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 41章 酒桌上的對質

蘇銘被邀請至縣令林啟賢的府邸,剛踏入,便被府內莊重典雅的氛圍所籠罩。林啟賢早已在正廳等候,見蘇銘到來,臉上綻放出和煦笑容,伸手一引,說道:“蘇老闆,請。”

就在兩人準備落座之際之際,一直站在林啟賢旁邊的高手衛影是蘇銘之前在酒樓上看比武比賽的冠軍。

衛影從侍女手中接過一杯茶,猛地向蘇銘扔去。那茶杯如離弦之箭般飛速襲來,帶起一陣凌厲之風,力道之大、之快,令人咋舌。

蘇銘卻神色淡定,微微抬手,動作如行雲流水般自然,輕鬆地就把茶杯接到手中。他面不改色地將茶一飲而盡,而後手腕一抖,又把茶杯丟了回去。

衛影伸手去接茶杯,只聽“砰”的一聲,茶杯穩穩落在他手中,可他卻倒退了幾步,再看其虎口,已然崩裂開來,一絲鮮血緩緩滲出。

林啟賢見此情景,震驚得瞪大了眼睛,滿臉的難以置信。片刻之後,他連連驚歎道:“蘇老闆果然實力非凡,令人欽佩之至啊!”接著,他趕忙轉移話題,“來來來,我們入座,今日請蘇老闆前來,一是為感謝你對清風縣的貢獻,二是想與你商議要事。”

兩人入座後,丫鬟們迅速端上精緻菜餚與美酒。林啟賢微笑著開口:“蘇老闆,你的銀行自出現以來,可真是給清風縣帶來了翻天覆地之變化。往昔商人們交易時,常為銀子成色與重量之事費盡心思,銅錢又沉重不便,長途貿易更是艱難。如今有了你發行之紙幣,一切皆變得輕鬆起來。此紙幣輕便易攜帶,無需擔憂缺斤少兩,讓交易更為便捷高效。”

蘇銘心中暗喜,表面卻不動聲色地說:“能為清風縣之百姓與商戶們提供便利,亦是蘇某之榮幸。”

林啟賢接著說:“且,你銀行之借貸稽核機制合理得當,利息公平,與以往借貸之制相比,進步甚多。這讓許多商戶在資金週轉方面有了更多之選擇,亦促進了商業之繁榮發展。

還有你那商鋪,各類生活用品價格便宜,質量又好,百姓們爭相前往購買。你這一舉動,不僅讓百姓得了實惠,也讓清風縣之經濟更加活躍。蘇老闆,你可真是個有大才之人啊。”

然而,林啟賢話鋒一轉,看似不經意地說道:“蘇老闆啊,這新事物雖好,可也有些老商戶們不太適應呢。他們經營多年,一下子面對這紙幣,總覺得心裡不踏實。

最近我也聽到一些抱怨之聲,說這生意啊,因為這紙幣之事變得難做了。”林啟賢說完,眼神微微眯起,觀察著蘇銘的反應。

蘇銘心中瞭然,林啟賢這是在敲打自已呢。

他微微一笑,不緊不慢地回應道:“縣令大人,新事物之出現,必然會帶來一些波折。舊之事物與新之事物碰撞,總會發生一些不順利之事。但歷史之車輪滾滾向前,舊之事物終究會被淘汰,不是嗎?這紙幣代表著未來之趨勢,那些無法適應者,也只能被時代所拋棄。”

林啟賢微微點頭,心中卻在盤算著如何進一步施壓。

他輕抿一口酒,緩緩說道:“蘇老闆,如今清風縣商業格局雖有變化,但也不能不顧及那些老商戶們的感受。畢竟他們在清風縣經營多年,也為縣內做出過不少貢獻。你看是否能在某些方面稍微調整一下,讓大家都能更好地適應這新變化呢?”

蘇銘心中冷笑,他明白林啟賢這是想從自已這裡獲取更多利益。

他不慌不忙地說道:“縣令大人,新事物的發展需要時間,那些老商戶們若想繼續在商業場上立足,就必須學會適應變化。我相信,只要他們用心去了解紙幣的好處,自然會發現其中的便利之處。至於調整,蘇某認為目前的機制是最為合理公平的,若隨意調整,反而會引起更多的混亂。”

林啟賢見蘇銘態度堅決,心中略有不悅,但又不好發作。他沉思片刻,又說道:“蘇老闆,你銀行和商鋪的成功,確實令人欽佩。但你也要明白,在這清風縣,本官也有責任維護各方的利益平衡。如今有些商戶覺得你過於強勢,本官夾在中間也很為難啊。”

蘇銘微微揚起嘴角,說道:“縣令大人,蘇某一直秉持著公平公正的原則經營。若有人覺得蘇某強勢,那隻能說明他們還沒有真正理解市場的規律。蘇某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清風縣的繁榮發展,相信縣令大人也能看到這一點。”

林啟賢乾笑兩聲,說道:“蘇老闆所言極是,只是這老商戶們那邊,本官也不好交代啊。”

蘇銘淡定地回應:“縣令大人,蘇某自會考慮周全,但這新事物的推進,必然會有個過程,急不得。”

兩人你來我往,言語之間暗藏機鋒。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林啟賢的臉色微微泛紅,他看著蘇銘,眼神中充滿了期待:“蘇老闆,如今城外之災民越來越多,如果放任不管,很可能會引發瘟疫,到時候後果不堪設想。我想請蘇老闆出手賑災,為清風縣之百姓謀一份福祉。”

