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章 突飛猛進

第53章突飛猛進

開喝後不久,當地的縣委領導也趕來祝賀。

兩個縣的領導特地跨省趕來,將鎮長嚇得不輕。本以為小姑娘那傻傻的樣子也就是小打小鬧,賺了點小錢來這裡胡亂折騰的。

也可能在老家受到了打擊排擠,來這裡避禍的。

沒料到她在老家如此受追捧,省級先進生產者,這可不是鬧著玩的,本縣都不一定能評上一個。

縣委一聽,也嚇得夠嗆。

一把手親自帶人趕到,於是,三個縣的領導合成一桌,比賽似的放著彩虹P。

盛情難卻,大文賊沈紅蓮只得勉為其難地教唱了一首舉杯敬往後。

嚴格的說就是沈家姐妹團輪流唱跳,聯唱,對唱,合唱,就這一首歌,單曲迴圈。

幾遍之後,身體裡音樂細菌多的就跟著一起唱跳,氣氛就上來了,很快全場都跟著打拍子。瘦猴和周書記幾個更是興奮得手舞足蹈,讓習慣裝的本地領導驚異不已。

戲子夫婦哪曾聽過這種樂曲,激動得忘乎所以,忍不住彈奏助興,更將氣氛拉昇到新高度。

強硬的裝裝也對大實話的詞句產生共鳴,紛紛繳械投降,邊喝邊跟著哼。

音樂的感染力真的強大,大到可以讓無數人成為俘虜。

可能是受了沈紅蓮的影響,瘦猴和女校長很看不慣這裡的縣幹部裝,便明知故問,我們也玩個小節目給三丫的婚禮助助興吧?

周書記自然也感覺到此地縣幹部太虛,滿嘴空話套話,附和道,三天才分大小,怎麼鬧都行。

女校長笑道,我剛想到個婚聯,不嚴謹,但很好玩。周書記幫忙瞅瞅。

精通古韻的周書記立即來了興趣,招呼幫忙的將邊上一張清空,喊四丫取來紅紙筆墨,女校長也不客氣,揮筆寫了個對聯,曲樂賀連理,書文喜紅蓮。

四丫看了看,努力憋住笑,墨跡還可以,有點瘦金體的味兒。詞也不錯,名字嵌入得也不算太牽強。

周書記搓搓後腦勺,才女這樣一搞,還讓我們怎麼玩啊。

女校長笑道,和周書記三丫頭比起來,我這點水,純粹關老爺面前舞菜刀。

周書記提起筆,那我也瞎湊一個,請各位斧正。

寫的是正楷,中規中矩:紅蓮有信,銀漢一泓鵲橋渡,綠水競波,書文萬卷良子傳。

四丫遭讚道,周書記這詞大氣,但名字嵌得還是不夠自然。

跟瘦猴來的宣傳部長哈哈大笑,水波這詞形象啊。

周書記大笑,湊個趣兒,你也來個。

宣傳部長接過筆,那我就來個更形象的。紅蓮齊豔舞碧水,錦被亂翻吟書文。

女校長將一口湯笑噴出去,不帶你們這麼流 氓的。

瘦猴卻說,這才好玩。這東西我可不行,誰再來顯顯身手?

秘書跟著周書記學了不少,接過筆說,我也來借古人的句子獻個醜。

寫的和周書記差不多的正楷:紅蓮沐朝陽,書文齊出,紫燕啄新泥,琴瑟和鳴。

宣傳部長讚道,這詞比較委婉,不像我們這些粗陋。

瘦猴笑道,我對這玩意一竅不通,來個更粗鄙的。

字跡很幼稚,但很認真。三丫出嫁,眼角眉梢都是愛,小李迎娶,花前月下最知情。

李超英說,這詞簡單明瞭,我喜歡。

四丫朝李超英瞪眼,這叫大道至簡好吧。

李超英不服,你這麼懂,你也寫一個啊。

四丫抓起筆,讓你見識見識。

敬酒的沈紅蓮看這邊熱鬧,走過來一看,又好氣又好笑,磕磣我們這些大老粗呢?

