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上的喊殺聲漸漸平息,空氣中瀰漫著濃重的血腥味,昭示著剛才發生的激烈戰鬥。楊玄感和李密等人被五花大綁,狼狽地跪在楊廣面前,眼中充滿了絕望和恐懼。
“陛下,亂臣賊子已經伏誅!”長孫無忌上前一步,拱手說道。
楊廣目光掃過跪在地上的眾人,眼神冰冷而銳利。他知道,這些人只是棋子,背後還有更大的陰謀在醞釀。
“將參與叛亂的首惡,依法嚴懲,以儆效尤。”楊廣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隨後,一場公正的審判在朝堂上展開。楊廣沒有被仇恨矇蔽雙眼,他仔細地審查了每一個人的罪行,對那些被矇蔽、脅迫參與叛亂的百姓,給予了寬大處理,而對於楊玄感、李密等主謀,則毫不留情地處以極刑。
審判結束後,楊廣下令對受災的百姓進行安撫和救濟,並親自前往受災地區慰問百姓,穩定民心。
表面上,叛亂似乎已經平息,長安城恢復了往日的繁華與熱鬧。然而,楊廣深知,這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陛下,臣妾已經查明,楊玄感和李密背後確實有人指使,但他們背後的勢力十分隱秘,臣妾暫時還沒有查到任何線索。”李秀寧身著便服,眉宇間帶著幾分疲憊,向楊廣彙報著調查結果。
“無妨,繼續查,一定要將幕後黑手揪出來!”楊廣眼中閃過一絲寒芒,他知道,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才剛剛開始。
“陛下,臣也發現了一些奇怪的地方。”長孫無忌眉頭緊鎖,語氣凝重,“臣調查了楊玄感和李密的資金來源,發現他們的錢財並非來自國內,而是來自突厥。”
“突厥?”楊廣心中一驚,難道這場叛亂是突厥人在背後操縱?可是,突厥為什麼要這麼做?他們的目的是什麼?
一連串的疑問在楊廣腦海中盤旋,他意識到,自已似乎陷入了一個巨大的陰謀之中。他抬頭看向窗外,只見夕陽西下,天邊一片火紅,彷彿預示著即將到來的腥風血雨……
楊廣眉頭緊鎖,在大殿內來回踱步。 “陛下,” 魏徵打破了沉默,“微臣以為,當務之急是加強邊防,以防突厥趁虛而入。”
楊廣停下腳步, “玄成所言極是。傳令來護兒將軍,讓他務必加強邊境防守,嚴陣以待,決不可讓突厥人越雷池一步!”
“陛下聖明!”魏徵拱手道,“此外,微臣還有一言……”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有些沉重,“此次叛亂雖已平定,但其背後隱藏的勢力仍未可知。為防患於未然,陛下還需進一步鞏固皇權,削弱那些心懷叵測之人的勢力。”
楊廣深吸一口氣,他知道魏徵說得對。楊玄感和李密只是一個開始,如果不趁早剷除那些潛在的威脅,未來還會有更多的麻煩。
“朕明白你的意思,玄成,” 楊廣語氣堅定地說,“你放心,朕會處理好這一切的。”
與此同時,來護兒將軍接到聖旨後,不敢怠慢,立刻點齊兵馬,帶著他的副將慕容雪,日夜兼程趕往邊境。
“將軍,突厥人真的會趁機入侵嗎?” 慕容雪騎著馬,與來護兒並肩而行。
來護兒面色凝重, “突厥人狼子野心,一直對中原虎視眈眈。如今朝廷內亂初定,他們定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我們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絕不能讓他們得逞!”
邊關的號角聲響起,預示著一場新的風暴即將到來。而長安城,則籠罩在一片看似平靜的氛圍中,暗流湧動,危機四伏……
楊廣深知,要徹底清除那些隱藏在暗處的敵人,僅憑他一人之力是遠遠不夠的。他需要盟友,需要那些忠心耿耿、能力出眾的人才。而楊素,這位久經沙場的老將,無疑是他最值得信賴的人選之一。
“陛下,” 楊廣處理完政務,正準備休息時,楊素主動求見, “老臣願為陛下分憂,助陛下清除朝中隱患!” 楊素單膝跪地,語氣鏗鏘有力,眼神中充滿了對楊廣的忠誠和決心。
楊廣連忙上前扶起楊素, “愛卿忠心可鑑,朕心甚慰。如今朝局動盪,正是用人之際,朕還需要你這樣的肱骨之臣來輔佐啊!”
楊素得到楊廣的肯定,心中感動, “老臣定當竭盡全力,為陛下掃平一切障礙!”
