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卿安將繩索掛在了前方的大樹上,當年採集藥草的時候也有這類比較險峻的地形,若是遇上了難得一見的好藥材,黃柏就會帶著他用繩索捆住身子,降下去採摘。
這事情雖然已經有些生疏了,但是倒也不算完全的忘記。
少年選了三棵根系扎得最深的大樹,在上面做好了固定,隨後在崖壁和繩索接觸的地方用皮革裹住,做了一個簡單的防磨層。
實際上若只是人下去倒也不用這麼麻煩,他直接在巖壁上借力,大概也可以爬下去,但是此刻他身上畢竟還帶了補給,需要給自己多一個受力點。
這天井往下大概有三十來丈,最開始的時候陽光還是很刺眼的,但是隨著向下,天空開始收緊,兩側的崖壁上也掛滿了尚未蒸發的露珠。
繼續向下,石壁上便多了許多向上的嶙峋石塊,祝卿安為了防止繩索在這裡被割斷,就將手掌併攏做刀,於這塊巖壁上刮出來了一個腳點,隨後將物資暫時固定在了這裡。
得益於這些向上的石塊,雖然對於繩索來說這樣的地勢頗為危險,受力的繩索在這裡會變得異常的脆弱,若是在擺動的時候不小心剮蹭到足夠鋒利的石刃,怕是會被瞬間割斷。
但是對於祝卿安這樣的六脈巔峰武者來說,向上的石塊和凸起的岩石就是天然的階梯,他比較害怕的地形實際上是光滑而垂直的石壁。
那種地方大都少有受力點,若是巖壁之上還有掛著的苔蘚,那麼攀爬石壁的過程將會變得異常的困難。
繩索也是為了這種情況而準備的。
在藤蔓上繼續向下,祝卿安在足足半個時辰的向下攀爬之後,這才腳踩在了地面之上。
這裡的地面上蓋著一層厚厚的黑色腐殖質,腐殖質中不時還有輕微的小動靜。
這些小動靜有些是從天井往上吹出去的風所致,有些則是腐殖質裡面的一些小動物。
祝卿安將氣流轉於落在腐殖質裡面的小腿部位,一些尋著他而來的小蟲瞬間便被震開。
少年看著那落在腐殖質之上的無數落木,感覺陰兵過境的原因估計是找到了。
隨著下面的風一吹,這裡的滾木就會互相撞擊,這聲音聽起來還真的有點像是馬匹踏地的感覺。
至於白色的霧氣則應該是溫差過大的緣故,這些地上的腐殖質中藏著大量的疫氣,若是隨著白汽一起向上,確實是會讓人生病。
祝卿安觀察了一下四周,隨後便取出用麻繩編起來的一隻小冊子,再取了用布匹包裹著的炭棒做成的簡易硬筆。
這東西不怎麼受傳統文人的喜歡,他們認為這玩意很野蠻,不過一些畫師和木匠倒是喜歡用這玩意,祝卿安感覺這東西還是比較好用的。
尤其是在野外,不追求字型的工整時就更是如此了。
祝卿安標記了一下入口處的方位,隨後步入了更深處的洞穴。
這一處天井落地時就已經沒有什麼光線了,再往前的地方不僅寒冷了起來,而且開始緩慢的向下,這是一個在豎直天井之下的一個延伸進入洞穴內的平臺。
在這個平臺的盡頭,祝卿安還找到了幾根釘在一側巖壁之上的鐵釘,這應該是用來作為向下繩索固定點的錨點,也不知道是當年趙興雲他們留下來的,還是之後又有人前來後的傑作。
祝卿安拉了拉那鐵釘,發現其意外的牢固,又取了一塊石頭投擲向下,直到十數息之後這才傳來一道沉悶的迴響。
意識到這裡的深度不比之前的豎井小的祝卿安,便返回了之前懸掛物資的點位,花了點時間將那物資重新取了下來。
趙興雲他們當時是一支小隊,裡面專門就有擅長攀爬巖壁的人,他們在這裡下去時沒有花費多少時間,最終遭受損失的地方是在洞穴的深處。
那裡有一處人為調整,依託於一件器物的幻境。
趙興雲他們能摸到這裡來,則是因為在邊徼清理前朝餘孽的時候,意外發現了前朝派駐在這裡的封疆大吏賀家的一個秘密。
這地方應該是當初賀家發現前朝氣運下落,害怕動盪中家族氣運盡數散去而佈置的後手。
只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還沒有等到這個後手啟用,或者說就在他們想要和大煜待價而沽時,卻被大煜策反的邊徼本地人給紮了個透心涼。
知道這事情的人大都隱姓埋名,轉為了暗處,最後讓在百餘年後清理邊徼前朝餘孽的趙興雲他們撿了個大漏。
這裡的防衛體系一共分為三層,第一層就是這裡的地形,陡峭崎嶇,危機四伏,常人壓根不會也不敢進去這裡。
足夠荒涼的位置讓被意外發現的機率降到了最低。
隨後則是第二關。
隨著祝卿安沿著第一節平臺後的第二段天井往下,最後的一絲光芒也徹底的消散了。
片刻後祝卿安落在了一片溼潤而光滑的地面上,這裡還有一層冰涼的水流動著,一不小心整個人就會摔倒在地。
按照趙興雲記載中的路線,祝卿安沿著側面的巖壁一路向前,隨後繞開了凸起的部分,開始向著側面而去。
在繞開了幾個水坑之後,便來到了一處水潭之前。
說實話,祝卿安此刻是有些佩服當年找到這裡的賀家人的,這裡的位置實在是過於刁鑽了,若是沒有人提前知會,祝卿安感覺自己怕是找不到這地方的。
水潭內的水質異常的好,這裡雖然幾乎沒有什麼光線,但是祝卿安也只需要微弱的光線就可以視物,那水潭之中可以直接看見底下的石塊輪廓。
不過這也可以理解,這裡位於地下,沙石什麼的東西該沉下去的早就沉下去了,水質自然清澈見底。
少年探了探那水,發現這水異常的冰涼,甚至給人一種尖針刺骨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