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保密協議
毫無疑問,在這個時候,孩子應該是最好的消遣。
三個人不能離開,不能和外人接觸,就只能訓練兩小隻學步。
被五六個警衛遠遠地圍著,在大院裡樹蔭下晃盪。
地委的辦公人員幾乎被清空,沈紅蓮他們也比較自覺,溜達的範圍很小。
沈紅蓮當然不可能那麼安分,繼續教四丫和顧鴻遠唱跳,一起研究舞蹈動作,搞得邊上的警衛心神不寧,那種想學又不敢的樣子讓三人暗暗發笑。
到第二天上午,老楊才帶人過來。
好的是,楊老並未繼續深究沈紅蓮供詞的真實性。
沈紅蓮想了好幾個圓謊的理由,結果一個都沒用上。
如此看來,像心靈感應這種唯心主義的神秘玩意,還是能得到某些人認可的。
亦或是礙於楊峰和李超英他們的關係,以及沈紅蓮模稜兩可的警告,使得上面不得不顧慮到某些秘密被強行捅開後的後果。
有時候,裝聾作啞不僅是人生的大智慧,也是維持和諧穩定的必備技能。
楊老給三個人各發了一份檔案,赫然是保密協議。
楊老很鄭重地命令,關於大震的預測已經列入最高機密,不允許洩露給任何人,親人也不行,知道不?
沈紅蓮點頭,知道,洩密就是重罪。
楊老很滿意,看好就簽名按手印吧。
等弄好,楊老說,你們三人的檔案將歸於絕密檔案。上面決定內部每人記特等功一次,享受地震局正處級待遇。
沈紅蓮說,級別可以留著,工資就算了。
下一次地震,想起來時間地點的話,要及時向我們彙報。
這個不需要交代,關係到很多人的生死,我還沒壞到那種程度。
楊老笑了,這我絕對相信。你把借的債款理出名單出來,我們幫你還了。
沈紅蓮搖頭,債務不用免,我自己慢慢還。就是能不能允許我們做點小生意,再發兩把手槍防身。
楊老很爽快,都行。給你們發個經商特別許可證,但也不能隨意使用。另外,上面決定給你們每人配備兩個警衛員,再配備兩輛小車。
我們這種小人物,誰沒事會害我們呀。警衛員嚴肅正經地跟著,我們也不習慣。
沒關係,都穿便衣,對外就說是你們僱傭的工人。
沈紅蓮心道,監視我們不需要說得這麼委婉好吧。嘴上還得表示感謝。有小車就行了,警衛員的工資我來付。
那不需要,也不合規矩。
老實說,我的生活嚴重腐化,不比這裡的伙食差,他們那點工資恐怕不夠付生活費的。
沒關係,可以申請補助。另外,你那三十萬,我們會如數歸還。
錢就算了。災區現在挺難的,算我的捐贈吧。
你那麼喜歡錢,卻又從來不在乎錢,為什麼?
和人的一生一樣,主要是活的過程,名和利誰也帶不走,幹嘛要在乎呢。
明白。不管怎樣,沈三丫同志,我代表組織和國家對您表示萬分感謝。
作為國家的一員,這都是我應該做的。比起無數的先烈,我做得遠遠不夠。今後,一定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永遠聽組織話,跟組織走,努力做一個又紅又專的接班人。
四丫及時打斷沈紅蓮表決心,三姐,你如果想吐的話,可以喝幾口醋壓下去。
沈紅蓮正經地同意,手一揮,真有點噁心了,拿瓶醋來。
顧鴻遠又好氣又好笑,三妹,你不會又有了吧?
沈紅蓮很含糊,這哪知道,有了就有了唄。我是好同志,要實行計劃生育,有了也不會生下來。
四丫說,知道姐是響應國家號召的好同志。
案子有了結論,無疑也是雙方都很滿意的結果,都很誠懇地互相鞠躬。
楊老臨走時,很隨意地問了一個私人問題,楊峰和李書誠是你姐夫麼?
