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人面面相覷。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好一會兒,終於有了一個人,小聲的“旺”了一聲。
沈清綰嘖舌,搖了搖頭,“聲音這麼小,一看就不是一條聽話的狗。”
轉既,她朝著第一個學狗叫的人問道,“就你吧,你叫什麼?”
“回皇后娘娘的話,奴才蘇天河!”
沈清綰擺弄護甲的指尖一頓。
晌午。
御膳房送來了一桌子的午膳,擺在桌子正中央的,是一盤螃蟹。
沈清綰盯著那一盤螃蟹微微怔愣了一瞬,抬手直接掀翻了桌子。
“誰讓你們給本宮做螃蟹的,本宮最討厭吃的就是螃蟹!”
蘇天河聞言,走到了送膳食人的面前,厲聲道,“連皇后娘娘的喜好都不知道,還當什麼差!杖責十大板,送去慎刑司服役吧。”
漸漸地……
坤寧宮成了後宮眾人繞道走的地方。
“這皇后娘娘是瘋了嗎?昨日把一個答應的臉都打爛了,就因為那個答應在背後說了一句,皇上從未寵幸過她?”
“御膳房的總管不是嫻妃娘娘的孃家人嗎?她不是一樣不留情面,難道你也想要捱打了,竟然敢在背後說她的是非。”
“皇上如今都不管,皇后娘娘隔三差五的就去太后娘娘宮中獻殷勤,誰敢惹她啊!”
“早就聽聞皇后娘娘囂張跋跋扈,不把旁人放在眼裡,如今看來還真是!”
“什麼叫不把旁人放在眼裡,就連皇上,她也不曾放在眼裡。”
“我聽說,咱們皇后娘娘嫁給皇上以前,可是跟睿親王有過婚約的。”
“什麼?按照你這樣說,豈不是兄佔弟妻?”
“什麼兄佔弟妻,說的這麼難聽,那可是皇上,全天下的女人,都是他的……”
時光荏苒。
轉瞬間,江文瀾十八歲了。
他靜靜的站在御花園湖邊,腦海飄過當初,第一次看到沈清綰的樣子。
“蘇天河,你說皇額娘如今在融城過的好嗎?”
蘇天河從手中拿出一封信,交到了江文瀾的手中,“回皇上的話,皇后娘娘給您的回信,奴才剛剛拿到,還沒來得及送到您面前。”
“她帶著珍兒去了融城那麼遠的地方,朕想要見她一面都難,皇額娘也不知為何,當年就是不肯留在京城。”
“皇上,京城的官員那麼多,好些都見過皇后娘娘的真容,興許她離開京城,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江文瀾忍不住的嘆了口氣,把信原封不動的摺好,又塞回到了信封中。
他當然知道沈清綰離開京城是最好的選擇。
先帝的皇后,還曾經與睿親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如今他對外宣稱,皇后死於那一場火海。
若是讓人發現她還活著,只怕日後會有無窮無盡的麻煩。
如今能夠隱姓埋名,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地方生活一輩子,又何嘗不是一個最好的結果!
只是這樣一來,日後他想要與她相見,就太難了!
“不過只要她過的好,朕也就放心了。”
江文瀾剛剛把那一封信塞到袖口,身後傳來太監通傳的聲音。
“淑太后駕到……”
他順著聲音的方向轉過身,“兒臣給母后請安,母后萬福金安。”
“皇帝無需多禮。”淑太后眉目柔和,滿是慈祥之色,“如今天還涼著,穿的這麼單薄,怎麼又一個人在湖邊站著,也不多帶點人跟著?”
“無妨。”江文瀾淡淡,“兒臣只是在養心殿看摺子看多了,心中鬱悶,想要來御花園散散心。”
散散心?
這樣的話,騙騙別人還好,又怎麼能騙的過她?
淑太后朝著湖面看了一眼。
自從沈清綰出宮以後。
江文瀾每次想她,便會自己一個人帶著蘇天河來御花園,一站就是好幾個時辰。
他想沈清綰了!
她又怎麼會不知道。
江文瀾的小時候多可憐啊,一個人在太監和嬤嬤手中生活了七年。
沈清綰是唯一給過他關愛的。
淑太后忍不住嘆了口氣。
“姐姐當年這麼一走,哀家真不知何時才能見到姐姐一面,當初若不是姐姐,哀家又怎麼可能有今日。”
“太后娘娘,這後宮,當初就屬您位份最高,皇上晉您為太后,也是合情合理,讓人挑不出任何毛病來。”蘇天河屈伸說道。
“哀家那個淑貴妃,當初是姐姐給的,三阿哥也是姐姐讓哀家養的,哀家這一輩子的富貴榮華,一大半都是姐姐恩賜。”
淑太后說完,又忍不住嘆了口氣。
“也不知姐姐如今在外面過的好不好,有什麼短缺的,不行,等下我再讓人給姐姐送點過去。”
“母后,剛剛皇額娘來了信,說在融城一切都好,她年初在融城的山腳下買了一處宅子。皇額娘在信上說,那個宅子外面有一棵桂花樹,每年桂花盛開的時候,芬芳撲鼻。”
江文瀾頓了頓。
“兒臣想,今年桂花盛開的時候下江南,去看一看那一棵桂花樹,看一看融城的百姓,是不是真的像皇額娘說的那麼好。”
“皇帝打算什麼時候啟程?”淑太后道。
“等到大選之後吧。”江文瀾盯著遠處,看不出什麼情緒,“不知到時七皇叔會不會跟兒臣一起去。”
“睿親王最喜歡遊山玩水,一定會跟皇上一起去的。”
淑太妃走到了江文瀾的面前,拍掉了落在他肩膀上的一片枯葉。
“睿親王為姐姐擋下那一箭,險些丟了性命,雖然哀家不知他與姐姐之間到底發生過什麼。
可睿親王幫皇帝打理朝政這麼多年。
若不是他,哪有元國這一片太平盛世,只怕咱們娘倆早已在皇帝八歲那年死於亂世。
他為咱們做了這麼多,這麼多年一直未娶,是時候也要為自己考慮了。
這一次下江南,不管睿親王願不願意,都要帶著他一起去。
姐姐在他心中比他自己性命都重要的人,怎麼可能輕易忘掉?”
江文瀾點了點頭。
“皇額娘一直守著七皇叔脫離生命危險以後才離開,若不是因為朕,七皇叔應該早就去融城找皇額娘了,睿親王幫了朕這麼多,這一次,該朕幫他了……”
(本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