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陽光如同金色的絲線,輕柔地灑在宮殿的每一個角落。我與黃帝陛下再次相聚,準備開啟新的智慧之旅。
我撓撓頭,笑嘻嘻地對黃帝陛下說:“陛下,您上次給我講的那些道理,我回去後是翻來覆去地琢磨,越想越覺得有意思。今天咱們是不是該聊聊‘日月有數’啦?”
黃帝陛下微微一笑,那笑容如同春日裡綻放的花朵,溫暖而又充滿生機。“哈哈,你這小子,心急得很吶!那咱們就來說說這‘日月有數’。”
我眼睛一亮,迫不及待地問道:“陛下,這‘日月有數’是不是說太陽和月亮的執行都有固定的規律呀?”
黃帝陛下輕輕點了點頭,說道:“沒錯,小子。這日月的交替,陰晴的變化,可都是有定數的。就像咱們過日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就是順應了日月的規律。”
我聽得入神,不禁插話道:“陛下,那這日月的規律對咱們的生活影響可大了去了吧?”
黃帝陛下捋了捋鬍鬚,說道:“那是自然。你想想,春天的時候,陽光漸漸變暖,萬物復甦,這是因為日頭變長,陽氣上升;到了秋天,日頭漸短,陰氣漸重,草木凋零。這日月的變化,可不就決定了四季的更替,影響著咱們的耕種、收穫嘛。”
我恍然大悟,一拍大腿:“哎呀,陛下,您這麼一說我就明白了!就像咱們種莊稼,得按照日月的規律來,不能亂來,要不然可就顆粒無收啦!”
黃帝陛下笑著說:“你這小子,倒是反應快。不僅是種莊稼,咱們的身體也受著日月的影響呢。”
我瞪大眼睛,好奇地問道:“陛下,這身體也受影響?我咋沒感覺出來呢?”
黃帝陛下耐心地解釋道:“你看,白天的時候,咱們精神飽滿,陽氣旺盛,適合活動做事;到了晚上,陰氣漸生,咱們就得休息睡覺,讓身體得到休整。要是違背了這個規律,日夜顛倒,那身體能好得了嗎?”
我摸摸腦袋,不好意思地笑了:“陛下,我有時候貪玩,晚上不睡覺,第二天就沒精神,原來是這麼個道理啊!”
黃帝陛下接著說:“這日月有數,還體現在天文曆法上。咱們透過觀察日月的執行,制定出曆法,才能準確地知道什麼時候播種,什麼時候祭祀,什麼時候過節。這可是咱們生活的指南啊!”
我聽得連連點頭,說道:“陛下,這曆法可真是太重要了!要是沒有曆法,咱們不就亂套了嗎?”
黃帝陛下笑著說:“是啊,所以咱們的祖先們可是花費了不少心思來研究這日月的規律呢。他們觀察星象,記錄日月的變化,才給咱們留下了這麼寶貴的財富。”
我不禁感嘆道:“陛下,咱們的祖先真是太厲害了!那這‘日月有數’是不是還有更深的含義呢?”
黃帝陛下眼中閃過一絲讚許,說道:“你這小子,還挺愛思考。這‘日月有數’不僅是自然現象的規律,也是人生的啟示。就像月亮有陰晴圓缺,人也有悲歡離合,這都是有定數的。咱們要學會在順境中不驕不躁,在逆境中不悲不棄。”
我若有所思地說:“陛下,您的意思是說,咱們要接受生活中的起起落落,不能因為一時的困難就灰心喪氣,也不能因為一時的成功就得意忘形,對吧?”
黃帝陛下滿意地說:“正是如此。這日月的變化,就像是人生的舞臺,有高潮有低谷,咱們要保持一顆平常心,才能演好自已的人生大戲。”
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問道:“陛下,那咱們能不能利用這‘日月有數’的規律,讓咱們的生活變得更好呢?”
黃帝陛下哈哈大笑:“你這小腦瓜轉得挺快嘛!當然可以啦。比如說,咱們可以根據日月的規律來調整飲食和鍛鍊,讓身體更健康;還可以根據季節的變化來安排出行和活動,讓生活更有趣。”
我興奮地說:“陛下,那咱們要是能把這些規律都掌握得透透的,那不就無敵了嗎?”
