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珺看穿了遊天嶽心內的猶豫,道:“我們都沒有回頭路。”
易儲大事,一旦開始,就不會因為某個人停止,停止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有一方放棄一切,坐等死亡。
遊天嶽自然知道這個道理,只是他心內難免嘆息,自從他來到太子身邊,太子一直信任重用他。
他和畢木根這等人不同,自幼學得是儒家經典,科舉出身,立志輔佐君王安天下。
可是如今他要背叛太子,並且親自參與毒殺皇帝一事……饒是他心性沉穩,此時也不由得洩露一絲猶豫。
皇帝是明君,太子為君並無錯,可是如今……唉,可惜他從一開始就是不是太子的人。
從遊天嶽因為一篇賦論名動京城,再到被皇帝派到太子身邊,最厚得到太子信任……每一步背後都有蘇邵賢的影子。
就算他現在對太子坦白,也不會有好下場,蘇邵賢也不會饒了他。
就算皇帝知道蘇邵賢的心思,想要剷除蘇家,蘇家這顆大樹倒塌,枝枝蔓蔓也能壓死遊天嶽的整個家族。
況且太子不是寬宏大度的性格,相反,他睚眥必報。
而且這是牽扯到儲位的大事,涉及太子自身性命,太子寧願錯殺,也不能放過。
太子知道這件事,絕不可能和遊天嶽冰釋前嫌。
所以遊天嶽根本不可能,也不敢對太子坦白。
遊天嶽喟嘆道:“君臣一場,終究少了信任啊。”
他不信坦白後太子會寬恕他。
蘇珺神色震動,緩緩道:“信任……沒錯,就是少了信任啊。”
蘇珺看出太子對她有感情,現在沒了張氏,好好經營這一份感情,她和太子未嘗不能過完這一生。
畢竟,那個系統說她和太子是話本子裡面的男女主,會恩愛一生。
可惜,蘇珺不信任太子。
這世間人都按照規矩行事,太子可以打破規矩,不按規矩行事,那麼就要承擔後果。
蘇珺作為妻子,不能永保富貴,有張氏的例子在前,她隨時面臨侍妾上位的風險。
蘇家作為國朝勳貴,有蘇邵賢遺澤在,太子卻謀算登基後族滅蘇家。
既然按照規矩行事不能得到一個安穩,那麼她們就要奮起反抗。
換一個願意遵守規矩的皇帝。
在蘇邵賢知曉太子對蘇家不滿時,就願意謀劃這等大事,除了本身的決斷之外,也是他的性格所致。
蘇珺被蘇邵賢養大,深受他的影響。
所以此時感慨一會就算了。
蘇珺停步站在長廊上,望著遠處宮人忙碌的身影,她喚人到近前來,“怎麼現在移栽樹木?”
宮人在下首,小心翼翼地答道:“回稟娘娘,太子命我們移栽御花園的素心梅,素心梅不好養活,需要趁早移栽,今年種下好生伺候,明年冬日就能開花了。”
蘇珺神色平靜地命宮人下去,心知是上一回見面時,太子嗅到了自己用的素心梅脂膏。
可惜,太晚了。
晚到蘇珺心中生不起一點感慨。
如果在掌摑之前,在她和楚桓互通心意之前,或許她會猶豫的。
可惜,太晚了,晚到了已經沒有意義了。
夫妻一場,終究走到了你死我活這一步。
如果沒有楚桓,蘇珺會勸自己忘掉以前的不愉快,含糊著過下去,皇權巍峨,絕不是她能夠抵擋的。
蘇家和太子是在一條船上的人。
但是,她有楚桓啊,有了選擇再去忍耐,蘇珺又不是喜歡自虐。
再怎麼樣,楚桓都比太子好……嗎?
蘇珺心中驀然生出疑問,此時難得產生猶豫與慌張。
廢儲一事,需要前朝出力,蘇家付出巨大代價扶持楚桓上位,如果他翻臉怎麼辦?
楚桓能掌兵,他以後一定會是實權皇帝,與其賭他的真心,還不如……
還不如送他去死,扶持下面的四皇子繼位,四皇子性格軟弱,爹爹扶持他可以獨攬大權。
有時候,對於臣子來說,一個無能的皇帝比明君更好。
這個念頭一閃而過,蘇珺就放棄了。
不僅是因為她情感上舍不得,也因為這樣做,對不起天下江山,爹爹年紀大了,幾位兄長遠不及爹爹,江山需要明君。
爹爹也不會願意扶持一個傀儡皇帝。
而從蘇珺的個人利益考慮,楚桓為帝,只要他不變心,她就是皇后,四皇子為帝,蘇珺只會是廢太子妃。
那麼楚桓會變心嗎?
