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素壓低聲音,緩緩吐出兩個字:“高句麗!”
楊廣聞言,瞳孔驟然收縮,一股無形的壓力瀰漫開來。高句麗,這個盤踞在東北的強敵,一直是他心頭的一根刺。之前平定叛亂,高句麗就暗中支援,如今突厥南下,他們又怎會袖手旁觀?
“看來,朕這次是捅了馬蜂窩了。”楊廣自嘲一笑,眼中卻閃爍著凜冽的寒光,“傳令下去,明日早朝,朕要與眾卿商議對敵之策!”
第二日早朝,金鑾殿上氣氛凝重。楊廣身著龍袍,端坐於龍椅之上,目光如炬,掃視著下方的文武百官。
“諸位愛卿,突厥犯境,邊關告急,朕心甚憂!”楊廣語氣沉重地說道,“朕已決定,御駕親征,討伐突厥!”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一片譁然。
“陛下不可啊!” 老臣楊素率先站出來反對,“陛下乃萬金之軀,豈可輕易犯險?更何況,突厥人驍勇善戰,陛下此去,實在太過冒險!”
“是啊,陛下,三思啊!”其他大臣也紛紛跪下勸阻。
楊廣擺擺手,示意眾人安靜下來,他環視一週,目光堅定地說道:“朕意已決,不必再勸!突厥屢次犯境,燒殺搶掠,如今更是與高句麗勾結,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朕身為大隋天子,豈能坐視不理?此戰,朕必勝!”
楊廣語氣堅決,不容置疑,眾臣見勸阻無用,只得作罷。
“李秀寧聽令!”楊廣高聲說道。
“臣在!”李秀寧上前一步,抱拳行禮。
“朕命你為軍師,負責糧草輜重,確保大軍後勤無憂!”
“臣領旨!”李秀寧領命而去。
“長孫無忌!”
“臣在!”
“朕命你為行軍司馬,輔佐朕處理軍務!”
“臣領旨!”
安排好一切事宜後,楊廣便下令,三日後,大軍開拔,北伐突厥!
訊息傳出,舉國震動。百姓們紛紛走上街頭,為大軍送行。
李秀寧和長孫無忌等人則馬不停蹄地開始籌備物資和軍備,確保大軍的後勤保障。
一切都在緊張有序地進行著,一場大戰即將拉開帷幕……
三日後,隋軍大營旌旗獵獵,殺氣騰騰。楊廣身披金甲,騎著高頭大馬,率領著浩浩蕩蕩的軍隊,向著北方進發。
大軍開拔前,楊廣特意將老將來護兒和巾幗英雄慕容雪叫到帳中,面授機宜。
“此次北伐,朕已決定御駕親征,但軍中之事,還要仰仗兩位將軍。”楊廣面色凝重,語氣鄭重,“突厥人驍勇善戰,不可輕敵,朕命你二人率領五萬精兵為先鋒,先行一步,探查敵情,切記不可貿然深入,一切以穩妥為主。”
“陛下放心,末將定不負陛下重託!”來護兒和慕容雪齊聲領命,眼中閃爍著堅毅的光芒。
“去吧!”楊廣揮揮手,目送著兩位將軍轉身離去。
待二人走後,楊廣又將目光轉向了魏徵,沉聲說道:“朕此番御駕親征,京中事務就交由你和楊素大人共同處理,切記要萬分小心,謹防有人趁機作亂。”
“陛下放心,臣定當竭盡全力,守衛京城,等待陛下凱旋而歸!”魏徵躬身領命,語氣堅定。
安排好一切後,楊廣便下令大軍開拔。來護兒和慕容雪率領著五萬精銳部隊,如同一柄利劍般,直插突厥腹地。
一路之上,隋軍勢如破竹,接連攻克了突厥人幾處要塞,令突厥可汗頡利大為震怒。
“隋狗欺人太甚!”頡利可汗怒吼道,“傳令下去,集結所有勇士,隨本汗迎戰隋軍!”
得到訊息的來護兒和慕容雪不敢怠慢,立即下令全軍戒備,準備迎接突厥人的反撲。
果然不出所料,幾日後,隋軍先鋒部隊便與突厥大軍相遇。
突厥人仗著人多勢眾,如同潮水般湧來,來護兒和慕容雪沉著應對,指揮著隋軍將士奮勇殺敵。
一時間,喊殺聲震天,血肉橫飛,雙方軍隊在這荒涼的草原上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
來護兒身先士卒,手持長槍,如入無人之境,所過之處,突厥士兵紛紛倒下。
慕容雪則冷靜地指揮著弓箭手,萬箭齊發,射殺了不少突厥士兵。
雖然隋軍將士英勇善戰,但畢竟寡不敵眾,漸漸落於下風。
就在這時,遠處突然傳來一陣震天的鼓聲,緊接著,一支軍隊如同神兵天降般,從遠處殺來。
“是秦王殿下!秦王殿下率軍來支援我們了!”