沈紅蓮的表情沒半點意外,是。楊老認識他們?
嗯。他們的父母都曾是我的手下。趕快打個電話給他們報個平安吧,都快把我煩死了。
沈紅蓮說,好。楊老受累了。
楊老又說,還有你那個小姑子,到處找人煩我呢。
沈紅蓮說,這就和超英說下,楊老受累了。
楊老笑道,我累個屁,大家都應該以你為榮才對。
沈紅蓮心裡長出了一口氣,半個多月的擔驚受怕總算過去了。
這個地方的人縱然有太多的無知和不堪,至少還沒喪失起碼的良心,更沒虧待過真正的有功之人,這就已經很不錯了。
還是做一個低調又有錢的小屁民好了。
無數人嚮往的生活不就是一畝薄田,一間茅屋,一杯茶麼。
嗯。差點忘了還得有一億存款,錢才是重點啊。
午飯後,六個便衣警衛開著兩輛小車來地委大院報到,並給沈紅蓮帶來兩把手槍,幾百發子彈。
下午五點,沈紅蓮平安回到院子裡。
所有人都欣喜萬分,尤其是公婆,把兩小隻都親哭了。
李父抹著眼淚說,前天超英打電話來,說你們不會有事,我還不信呢。
四丫說,是呢。要不是超英姐和姐夫,我們肯定不會這麼輕鬆回來。
李父笑道,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沒有你們,哪有李家的今天啊。
曬場上又多了兩個防震棚,給六個警衛住,惹得沈紅蓮暗暗發笑。
最開心的要數朱家姐妹,抱住沈紅蓮和四丫又哭又笑,話都說不出來。
林廣志強作鎮定,都這麼大的人了,不要這麼幼稚行不。
老中醫哼道,就你成熟。成熟還打了那麼多電話回家找人通關係。
林廣志不服,不要說我。師父打得還少麼?
老中醫說,反正沒你們幾個多,真以為打電話不要錢啊。估計你們一個月的工資都不夠電話費的。
林廣志說,我們多少還有點工資呢,師父你啥也沒有,咋有臉說我們的。
老醫婆舉起樹條子,將兩人抽得亂竄。
第二天終於聽到了官方報道,說國家地震局提前預測到準確時間,高層當機立斷,立即派專人去下達了撤離命令,使得絕大部分人躲過了滅頂之災,初步統計死亡大約只有兩萬多人。這次準確預測讓全世界震驚,等等等等。
然後,報道更加完善,傷亡數字,倒毀房屋數量,有了初步資料。還引用建國初期一次地震的準確預測做例證,進一步證明在地震預測方面,我們已經領先全球。然後又是各種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無往不勝,沒有上級領導,就沒有這次全體撤離的偉大壯舉,這次勝利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證明我們在地震預測方面已經逐步完善,云云。
緊跟著,上面下達了全民防震的通知,社會生產幾乎全部停滯,四丫也就滯留在沈紅蓮身邊。
讓李書文惱火的是,沈紅蓮和四丫夜裡偷偷溜到屋裡睡,連續兩天晚上都是。
更惱火的是,老中醫夫婦和三個小知青緊隨沈紅蓮後塵,晚上也回屋裡睡。
李書文氣到無語,老婆大人,你自己作死不要緊,可不能害了老兩口子和小年輕。
四丫笑道,我三姐是瘋子,兩個老傢伙硬要跟著瘋,我們有啥法子。看你帶孩子挺累的,要不,都搬到屋裡吧。再說,都立秋了,夜裡冷,孩子會受涼的。
李書文一咬牙,行,那就都進屋睡,要死一起死。
四丫讚道,婦唱夫隨,才叫恩愛,這就對了嘛。
