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萬里,清源山上鳥雀嘶鳴,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佛寺落在斷崖近處,遠看山野鬱鬱蔥蔥,山脈連綿不斷,宛若地龍縱橫密佈。
眾多溪流在山中交錯繁雜,逐漸匯聚成一道白虹,蜿蜒著流向山腳。
此時已是盛夏,山崖之上狂風獵獵,吹得閻四夕滿頭長髮飄飛不定。
從山巔之上放眼望去,豐都城渺小得如同沙盤上的模型,山下人影如同螞蟻般幾不可見。
古怪的是,武魁首的神通內府屹立在山巔,偶爾從高空掠過的飛鳥卻一無所覺。
閻四夕境界未到,只能歸結於兩位師父神通廣大。
不見君看他疑惑的眼神,笑道:“這是你大師父立道五府之一,日後你踏入神通境,開府立道得證神通,自會感應天地衍生內府。”
閻四夕在不見君示意下踏上飛劍,初時還有些心驚肉跳,俯瞰山林時頭暈目眩。
不見君笑眯起雙眼,飛劍自有劍氣破風而行,同時將閻四夕護住,不虞有跌落的風險。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御劍飛行閱覽山川大澤,自是別有一番體會。
閻四夕只覺天地寬廣,連帶著心境也有所昇華,連日來修煉武法的痛苦也緩解了不少。
不見君觀望著他的神色,在空中逡巡了一陣,偶爾與飛鳥齊飛,偶爾從江面飛掠,玩得不亦樂乎。
半個時辰後,不見君見閻四夕的情緒漸漸平緩,這才御劍落在古木參天的山林間。
劍氣縱橫,凌空飛射,開闢出一片數十丈方圓的空地。
亂石穿空,古木傾塌,飛禽驚飛,百獸奔逃。
喧鬧過後,便是一片寂然無聲。
不見君側躺在飛劍上,態度輕慢卻又傲氣自生,開口問道:“何為劍?”
與武魁首不同,他對閻四夕的劍法境界早有衡量,自顧自解釋道:“劍,乃百兵之首,古之聖品。
至尊至貴,人神鹹崇。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藝精深,遂入玄傳奇。
劍之大道,當以雷霆為鋒,風雲為鍔,山川為脊,日月為鐔,天地為夾。
下抵九幽黃泉,上臨玉宵蒼穹,開以陰陽,制以五行,出之無形,收之無神,縱橫六合,睥睨八方。”
不見君說話間,雙眸驀然一厲,劍氣凌霄射入閻四夕體內,操控著他的身體慢慢動作。
閻四夕左手不由自主,無名指、小指彎曲,大拇指掐酉紋,無名指屈於大指下,食指、中指併攏伸直,捏出了一個古樸的劍訣。
腰間葫蘆躥出一道水線,落入不見君口中,“此劍訣據說是遠古時代登天一戰,傳說中的劍道之祖所創,暗合天地大道。”
閻四夕發動四象血眼,聚精會神看著左手的劍訣,小到肌肉起伏、骨節彎曲幅度都歷歷在目。
四象血眼,可觀內炁、法力流動,也擁有模擬複製的能力。
閻四夕之所以能在豐都學宮中以下克上,多次越階而戰,便是基於這雙眼睛。
不見君指點道:“修煉之道千千萬萬,自人皇披荊斬棘始,絕世天才猶如過江之鯽。而今百家爭鳴,歷史浪潮中又有誰知淹沒了多少傳承。
然而無極天大道萬千,當數劍道心氣最正,銳氣最盛。魂魄鎮守須彌宮,參照此劍感應真靈。”
不見君劍氣縱橫,在閻四夕眼前浮現一把古樸長劍,劍身一面雕刻日月星辰,一面雕刻山川草木。
閻四夕依言而行,盤膝而坐,心神落入劍道須彌宮,飛劍真靈隨著心意漸漸變化。
不見君神不知鬼不覺地出現,舉目四望間,須彌宮一片混沌,並無其他事物。
“你尚未感應星辰淬鍊魂魄,須彌宮上不著天下不著地。若是修煉飛劍之道,怕是飛劍尚未出鞘,先得魂飛魄散。”不見君搖了搖頭,漫步在須彌宮的混沌之中。
“請二師父傳授劍道。”閻四夕抱拳行禮。
“天下劍仙千萬,有馭劍之道,亦有御劍之道。我所走的路子乃是飛劍之道,需觀想神聖,錘鍊三魂七魄,並非一朝一日所能功成。在傳承劍道前,先與你分說何為劍道。”
不見君座下飛劍緩緩收縮,化為三尺青鋒落入手中,劈、刺、撩、掃等一系列招式信手拈來。
