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章 通化事件2

通化市,吉林省轄地級市,別稱北國山城,位於吉林省東南部,距老城275公里。通化市東接渾江市(現為白山市),西與本溪市、撫順市、丹東市相鄰,南與朝鮮的慈江道隔鴨綠江相望,北連遼源和老城,所屬區域三分之二以上面積為山區。從戰略角度看,地理位置極其重要。是日本侵略中國以後想極力打造的滿洲國軍事首都。日本投降以後,滿洲國皇帝溥儀從新京逃到通化,並在通化宣佈退位,然後匆匆逃到瀋陽,準備換乘飛機逃往日本,在瀋陽機場被蘇軍逮捕。

日本駐東北的關東軍投降以後,由於需要分批的遣返,所以,滯留在通化的日本軍人加上日本僑民還有將近一萬六千人,除了需要重點看管的一些中、高階日軍軍官,對於其他的俘虜,民主聯軍本著人道主義的精神和“優待俘虜”的政策,儘可能地善待這些曾經在中國做盡壞事的惡魔。由於投降的日軍都已放下武器,民主聯軍對他們的管理還是相對的寬鬆。十七旅一團只留下五百多人維持通化的基本管理和社會秩序外,其他部隊都已隨十八旅進山剿匪。但就是這種帶有善意和鬆懈的做法讓投降以後表面恭順,但骨子裡藏有獸性的日本人趁機露出了嗜血的獠牙。

由於國民黨主力部隊都在大西北和大西南,從時間上根本來不及調動從而全面佔領東北戰略要地,為了贏得時間取得東北的戰略主動權,國民黨政府決定充分利用還滯留在通化已經投降的日本關東軍,電令國民黨通化縣黨部書記孫耕堯,於1945年12月中旬秘密找到日本戰犯、原關東軍125師團參謀長藤田實彥,密謀施行暴動計劃並承諾,雙方配合聯手實施暴動,成功佔領通化後,以此作為根據地重新佔領南滿,在東北成立“中日聯合政府”。

藤田實彥本就是一個頑固的軍國主義分子,對於日本的投降懷有極度的不滿和不服氣。如今,國民黨派人找到他,承諾暴動成功以後可以配合他成立“中日聯合政府”,恢復日本人在東北的統治,如此誘人的條件當然是很難拒絕,由此,他和孫耕堯一拍即合。在討價還價商定好各自的利益分配達成協議之後,兩個人開始分頭準備,就等約定時間一到,讓通化再次陷入血雨腥風。

1946年2月2日,正是中國傳統的農曆新年,通化城內一片祥和,家家戶戶沉浸在歡慶當中。這是中國軍民經過十四年艱苦抗戰勝利之後的第一個新年,被日寇的鐵蹄蹂躪了十四年的東北百姓終於獲得瞭解放,當然有足夠的理由釋放壓抑不住的喜悅。

李同憲是民主聯軍十八旅的一名營長,是1938年就已經參加八路軍的老兵。在錦州和國民黨部隊的作戰中肩部負傷,隨部隊東撤時,被送到通化醫院治療。當初,剛到醫院時見到幾乎所有的醫護人員都是日本人,他從心裡往外的反感並抗拒一些日常的治療,因為,在日本投降以前,他見過太多日本人的殘暴和獸行,也經歷過太多戰友死在眼前的事情,心裡自然是難以抹掉對日本人的仇恨。最後,抗拒治療以及對醫護人員沒有好臉色的李同憲為此還捱了批評。可即便民主聯軍後勤處的領導告訴他,這些留用的日本醫護人員已經洗心革面,願意留在醫院為中國軍民服務,但是,固執的李同憲就是不相信,一頭嗜肉喝血的狼能改吃草。

沒想到,李同憲的這種提防心裡和固執還真是救了自己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