這也是沈紅蓮的故意操作,目的就是要警示警衛,我知道的事可多了,不要逼我翻臉。
嗯。該怎麼將這些警衛變成心腹呢。
還是砸錢吧,錢能解決百分之九十九的問題,剩下一個是砸更多的錢。
另一方面,防震一開始,所有人就大吃大喝,準備迎接世界末日似的。
沈紅蓮早就存足了糧食,常年各種臘肉葷菜不斷,蔬菜院子裡有的是,平時過的日子就很富足,防震不防震都是一樣的過。
文友小說裡說,這次防震造成了巨大的浪費,要不是國家儲備充足,差點回到了所謂的三年災害時期。黃莊卻在柳主任的號令下禁止大吃大喝,和平時一樣,結果貢獻出好幾萬斤糧食,幫很多人度過了難關。
既然不會被餓死,沈紅蓮才不會學柳主任管別人事,隨他們享樂去。
溫飽不濟了這麼多年,難得遇到一個享樂的理由,幹嘛要阻止呢。
也正如文友小說裡描述的那樣,順口溜開始傳唱,地震地震,一天六頓,再不地震,就要斷頓。
沈紅蓮恢復到開心快樂的日子,每天唱唱跳跳逗孩子,和四丫一起拿老中醫夫婦消遣,順便學了不少中藥醫理。
警衛們還算自覺,並不一步不離地跟著,和沈家人一起打理家務,種菜養牲口,整天忙個不停。
看起來一切正常,卻也有不一樣的地方。
比如,自從六個警衛到來後,原先院子裡的人好像約好似的,再沒鍛鍊過。
也很少談論一些不合時宜的話題,即便有人開了頭,老中醫和四丫立即打哈哈,以各種玩笑掩飾過去。
尤其大家都住在防震棚裡,又是熱浪滾滾的初秋,男女都有很大的彆扭和不便。
看到朱家姐妹越發的尷尬和不適,沈紅蓮暗歎一聲,只好讓院子裡的人全部搬進屋裡,並將防震棚拆除。
基於對沈紅蓮的信任,所有人都毫不猶豫地迅速執行。
縣委第二天就下達了復工指令。
毫無疑問,警衛們時刻在和上級保持聯絡。
三男三女六名警衛,配比非常合適。經過幾天的接觸,知道他們來自同一個武警部隊,老家分佈五個省市。
三個男人中,高大粗壯的叫趙大虎,三十四歲,已婚有三個孩子,來自東北農村。身材適中的叫王小強,二十三歲,未婚,來自徽省。另一個身材偏瘦,叫孫修平,二十五歲,已婚,剛生一子,來自山城郊區。
三個女的中,一個叫周麗麗,身材高挑,二十八歲,離異未育,沈紅蓮懷疑她身體裡缺乏雌性激素。其餘兩個都是身材中等的未婚姑娘,一個也姓周,叫小文,來自冀省,二十四歲,正準備結婚。一個和四丫同齡,叫石衛秀,來自貴省。
看起來,三個女的都來自城鎮,家庭條件都比三個男的好,在當地應該都有官方關係,不然也當不了女兵。
沈紅蓮在他們來時,就去廠裡給他們買了不少衣服鞋帽。尤其三個女的,看到很多新款式,很是開心。
復工當天,沈紅蓮玩心大發,帶著一群人去了附近山區民兵訓練的靶場。
四丫雖然好久沒摸槍了,卻連中靶心,看得幾個警衛一臉吃驚。
沈紅蓮和顧鴻遠也算可以,雖比不上幾個警衛,至少有兩三發命中靶心,更沒一發脫靶。
季小蓮以前練得最少,十發只有一發脫靶。
李書文最差勁,三發不知所蹤。
身手上,四丫更是讓三個女的刮目相看,竟然沒一個有她敏捷的。
從小就很厲害的顧鴻遠,除了打不過周大虎,王小強和孫修平都不是他對手。
生了五個孩子的沈紅蓮武力值降了許多,打不過女的中最厲害的周麗麗。
季小蓮還不錯,和警衛中最差的石衛秀旗鼓相當。
最爛的還是李書文,一個都打不過。
訓練結束,警衛們對沈紅蓮幾人恭敬了不少,都驚訝於這幾個山野粗人竟然熟知槍械格鬥。心直口快的朱麗麗連呼四丫了得。
