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章 南京遇險與老城殺倭1

轉眼到了民國二年的八月中旬。瞧著剛過完週歲生日的兒子,關英覺得日子有了以前從沒有過的充實和盼望,做了父親之後也逐漸理解了老爹對自己的那種愛之切。同時,他也感嘆著回老城之後諸多的沒想到!沒想到大火之後回老城不到半年就娶了媳婦,沒想到大清國亡得這麼快!沒想到革命黨起義成功袁世凱卻當了大總統!更沒想到的是,一年前他視為陌路並且毫無好感的趙傳喜和井上俊一會成為他的朋友!

互贈短刀之後,井上俊一沒有食言,僅過了十幾天,他就請關英到東市場的日本菜館領略了日本茶道和品嚐了日本料理,並交流了各自的武學及格鬥技巧。在接下來的來往中關英也更深一步瞭解了井上俊一。

家住日本北海道鄉下的井上俊一十八歲就入了伍,所在的部隊是常駐國內的防禦師團,和京都等大城市兵源所組成的師團相比,井上俊一所在的部隊大多數是農家子弟就遜色了很多。不僅是農家子弟的出身矮了一頭,而且,從文化水平上也註定了他們想當上軍官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只能永遠都是士兵,沒上過軍校的井上俊一更是如此。當兵第三年,深感絕望的井上俊一把經常欺負他的曹長狠狠地揍了一頓,在等級森嚴的日軍部隊,這種以下犯上的行為無異於自毀前途。因此,他也同樣捱了一頓胖揍然後被部隊開除。回到家鄉娶妻生子以後,心有不甘的井上俊一撇下妻女帶著家鄉的幾個夥伴來到中國的大連成為浪人,正趕上中日的甲午戰爭,幾個人自告奮勇參與了攻打旅順。

戰鬥第一天從家鄉同來的幾個夥伴就被打死,井上俊一呼喊著叫人幫忙搶救和收屍卻無人理會,他感到茫然無助和由衷的憤怒,然而軍方人員卻不屑地告知他,他們這些浪人只是在以協助戰鬥之名行趁火打劫和發財之事,和效忠天皇不挨邊兒,死了就死了!就算自己命不好吧!

這讓井上俊一感到驚愕和悲涼!可回頭想一想,他們既不是軍人又不是政客,都沒有想清楚為什麼要協助軍隊攻打旅順,至於為了什麼武士榮譽以及效忠天皇之類的和他們還真的不沾邊兒。那麼,就只有以戰鬥之名而行趁火打劫之實了!但是,不論同來的幾個夥伴是怎麼想的,井上俊一是真的沒有趁火打劫的想法,他只想證明自己,證明自己也會是一個合格的軍人!沒想到這種證明連自己人都唾棄,也就難怪軍方人員對他們的生死毫不理會,言下之意家鄉的幾個夥伴因此丟了性命也算咎由自取了!

心如死灰的井上俊一隨後撤出戰場,不再參與接下來的戰鬥,回到大連託人把幾個夥伴的骨灰帶回家鄉。沒過幾天就聽到了軍隊攻進旅順屠城的訊息,他更加失望透頂,想不明白做為軍人、做為武士怎麼能做出這樣喪盡天良的事兒!

把自己關在屋裡幾天後,井上俊一除去了浪人裝扮,颳了仁丹胡,剃掉了長髮,換成短寸,以一個全新的面貌出現在大連街頭。雖然如此,他還不想回日本,也不敢回去面對幾個家鄉夥伴的親人!他想繼續待在中國,只有掙到足夠的錢才能回去有所交待。

艱難地浪跡了十年,直到和具有軍方背景的株式會社搭上關係才算有了出頭之日,只是沒想到,後續黑龍會的資金也參與進來,他就有點身不由己了!