他一邊舞劍,一邊為閻四夕講解劍道要領。
大到劍道之歷史,小到當今劍道七竅之論,與武魁首一般,恨不得全數塞入閻四夕腦海。
須彌宮是閻四夕的主場,不存在任何死角,這也是不見君選擇在此傳道的原因。
他的一言一語,一舉一動,一招一式,都完完整整印在閻四夕心中。
“遠古時代人皇煉兵,以天外隕石、四海之精、天闕之火、九霄雷劫,結合人道氣運打造出軒轅劍。此後劍被尊為人族百兵之首,演變至今,劃分出多種劍道境界。”
不見君一邊舞劍,一邊傳授閻四夕高深劍理。
“劍道七竅,曰劍術、曰劍意、曰劍氣、曰劍勢、曰劍心、曰劍域 、曰劍靈,得其一者,可稱劍道種子。
又有煉劍成絲、劍氣雷音、劍光分化、劍生萬法、劍滅萬法等劍道之路。只論劍修強弱,並無高低上下之分。”
閻四夕目光一瞬不瞬,盯著不見君演練自身劍道。
初看時只覺高深莫測,彷彿有成千上萬道人影。
多年來苦修二十二劍式打下的基礎,逐漸體現出來,隨著不見君演練的劍道越發深厚,他眼中的數萬道身影也漸漸消散。
到得最後,閻四夕眼中只剩下四道持劍身影,分別刺出截然相反的四劍,在他的飛劍真靈上烙下痕跡。
不見君一雙劍氣凌厲的眸子,驟然大放光明,刺得閻四夕閉上眼睛,耳邊則是傳來講解的聲音。
“為師自號不見君,本命飛劍不君劍,所創劍法不見君,此四劍痕蘊含我一生所學。
曰黃河之水天上來,為劍力之極致;曰高堂明鏡悲白髮,為劍速之極致。
曰天生我材必有用,為劍氣之極致;曰古來聖賢皆寂寞,為殺戮之極致。”
閻四夕心潮澎湃,感應著須彌宮中龐然無匹的劍道氣息,心中一動問道:“二師父,你說劍道有七竅,不知你通了幾竅?”
不見君嬉笑道:“你二師父我啊,學藝不精,至今一竅不通。”
閻四夕一愣,隨即無奈一笑。
二師父為人遊戲人間,頗為放蕩不羈。
就算面對閻四夕這名親傳弟子,態度也是嘻嘻哈哈的。
“不說就不說,總有一天,我也能成就劍仙。”閻四夕暗自嘀咕著。
不見君又正色起來,盤膝在飛劍上叮囑道:“劍道一途重悟,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我留在你須彌宮中的劍道傳承,可以感悟,但絕不能照貓畫虎,必須得走出屬於你自身的劍道。”
閻四夕雙手負陰而抱陽,一躬到底,恭敬道:“四夕謹記二師父教導。”
月升日落,倦鳥歸林,晝伏夜出的猛獸嘶吼著進入山林。
閻四夕體力尚在巔峰,心浮氣躁的心思也漸漸寧靜下來。
君不見劍道,重神重意不重形。
閻四夕今日領悟四式劍法堪堪入門,還稱不上一名劍修,好在這是水磨功夫,也不急於一時。
十年劍術苦修,閻四夕雖然沒有修習過高深劍法,但翻來覆去地修行二十二劍式,為他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不見君沒有與他點明,但這些時日觀看他練劍,心中也是訝異不已。
別說是人人稱讚的劍修種子,就算是早已成名的劍道前輩,都未必能在一天內學會他的君不見四式。
“且先瞞著他,免得這臭小子得意忘形。”不見君雲遮霧繞的面容下,嘴角微微翹起。
飛劍脫身遊走千里,是屬於煉氣士的獨門秘術,需以法力催動方可。
但將長劍持在手中戰鬥的修者,無論是武徒、煉氣士都不在少數,二者有共通之理。
閻四夕在不見君的指點下,斷斷續續施展出四劍,以四象血眼謹記於心。
但不見君散漫的態度,令他心中忐忑,自覺劍道天賦拙劣,生出慚愧之心。
飛劍上的兩人沉默了一陣,不見君率先開口道:“差之毫釐謬以千里,高手之爭只爭一線,往往一滴法力的差距,都有可能落得劍毀人亡。”
閻四夕虛心受教,點點頭道:“徒兒明白,此後當細心揣摩君不見四式,並恪守本心,絕不會貪圖一時之功。”
不見君的劍道很強,這一點毋庸置疑。
可閻四夕就算是領悟得再多,終究不是屬於自己的東西。