四丫故作慚愧樣,我三姐要不是生了孩子,我根本打不過。
周小文也很服氣,你們都這麼厲害,難怪敢到處闖蕩。
四丫沒半點自得,你們讓著我,我又不是不知道。
同樣心無城府的王小強摸摸頭說,顧大哥肯定受過專業訓練。
四丫坦然承認,他從小在道士觀習武,我們都是跟他學的。
孫修平嘆道,怪不得這麼牛。
四丫朝孫修平冷哼一聲,我知道你不差,剛才跟顧哥切磋,留手了。王小強也沒使全力。
石衛秀年紀最小,卻很老成,很少開口。
不管怎樣,這次訓練讓兩幫人親近了不少。
回到廠區,鎮領導已在坐等,說兩個新廠已經開工,請顧鴻遠夫婦儘快回兩個廠理事。
一起吃了午飯,顧鴻遠和季小蓮告辭去上班,幾個警衛互相看看,孫修平首先站起來說,我給你們開車。
石衛秀跟著站起,我也跟小蓮姐去玩玩。
沈紅蓮微微一笑,心照不宣地點點頭,好。有興趣的都去看看新廠。
他們走後,四丫看看幾個警衛說,我準備明天就回京都,你們商議一下,哪兩個跟我去。
周麗麗大氣地笑道,任你選,喜歡誰就帶誰走。
四丫裝作很開心的樣子,那就請王哥和石姐跟著我吧。
防震後第一天上班事情很多,顧鴻遠他們六點才回來。
一起吃過晚飯後,按照沈紅蓮的計劃,兩幫訓練的人集中到一間大客廳裡,老中醫夫婦表情嚴肅地拿出五份通知書,正式將顧鴻遠夫婦,沈紅蓮夫婦和四丫收為農工黨黨員,裝模作樣地宣讀黨章,規章制度,然後一起宣誓,頒發農工黨黨員證。
一切中規中矩,並讓六個警衛在見證人一欄簽名生效。
這操作再次讓警衛們驚異,更加顛覆了他們的認知。
完畢後,周麗麗問他們為啥不加入執政黨,四丫回,我們幾個又懶又不上進,更沒耐心,受不了太多拘束,加入農工自由黨再合適不過。
孫修平貌似很理解,我們國家是多黨合作制,農工黨一樣可以參政議政,這很好,上面一定會支援的。
趙大虎說,我知道幾個民主黨派吸納的都是高階人才,你們完全夠資格。
沈紅蓮打了個哈欠說,就這樣吧,王哥和石妹子準備一下,明天回京都,四丫頭就拜託你們照顧了。
臨行前,沈紅蓮故意當著警衛的面將五萬現金一紮扎放進四丫的包裡,吩咐她繼續收購房子和老物件。
李家還給四丫和李超英準備了不少土特產,沈紅蓮更是準備了不少小孩子衣服,一股腦搬到小車上。
本來四丫想帶老中醫夫婦一起回的,被沈紅蓮阻止。理由是正逢上面權力更替,方向搖晃不定,危險重重,一不留神就可能萬劫不復。
過兩年再說吧。
老中醫夫婦嘴上成天和沈紅蓮爭執,行動上卻唯沈紅蓮馬首是瞻,沒絲毫異議。
在他們心裡,早就將沈紅蓮當親生女兒看待了。
四丫離開後第三天,便傳出了帝星隕落的噩耗,一時間整個廠區陡然靜了下來,工人們小聲地將這個資訊傳遍所有人的耳朵,好多人不知所措,似乎一下子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李書文聲音低沉地說出這個訊息時,沈紅蓮正在給兩個女兒餵奶,毫不在意地對丈夫說,知道了,快給兩個丫頭換下尿布。
吐了幾口長氣,李書文才適應了妻子的冷漠,農場裡好多人都哭了。
沈紅蓮看看丈夫,那你也哭唄。
抱著孩子換尿布的老醫婆微微一笑,三丫頭不要消遣小李子,很多事他沒見過,不知道新陳代謝是正常現象。
沈紅蓮冷哼,溫室裡的花朵,不含新增劑的純傻叉。
李書文不明就裡撓撓頭,那你說我們該怎麼辦啊?