除了楊素,楊廣也開始逐漸信任李世民。這個年輕的皇子,展現出了過人的才華和膽識,在平定叛亂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世民,你對如今的朝政有何看法?” 楊廣與李世民在御花園中散步,隨口問道。
李世民沉吟片刻, “父皇,兒臣以為,如今國內百廢待興,當務之急是休養生息,發展民生,同時加強邊防,以防外敵入侵。”
楊廣停下腳步,看著李世民, “你說得有道理,朕會好好考慮你的建議。” 他欣慰地拍了拍李世民的肩膀, “世民,你很有想法,也很有能力,希望你能繼續努力,為大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已的力量。”
李世民感受到楊廣的期許, “兒臣定當盡心竭力,不負父皇厚望!”
為了顯示自已的大度和團結,楊廣決定在宮中舉行一場盛大的宴會,邀請群臣和各方勢力代表參加。他想借此機會,向世人宣告,大隋已經度過了危機,一個更加強盛的王朝即將崛起。
夜幕降臨,皇宮內燈火通明,歌舞昇平,一派祥和歡樂的氣氛。然而,就在宴會進行到一半時,一名侍衛神色慌張地跑進宴會廳,跪倒在楊廣面前, “報!陛下,邊關急報!”
楊廣臉色一沉, “發生了何事?”
“突厥… … 突厥大軍突然南下,邊境… … 邊境告急!” 侍衛的聲音顫抖著, “來將軍… … 來將軍請求… … 請求支援!”
宴會廳內頓時一片譁然,原本歡快的氣氛瞬間凝固,所有人臉上都露出了震驚和不安的表情。突厥的入侵,如同一道晴天霹靂,打破了這虛假的平靜。難道這場突如其來的入侵,與之前的叛亂有關?楊廣又將如何應對這突如其來的危機?
金碧輝煌的大殿內,絲竹聲聲,衣香鬢影,觥籌交錯間,盡顯大隋盛世的風采。楊廣高坐龍椅之上,舉杯邀飲,臉上帶著一抹淡淡的微笑,彷彿之前的叛亂從未發生過一般。
李秀寧一襲華服,端莊地坐在楊廣身旁,美眸流轉,觀察著殿內眾人的神情。她注意到,雖然歌舞昇平,但不少官員的臉上都帶著一絲掩飾不住的焦慮和不安。顯然,突厥入侵的訊息,已經像無形的陰影一般,籠罩在每個人的心頭。
“陛下,突厥人狼子野心,此次南下,定是早有預謀!” 長孫無忌上前一步,語氣沉重地說道,“臣請陛下速速調集大軍,北上抗敵!”
楊廣微微點頭,目光掃過殿內眾人,沉聲說道:“突厥來犯,我大隋將士自當奮勇抗敵!來護兒將軍何在?”
“臣在!” 身材魁梧的來護兒應聲出列,單膝跪地,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朕命你即刻點齊三軍,北上迎敵!” 楊廣語氣果決,不容置疑,“朕給你十萬精兵,務必將突厥人趕回草原!”
“臣領旨!” 來護兒起身,雙手接過楊廣遞來的虎符,轉身大步流星地走出大殿。
“諸位愛卿不必驚慌,” 楊廣環視四周,語氣沉穩有力,“突厥雖然來勢洶洶,但我大隋兵強馬壯,定能擊退來犯之敵!”
“陛下聖明!” 眾人齊聲應道,但語氣中依然難掩一絲擔憂。
李世民站在人群中,眉頭緊鎖,心中暗自思忖:突厥入侵的時間點如此湊巧,難道真的只是巧合?還是說,這背後隱藏著什麼陰謀?他的目光不經意間與楊素交匯,兩人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一絲凝重。
宴會草草結束,楊廣將李世民、楊素、長孫無忌等人召集到御書房,商議對敵之策。
“突厥此次南下,來者不善,” 楊廣面色凝重地說道,“朕懷疑,此事並非偶然,很可能與之前平定的叛亂有關。”
“陛下所言極是,” 長孫無忌點頭道,“據探子回報,此次率領突厥大軍南下的,正是之前與叛軍勾結的始畢可汗!”
“始畢可汗?” 楊廣眼中閃過一絲寒芒,“看來,朕還是小看了這些亂臣賊子!他們這是想要趁我大隋內亂之際,趁火打劫!”
“陛下,臣願率軍前往邊關,與來將軍內外夾擊,徹底消滅突厥大軍!” 李世民主動請纓道。
“世民,你此去責任重大,切不可輕敵!” 楊廣叮囑道。
“父皇放心,兒臣定不辱使命!” 李世民抱拳說道。
楊廣點點頭,又看向楊素,問道:“楊愛卿,你以為如何?”
楊素沉吟片刻,說道:“陛下,老臣以為,突厥此次南下,背後或許還有其他勢力在暗中支援,我們不得不防啊!”
“其他勢力?” 楊廣眉頭緊鎖,“愛卿指的是……”
楊素壓低聲音,說出 一個名字,楊廣聞言,臉色頓時變得無比陰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