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封閉的區域,比如一座房子,就是一個界。
界內發生過的事情會留下印痕,在界內生活的人的喜怒哀樂,七情六慾,所作所為等種種細節,只要有發生,就無一遺漏,全部留痕,形成氣場。
界中人事越純,氣場就越純。這種純並非是好,也許是壞。
比如一個房子裡的居住者滿心怨氣與戾氣,那麼這個房子就會裝載了怨戾之氣,形成凶宅。
並非只有死過人的房屋才是凶宅——住的人的“心”兇,也會是凶宅。
死者祥和,就會吉。
但一般自殺者的宅子會兇,不怨戾誰會自殺呢?
也因為這個道理,新婚小夫妻購房,有條件的最好去選擇新樓盤新房子,而不是去住二手房。
如果實在不得已,購置入住二手房之前,要去房屋好好清理一番,將前面居住者留下的氣場、能量等印痕儘可能多地抹除。
不然會被反噬。
若是前面居住的人吉祥平安還好,若是一家戾氣深重的人,小夫妻承受不住的,大機率日子過得磕磕絆絆。
不可不慎重考慮。
其他情況亦可舉一反三。
喬遷新居,如果此“新”居實為舊房,一定要對房子摸清底細。
處理辦法,一是暴曬,再是以高頻經咒(佛道音樂或者任何你信奉的宗教音樂)洗滌。
陽光能驅邪。經咒音訊亦可以場換場。
另外就是親身去住,住的過程就是清理覆蓋的過程,以你自身的頻率去清洗舊痕跡。
不過這會相對曲折。你若氣場羸弱,其反噬力度會受不住。
總之,對於居所,先慎選,後用心清理。
還有一個特別的點,人在什麼時候最脆弱?行房的時候。和愛人做最親密的事兒,這是一個非常放鬆非常愉悅的事兒,相愛相親,良性的關係,可以藉此得到天地間的高頻能量——全身心的愛令脈輪開啟,母子之愛亦如此,母嬰對視何等聖潔與專注,真正的愛人之間的注視,擁抱,發生在心心相印之間,也是聖潔的,極其接近於“大愛”。
它是非常私密而珍貴的。
一般的情愛即便達不到,但只要有情,也會是高頻的能量。
脈輪也會略有開啟。
這個時候所選地方一定要安全。
脈輪開啟,若是在亂糟糟的場能下,兇戾淫邪之氣趁機入體。
會病一場的。總之會衰。
不可不慎。
常去酒店小旅館的……就不用說了。運氣怎能不走下坡路?
這也是去走親戚,夫妻倆不可在別人床上行房的原因,脈輪開啟,是脆弱無防線的時候,周圍的場能如何你並不知曉。
而你走後,你們所留下的場能也會侵襲到房間主人。
暗物質暗能量神奇啊。
另外,日常生活中,做任何事,都要略留心界與界的出入口。
到了某一界,就是進了某一場能之下。
趨利避害,可事半功倍,無論做事還是養生。
這是道家的風水理論,與佛家的無我並不矛盾。
佛家講心不執,可少內耗。
但道家講陰陽平衡,承負與利弊,能去趨利避害一定要趨利避害,不然就是學佛學傻了。搞來搞去,魂飛魄散,把自已修成了草木沙粒,無情眾生。
雖然當無情眾生也沒啥不好,但有情想當無情容易,睡覺就能做到,無情眾生想變回有情,就有些困難了。這也不是大自在呀!
當然最關鍵的是自身的正能量,自已的肉身就是一個小房子,一個完整的界(世界),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何況我們人。
修身就是修心,身心本是一體。沒有身,心無處寄存。
佛家講不要這個臭皮囊,不在乎身體髮膚,那是因為佛弟子好好修,會修出高階的光化身,有了金碧輝煌的別墅,誰還留戀臭水遍地蒼蠅亂飛的茅草屋?
佛陀三十二相,不著相是讓你不內耗,不執著,更好更快地擁有三十二相,而不是不讓你擁有三十二相。
不可著相(執著)於色,更不可著相(執著)於空啊。
其中差別與選擇,須會心體悟。
今天涉及的話題有些關鍵。跟每個人息息相關。
祝福每個人都能越來越好。
願我們每個人行走世間,是自帶吉宅(肉身),出入吉宅(外界)。
而非相反。
那就需要時時覺照,修之。
當下我的內宅(肉身)是吉是兇,即便無天眼,所散發的情緒,身口意是徵兆。
你總能知道自已在想什麼,能聽見自已在說什麼,能看見自已在做什麼。
對外界也是如此,對他人也是如此。
聽其言觀其行。敏感的可以感受其意與場能。
外宅的話,就看其居住者的所言所行。
身心一體。身口意其實也是一體的。
我們擇善友與善地,得天和地利人和。
最主要我們自已就是善友與善地,為世界與虛空法界創造天和地利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