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一節一節艱難地往前攻擊。這時,一個探子來報,說耿直的主力就在南大街,而且鐘樓在耿直控制之下。劉錫霖想,這就好,只要陳樹藩沒有外援,這場戰鬥就能勝利。於是,派一個人和耿直聯絡,告訴耿直自已已經在東大街,正在向鐘樓逼近,要他注意接應。
戰鬥仍在繼續······
直到第二天擦黑,劉錫霖終於打到鐘樓下,很快見到耿直。
“還能堅持多久?”劉錫霖問耿直。
“大約兩天吧。”耿直道。
“如果陳樹藩沒有援兵的話,我們就能取勝。不知郭堅何時能到? ”劉錫麟問。
“估計在兩天之後, 因為我跟他說的時間和你的一樣,是十月三十(農曆)。”耿直道。
“現在只有堅持,再堅持。”
“告訴弟兄們,子彈不多,別太浪費。”耿直對手下說,“我們不知道還要堅持多長時間,大家一定要挺住。”
“是!知道了。”
郭堅在奉命率部北上討伐張勳時,遭到陳樹藩和閻錫山的襲擊,敗於晉南。
受挫後,偷渡黃河,返回陝西,又被陳樹藩拒之西府,隻身返回鳳翔。這天,他 正在視察士兵的演練,接到了耿直的求援書,要他務必在十月三十趕到西安增援,他要在西安滅掉陳樹藩。郭堅想,這個陳賊,我早就想滅掉他了,正好和耿直聯手,真是天助我也。
於是,率領部隊連夜趕往西安 ······
已經打了兩天了,陳樹藩眼看著士兵傷亡很大,鐘樓又牢牢地控制在耿直的手裡,攻克不下,就急急地下令,攻打白水的主力立即撤回增援西安。
“攻打白水的主力遠在渭北,恐怕難以及時調回。”手下說。
“傳令,陳世珏的營部離開西安不遠,可能已到三原,派人給我火速追回。”陳樹潘喊道。
“是,這就派兩個騎兵 火速追趕。”陳世珏剛剛接近三原,還未到達,就見兩個騎兵追來,拿著陳樹潘調令,要他火速返回西安。陳世珏想,早幹嘛?我就不出西安,害得我趕了這麼多路,還沒到點就又返回。於是,就只好帶領士兵原路返回。陳世珏到了西安,就直接被派往攻打鐘樓。鐘樓的火力更加猛烈,陳部計程車兵更加兇猛。
耿直見陳樹藩的援兵首先到達,自已的援兵還沒有訊息,便決定從南門撤離西安。
“我們撤吧,再打下去對我們十分不利。”耿直找到劉錫麟說。
“我看也是,那就撤吧。”劉錫麟說。
“你帶領士兵先從南門撤,我隨後和鐘樓上的兄弟一起撤出。前後照應,注意配合。”耿直交代。
“知道,注意安全。”
“好,走吧。”耿直和劉錫麟有條不紊地撤離出西安。
“追吧!”王安兒對陳樹藩說。
“不能追,讓他們去吧。看他們不像是敗退,謹防有詐!”陳樹藩狡詐地說。
也許是被先前那一槍嚇暈了。
郭堅星夜急行軍,當他趕到西安附近時,派人前去偵探,卻見城裡鴉雀無聲。怎麼回事?再一打聽,耿直已經撤離西安,五十多里。
於是,就加緊追趕,在戶縣境內與耿直會合。
“對不起,老兄晚來一步,早來半天就好了。”郭堅深感惋惜。
“別自責了,這不能怪你,無論怎麼說,你是按原計劃準時到達,只是情況有變,起義提前了,一切都沒能如願。”劉錫麟說。
“也是,我們都盡力了,無需抱怨。我們現在先回周至,再從長計議。”耿直握著郭堅的手道。
“好,回周至。”耿直和劉錫麟計程車兵合起來不到一千人,加上郭堅的兩千人馬輾轉回到周至。
當晚,所有連級以上的幹部開會討論,主要研究了兩個問題,第一,樹起靖國旗幟並反段倒陳;第二,籲請各方共同起兵討賊,以及商討部署軍事活動。
透過選舉,最後決定:郭堅任總司令,耿直任副總司令,劉錫麟任總指揮。
第二天,耿直和郭堅聯合發出就職和討陳通電。大量印刷傳單,派人四處張貼,並且發動群眾起來討陳。
“是不是應該給高峻司令和曹世英發個信,他們要是和我們一起作戰,力量不是更大。”郭堅對耿直和劉錫麟說。
“那是必須的,同時,我提議,能不能勸說胡景翼,讓他也站到討陳這邊來,如果他能站到這邊的話,對我們更加有利。”耿直道。
“這是個好主意。”劉錫麟說,“我們要盡力爭取到更多的力量,尤其像胡景翼這樣的賢才,才能一舉打倒陳樹藩。繼而拉下段祺瑞,早日讓孫中山主持大計。”
“好,立馬行動。”
西安起義的訊息傳到于右任,於親筆題寫《題端人小照》
覆局何嘗古異今,
義旗雖倒果成因。
英雄關內知多少,
血戰長安有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