黃帝陛下敲了敲我的腦袋,說道:“你這小子,別想得太美啦!這日月的規律無窮無盡,咱們能瞭解個大概就不錯啦。不過,只要咱們不斷學習,不斷探索,總會有新的發現和收穫。”
就在這時,一隻小鳥飛了過來,停在宮殿的屋簷上,嘰嘰喳喳地叫著。黃帝陛下看著小鳥,說道:“你看這小鳥,它也知道按照日月的規律來覓食、築巢。咱們人類作為萬物之靈,更應該好好領悟這‘日月有數’的道理,與自然和諧共處。”
我望著小鳥,點了點頭:“陛下,我明白了。咱們要像這小鳥一樣,順應自然,才能活得自在。”
黃帝陛下微笑著說:“好啦,今天就跟你說到這兒。你回去好好想想,怎麼把這‘日月有數’的道理運用到生活中去。”
我恭敬地向黃帝陛下行禮,說道:“陛下,您放心,我一定好好琢磨,不辜負您的教誨。”
腦海裡全是黃帝說的話。“日月有數,日月有數……”我喃喃自語著。
告別黃帝之後,我回到自已所在的部落,如往常一般踱步至部落的空曠之地,望著那逐漸明亮的天空,心中不由自主地湧起對“日月有數”這一深奧概念的全新思考。“這日月交替,究竟有著怎樣精確的規律?又隱藏著怎樣不為人知的秘密呢?”我喃喃自語道,眉頭微微皺起,眼神中充滿了好奇與困惑。
正想得入神之際,那個總是風風火火的阿牛不知何時湊了過來,臉上依舊掛著那標誌性的笑嘻嘻表情,說道:“姜強,你又在這兒琢磨啥深奧得讓人頭疼的東西呢?”
我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提高了幾分音量說道:“阿牛,你知道啥叫日月有數不?”
阿牛撓了撓頭,一臉的茫然無措,眨巴著眼睛說道:“啥?日月還有數?我只知道太陽出來了咱們就得吃飯、幹活,月亮出來了咱們就能睡覺。”
聽到他這簡單粗暴的回答,我實在是忍不住笑了起來,說道:“嗯,不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就是一陰一陽轉化之數,還有嗎?”
阿牛瞪大眼睛,又撓了撓頭,說道:“這眼吃飯幹活還有睡覺什麼關係啊?”
用手指點了點他的腦袋說:“你呀,成天就知道吃和睡!這日月有數,其中的門道可大著呢!”
說著,我不由分說地拉著阿牛快步走到田邊,指著那一大片金黃燦爛、麥浪翻滾的麥田,語氣激動地說道:“你好好瞧瞧,這麥子什麼時候播種,什麼時候收割,那可都是有講究的,全都得跟著日月的變化來。要是錯過了最佳的時機,那咱們這一年的辛苦可就白費了,哪還能有這麼好的收成啦!”
阿牛聽了,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嘴裡嘟囔著:“好像是這麼個理兒。”
我趁熱打鐵,繼續說道:“還有啊,你想想,為啥夏天熱得讓人恨不得找個冰窖鑽進去,冬天又冷得能把人凍成冰棒兒?這也是日月有數的表現。咱們得根據季節的變化提前準備好合適的衣服和充足的食物,不然到時候就得在寒風中瑟瑟發抖,或者在酷暑裡熱得暈頭轉向,那日子可就不好過咯。”
阿牛瞪大了眼睛,臉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哎呀,姜強,經你這麼一說,還真是這麼回事兒。以前我咋就沒想到呢!”
我得意地揚了揚頭,雙手抱在胸前說:“那當然!黃帝陛下和神秘客人教給我的東西,那可都是大智慧,有用得很吶!”