蘇銘聽後,並未立刻表態,只是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縣令大人,此事非同小可,蘇某需仔細斟酌。”

這時,林宇軒突然跪在地上,祈求蘇銘賑災。蘇銘心中一動,卻又覺得這是在搞苦肉計。

林啟賢見狀,連忙呵斥自已的兒子,讓他起來。但林宇軒執意跪著,再次表示懇請蘇銘賑災。

蘇銘陷入了沉思,他心想,如果可以用災民來幫自已幹活,說不定賠進去的賑災錢可以賺回來。

心中雖已有了想法,但他明白不能輕易答應。太輕易答應的話,後面的事情就不好掌控了。

於是,蘇銘對林啟賢說:“如果您能讓其他之商人和地主出一部分錢,我就可以大力賑災,甚至可以出人出力。而且我還需要衙門之人來幫我。”

林啟賢本想考慮考慮,蘇銘接著說道:“縣令大人,若是災民裡面有逃犯,只想要吃糧食,不想要幹活,甚至在這裡燒殺搶劫怎麼辦?而且還有可能裡面會混有白蓮教之細作。所以需要衙門派兵來幫助我,以確保賑災順利進行。”

聽了蘇銘的話,林啟賢意識到此事之嚴重性,若真出現這些情況,那可就麻煩了。於是林啟賢同意派衙門之人幫助蘇銘。

吃完飯後,林啟賢和蘇銘一同走出府邸。蘇銘坐上轎車,準備返回自已的住處。就在這時,林宇軒也上了車,坐在蘇銘的對面。車子緩緩行駛起來。

林宇軒臉上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說道:“爹,你看我的苦肉計演得怎麼樣?”

林啟賢微微一愣,隨即露出欣慰的笑容,說道:“你這孩子,倒是機靈。不過,這蘇銘也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林宇軒接著說道:“爹,為什麼我們不能用武力去收購他的銀行和商鋪呢?那樣我們不就可以掌控整個清風縣之經濟了嗎?”

林啟賢皺了皺眉頭,嚴肅地說道:“你這想法太幼稚了。這蘇銘背後之勢力我們不清楚,而且他的銀行和商鋪經營得如此之好,必然有他的過人之處。我們若貿然用武力,不但可能失敗,還會惹來大麻煩。再者,我們身為父母官,應以民為本,不能做這種強取豪奪之事。你啊,還得多學習。”

車子繼續前行,蘇銘心中暗自冷笑,他早就猜到這父子倆的心思不簡單。他盤算著如何在賑災這件事中獲取最大的利益。

其實,林啟賢也不是什麼好人。朝廷雖有發下一些賑災錢財,但數量極少,而林啟賢一分錢也沒打算出,他甚至還想著暗中貪點錢。

他盤算著如何在這場賑災中既不得罪蘇銘,又能為自已謀取私利。

此時,青衣目睹了全過程,他有些不解地問蘇銘:“師傅,賑災的話,這麼多人,外面至少有上千人,為什麼朝廷他們不賑災,就要我們來賑災呀?”

蘇銘看了一眼青衣,淡淡地說道:“你以為朝廷不想賑災嗎?只是他們有他們的考慮。而且,這其中之利益關係複雜,不是你能想象的。”

青衣又問:“那師傅這樣的話,我們是不是虧了?”

蘇銘冷笑一聲,說道:“青衣,你還是太天真了。他們這麼多人想要白吃我的東西,當然不可以了。正好我需要很多人幫我幹活。在我的構想中,這幫人可以到城外去幫我開拓土地,也可以幫我養豬、養雞,發展農作物和畜牧業。還有很多需要人力物力之地方,比如說我的水力發電站還沒建好,就抓他們去建。想要吃白食是不可能的,都給我以工代賑。”

青衣聽了蘇銘的話,心中有些驚訝。他沒想到師父竟然想得這麼長遠。他說道:“師傅,你真厲害。可是,這麼多人,我們能管理得過來嗎?”

蘇銘自信地說道:“放心吧,我會安排好一切的。你就按照我的吩咐去做就行了。”

另一邊,林啟賢和林宇軒回到府中。林宇軒有些不滿地說道:“父親,為什麼我們要對那個蘇銘這麼客氣?他不就是個商人嗎?”

林啟賢瞪了兒子一眼,說道:“你懂什麼?這個蘇銘不簡單。他的銀行和商鋪已經改變了清風縣之經濟格局。我們不能得罪他,而且還要利用他來為我們辦事。”

林宇軒還是不服氣,說道:“那我們為什麼不能用武力去收購他的銀行和商鋪呢?”

林啟賢搖了搖頭,說道:“你太天真了。我們不會運作銀行和商鋪,而且也不一定打得過他。這個蘇銘背後肯定有很大之勢力,我們不能輕舉妄動。”

林宇軒沉默了片刻,然後說道:“那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林啟賢思考了一會兒,說道:“我們只能按照蘇銘之要求去做,讓其他之商人和地主出一部分錢,然後再讓衙門之人去幫他。這樣,我們既可以解決災民之問題,又可以討好蘇銘。”

林宇軒點了點頭,說道:“好吧,我知道了。父親,你真厲害。”

林啟賢嘆了口氣,說道:“這也是沒辦法之辦法。我們要為百姓著想,不能讓災民引發瘟疫。而且,我們也要為自已之前途考慮。如果能處理好這件事情,我們也能得到上級之賞識。”

說完,林啟賢和林宇軒開始商議如何去說服其他之商人和地主出錢賑災。他們知道,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他們也沒有別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