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5章絕世大戰,百萬兇兵

趙軍大營。

如今秦趙兩軍,隔岸對峙。除了一開始的小規模試探和摩擦,如今反而平靜了下來,其實雙方都感覺到了對手的棘手之處。大秦士卒的強大自然不用多說,趙國是早有領教的。之前與大秦數次征戰,趙國一直是敗多勝少,也唯有在閼與一戰,取得大勝。

也是因此馬服君趙奢一戰而成名,成為國內大名鼎鼎的抗秦名將,也是趙國兩位當世名將之一,相比於其他國家,趙國一國能擁有兩位名將,不能說不幸運,唯獨可惜的是,如今的趙國,也就只剩下他廉頗一人了,馬服君趙奢終究因為沒有突破一品之境,壽元耗盡而終老。

廉頗對此倒是非常惋惜,文人相親,但武將之中反而少了許多蠅營狗苟。之前他與藺相如不和,在朝堂之上,引發了不小的風波,但偏偏對趙奢他是服氣的,因為他知道這是一個真正有才幹的,真正能打仗的人。甚至在某些方面,他覺得趙奢比自己更加出色。

有人說,廉頗與趙奢兩人,一人為趙國之矛,而廉頗則為趙國之盾。原因也在於兩人的作戰風格,迥然不同。趙奢善攻,而廉頗善守,若是趙國沒有廉頗,也無法守住這偌大的疆域,在防守一戰上,廉頗是擁有獨到心得的。雖然戰果每次都不一定好看,但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只有真正走到他這一步的人才會知道他的能力到底有多強,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數代趙王對他都是如此看重,那是因為他那都是實打實的戰績,靠一場場戰爭打出來的。

如今馬服君,趙奢已故。趙國也唯獨只剩下廉頗一人。所以此次出征,抵抗大秦的重任,並不由分說地落到了廉頗的頭上。實在是趙國後繼無人,相比於大秦的人傑輩出,猛將雲集,趙國在將領方面實則有些斷代了。這種青黃不接的局面,也不知道何時能夠改善,但這些東西都是以後要考慮的,畢竟眼下大戰在即,危機已經迫到了眼前,哪裡會給趙國君臣留下更多的反應時間。

廉頗倒是知道這些年來,趙國國內倒是也有聲名鵲起之輩,就比如那個名聲最盛的趙括。馬服君之子,首先使其身份跟腳,再加上其兵推論戰之功力,已然臻至化境。因而在國內,其聲望日益高漲,有無數人都說其繼承了其父之遺志,甚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未來定然是趙國一代名將。

但這話廉頗也只是聽聽而已。故友之子他怎麼可能不關注,再加上那個年輕人名頭又那麼大,他想不關注都不可能。因而也多次接觸和試探,只是結果嘛,讓他有些失望。

倒不是說趙括在兵法韜略上面有什麼不足,單論起兵推和辯論,他還真不是那個年輕人的對手,可他並不認為僅僅是這般,那個年輕人就足以擔當起領兵作戰的重任。

兵者兇危,身為主帥,隨意一道命令都可能讓無數將士為之身死,更有甚者累及一國。所以為將者要考慮的東西,其實很多很複雜,不僅要關注戰場之上,還要關注戰場之外,而僅僅是在戰場之上,所涉及的東西。也太多太多了,又哪裡是僅僅靠兵推或者辯論所能夠決定的。

他與趙括也有過數次辯論。最後的結果都是他略遜一籌,雖然他不得不承認,趙括那個孩子,在某些方面確實顯得極有天賦,思路天馬行空,不拘於一格。他也發現了一個非常可怕的事情,那便是趙括對於麾下士卒其實並沒有一個明確而深刻的概念,他彷彿並沒有考慮到那些士卒都是血肉之軀,從來沒有考慮過那些士卒計程車氣和想法,那些士卒彷彿只是其手上的棋子。