提到那個神秘客人,我的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向了遠方。後來我才從黃帝的口中得知,他竟然就是傳說中的廣成子。
廣成子,那可是上古時期聲名遠揚、備受尊崇的仙人。在道教的傳說中,他地位非凡,一直在崆峒山潛心修煉並傳道授業。他不僅對道家之術瞭如指掌,更是精通長生不老的秘訣。
想當年,黃帝在治理國家的過程中,遭遇了諸多的自然災害和社會動亂,一時間竟是束手無策。為了尋得破局之法,黃帝毅然決定前往崆峒山,向廣成子虛心求教。
據說,黃帝在崆峒山上歷經了七天七夜的苦苦等待和誠心求教,最終以他的堅定信念和執著精神感動了廣成子。廣成子這才慷慨地向黃帝傳授了包括“陰陽經”與“自然經”在內的一系列深奧無比的道家學說和治國良策。
廣成子傳授給黃帝的“自然經”,蘊含著無比豐富的道家哲學思想,尤其是其中關於陰陽的精妙理論。
後來,這些寶貴的教義經過整理,成為了影響深遠的《黃帝四經》。這部經典之作不僅詳盡地闡述了陰陽刑德的深邃理論,還涵蓋了四時教令、陰陽災異等諸多重要內容,對後世的政治哲學和醫學理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甚至還有一種說法,老子的那部震古爍今的《道德經》,便是以這兩部經典為主要的思想源泉,並在此基礎上總結提煉而成的。
更有一種充滿神秘色彩的宗教觀點認為,廣成子就是老子的前世。在道教的傳統中,廣成子被視作黃帝時期太上老君的化身。這一說法源自唐代那位赫赫有名的道士杜光庭所著的《道德真經廣聖義》。其中明確提到,在黃帝的時代,太上老君以廣成子的身份現身,向黃帝傳授了《道德經》以及神奇的五茄之法。
此外,在道教的古老傳統裡,一直認為三清之一的太上老君擁有無數神奇的化身,像老子、摩尼等等都被認為是他的化身之一。而廣成子也位列其中。這種獨特的觀點,充分體現了道教對於神仙化身和輪迴轉世的獨特見解和深刻詮釋,強調了道教中那些重要人物之間神秘而又緊密的聯絡和傳承關係。
想到這裡,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彷彿自已也置身於那漫長的歷史長河,感受著歲月的滄桑和智慧的傳承。
就在這時,部落裡德高望重的長老緩緩走了過來。他聽到了我們的談話,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說道:“姜強啊,你能有這樣的領悟,不錯不錯。但這日月有數,可不僅僅是這些表面的東西。”
我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連忙快步湊過去,急切地說道:“長老,您快給我們講講!”
長老微笑著摸了摸他那花白的鬍鬚,緩緩開口說道:“孩子啊,日月的執行,那可是影響深遠。它不僅僅關乎著萬物的生長和凋零,更與我們每個人的命運和運勢緊密相連。就像那月亮的陰晴圓缺,它不僅僅會影響潮汐的漲落,還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人們的心情和行為。有時候,月圓之夜,人們會感到心情格外舒暢,充滿了活力;而月缺之時,又可能會感到莫名的失落和壓抑。這其中的奧秘,可深著呢!”
我聽得入了神,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長老,彷彿要把他說的每一個字都刻在心裡,想到了未來人類的科學研究中發現的每 11 年左右一個週期的太陽黑子活動與月亮與地球最接近時,由於引力效應引起自然潮汐現象。甚至可以對人類社會的經濟發展與心理情緒等影響,比如,每次太陽黑子的高峰與低谷期對人類社會的心理情緒以及行為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重大影響,並在社會勞動生產與價值判斷等產生影響。許多次經濟危機往往正是發生在日月運動的節點上。
而一旁的阿牛則在小聲嘟囔著:“這麼神奇?”
長老似乎沒有聽到阿牛的嘟囔,繼續說道:“而且啊,孩子,這日月的變化和我們的身體、健康也是息息相關。在特定的日子裡,人的氣血執行會有所不同。比如,在某些節氣,我們就得特別注意調養身體,否則就容易生病。這就像是大自然給我們的訊號,告訴我們什麼時候該休息,什麼時候該進補。”
聽到這裡,我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迫不及待地問道:“長老,那有沒有什麼辦法能讓我們更好地掌握這日月有數的規律呢?”