沈紅蓮氣得踢了他一下,涼拌。該吃吃該喝喝該玩玩,日子只會越來越好。其實早就該好起來的,已經太晚了,都快崩潰了。
李書文驚疑地問,你——啥意思?
老醫婆搖頭笑笑,三丫頭的意思是,好日子已經晚了十幾年,總算有盼頭了。
沈紅蓮打斷,行了。你快去找人在農場和廠裡給佈置靈堂吧,每天去默哀就是,順便哭幾聲,多流幾滴眼淚。
老醫婆附議,這可以有,小李子趕緊去找人佈置。
李書文猶豫了一分多鐘,看老醫婆和沈紅蓮不像開玩笑,才走了出去,留下沈紅蓮和老醫婆相對苦笑。
緊跟著趙大虎和周麗麗一臉沉重地過來報告同樣的訊息。
沈紅蓮淡淡地說,我已經讓書文在廠裡和農場給佈置靈堂了,你們快去和服裝車間印染車間的主任說下,所有服裝印染立即停止製作,全廠加班加點趕製黑袖箍,全鎮人人手一隻,費用我來出,準備悼念吧。
看著兩人敬禮離開,沈紅蓮又和老醫婆相對苦笑。
隔天,縣委釋出了命令,從小隊到縣委,各級機關工廠必須設立紀念堂,所有人都要默哀悼念。
同時,鎮政府對沈紅蓮的先遣行為充分肯定並予以表揚。
沈紅蓮想起文友因為默哀時咳嗽被全校批判的事,不知道會不會因為自己的照顧得以避免。
真想看看那麼點大的小屁孩,被全校批判是怎樣的一副場景啊,留下心理陰影是必然的。
哎呀,會不會因為自己的捐助突然暴富而讓人嫉妒,批判起來就會更加厲害呢。
誰讓他禍害我的,就得大批特批才好。
嗯,明年回去得再抽他一頓。
因為有幾個孩子困擾,沈紅蓮和老中醫夫婦一次都沒去默哀過,竟然沒有人詢問並質疑,包括那幾個警衛,這讓沈紅蓮很是欣慰。
都識趣點才能和睦相處嘛。
緊接著是全國上下慶祝粉碎四人幫的偉大勝利。
反正永遠對上面感恩戴德就不會有錯。
運動繼續升級,廣播,黑板報,宣傳稿滿天飛,紅小兵夜以繼日地批判遊行呼口號。
綜合廠因為不再屬於沈紅蓮,演講批判也是搞得熱火朝天。掛名總監的磚瓦廠和化肥廠動靜卻不大,原因是磚瓦廠勞動強度大,大都是附近的文盲社員,全部是臨時工,沈紅蓮施行的績效工資讓他們一心一意幹活增加收入,有問題的直接開除,想開批判會都找不齊人。
化肥廠剛投入生產,正在全力以赴完善機械設施,最佳化產品質量,同樣都是臨時工,同樣施行的績效工資,時刻面臨開除危險,又都知道顧鴻遠夫婦討厭思想政治,技工集體罷工的事還沒過去多久,鎮上那麼大的投資可不是鬧著玩的,運動健將們誰也不敢往槍口上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