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章 竹筒飯,松茸雞蛋湯,這是美食直播間?

一個簡易燒烤爐就搭好了。

不光能用來做竹筒飯,以後想吃燒烤也可以。

烤雞烤魚之類的。

然後把竹筒架到火上烤就行了。

只聽竹筒發出啪啪的響聲。

那是裡面的食材轉化成美味的過程。

【我還是第一次見到竹筒飯的製作過程!】

【學到了學到了,看主播直播真長見識啊!】

【改天我也在家嘗試下,給我兒子做個竹筒飯嚐嚐。】

【主播這動手能力太強了,連燒烤架都能搭出來!】

【這竹筒飯要烤多久啊,我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在這種農村生活,動手能力必須得強啊。

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解決。

不像城市裡生活那麼便利。

竹筒飯得烤半個多月小時,他接著準備竹筍炒臘肉。

春筍切出來,放在一旁備用。

陳路在鍋里加入底油,把臘肉放進去煸香。

臘肉一下鍋,這香味就出來了。

噴香撲鼻!

臘肉是肥瘦相間的,把肥肉裡的油都煸炒出來。

放入蔥薑片炸出香味。

再把春筍倒進去翻炒。

讓春筍充分吸收臘肉的油香,加入鹽,生抽,雞精調味。

出鍋!

潔白的瓷盤裡,盛著鮮紅透亮的臘肉,

和金黃色的春筍。

顏色對比煞是好看。

春筍的清香和臘肉的油香混合在一起,還夾雜著淡淡的煙燻味道。

光憑香味就能把人征服!

“諾諾,來嚐嚐看。”

陳路夾起一塊臘肉,吹涼後餵給一諾。

“好好次!”

一諾豎起大拇指,絲毫不吝嗇自己的讚美。

臘肉配春筍,這個搭配就難吃不了。

因為食材足夠好啊,又鮮又香。

陳路對自己的手藝也很有自信。

都是給女兒做飯練出來的。

再來做個雞蛋蘑菇湯。

陳路把蘑菇清洗乾淨,用手撕成小塊。

一手一個雞蛋打入碗中。

生薑,香菜切成小段備用。

蘑菇焯水撈出來備用。

當然也包括那顆大松茸,被他切了一半下來。

剩下的那一半用紙包好放進冰箱,能放個三四天。

看的直播間觀眾一陣心疼。

這麼大的野生松茸,就拿來做個雞蛋蘑菇湯?

簡直是暴殄天物啊。

陳路卻覺得無所謂。

好東西就是拿來吃的,至於怎麼吃,那就是個人的選擇了。

雞蛋蘑菇湯怎麼了?

跟所謂的米其林高階菜也沒什麼區別。

陳路在鍋中加入少許底油。

蘑菇加入鍋中翻炒。

倒入打好的雞蛋液,撒入一勺鹽調味。

再加入生抽和香油,雞蛋蘑菇湯就做好了。

這個時候竹筒飯也做好了。

觀眾們早就饞的不行了,

等著他揭開蓋子呢。

陳路帶了個手套。

加熱完的竹筒是很燙的,防止被燙傷。

直播間推了個特寫鏡頭。

他把竹蓋一揭開,白色的蒸汽繚繞。

一股濃郁的香味散發出來。

經過高溫炙烤之後,幾種食材的味道完美融合。

顏色搭配也非常好看。

【哇,這竹筒飯看著就很香的樣子!】

【看得我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主播你這廚藝,新東方畢業的吧?】

【外賣到了的我無所畏懼。】

【我必須馬上開飯!】

觀眾們看著噴香的竹筒飯,面前的外賣也變得索然無味了。

恨不得立刻飛過去蹭飯!

“諾諾,開飯啦!”

其實不用陳路招呼,一諾早就乖乖等著了。

味道太香了啊,光是聞一聞就要流口水。

“慢點吃,小心燙。”

一諾舀起一勺米飯,吹了兩下就送進嘴裡。

“燙燙燙。。。”

雖然燙,卻是捨不得吐出。

因為竹筒飯太香了呀。

經過高溫蒸煮,竹子的清香完全進入米飯裡面。

竹筍炒臘肉更不用說,那叫一個鮮香。

松茸的存在更是保證了雞蛋蘑菇湯的美味。

一諾整整吃了一碗米飯,還喝了半碗蘑菇湯。

對她這個年紀的小女孩來說,已經是非常多了。

足以證明這頓飯的美味。

父女倆是過了波嘴癮,觀眾們卻只能過眼癮。

能看到卻吃不到,這感覺太痛苦了!

“兄弟們,那我就先下播了,大家早點休息。”

【這就下播了?再多播會啊。】

【沒看夠啊主播。】

【下播前能再讓我看看一諾嗎?】

【話說明天幾點開播呀?】

在觀眾們的不捨聲中,陳路關掉了直播。

“哎,這就下播了。”

魔都的江景豪宅裡,蘇曉正在專心乾飯。

她是個深度漢服愛好者,旁邊的大立櫃裡滿滿的都是漢服。

嘆了口氣,用魚玄機的賬號給陳路點了關注。

只能明天再看咯。

陳路哄一諾睡覺的時間,直播切片影片已經衝上了熱搜。

除了本身的直播質量,也有龍牙官方的推波助瀾。

因為龍牙在謀求轉型。

想把自己打造成類似戰音的綜合性直播平臺,急需各種各樣的主播,而不是千篇一律的美女和遊戲主播。

陳路的直播正好符合他們的要求。

不過在影片底下,有不少的抹黑言論。

【這是漢服?看起來很像和服啊。】

【的確,感覺跟和服一模一樣。】

【不奇怪啊,因為漢服就是抄襲的和服。】

【笑死我了,明明穿的和服,還好意思說是漢服!】

對於這些言論,陳路還沒反駁,就被其他觀眾懟回去了。

陳路也不知道這種人是無知,還是在刻意抹黑。

說漢服像和服,屬實是分不清大小王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和服其實是漢服的衍生品。

在三國時期,漢服傳入了曰本。

因為是東吳傳過去的,所以被稱為吳服。

而且只有貴族才穿得起。

老百姓還是穿普通的衣服。

而在唐朝時期,又是一批衣服樣式傳了過去。

這時候被稱為唐服。

唐服變得普遍,老百姓也穿得起。

經過改良之後,就變成了和服。

一直保留到了現在。

所以把漢服說成和服,只能說是非蠢既壞。

硬要說的話,那和服才是來源於漢服的。

好在,這樣故意抹黑的人還是少數。

絕大多數人就算不懂,也不會信口開河。

而在陳路影片之後,各大博主紛紛釋出漢服的介紹影片。

可以說是非常詳細,讓大家更加了解漢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