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00章 編外:共工跌落,金烏逐水

此章與機械龍主線無關,為作者試著寫但鑑定為失敗的下一部小說宣傳,一般人還是直接翻到下一章吧,有閒心的可以看看,但作者宣告這是寫得失敗的章節,還是下一章主線更精彩。

距今約4000年前,人們在某處平原建立起粗糙而又圓潤的石頭房屋,這樣的房屋多了便可以稱為王國。

人們穿著帶有許多縫隙的布衣,人們在房前勞作,男人侍弄著葉上沾滿小蟲的青黃色植物,女人則用磨手的葉子餵養著白色小蟲。

在人們的不遠處,一名頭髮半白的中年人坐在屋前臺階,用方正金屬和光滑的木頭柄組成的錘子將釘子釘在木車輪上。

他的衣著與其他人並無區別,但手中錘頭是鐵製的,在這個時代十分精良的工藝似乎暗示著其主人的身份。

在中年人連續揮動了十錘後,一名戴著高高的虎皮帽,精緻的布衣下襬一直垂到地面上的人,緩步朝揮錘中年人走來。

中年人聽了腳步聲,抬頭看了一眼高帽人,之後便停下了手中的活,旁人或許以為他是在向高帽人表示尊敬,但高帽人看見中年人投來的不悅眼神,竟控制不住地擦了一把臉上汗。

“何事?”中年人看著高帽人,簡短地問道。

“王,共工請您來評價他的治水成果。”高帽人單膝跪地,身段與中年人齊平,語氣盡是恭敬地回答道。

“我請你多用些時日去監管共工,結果三日不到,你似乎成了共工的探子?”中年人微笑著對高帽人說道,儘管表情溫頓,但他的語句中卻瀰漫著無形的威壓。

“不...不敢!”高帽人連連搖頭,幅度之大讓高帽都顫抖了幾分。

“在王城有急事趕來可以不必更官員衣,但不得在田間戴官員高帽,稻田及耕者是吾國的基礎,需尊敬,下次我不會提醒了。”中年人看了一眼遠處,又看向高帽者說道。

“哦,好!”高帽者忙摘下了帽。

“共工還怎麼說,或是,你怎麼想?”中年人繼續看著手中拿著的錘子,向那官員問道。

“他...倒是隻讓你評價一下他,我...我看共工的治水頗有成效啊。”官員有些膽怯地說道。

“治水倒的確是那法師所擅長的,但是啊,在治水以外的方面,他花言巧語、陽奉陰違,黃帝時期的應龍給後人留下了雕刻繪畫它的形體便可降雨的造福法術,但共工卻正在廢除這個法術,只讓民眾拜託他來降雨,想所有人都只尊他為水神;

他還蠱惑鐘山之神,險些在十日之亂時讓那鐘山神刺殺我等,若不是有大羿和帝俊之神的神箭在......恐怕,如今仍是遍地野火,而你的高帽會比耕者的布衣先著火。”

“王,屬...屬下不知共工妄圖抹除應龍降雨法,亦不知他蠱惑鐘山神......屬下願迴歸田地耕種,來彌補無知和替罪人開脫之罪!”官員在王的話語剛落時,就雙手撐地,低頭想要磕個響頭。

但他的額頭還沒觸碰到地面,就被一張強有力的手掌攔住了。

官員不解地望向那手掌伸來的方向,就見自己的王表情嚴肅地說道:

“不必如此,如今的你卻恰好證實了我的一個猜想,那便是共工擁有修改人的記憶與性格之法,我派你去監管共工,因為那時的你剛正不阿、不畏苦難、也體恤百民,而如今你卻完全變了,連到田間的禮儀也記不清了...