為了不過多參與軍方和黑龍會之間的爭鬥,也為了躲避直接參與軍方在大連和南滿鐵路的事情,他藉著給大魏家屯邊建日本村組織貨源的理由到老城落了腳。

知道了這些,關英也對井上俊一有了重新的認識,對他在亂世之下還存有一絲人性良知有了一點認同感。而井上俊一也對關英的醫術和格鬥術大加讚賞,再加上趙傳喜對關英由心裡往外的佩服,一年來的互相走動,在外人眼裡他們三個人形成了一個看似有點奇怪的朋友圈!就連做了幾十年生意,閱人無數的老何也是嘖嘖稱奇!他就想不明白,趙傳喜被關英算計凍掉了小拇指,井上俊一醫治打嗝兒時被嚇得夠嗆,過後這倆人還能成為關英的朋友!還真是三個奇葩!

可此時關英卻在想著另外一件事。

上個月底,在北京的大哥關雄寄來一封信,他南京的朋友急用兩顆長白山野山參和高麗參,如果正常走貨運從老城到北京再到南京怕耽誤時間,所以,最好派人帶著人參從老城去大連坐船到上海,然後去南京,這樣可節省大半的時間。並隨信附上了他朋友的姓名和在南京的地址。

十幾天前,關英的兒子過週歲生日,由於井上俊一不在老城,趙傳喜帶著兩個人的禮物來老宅道賀。關英說完此事之後,趙傳喜拍著胸脯應承了下來,第二天,何海與另一個老誠持重的夥計大春帶著關福康選好的人參和趙傳喜去了大連。一天後,趙傳喜發電報告知,已安排何海與大春坐船去上海。現在,兩個人卻音信皆無,報平安的電報也沒發回來。剛剛得到確切訊息,袁大總統派馮國璋和辮帥張勳正在攻打南京,那裡已成戰場,關福康爺倆不禁心急如焚,老何也是連連責怪自己,不該派兩個孩子去南京,應該自己親自去才對!可這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關英也只好給北京的大哥關雄發電報,如果何海到了北京一定要第一時間告知家裡一聲。然後再給在大連的趙傳喜發電報,叮囑他注意從上海或山東到大連的船隻,如果發現何海回來千萬帶他回老城!做完這一切,幾個人也只有無奈地等待,在焦急的煎熬中盼望著何海與大春的訊息!

關裡風雲變幻、劍拔弩張,關外的老城卻是相對平靜,唯一有變化的是都督陳少常被彈劾之後卸任回了南方老家。新任都督孟恩遠改稱督軍,總控吉林省一切軍政事務,治下的老城依舊如常。

與老城的表面平靜截然相反,千里之外的南京城外已經炮火連天。馮國璋的部隊把下關燒成了一片廢墟,辮帥張勳也帶著手下殺紅眼的辮子兵打到了南京城下,並許諾屬下官兵:城破之後,三日不封刀,所有參戰人員可自由搶劫三天!得到命令的辮子軍從上至下立時變得興奮、瘋狂!雖然已經傷亡了幾千人,但餘下的所有人個個象惡狼一般嗷嗷叫著往前衝。守城的討袁軍則由孫中山坐鎮,黃興指揮在艱難的支撐。

傍晚時分的南京郊外,意識到再往前走就會有生命危險的司機終於把火車停了下來。他一邊咒罵著上司沒有弄清楚南京的狀況就安排發車,一邊焦急的等待著指令是否要把火車往回開。極度不安中車組人員沒有等來火車返回的指令,卻等來了一隊迂迴此地去進攻南京城側後的辮子軍。眼見遠處的辮子軍怪叫著邊開槍邊向這列停著的火車衝過來,已來不及進行重新啟動操作的司機肝膽欲裂,他衝著已被嚇愣神的司爐喊道:“跑啊——”

兩個人跳到路基下面,大聲喊叫著提醒還在車上的乘客,發瘋一般向側方跑去。

車停下時,聽著南京城方向傳來的清晰的槍炮聲車廂裡已是一片騷動。此刻,不用火車司機提醒,幾乎所有人都已經看到了出現的辮子軍,隨著車廂被流彈穿了幾個窟窿,大家繼而亂成一團。紛亂的車廂裡何海和大春也瞬間傻了眼!從上海搭車出發時就聽說了南京這邊在打仗,兩個人以為就是兩夥兒地方武裝爭地盤發生了衝突,那種小打小鬧不會耽誤他們的行程,否則火車也不會正常發車。大不了下車以後躲著點走,到南京城還是沒問題的。卻沒想到是北洋軍和革命軍在交戰,而且動靜還這麼大!等到一車人都作鳥獸狀散去之後,兩人頓感茫然無措!