在兵推之時,趙括用兵從來都是冷血無情,為了取得勝利不擇手段,不計後果。雖然他也知道慈不掌兵的道理,可他說實話,真的沒有遇到過趙括這樣的人。

他這一輩子打了無數的仗,大大小小數百餘場,指揮過無數複雜的戰鬥,有勝也有敗。見識過太多東西。沒人敢說他不是一個合格的將領。雖然軍中他的名聲一直是愛兵如子,可也沒有人敢說他是個仁慈之人,有些時候該捨棄的他也會捨棄,有時候為了更大的勝利,他也會不遺餘力地拋棄掉一些東西,可是在他看來,趙括的用兵完全是不講道理,不講人性。彷彿那些氏族的生命只是他手上冷冰冰的棋子,可以隨意去揮霍,隨意去拋棄。

這樣的人是無法成為一個合格的統帥的,因為只有到了他這一步才會明白,其實在很多時候,士卒的強弱並不一定能夠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主帥用兵之謀略的高下,同樣也不能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更重要的是人心。放在軍中那便是軍心,軍心是一切的基石,軍心不穩的戰爭,談不上勝敗。

他很難想象,如果趙括掌兵,將會是何等景象,或許會換來難以想象的大勝,當然也或許會將趙國帶入萬劫不復的深淵,這便是他最真實的想法,因為即便是他,其實也看不清,未來究竟會如何。

他倒是聽說馬服君在世之時曾數次諫言,讓趙王不要讓趙括統兵。甚至生生壓下了趙括想要進入軍中的想法。以前他一直不明白原因所在,現在他倒是懂了,這樣的人,要麼力挽狂瀾,定鼎乾坤,要麼,就成為趙國的罪人。

如果換做是他,恐怕他也不會讓趙括進入軍中任職,更不會讓其成為統帥。有統兵作戰的機會。好好的做一個富家翁,繼承父親的爵位,平安喜樂豈不快哉。

趙王也曾數次在他面前提起趙括,但他一直沒有做過明確的表態。礙於情面,他並沒有說出對趙括不利的言語,但對於趙王想要將趙括送入軍中統兵的想法,卻也沒有贊同。他也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對是錯。

不過現在他卻沒有心思去管這些東西了,因為迫在眉睫的是大秦無與倫比的威脅。

而恰好大秦此次的統帥,正是當世他最忌憚的兩人,武安君白起,安平君陳凡。

武安君自不用說,堪稱在世人屠,用兵之道,已經臻入化境,百戰百勝。其威望,其謀略,早已達到了常人難以企及的程度,即便是他,也自認,恐怕略有不如。

還有一個年紀不大,比趙括大不了多少,卻早已名滿天下,得到武安君白起真傳,且顯露出無與倫比才華的安平君陳凡。

說實話,當初陳凡聲名鵲起之時,他還真沒有放在眼裡,畢竟他成名已久,對於那種初出茅廬,便名滿天下,如同彗星一般劃過天際的星辰,絲毫不感興趣。因為他見過太多人,都如曇花一現,久而久之,便隨之沉淪,再也沒有翻身之力。

就像秦將胡傷,在當初那也是一個名聲大噪的年輕將領,很多人都在說,他可能會成為繼武安君白起,安平君陳凡之後的又一位大秦名將。但最後的結果呢?一場閼與之敗,一切都化作泡影。

雖然說實話,其實在很多時候,一場失敗是算不了什麼的,只要不死,經過歷練,經過打磨,知恥而後勇,反而會變得更加出色,更加成熟。但現實是,你根本不會有這樣的機會。有時候一場失敗,並足以將一個人釘在恥辱柱上,永不翻身。機會有時候真的就只會有一次,你抓住了便是平步青雲,抓不住那便粉身碎骨。

可安平君陳凡,能以小小年紀,便在大秦創出偌大的名聲,用一次又一次的勝利,助自己登上巔峰,徹底坐穩名將頭銜。據說如今在大秦的威望,也就僅次於武安君白起而已。

對於此人,他也算頗有研究,歷次戰爭都被他仔細研究過,這絕對是一個難纏的對手。哪怕年齡很小,但用兵卻老辣異常,完全不符合一個少年人的心性,少年該有的莽撞激進在他身上,完全找不到一點影子,彷彿就是一位經年老將。