今日之後,你去川都做個到王都運貨的車伕吧,我昨天剛做好了一輛木車,送於你,田間和官員都不適合如今性格的你了,至於共工——

明日我會在祭典大殿,予以他審判和責罰。”

“呃...嗯,感謝王。”官員,抬起頭來,眼神有些茫然,愣了一下後說道。

“在百民和田地面前不必叫我王,叫我堯就可以。”手執錘子的中年人抬起頭,望著天上唯一的太陽說道。

第二天

一名背上揹著一人高的弓的壯年人,像扔一隻羊羔一般,將一名被綁著的青年男子扔到了光滑的石地板上,地板當然是恢弘的祭典大殿裡的。

青年男子臉先接觸到地板,長期陰涼的石頭傳出森寒,刺激得他呲牙咧嘴。

男子花了一小段時間才緩和,並坐了起來,凝望著大殿的四周。

大殿有正門和後門,後門直通巨型的的露天祭壇,且後門比前門小一點,前門的屋簷又很突出,所以大殿裡的環境是通風又陰涼。

殿內兩側站著的幾十名官員,青年並不把他們放眼裡,因為縱使這些官員都能驅使法術,加起來也不是自己的對手,只有站在自己身後,剛把自己丟進來的背弓壯年人,需要留意一下。

雖然看似自己留意也沒有用,自己今天已經敗在他手上被送到這裡來了,但如果使使勁掙脫綁自己的繩索,再用自己最強的法術努力一把也未必會輸。

雖然貌似,現在捆自己的繩索能限制自己的法力,直到面前高座上的人宣判完自己的罪孽。

坐在高座之上,背後幾步遠就是祭壇的人,叫做堯。

被綁著坐在祭典大殿地板上的人,叫共工。

大殿裡的幾十名官員,共工只能清楚記得兩個人的名字,一是站在自己身後的壯年人,大羿。他的武力不在共工之下,就算在共工之下也下不到哪裡去,之上?共工不認為除了天神,誰的武力會在自己之上,這次輸給大羿只是一時疏忽。

其二記得名字的,是站在堯身邊的一名年輕官員,似乎是叫舜來著,他略通法術,但腦力和膽識極好,曾經看穿了自己的法術,協助一名弱於自己的法師施展攻擊讓自己受了點傷。

共工正在低頭看地板回憶往昔之時,堯那充滿威嚴的聲音從遠處的高座之上傳來:

“共工,現在我開始宣判你的罪行。”

你瞧瞧你瞧瞧,某個一點法術都不會,位子還不如讓我來坐的老頑固要開始對我指手畫腳了。

共工仍然低頭盯著地板,沒有抬頭,任憑堯把宣罪之言進行到下一句:

“共工,你濫用職權,借治水官員的尋訪百民之變,勸他人放棄自黃帝時期流傳至今的應龍之狀降雨法,轉而推薦自己來降雨,你給他們呼叫你的符帖,但你真正出動幫人降雨的次數寥寥無幾。”

“我發了有千張符帖,現在又是旱年,幾乎每一個有符帖的人都會呼叫我,我一般也用腿走路,出動那麼多次我也會累的。”

共工聽了,閉著眼睛慵懶地解釋道。

“那你可以少發符帖。”堯反駁道。

“少發可不行,少發一張,就少向一個人宣傳他們身邊水神的英名和偉力。與其求助於那來自於天上、長翅膀的應龍,還是住在地上,和人們更像的我共工,更有親和力吧。”

“那你可以讓應龍之狀降雨法和你自己的降雨法共存,讓百民來選擇兩種方法的其中一種,但你為何——”

“是,我抹除了幾塊地區,雕刻應龍形態的石頭畫像和雲層的聯絡,這樣即使那幾塊地區的人們再弄出應龍的形狀,也不會降雨了。這是為了更好地宣傳我水神共工,而我水神共工是您堯王的臣子,宣傳我就是在宣傳您。

我們不應該對一隻古代的神獸戀戀不捨,何況近百年應龍都沒有再次降世過。我才二十六歲,從出生就未曾聽聞應龍蹤跡,這還不如向民眾宣傳身邊者,宣傳我這個真實存在的水神。”共工再一次打斷了堯的宣罪,這樣說道。

“你有點馭水的法術就敢稱水神了,我還射下過九個太陽呢,我怎麼沒稱自己太陽神?”共工背後的大羿不滿的說道,並活動了一下手腕的肌肉,發出咔咔聲響。

“哼。”共工冷哼一聲,沒再作答。

“還有,共工你曾在十日之亂時蠱惑鐘山之神燭龍,想讓燭龍在我和大羿出城去射九日時用身軀壓垮我們,這是帝俊之神的使者所彙報的。”

共工沒有聽此時堯的話,他默默在內心中向某個存在說道:

這次,也麻煩你幫我分擔我受到的痛苦了,我現在想到了能抵禦大羿的方法了。

【好。】某個存在他的心中傳來這樣簡短的回應。

“共工,你父親祝融早逝,你原本應該多要求自——”

“嘮嘮叨叨的沒完沒了了,一點法術都不會還想數落我?”

