然之境越來越少了。
先去了村裡的榨油坊,買了一大桶的桐油。
“呀,小陳啊,買這麼多桐油做什麼?”油坊的大嬸笑著問道。
桐油一般是工廠統一收購的,個人買比較少見。
“做古法徽墨用的。”
大嬸驚訝地看著他,陳路笑了笑沒有多解釋。
回到家吃過午飯,一諾和大白在睡午覺,牢牢抱著大白的尾巴不撒手,陽光照得身上暖洋洋的。
陳路透過窗戶看著女兒的睡顏,嘴角浮現一抹笑意。
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陪著女兒慢慢長大。
他準備開始復刻古法徽墨。
徽墨用到的原材料相當多,桐油和大漆只是其中兩種。
其餘的不好獲取,他直接從系統商城兌換出來。
有點小貴,不過他深知錢是流動的,花出去才能錢生錢。
這一場直播下來,獲取的積分可比消耗的多多了。
【恭喜宿主獲得古法徽墨材料包!】
金光閃過,一件件原材料出現在他面前。
陳路開啟了直播:“兄弟們,我現在就嘗試復刻古法徽墨,不過我是第一次做,不能保證成功。”
鏡頭掃過:“我要復刻的是油煙墨,原材料就是這些。”
【主播你別謙虛了,騎馬射箭獸醫樣樣精通,還有你不會的東西?】
【終於要開始復刻了,超級期待啊!】
【好傢伙,這原材料有點多啊,難怪有那麼多工序呢。】
【油,碗,竹片。。。這些真能做出古法徽墨?】
龍牙戶外板塊的主管也在直播間,一聽他的直播內容,立刻給了個橫幅推薦。
標題就叫:跨越千年,非遺大師線上復刻古法徽墨!
“大家別急,現在看起來是跟徽墨沒什麼關係,但很快就有關係了。”
陳路一邊解釋,一邊操作起來。
“徽墨拈來輕、磨來清、嗅來馨、堅如玉、研無聲,一點如漆,萬載存真,用徽墨書寫的文字,歷經千年依舊光潔如新。”
“要做到這一點大致需要七個步驟,分別是燒煙,洗煙,熬膠,拌料,成型,晾曬和描金。”
“不光是工藝繁瑣,用到的某些原材料也相當珍貴。”
“我們先進行第一個步驟燒煙。”
陳路將桐油,豬油和大漆倒在一個盆裡攪拌均勻,分別裝到小碗裡。
燈芯草放進碗裡,飽蘸桐油後點燃。
上面扣一個小瓷碗,用竹片和鐵絲固定好,煙霧蒸騰不斷燻蒸到小瓷碗上。
“豬油增加煙量,大漆增加煙黑度,這兩樣材料很重要。”
“油煙墨是用桐油燒煙,松煙墨是用松樹枝燒煙,兩種做法殊途同歸。”
過了一會,陳路取下瓷碗,只見白色碗底凝結了一層黑色粉末。
他把黑色粉末刮下收集起來:“這些是燒出來的菸灰,也是製作徽墨的主要原料。”
“菸灰一定要及時收集,不能掉入桐油影響質量。”
“一斤桐油大概能出一兩菸灰,所以說一兩徽墨一兩金,這是真正的華夏奢侈品。”
【這麼複雜還只是第一個步驟?後面我都不敢想。】
【一斤桐油出一兩灰?比例確實挺低的。】
【看主播復刻真的是一種享受,有一種不急不躁,娓娓道來的感覺。】
【下一步是什麼?我迫不及待等著看成品了。】
橫幅推薦的加持下,直播間人數已經衝到了十五萬。
對戰音來說這個人數或許不算什麼,但在龍牙就是頭一份。
他是戶外板塊第一個十五萬人同時線上的主播!
滿屏的彈幕和禮物刷的飛起,還有不少人當場競價起來,準備拍下他煉出的第一塊徽墨。
大主播親手煉製出的古法徽墨,還是很有收藏意義的。
畢竟人的想法天馬行空,收藏什麼的都有,一塊檸檬皮晾乾做成掛牌都能拍出上億的價格。
不過陳路沒空看彈幕,不知道他們的競價盛況。
他接了一大缸水,收集好的菸灰全部倒進去,清水瞬間變得渾濁。
拿了根竹竿開始攪動:“這第二步是洗煙,也就是篩選出能用的菸灰。”
“攪動的過程中大部分雜質會沉底,只保留少量質量合格的輕煙。”
再撈上來的就不是菸灰了,而是粘稠狀的黑色煙膏。
【我以為一斤油出一兩煙已經很離譜了,結果你告訴我還要篩選?】
【所以真正能用的只有這麼一點點?】
【難怪叫一兩徽墨一兩金的,弄這原材料就夠麻煩的。】
【古代匠人們真的對自己的手藝很看重,絕不允許粗製濫造的產品出現。】
【這才叫真正的工匠精神啊,比小日子的什麼米飯仙人可強多了。】
古法徽墨的誕生,至少要一冬一夏,整整一年的時間。
洗煙後的靜置就要半年之久。
這些非遺的失傳是有原因的,原材料難以獲取,工序複雜,製作週期長,做成之後還賺不到錢。
一項項都像是大山,阻攔在傳統非遺的發展道路上。
老一輩不圖名不圖利,只為了那一口氣而堅守非遺傳承,但年輕人誰願意呢?
好在隨著時代發展,人們漸漸意識到了非遺文化的珍貴。
這是融進華夏民族五千年曆史的文化符號啊!
越來越多的人主動去了解非遺,學習非遺,一些原本即將消失的非遺傳承,也逐漸被更多人知曉。
陳路用逝者如斯技能卡加速了菸灰靜置的過程。
掀開蓋子,原本粘稠的煙膏已經結塊,可以開始下一步了。
“這一步是熬膠,最好用牛骨膠和牛皮膠。”
“除了牛膠,還需要不少的名貴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