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章 為什麼有些人聽脈輪音樂沒感覺

人的體質不同,有些人聽脈輪清洗音樂體感很強烈,幾乎是音樂一開始,就有了對應的痠麻冷脹痛熱,皮肉跳動感,有些嚴重的還會伴隨五官扭曲,做鬼臉,手腳不聽使喚地扭動。

但更多的人是什麼感覺都沒有。

為什麼會這樣?

沒感覺的還要不要繼續聽?

其實體質敏感的人即使是聽普通音樂也會有反應,因一切音聲皆是頻率。

即便是說話聲,體質敏感者也能從話音裡捕獲感受。

既然一切音聲皆是頻率,就有高低頻之分。

人體若為低頻一方,力量足夠的高頻音樂來影響低頻人體,低頻會被瓦解,會開始共振,各種感覺就來了——酸、麻、冷、脹、痛,人體細胞內牽扯到的業力記憶被一一清除(這時有天眼的會看到畫面,但儘量不去看,以免著相著魔),最終以熱感為主。最最後面是恢復無感。

但若人體為高頻一方,力量太大的低頻來影響高頻人體(譬如撞邪,鬼壓床,又比如純粹是天冷衣服沒穿夠),高頻會被侵襲到,也是共振,人體作為高頻一方,也會開始有感覺,冷感,打寒顫,哆嗦,恐懼,沮喪,難受……

所以如果聽得音樂音訊是高頻,但這個頻率還不夠高,或者是自身堵塞太嚴重(相對過於低頻),是會暫時沒感覺。不要緊,慢慢來。

先從有體感的音樂開始。

人與人不同。

對應的有體感的音聲自然不同。

有感覺的會有激勵感。

若一開始有感,逐漸無感,說明你與高頻音樂最終頻率一致了。

換之。

一開始無感,逐漸有感(比如熱),說明頻率被提升,堅持,直到無感。再換。

總之是先找有感覺的聽,慢慢提頻,這樣就像是拉磨的驢前面始終掛著根胡蘿蔔,動一步咬一口,會有被激勵的感覺。能夠長久堅持下去。

前文說到,一切音聲皆是頻率,即便是說話聲,體質敏感者也能從話音裡捕獲感受。

這裡又分為兩種情況。

有感受,但不被其影響。

和有感受,被感受拖著走,被感受轉了。

舉個例子,當有個人心懷沮喪卻強裝無事與你對話。

第一種情況是,你渾然無覺,沒感覺到任何異常。

第二種情況,你感覺不舒服,談話結束,你陷入了沮喪之中。卻不知原因。

第三種情況,你感覺不舒服,有可能在談話伊始便察覺到了這種不舒服,並意識到是對方帶來的。但你無力改變,還是被對方影響了,談話結束,久久無法恢復。

第四種情況,談話結束,你花了短暫時間恢復。

第五種情況,你立時感覺到,知道原因,但並未受影響。

第六種情況,你感知到,且在你倆的談話過程中,扭轉了局面,也即對方無論是隱藏還是表露的沮喪,都在你倆的互動中,蕩然無存。他恢復了開心愉悅的狀態。

而你或許針對性開導了他\/她,或許只是閒談了其他。

心能轉物,即同如來。

第六種情況,是你轉了物。

你以你的頻率轉了對方的頻率。

聽音樂的療愈作用跟這個是一樣的。

只不過是我們成了心懷沮喪的“來訪者”,而高頻音樂是那個能夠轉物的“如來”,幾分鐘音樂聽下來,壞心情消失,負能量瓦解。身心都得到了療愈。

能量頻率提升。

所以一定要儘量避免去接觸低頻人事物。尤其是一開始,省得被扭轉。

修行中的某個階段更是如此。因此有“閉關”一說。

但是不小心接觸了,也不要緊,下了修行的“蓮花”坐墊之後,正常生活。

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心裡明白這回事,卻又不要太受侷限。

一旦碰上低頻,也能借此檢驗自已,若受影響,被轉了,就說明還是自身高頻的體量不夠,還需繼續錘鍊。

人家地藏王菩薩,常年呆在地獄,也好好的呢!

我們修行人,最終是要入世的。

另外我們追求高頻,追求熱,雖追求,目標是它,但不執感於它。

熱,不去在意它。不著“高頻”的相。

就像是你有一個億,妥善保管,但不需要時時刻刻去唸叨“我有一個億”。

你以賺一個億為目標,做事之前想一想這個目標,但真正做事時要忘記“一個億”。以免內耗。

有而空之。才能得之。

這便是“色即是空”。

願每個人從“音療”中獲益。

這也是“觀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