長老神秘地一笑,目光深邃地看著遠方,說道:“孩子,辦法自然是有的。那就是要多觀察,多思考,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每一個細微變化。只有這樣,你才能逐漸領悟到日月執行的奧秘,才能更好地順應自然,與天地和諧共處。”
告別長老後,我和阿牛決定親自去探索日月有數的奧秘。我們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爬上了部落附近那座高聳入雲的山頂。山頂的風呼嘯著,彷彿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
我們靜靜地坐在山頂,目不轉睛地等待著日落。當那巨大的太陽漸漸西沉,天邊被染成了一片絢麗多彩、如夢如幻的橙紅色。那光芒如同燃燒的火焰,熱烈而壯美,美得讓人窒息。阿牛忍不住感嘆道:“姜強,這景色也太好看了!我從來沒見過這麼美的日落!”
我微笑著回應道:“這就是日月有數帶來的美景啊!每一次日落都是獨一無二的,就像我們的人生,充滿了未知和驚喜。”
夜晚悄然降臨,明月高懸於浩瀚的夜空,繁星點點閃爍,如同鑲嵌在黑色天幕上的璀璨寶石。我躺在柔軟的草地上,望著那深邃而神秘的天空,思緒如同脫韁的野馬,肆意奔騰。
“阿牛,你說這月亮上是不是真有嫦娥和玉兔啊?”我突發奇想,聲音在寂靜的夜空中顯得格外清晰。
阿牛被我這突如其來的問題逗得哈哈大笑,邊笑邊說:“姜強,你淨想些稀奇古怪的。哪有什麼嫦娥玉兔,那都是人們編出來的故事!”
我不服氣地嘟囔著:“嘿嘿,說不定真有呢!也許我們看不到,但不代表不存在啊。”
作為一名穿越者,我當然知道在未來人類看到的月亮上一顆圍繞著地球的荒蕪衛星,但它的產生一直是一個謎團,不是有人說月亮可能是一艘巨大的宇宙飛船嘛,說不定這嫦娥是外星人呢!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越發痴迷於對日月有數的研究。每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部落的大地上,我便會準時起身,仔細記錄下日出的時間和當時的天氣狀況。夜晚,當明月爬上樹梢,我又會坐在窗前,靜靜地觀察月亮的變化,認真地將其形狀、亮度和位置都一一記錄下來。
不僅如此,我還把這些觀察到的日月變化和部落裡的各種事情緊密地聯絡起來。有一次,我驚奇地發現,在月亮特別圓的時候,部落裡的井水似乎比平時更加滿盈。那井水清澈透明,彷彿都要溢位來一般。我興奮地像個孩子一樣,一路跑著去告訴大家:“這日月有數真的太神奇啦!大家快來看看,月亮圓的時候,咱們的井水都更滿了!”
大家聽到我的呼喊,紛紛圍了過來。看到滿滿的井水,都忍不住嘖嘖稱奇。但也有人覺得我是小題大做,說我像個著了魔的瘋子。
可我才不在乎他們怎麼說呢,依然堅定地繼續著我的探索。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又有了更多驚人的發現。我發現,根據日月的變化來合理安排農事活動,效果竟然出奇的好。比如,在月亮漸虧的時候播種某些特定的作物,到了收穫的季節,收成竟然比平時更好,果實更加飽滿,產量也更高。
我滿心歡喜地把這些發現毫無保留地告訴了部落裡的人們。大家聽了,先是半信半疑,但當看到實際的成果後,都對我豎起了大拇指,稱讚我為部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然而,平靜的日子並沒有一直持續下去。有一天,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毫無徵兆地襲擊了我們的部落。狂風呼嘯著,彷彿要把整個部落連根拔起;暴雨傾盆而下,像是天河決堤,瞬間淹沒了大片的土地。大家都驚慌失措,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就在這混亂的時刻,我站了出來,大聲喊道:“大家別怕!這也許是日月有數給我們的考驗!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就一定能夠戰勝這場暴風雨!”