看著如鬼魅般出現的邊開槍邊怪叫的辮子軍,心驚膽顫的兩個人也急忙下車隨著人流撒腿往回跑。此時,何海有些後悔自己的冒失,一心只想著快點把人參送過去,根本就沒考慮在上海停留一下等衝突過後再動身。如今後悔晚矣,只想著趕緊逃命!

槍聲夾雜著興奮的喊叫聲越來越近,人群中不斷地有人中彈倒下發出陣陣哀嚎。見形勢越發危險,再跟隨密集的人群被緊追的辮子軍盯著難免小命不保,環顧一下之後,滿頭冷汗的大春拽著何海離開驚慌失措的眾人,向側方的丘陵地帶撒腿狂奔而去。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也不知道跑了多久,倆人只覺得身後的槍聲和哀嚎聲已逐漸消失,周圍再次恢復了安靜。已經實在跑不動、趴伏在一個小山包後面草叢裡的大春和何海這才抬頭觀察了一下四周的環境,仔細辨別著方位,可看了半天也沒有判斷出自己在哪,只在側後方很遠處發現了幾點隱隱約約的燈光。最後,又怕、又累、又渴、又餓的倆人咬咬牙,爬起身向黑暗中隱約的幾點燈光方向跌跌撞撞地摸過去。

也不知道走了多遠,一路上也數不清摔了多少跤,等連滾帶爬地走到一戶亮燈的人家門前時倆人已快虛脫。聽到敲門聲出來開門的老婦見到眼前如逃難一般的兩個人驚訝得說不出話來!聽何海有氣無力的敘說完經過,老婦和聞聲出來的老伴兒一起把快要癱倒的何海和大春攙進屋裡。

喝完水,又狼吞虎嚥地吃完老婦端過來的剩飯,這戶的主人孟大爺告訴他們,老兩口只有一個閨女嫁到了鎮江,再沒有外人,他倆可以放心住下。這一片區域雖然叫江寧但還屬於南京地界,這個只有幾戶人家的地方叫孟家鋪,在南京城的東南方向。從火車停下的位置到孟家鋪,一晚上他倆竟然跑了將近二十里地!

由於南京城距孟家鋪有幾十裡地,雖然聽到了南京方向隱約傳來的炮聲,但閉塞且少有人來的小山村還不清楚南京城已經打得昏天黑地、屍橫遍野。

聽完何海講的遭遇,老兩口也不禁擔心起小村的安危。孟大爺摸黑告訴了同村的其他幾戶人家,以做好辮子軍打到這裡之前出去躲避戰禍的準備。可接連幾天,孟家鋪安靜如常,並沒有任何軍隊出現在這一地帶。見何海他們想盡快去南京城找人,不放心的孟大爺決定明天一早送他們過去。

幾個人不知道的是,迂迴的路上碰巧遇上列車的那一隊辮子軍,在洗劫完列車和來不及逃脫的旅客以後,即刻就殺向了南京城。第二天,辮子軍在朝陽門一帶挖地道安裝炸藥炸塌了城牆,攻進城內。次日上午,革命軍在雨花臺和辮子軍進行了最後的決戰,在傷亡殆盡的情況下餘下的倖存者最終潰散,孫中山和黃興再次流亡日本。在太平軍和湘軍各攻下一次南京之後,南京城就此迎來了歷史上第三次血腥的浩劫。有辮帥張勳戰前的許諾,入城的辮子兵在搶劫的時候毫無顧忌,幾乎無兵不搶。亂兵們所到之處,挨家挨戶,上自天花板,下至陰溝,挖地三尺,一丁點都不放過,凡有爭執反抗者非死即傷。同時,城內的婦女也飽受辮子兵的戕害,眾多不堪受辱的金陵女子因此投秦淮河自殺而亡!讓“秦淮風月聞江南”變成了“秦淮浮屍驚天下”!三天過後,當時見過現場慘狀的人形容,南京城內“各等人民皆體無完衣,家無一餐之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