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章 亂局1

8月19日上午10點左右,從早晨就開始下的淅淅瀝瀝的小雨剛剛停歇,由東部圖們方向開進老城車站五列蘇軍軍用列車,車上載有坦克炮車和各種軍用品等,還有整整一個蘇軍步兵師。列車剛剛停穩,一名蘇軍軍官便帶領一個排計程車兵下了車,他們扛著蘇聯國旗排著整齊的隊伍走向出站口右邊的鐵路局。同時,還有另一個排的蘇軍士兵衝向老城的省政府。兩隊蘇軍到達各自位置後,蘇聯國旗在鐵路局和偽省政府的最高建築物上升起。接著,鐵路局最響亮的汽笛被拉響,汽笛長鳴足有20分鐘,嘹亮的汽笛聲宣告被日本侵略者蹂躪十四年的老城全面解放。

蘇軍把車站作為停車場司令部,把鐵路局做為衛戍區司令部。安排好衛兵,佈置好崗哨,蘇軍立即向老城內的各主要交叉口派出交通員,指揮蘇軍各種卡車。接下來的幾天內,豐滿電廠、飛機場、江北電氣化學廠、造紙廠、水泥廠、省政府和市政府各機關、學校等被蘇軍派兵佔領並全部實行了軍事管制。同時,蘇軍司令部勒令老城內日偽時期的省、市政府、法院、警務廳、警察局等全部自行解散。那些原來的官員,惡警自知罪孽深重,都在想盡辦法紛紛逃離老城或藏身鄉下。向蘇軍投降的日軍官兵則被蘇軍押送到城郊集中看管,準備進行甄別、登記、核實之後遣返回日本。

原關東軍駐老城部隊留下的軍用品及他們在東北掠奪的各種物資被蘇軍源源不斷地以戰利品的名義裝上列車運回蘇聯國內。

隨著關東軍駐老城部隊官兵和日本憲兵隊士兵被集中關押,由蘇軍看管的原日軍營房及軍械庫中的一些槍支開始丟失。老城再次燃燒起百姓復仇的怒火。幾天來,老城內外槍聲四起,百姓們有冤報冤、有仇報仇。雖然偽警、偽憲、特務、保甲、市政勞工署等偽職人員及在偽滿有嚴重罪惡的人有很多均已逃出老城,沒有來得及逃竄的自知難逃懲罰乾脆自殺了事。但還是有很多讓百姓恨之入骨的漢奸及日本人被開槍打死。儘管蘇軍加強了巡邏力度,可還是難以阻止暗中殺人、暗中打死仇人的現象。

基於此,9月間蘇軍開始加快逮捕漢奸走狗、特務的行動。即便相當一部分偽滿時有民憤的偽、警、憲、特及重要人物或隱蔽起來,或外逃,有的還被被仇人打死,但被蘇軍逮捕的也不計其數。由此,老城內外復仇的槍聲才漸漸的消失。

與此同時,東北各地都先後掛出了“地方治安維持委員會”的牌子,在這個牌子掩護之下,很多漏網的漢奸、特務變換了身份又重新粉墨登場。

原來,日本宣佈投降以後,國民黨部隊基本上都在大西北和大西南,即使接到了即刻開拔的命令,但也不能及時趕到東北接受日軍的投降,為了佔得控制東北的先機,蔣委員長透過電臺和隱藏在當地的國民黨地下人員招降並改編了這些漢奸、特務,然後給這些接受招降和改編的漢奸特務下達了“負責維持治安”的命令,期待這些敗類能先期控制東北的局面以等待國民黨大部隊趕到。於是,這些東北敵偽漢奸、警察、特務搖身一變,成了“治安維持委員會”的委員和國民黨建軍的頭子了。為了顯示他們還是黨國的人,老城的漢奸、特務們煞費苦心地搬出了曾任舊中華民國省實業和教育廳長的馬德恩為他們支撐門面。讓馬德恩出面做了“治安維持委員會”的會長,王可耕做了副會長。他們把老城原來的偽警察大隊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也把偽政府的一些偽機構、偽職員保留下來。這些人間的敗類上了臺以後,怕老城各界不承認他們,於是就想了一個自我標榜的辦法——每人都戴上一個白底黑字的袖標,上邊標明“地方治安維持委員會委員”的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