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章 食物永遠是帶著溫情的東西

回到家後,眾人對著剛剛的事議論一番,紛紛痛罵王大丫男人糊塗。

這邊,魚籠子已備,只欠魚餌。

沈如花帶著時二郎和小順哥去前院挖蚯蚓。

蚯蚓也叫地龍,不僅蛋白質高而且腥味大,魚蝦特別喜歡吃。

前世沈如花在農村經常和小夥伴一起釣魚釣蝦,就是用的蚯蚓做魚餌。

小奶娃順哥剛三歲,整日被他娘困在院子裡不讓亂跑,除了和泥巴玩,就是玩泥巴。

他敢打包票,沒人比他對自家菜園子泥巴地更熟悉。

帶著嫂子和二哥來到一處角落,小手一指,就這兒!

時二郎用鏟子使勁掘地,淺淺掘幾下,就見一團黑、綠、紅抱成團的蚯蚓窩。

沈如花一陣雞皮疙瘩,噁心的不行。

她對蚯蚓、泥鰍這類的環節動物接受無能。

小順哥驚喜大叫:“蟲!嫂,看,順順抓蟲蟲。”

小手一把撈起蚯蚓團,拎到嫂子眼前。

小奶娃正是探索世界、好奇寶寶的年紀,他啥也不怕。

沈如花絕倒:果然是無知者無畏。

順哥勇啊!

“哎呀,順哥太厲害啦!快快快,放罈子裡。”她不假辭色的誇道。

順哥小胸脯挺的高高的,臭屁的不行,撅著小屁股繼續探索下一個蟲巢。

紅色蚯蚓個頭小,但味道最大,最受魚群歡迎。

沈如花吩咐時二郎將紅色蚯蚓單獨取出,揪成幾段,套上魚鉤放進魚籠。

準備好魚餌後,兩人去到小溪邊,找了塊深淺適中的地方,將籠子放在暗流的下水口,沉入水底誘魚。

大功告成,靜待魚兒入甕。

“嫂子,剩下的蟲咋辦?還有好多啊。”二郎瞅了眼手裡的罈子。

“嗐,這還不簡單,乾地龍能入藥,專治風熱頭痛,少留一些,剩下的曬乾賣錢!”

分分鐘處理掉蟲子。

“噯!”時二郎的眼睛一下亮了,一說到掙錢,那他可來勁了。

要是他能掙到銀錢,是不是娘就能多關心看重她些呢?

沈如花失笑,拍拍他肩膀以示鼓勵。

時二郎盯著成團的蚯蚓老高興了,彷彿像看到白花花的銀錢。

回到家,她一刻不停將早上摘的山貨歸攏好,開始燒水殺松雞。

徐氏剛洗完衣服,瞅沈如花殺雞的姿勢生疏。

擦了擦手過來:“我來吧如花,這松雞體格大,一會放血你摁不住。”

徐氏貼心,沈如花如釋重負,前世她是中醫師,不過碰到殺生這塊,她還是有些生理不適。

時雲站在邊上舔嘴,目不轉睛盯著松雞。

沈如花失笑道:“雲兒,來幫忙,框裡還有別的山貨要打理。”

時雲回過神,興奮點頭,積極道:“幹啥幹啥?嫂子你說。”

邊說邊擼起袖子,躍躍欲試。

她拾起一顆鹽膚果,揩了一團白色結晶喂她嘴裡,笑眯眯道:“你嚐嚐,啥味?”

時雲小舌頭嘬了一口,砸吧砸吧,驚喜道:“咦?是鹹味,那這果子能吃嗎?”

她耐心道:

“這是鹽膚果,你剛剛嚐到的鹹味就是它生出來的鹽,來,幫忙摘下來,等天晴放太陽下曬乾,鍋裡炒炒後就是鹽巴!”

“還有這粉葛,一會咱們洗洗乾淨,剝皮切條,曬乾能放一兩個月!”

聽這一席話,時雲目瞪口呆,這兩天跟著嫂子上山摘了太多好東西。

今年冬天指定能鬆快些。

她高興的一蹦一跳跟徐氏報喜,說這果子的神奇之處。

不知不覺,她被沈如花資訊量滿滿的山貨小課堂給深深折服。

憑藉淵博的植物小知識,沈如花在異世收穫第一個粉絲。

時雲雖然才十一二歲,但幹活麻利爽快。

三下五除二就將十斤鹽膚果摘下。

根據沈如花的指導,把已經析出來的鹽巴刮到罈子裡存起來,短暫補充了家用鹽量。

站在山貨堆前,她摸著下巴尋思,當務之急是要多掙點錢。

她用麻布袋裝上十斤野栗子,二斤松茸,四十斤粉葛,還有乾地龍,一層層放進揹簍裡,準備明天去鎮上賣掉山貨。

剩下的山貨存起來當配菜,改善全家人伙食。

今天的晚飯就吃:松雞菌菇湯,清蒸粉葛,野菜黑麵餅。

徐氏那邊的松雞已經拔了毛開膛剖肚,目測至少有4斤重,這大塊頭鐵定夠七口人吃的!

想到晚上要開葷,沈如花杏臉生春,成就感十足。

徐氏和時雲倆雙雙幫忙打下手,不一會就備好菜。

接大碗冷水下入雞肉、薑片、蔥結,一小勺鹽巴,大火煮開,加入松茸,燉上半個時辰。

嫋嫋的香氣從灶房傳出,除了時大貴不在家,另外六個齊齊等在鍋臺邊,圍觀松雞菌菇湯的出爐。

時二郎眼饞道:“上一次吃肉,好像是大哥獵回來的兔子。”

時雲咕嘟嚥了口口水:“娘,我都不記得肉味兒啥樣了。”

順哥拍著小手,眉開眼笑:“香香的!娘,順要吃肉肉。”

時晏看著三個饞蟲弟妹,臉上劃過一絲黯然。

徐氏敏銳的捕捉到大郎的失落。

心平氣和道:“大郎你放寬心,你爹打聽到,鎮上醫館請了若虛醫師過段時間來坐堂,咱攢下銀錢,到時去問診啊。”

時晏平靜點點頭,彷彿沒什麼期待。

時二郎心知失言,臉頰一熱:“大哥,我我,我長大去山上獵東西給你吃!”

時晏摸摸他腦袋,嘴角勾起一抹笑回應。

沈如花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時晏是家裡的頂樑柱,也是原主的夫君,要是能治好,時家興旺安順指日可待。

她準備偷空給時晏診脈,看看眼睛的癥結到底在哪。

等時大貴從地裡回來,一家人開飯。

一家之主率先動筷:“吃吧。”

堂屋裡升騰起麵餅麥香、雞肉鮮香,還有粉葛的清香,七個人吃的狼吞虎嚥。

食物永遠是帶著溫情的東西。

那種咀嚼後滾入喉頭,填滿空蕩的胃,滋生出溫暖的感覺,大概就是幸福的味道。

溫暖治癒來自異世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