蘇珺想,這需要考驗她的眼光了。
她相信自己的判斷,楚桓不是裝出來的,他確實愛著自己。
所以蘇珺賭他不會變心,在這場賭桌上,用自己和蘇家賭楚桓的真心。
蘇珺被禁足的第二天,蘇邵賢就進宮求見皇帝。
皇帝在聽到宮人稟告的時候,有一瞬間產生了心虛,不想見自己的恩師。
皇帝知道太子遇刺,和蘇珺沒有關係,如果東宮防衛真到了需要太子妃安排的時候,那才是完了。
閨閣長大的女兒,知道什麼防衛安排啊。
皇帝只是藉著這件事敲打蘇珺,因為太子之前親自向皇帝請求,讓張氏出永巷。
張氏是後院的人,太子要放張氏出來,這也該蘇珺出面轉圜。
哪有讓夫婿自己出面的,讓別人知道還以為是太子捨不得身邊的侍妾呢。
蘇珺出面,理由也正好,那就是張氏是後院的人,她作為太子妃有權利去處理這件事。
可是,蘇珺沒有出面。
夫妻一體,蘇珺這時候撂攤子,什麼都不做,肯定是因為張氏在和太子耍性子。
皇帝肯定不能縱容這件事,娶妻又不是娶祖宗,關起門怎麼鬧再說,起碼在外面要擔起太子妃的責任。
但是,面對著自己的恩師,嗯……皇帝擺不出昨天的態度了。
甚至還覺得雖然蘇珺是太子妃,但她是蘇邵賢的小女兒,自幼寵得厲害,還是讓母后教導……等等,母后也寵她寵得厲害。
那讓太子……不,皇兒寵著她。
那讓蘇邵賢……更糟糕了。
皇帝痛苦地發現,繞來繞去,結果只有他這個做公公的能教訓兩句兒媳。
如果她還在就好了,今天的皇帝也在思念皇后呢。
蘇邵賢進來後,秉持著——太子有親爹護著,我家女兒就沒爹護著嗎,我還沒死呢——的原理,陰陽怪氣、棉裡藏刀和皇帝溝通了一番育兒心得。
正當皇帝慶幸自己這回堅持住來,沒有解除蘇珺的禁足令,還讓蘇邵賢也贊同蘇珺有錯時,蘇邵賢突兀提出,請求帶蘇珺回蘇家!
“何至於此?!”
皇帝震驚。
按照時下規矩,出嫁女兒被夫家遣送回孃家,這是一件讓闔族蒙羞的事情,女子寧願死也絕不敢說回孃家。
蘇邵賢給出的理由是,既然皇帝認為蘇珺做錯了,那還是讓他親自教導一番吧。
畢竟當年女兒出嫁匆忙……這是皇帝催促著兒女早些成親的。
皇帝才說蘇珺做錯了,這時候自然不能說蘇珺沒錯,只好說罪過不大,擔心壞了蘇家名聲。
蘇邵賢:“防微杜漸,這時候犯了錯就該被嚴厲教導,至於蘇家名聲……嘿,臣出身鄉野,蘇家不是豪族,不在意那些虛名。”
翻譯過來就是,整個蘇家都是靠著老子發達的,現在有人敢跳出來反對老子,這是飯吃飽了撐的,滾回老家就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了。
皇帝:……
說蘇邵賢不能教導蘇珺?
做為皇帝和太子的兩任帝師,蘇邵賢當然能教導一個閨閣女兒。
說太子養病,太子妃不能回孃家?
可是太子妃是回去反省過錯的啊。
至於其他藉口?
皇帝發現之前蘇邵賢已經堵回來了。
如果是其他大臣,皇帝就呵斥著趕出去了,對於這位恩師,皇帝忍不住閉了閉眼,算了,就這樣吧。
四捨五入,蘇珺也算是受到懲罰了,這可是被趕回孃家了,想必她心裡一定十分愧疚……愧疚個屁啊。
皇帝忍不住在心內罵出聲。
當他不知道蘇珺的受寵啊,這位從小到大沒被動過一個手指頭,當年朕還被蘇邵賢打過幾次手板呢!
回去肯定是被千嬌百寵著,算了,起碼在外面,嗯,大家一定認為蘇珺受到了嚴厲的懲罰。
起碼面子有了。
皇帝強撐著安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