在我的鼓勵下,大家逐漸冷靜下來,紛紛行動起來。男人們冒著狂風暴雨,奮力加固房屋,保護牲畜;女人們則在家裡準備食物和熱水,為大家提供後勤保障;孩子們也沒有閒著,他們幫忙傳遞工具,為大人們加油鼓勁。
經過幾天幾夜的艱苦奮戰,暴風雨終於漸漸停歇。雖然部落遭受了不小的損失,許多房屋受損,莊稼也被淹沒了不少,但大家的團結和勇氣讓一切都慢慢恢復了正常。
看著逐漸恢復生機的部落,我不禁感慨萬千:“這日月有數,既能帶來美好的一面,也會有挑戰的時刻。但只要我們順應規律,勇敢面對,就一定能度過難關。”
又過了一段時間,部落裡決定舉行一場盛大而莊嚴的祭祀活動,以感謝天地神靈的庇佑。我大膽地提議根據日月的位置來確定祭祀的最佳時間,大家經過一番討論,最終都同意了我的建議。
祭祀的那天,陽光明媚,溫暖的陽光灑在每一個人的臉上。整個部落都沉浸在一片神聖而莊嚴的氛圍中,每個人都心懷敬畏,虔誠地祈禱著。
我看著大家那莊重而虔誠的樣子,心中充滿了感動:“這日月有數,真是我們生活的指引啊!只要我們尊重它,順應它,就能得到神靈的庇佑,讓我們的部落繁榮昌盛。”
隨著對日月有數的理解越來越深刻,我在部落裡的地位也越來越高。但我並沒有因此而驕傲自滿,依然保持著那顆充滿好奇和探索慾望的心。
有一天,黃帝陛下突然蒞臨了我們的部落。
我激動得差點跳了起來,三步並作兩步地連忙上前迎接,聲音因為興奮而有些顫抖:“陛下,您怎麼來了?”
黃帝陛下微笑著看著我,眼中滿是讚賞和親切:“聽說你對日月有數頗有研究,而且成果顯著,特地來看看。”
我興奮得滿臉通紅,滔滔不絕地向黃帝陛下講述了我這段時間的種種發現和深刻體會。從日月的執行規律對農事的影響,到如何根據月亮的變化預測天氣,再到如何透過觀察日月來調整人們的生活和勞作節奏。
黃帝陛下認真地聽著,不時地點點頭,臉上露出滿意的神情。待我講完,他點頭稱讚道:“姜強,你做得很好。但要記住,日月有數,道無窮盡,你還需繼續探索。天地之間的奧秘遠比我們想象的要深邃和廣闊。”
我堅定地看著黃帝陛下,目光中充滿了決心和勇氣:“陛下,我一定會的!我會不斷努力,不斷探索,為部落的發展和繁榮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在黃帝陛下的鼓勵下,我更加堅定了在修煉之路上不斷前行的決心。
我開始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對日月有數的研究之中。每天清晨,我不再只是簡單地記錄日出的時間和天氣,而是仔細觀察日出的方位、光線的強度以及陽光在大地上的投影變化。我發現,隨著季節的更替,日出的方位會有規律地移動,而這種移動與農作物的生長週期似乎有著某種潛在的關聯。
在白天,我會深入農田,觀察不同農作物在不同日照時長和強度下的生長狀況。我發現有些作物在陽光充足的長日照環境下生長得更加茁壯,而有些作物則更適應日照相對較短的環境。於是,我根據這些發現,對部落的農田進行了更加合理的規劃,將不同的農作物種植在最適合它們生長的區域。
夜晚,我對月亮的觀察也更加細緻入微。我注意到,月亮的光暈有時候會比較清晰,有時候則比較模糊。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和記錄,我發現月亮光暈的變化與空氣中的水汽含量有關。當月亮光暈清晰時,往往預示著未來幾天天氣晴朗;而當月亮光暈模糊時,則可能會有降雨或者潮溼的天氣。我將這個發現告訴了部落裡的人們,大家開始根據月亮光暈的變化來提前做好應對不同天氣的準備。
除了對日月本身的觀察,我還開始研究日月與其他自然現象之間的關係。我注意到,在某些特定的日月位置下,鳥類的遷徙行為會有所變化。比如,在月圓之夜,一些候鳥會比平時更加活躍,彷彿受到了月亮的某種感召。我猜測這可能與月亮的引力或者光線有關,但具體的原因還需要進一步的探索。
我還發現,在日食和月食發生的時候,動物們會表現出異常的行為。有些動物會變得焦躁不安,而有些動物則會躲起來。這讓我意識到,日月的變化不僅僅對人類的生活有著深遠的影響,對動物的生存和行為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為了更好地探索日月有數的奧秘,我開始嘗試製作一些簡單的觀測工具。我用樹枝和獸皮製作了一個簡易的日晷,透過日晷的影子來更加精確地測量時間。我還嘗試用打磨過的獸骨和水晶製作了一個小型的望遠鏡,雖然這個望遠鏡的放大倍數有限,但它讓我能夠更加清晰地觀察月亮的表面特徵。