他無法完美髮揮出不見君劍道的威力,反而會越陷越深,淪為不見君的劍道傀儡。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閻四夕若想報那滅族殺親之仇,絕不能侷限在他人的劍法框架中。
時光匆匆,那兩名滅族殺親的兄長,十年前便是真人之下數一數二的存在。
多年來毫無風聲,不知是否度過真人之劫,得享千年長生。
真人之上,真人之下,一字之差,雲泥之別。
閻四夕想要復仇雪恨,便需要走出屬於自身的道途。
黑衣劍仙站起身來,伸了個懶腰慵懶笑道:“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雖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但修行之人試劍天下,終究還是靠的自身。”
難得正經了片刻,不見君說完後又側躺在飛劍上,一口接一口喝著酒水。
春去秋來,寒來暑往,不知不覺間,一月時光悄然流逝。
山中秋風蕭瑟,飛鳥百獸罕見出沒,花草樹木也開始枯萎凋零,一片蒼茫景象。
閻四夕在這段時間裡,已將武魁首傳授的兩大絕學完全掌握。
十三丹經蘊養肉身,化百鍊鋼為繞指柔,武魁首以自身內炁演化十三種猛獸形態,幫助他理解拳法精要。
時不時還會掏出一具野獸屍體,讓閻四夕動手解剖,結合所傳授的百獸奧義,讓他對拳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不過龍鳳兩獸太過難得,在這神獸絕跡的年代,即便是沾親帶故的妖獸血裔,也是難得一見。
閻四夕沒有親眼見過龍鳳血裔,難以領會拳法神髓,故而在龍鳳兩式丹法上進展緩慢。
相較於柔拳法,十八地獄圖錄的修煉進度,可以說是步步驚心。
雖說是被動接受武魁首的錘鍊打磨,但在地獄中走過一遭,還要牢牢鎖住一口心氣,絕非常人所能承受。
夜幕降臨,閻四夕盤膝打坐,以周天星辰定位法門,細心感應周天星辰之執行,接引星辰之力映照劍道須彌宮。
煉體重肉身,煉氣重魂魄,是截然不同的路子。
閻四夕白天運轉十三丹經、十八地獄圖錄,將吸收的天地靈氣納入武道須彌宮,轉化為兩種武法特有的內炁,一步步地淬鍊體魄。
到了晚間時分,則是煉氣士修行的關鍵時刻。
無垠宇宙,蒼茫天穹,有數之不盡的星辰光耀寰宇。
諸天萬界,無數生靈仰望夜空,看到的都是瑰麗的星圖。
但在特殊的秘境中,大多數星辰並不為人所見,真正永恆懸穹的少之又少。
算上太陽星、太陰星,還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四方星宿,光照萬界的唯有三百六十五顆。
煉氣第一境為月魄境,需牽引此三百六十五星辰之光,於須彌宮中淬鍊七魄,形成法力誕生的源泉。
對煉氣士而言,重要的不僅有修煉法門,周天星辰定位之法同樣是修煉的重中之重。
感應七顆星辰,並在須彌宮留下星辰烙印,是煉氣士生成法力的第一步。
在月魄境這一階段,閻四夕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只因他有一個天大的秘密,即便是父母族人,也從未宣諸於口。
這個秘密便是,他覺醒了前世宿慧,亦或可稱之為穿越。
此中奧秘,閻四夕也無法說出個所以然來。
他前世的世界不同於無極天,凡人不拘泥於自身之力,善假於外物,即便肉體凡胎,亦能飛天遁地。
不同於墨家飛鳶等物,需以內炁、法力催動,彼方世界的造化產物,是真正擺脫了法力的束縛。
在前世記憶中,周天星辰的定位法門由無數人族嘔心瀝血,窮盡智慧而成,比起無極天的任何法門都要來得精確。
閻四夕曾傳授過林七殺部分星辰定位之法,但未曾透露轉世的秘密,因此林七殺一直以為他另有傳承。
否則以他那弱到極點的天賦,又怎麼可能牽引星光淬鍊七魄?
怕是窮盡畢生心血,也未必能有今時今日之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