說實話,只有真正知兵之人才會明白,這種人到底有多難纏,多可怕。他自問在相同的年齡,他的兵法造詣是遠遠比不上陳凡的,他的天賦同樣遠遠不如。

但更讓他震驚的,還不是他所指揮的那幾場戰爭,而是其一展露出來的戰略目光。這種東西,需要廣大的胸襟,開闊的眼界,還有絕佳的天賦,缺一不可。更不是光靠多打幾場仗就能積累出來的東西,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在這一方面,他甚至覺得陳凡的戰略目光還要在武安君白起之上,這就不得不讓人心驚了。

趙國在大秦也是有著不少細作的,經過多年的經營,自然不可能毫無收穫,而其中傳回來的訊息最多的便是有關,安平君陳凡,武安君白起,還有秦王嬴稷三人的。

秦王嬴稷雄才大略,自然不必多說,武安君白起,用兵如神,他也早有見識。但有關於安平君陳凡,所洩露出來的隻言片語,他便知道,陳凡此人能走到如今的高度,創下如今的功績,絕非偶然,而是其真正有著驚世之才,絕非單靠著其師武安君白起的提攜和扶持。

這樣的大才可惜身在大秦,若是生在趙國該有多好,至少能為趙國多續命五十年。

廉頗嘆了一口氣。取下頭盔,放在案几之上,又命親兵起來輿圖鋪開。

如今大秦與趙國加起來百萬大軍,終於鋪陳開來,雙方隔空對峙,犬牙交錯,情勢更是複雜到極致。

即便是自忖見過不少大場面的廉頗,面對此戰也不得不心驚,這可是百萬大軍的戰場,不是一二十萬大軍的小場面。

想到此處他又不由得苦笑起來,什麼時候一二十萬大軍的場面都只是小場面了。其實一二十萬大軍,就已經算得上一場大戰,只是如今光他麾下就有五十萬趙國士卒,再加上運送輜重糧草的民夫,那更是不計其數,單他一方而言,便有百萬大軍。即便是他現在說自己麾下有百萬大軍,別人都不會說什麼,更不會反駁,再加上大秦方面有四十萬大軍算上其民夫,這小小的長平地街便擺下了數百萬人,這是何等恐怖的場面。

面對這種規模的大仗,即便是他,也不由得心中打鼓,毫無底氣。哪怕他打了一輩子的仗,自認不弱於任何對手,可他知道,身上這副擔子太重了,這五十萬大軍對於趙國而言意味著什麼?這是整個趙國的精銳所在,一旦這五十萬人出現太大的折損,對於趙國而言,那將是滅頂之災。

出征之時,當他要離開邯鄲之際,趙王趙丹親自握著他的手,告訴他:“寡人便將整個趙國都託付到將軍手上了!”

就是這一句話讓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一國之重,重於泰山。

曾經他有無數次想象過如今的場面,要統領趙國所有精銳,打一場驚世大戰,而後功成名就,一旦取得這樣的成就,哪怕在史書之上,恐怕也要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千年萬年,而不斷絕,可真正等到這一天的時候,他才發現,這件事似乎並沒有他想象中那般輕鬆。

如果他只是一個單純的將領,他或許根本不會考慮這些東西,因為他只需要按照主帥的軍令行事,打好每一場仗,一次又一次的贏下去,可是他現在這個位置,有些東西是他註定迴避不了的,因為他現在的所作所為,都關係到整個趙國的命運。

為將者,若是行差踏錯,大不了自己去死,再連累一批將士,可為帥者,尤其是像他這樣的統帥,行差踏錯,那便是整個趙國的罪人。

所以他只是一直沉默地看著輿圖,彷彿在那小小的輿圖之上,隱藏著什麼巨大的,不為人知的隱秘,怎麼看也看不夠。

“真難啊!老夫從來沒打過這樣的仗!”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