在探索的過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難和質疑。有些人認為我過於沉迷於這些研究,而忽略了部落裡其他重要的事情。他們覺得我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狩獵、採集等維持生計的活動上。但是,我堅信我所做的研究對部落的長遠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有一次,部落裡遭遇了一場嚴重的旱災。河水乾涸,農田乾裂,莊稼面臨著絕收的危險。大家都非常焦慮,不知道該如何應對。我仔細觀察了日月的位置和天氣狀況,發現根據以往的記錄,這種乾旱的情況在特定的日月週期下曾經出現過。於是,我根據之前的經驗,建議大家在農田裡挖掘一些灌溉渠道,將附近山上的泉水引到農田裡進行灌溉。
一開始,大家對我的建議有些懷疑,畢竟挖掘灌溉渠道是一項非常艱鉅的任務。但是,在我的堅持和勸說下,大家還是決定嘗試一下。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灌溉渠道終於挖好了,山上的泉水源源不斷地流進了農田。在泉水的滋潤下,莊稼逐漸恢復了生機,部落成功地度過了這場旱災。
這次經歷讓大家對我更加信任,也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已的研究方向。我知道,日月有數的奧秘還有很多等待著我去探索,我不能因為一時的困難和質疑而放棄。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研究成果越來越多。我發現,日月的變化與人體的生物鐘也有著密切的關係。在月圓之夜,人們的睡眠質量往往會受到影響,有些人會感到難以入睡或者睡眠比較淺。而在月缺之夜,人們的睡眠則相對更加安穩。我將這個發現告訴了部落裡的醫者,醫者開始根據日月的變化來調整治療病人的方法。
我還發現,在不同的季節和日月位置下,人體的經絡氣血執行也會有所不同。根據這些發現,我與部落的醫者一同探討出了一套獨特的養生療法。
這療法一經推出,部落裡許多長期受病痛折磨的人都逐漸恢復了健康,大家對我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然而,我的研究也引起了周邊部落的注意。有一天,一個陌生的使者來到了我們部落。他來自一個強大的部落,聽聞了我對日月有數的研究成果,想要邀請我前往他們的部落,為他們傳授這些知識,並承諾給予豐厚的回報。
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邀請,部落裡的人們意見不一。有人認為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可以讓我們部落與其他部落建立友好的關係;也有人擔心我離開後,部落會失去對日月變化的準確判斷,影響部落的發展。
我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一方面,我渴望將自已的研究成果分享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部落受益;另一方面,我又不捨得離開自已的部落,擔心他們在我離開後會遇到困難。
就在我猶豫不決的時候,黃帝陛下再次來到了部落。他聽聞了這件事,拍了拍我的肩膀說:“姜強,你的研究成果是屬於自已的財富,你想分享出來變成所有人的財富,這很好。無論你做出怎樣的決定,我們都會支援你。不過,你作為自已所在這個部落人,部落肯定是最擁護你的後盾”
雖然說這些部落都是黃帝陛下的屬下部落,在他的角度,應該是一視同仁與天道同一不偏不倚,正所謂:“天地與聖人皆不仁嘛”,但為了我個人的發展,他給我的建議是要達到天道的高度也是根殖於人道,從而天人之道。
黃帝的話讓我豁然開朗,我決定拒絕那個部落的邀請,留在自已的部落,繼續深入研究日月有數的奧秘,並將這些知識更好地服務於部落的人們。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不僅繼續探索日月與自然、人體的關係,還開始將這些知識傳授給部落裡的年輕人。我希望他們能夠繼承我的研究,讓部落的智慧得以傳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