共工朝堯這樣吼道,聚集起受限的法力和肉體的力量,瞬間將繩索扯成十幾段,他揮起拳,身邊頓時湧出數道水柱,託舉他身體向堯衝去。

大羿瞬間動身,將一隻孔雀羽的箭搭在早已架好的弓弦上。

共工身後的兩道水柱也形成了水牆,水面不斷地翻湧、道道水花參差其中,似乎是抵禦大羿之箭的後招。

須臾間,共工的躍起的的陰影籠罩住了堯和王座。

大殿裡頓時傳來官員們此起彼伏的驚呼。

但太陽在此時亮度提高了一瞬,而後又變暗了幾分,一隻金紅色、有著三條細長鳥爪的烏鴉從太陽的方向飛來,眨眼間便飛到了大殿入口,並穿過水牆貫穿了躍在空中的共工的身軀,共工隨之從高處跌落到地面。

在金紅色烏鴉貫穿共工身軀的前一瞬,一道黑氣從共工的身軀裡逃出,並迅速消失在房梁的陰影中。

金紅的烏鴉貫穿共工後,烏鴉的身體卻沒有絲毫殘缺,它在堯的王座周圍盤旋了一圈,而後落到了堯和大臣舜中間的一塊地面上。

大羿也在此時收起了弓和箭。

這奇異烏鴉的身體只比普通的烏鴉大上一點,因此共工的胸口正中心出現了一個直徑約20厘米的洞,雖然傷洞在他呼吸之間便癒合了,但共工在周圍召喚的水柱也在癒合之時蒸發了。

共工的臉上已是萬分猙獰,但身體卻似乎使不上勁,傷洞癒合後,便從跪坐到臉朝下倒在了地上。

金紅色烏鴉見共工倒地,便撲稜了一下翅膀,而後它變成了一團模糊的金紅色光,數秒後光芒褪去,一個說不清是穿了衣服還是沒穿的女孩出現在了金烏所落的地板上。

少女有著一頭金色的柔順長髮、細嫩絕色的面容,嬌小但略有凹凸的身材,以及除了四片護在身體隱私部位的黑色羽毛外、不著寸縷的穿搭。

只有二十多歲的大臣舜見到少女獨特的衣著,連忙對周圍的官員喊道:“快,都遮好眼睛,不要褻瀆了金烏上神的聖體。”

官員們於是照做了,包括站在遠處的大羿,舜原本也想遮住自己的眼睛,手剛抬起便被一隻纖細而溫暖的手拉住了。

於是舜便放下了遮眼的手,卻也不敢看金烏那穿著大膽的身體,就低頭看著地面。

坐在王座上的堯皺著眉看著臥在地上的共工,然後帶著惋惜的表情搖了搖頭。

“共工未死,我只是廢除了他的全部法力。現在他因法力被剝奪而沉睡了。此外,需提防出現第二個‘共工’。”金烏看向堯,這樣說道,聲音悅耳迂迴,如同絃音。

堯看著金烏,微微點頭示意。

隨後金烏又如化人般化為了鳥形,飛回了太陽的方向。

共工於次日甦醒,並被套上枷鎖,要被流放至人跡罕至的幽州。

臨走時,他對正在舉行祭祀的祭典大殿方向罵道:“只會依靠別人力量的囉嗦鬼,天下交給法力強悍的人統治有什麼不好。”

隨後他便被押送他的兵卒賞了一對熊貓眼。

但此後王城內無人能理解,金烏所說的“第二個共工”的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