看到這支軍隊,隋軍將士頓時士氣大振,紛紛高聲歡呼起來。
來護兒和慕容雪也鬆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原來,這支軍隊正是由李世民率領的秦王府精銳部隊。
李世民原本在長安城中,聽到楊廣御駕親征的訊息後,便坐立不安,寢食難安。
他知道,此次突厥人來勢洶洶,楊廣此去必然兇險萬分,於是便主動請纓,要求跟隨楊廣出征。
楊廣見李世民一片赤誠,便欣然應允,命他率領秦王府精銳部隊,作為後援,隨後趕來。
李世民得到楊廣的命令後,便馬不停蹄地率軍趕來,終於在關鍵時刻趕到,解了隋軍之圍。
李世民的一片赤誠深深打動了楊廣。他知道,李世民並非貪功冒進之輩,他主動請纓,完全是出於對國家安危的擔憂,對兄長的關切。
“二弟,你既有此心,朕甚欣慰。”楊廣拍了拍李世民的肩膀,目光中充滿了讚賞,“只是此去路途遙遠,征戰艱苦,你要做好心理準備。”
“陛下放心,臣弟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定當竭盡全力,輔佐陛下,平定突厥!”李世民單膝跪地,語氣堅定。
楊廣點點頭,當即下令,命李世民率領三萬秦王府精銳部隊,作為後援,隨後趕來支援。
大軍出征前夕,楊廣在長安城外舉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誓師大會。
旌旗蔽日,戰鼓雷鳴,數萬將士身披鎧甲,手持利刃,整齊地排列在校場上,肅殺之氣直衝雲霄。
楊廣身穿金色龍袍,腰佩寶劍,登上高臺,目光如炬,掃視著臺下的將士們。
“將士們!”楊廣的聲音洪亮而充滿力量,響徹整個校場,“突厥蠻夷,屢屢犯我邊境,殺我百姓,搶我財物,罪惡滔天!此番,朕御駕親征,就是要將這些蠻夷徹底消滅,一雪前恥,保我大隋江山穩固!”
“犯我大隋者,雖遠必誅!”
將士們群情激奮,高舉著手中的兵器,山呼海嘯般的聲音響徹雲霄。
楊廣滿意地點點頭,繼續說道:“朕知道,此去征戰,必然艱苦卓絕,但朕相信,有諸位將士的浴血奮戰,有我大隋將士的英勇無畏,我們一定能夠戰勝一切敵人,凱旋而歸!”
“大隋必勝!大隋必勝!大隋必勝!”
將士們的呼喊聲再次響徹雲霄,充滿了必勝的信念。
誓師大會結束後,楊廣率領著浩浩蕩蕩的軍隊,踏上了北伐的征程。
行軍途中,楊廣不斷收到前方傳來的戰報。戰況不容樂觀,突厥大軍來勢洶洶,來護兒和慕容雪率領的先鋒部隊雖然奮力抵抗,但還是逐漸落於下風。
楊廣的心中充滿了擔憂,他知道,自已必須儘快趕到前線,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終於,經過數日的急行軍,楊廣率領主力部隊抵達了前線。
此時,來護兒和慕容雪的部隊已經被突厥大軍團團包圍,形勢岌岌可危。
楊廣見狀,毫不猶豫地下令全軍出擊,對突厥大軍發起猛烈進攻。
一時間,喊殺聲震天,血肉橫飛,隋軍與突厥大軍在這片荒涼的草原上展開了一場決定命運的生死決戰……
漫天黃沙飛舞,遮天蔽日,沉重的腳步聲和著戰馬的嘶鳴,在空曠的草原上回蕩。楊廣身披戰甲,神色凝重地騎在馬上,手中緊緊握著一卷羊皮地圖,那是軍情急報。自從出征以來,類似的戰報他已看過太多,每一封都如同一塊巨石,壓在他的心頭,讓他喘不過氣。
“陛下,前方斥候來報,突厥大軍距離我軍不足百里,正朝我軍方向逼近!”一名斥候飛馬而來,單膝跪地,語氣急促。
楊廣眉頭緊鎖,沉聲道:“傳令下去,全軍加快速度,務必在天黑之前趕到黑石谷!”
黑石谷,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抵禦突厥大軍的天然屏障。楊廣深知,能否守住黑石谷,將直接決定這場戰爭的勝負。
日落西山,血色的殘陽將大地染成一片悲壯的紅色。楊廣率領大軍終於趕到黑石谷,只見谷口處,來護兒和慕容雪正指揮著疲憊不堪的隋軍將士,頑強地抵禦著突厥大軍的猛烈進攻。
震天的喊殺聲,震耳欲聾的戰鼓聲,交織成一曲悲壯的戰爭交響樂。楊廣望著眼前慘烈的戰鬥,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悲壯之情。
“陛下,突厥大軍來勢洶洶,我軍已經損失慘重,請陛下速速撤離!”來護兒身負重傷,卻依然堅持來到楊廣面前,焦急地勸說道。
“朕豈是貪生怕死之輩!傳令下去,全軍出擊,與突厥決一死戰!”楊廣拔出腰間寶劍,劍鋒直指前方,眼中燃燒著熊熊烈火。
隋軍將士得到楊廣的命令,士氣大振,如同猛虎下山般,向突厥大軍發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攻擊。
黑石谷頓時變成了一片修羅戰場,喊殺聲,慘叫聲,兵器碰撞聲響成一片,鮮血染紅了大地,殘肢斷臂隨處可見。
楊廣身先士卒,率領著一支精銳部隊,如同尖刀般,深深地插入了突厥大軍的腹地。他揮舞著手中的寶劍,每一劍揮出,都帶走一條鮮活的生命。
頡利可汗看著自已的軍隊在隋軍的猛烈攻勢下節節敗退,心中又驚又怒。他怎麼也沒想到,這個一向被他視為軟弱無能的隋煬帝,竟然有如此強大的戰鬥力。
“楊廣,我一定要殺了你!”頡利可汗怒吼一聲,揮舞著彎刀,帶著自已的親兵衛隊,朝楊廣的方向殺來。
一場更加慘烈的戰鬥即將展開,楊廣能否戰勝強大的突厥,保衛國家的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