李超英說,嫂子,這裡沒你啥事,忙你的去,我等著看四丫丟人現眼。

周書記見四丫寫的是紅蓮開並蒂,錦帳繪書文,不由一笑,四丫頭不愧是大學生,有點水平嘛。

李超英一臉的不屑,死搬硬套,這也太簡單了吧,誰不會呀。

說完,接過筆也寫了個,映日紅蓮開並蒂,同心伴侶弄書文。

四丫氣得小鼻子亂扇,卻也無可奈何。

女校長大讚,清大的學生,果然個個了得,這急才,自愧不如。

看這麼熱鬧,西縣幹部也坐不住了,一個有點文墨的忍不住上前湊了一個。紅蓮並開光蓬戶,綵鳳雙飛繪書文。

本地幹部見外省的爭相顯擺文采,當然不甘落後。可這玩意沒一定水平,只會貽笑大方。都拿眼睛瞟幾個擅長寫讚歌頌詞的。

本縣一個幹部總算湊了一聯,紅蓮並蒂增美景,綠水長流繪書文。

沈紅蓮忙著敬酒認人,沒空理會。最喜熱鬧的老中醫醉醺醺過來,看到大紅紙上的字跡,忍不住發笑,罵了一句,孔夫子放屁,有現成的幹嘛不用。

也不管別人取笑,伸手寫上一副古人流傳下來的中藥聯,陳 皮兩 片,祛 痰消腫解渴。

字跡柔中帶剛,頗得書法三味。

周書記讚歎,漂亮,這才叫書法。三丫頭身邊果然都是大才。

這一讚,老中醫一激靈,本想開玩笑的,卻怎麼也寫不出下聯了。

四丫和李超英正迷糊,被同樣醉醺醺的沈紅蓮一把推離,小屁孩滾開,看我的。

搶過老中醫手裡的筆,在後面寫了下聯,龍 骨一根,退燒 止 癢生津。

寫完雙手一攤,完美。

老中醫故作鎮靜,三丫頭,不帶這麼搶我生意的。

沈紅蓮笑著拽走老中醫,酸氣沖天,我們不跟他們玩。

女校長最先忍不住,又一次笑噴。

很快,一個個笑得直捂肚子。

周書記搖頭感嘆,這丫頭,真是霸氣啊,再也不是那個呆頭呆腦的小屁孩了。

沈紅蓮其實酒醉心明,不想老頑童暴露身份,免得落下把柄。

回過頭來,老中醫也發覺太放肆了,趕緊躲得遠遠的。

和上次沈家三姐妹出嫁一樣,這場婚宴也算恰到好處,不算太張揚,也不算太冷清。一塊錢的賀禮也讓當地官方大讚。

當然也遭到沈家親友不少質疑,礙於各級領導在場,也不方便過分出格。

瞅個空檔,周書記秘書特地走到沈紅蓮面前不滿地說,你真是個小騙子。

沈紅蓮笑笑,嫂子該有了吧。

秘書苦笑了一下,產期在明年三月左右。

沈紅蓮面不改色,你很好,我也不錯。

秘書盯著沈紅蓮問,我相信當初你是真心的,後來咋就變了呢?

因為當時我判定周書記會受到批判,你會被下放到農村去,再也吃不上公家這碗飯。

你不喜歡當官的?

對。當官的除了玩手段,玩人情世故,一無是處。

當官的不都是人才麼?

落後地方的人才才會在官方,先進地方的人才都不願意當官。

為什麼?

因為官方只負責分配財富,財富都是人民創造的。官方只是公僕,我幹嘛要喜歡。

公有制環境,沒官方支援,你能走多遠?

走一步算一步吧。

秘書低頭沉吟了幾秒,我有點理解了,可惜已經根深蒂固,你覺得什麼時候會有所改變。

沈紅蓮含糊地說,三五輩人吧。

秘書瞬間洩了氣,不知說什麼才好,不自覺地跟著喇叭裡的四丫唱,舉起酒杯敬往後,好好活著已足夠,命裡該有該無不強求。

沈紅蓮接唱,錯過的人別唸舊,人間不過幅蜃樓,幾十年後終究化為烏有。

沒來由的,沈紅蓮想起了一位大師的話,和小小時候的小小情人,相遇在小小的深巷中,小小的擦肩而過,各自牽著自己的小孩。

很多事沒有對錯,全在緣分。

現實中,哪有那麼多的山盟海誓海枯石爛。

另一個問題是和官方的矛盾,這很難調和。沈紅蓮前世在拆遷辦待過兩年,對機制可謂深惡痛絕,卻又無奈。

可她也清楚,沒有官方保護,她會寸步難行。就算她前世臨死時的那麼開放,絕大部分有錢人也都是靠官方關係發家並保家的。

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從古到今錢和權都緊密聯絡在一起。不和官方牽扯,只憑自己努力根本發不了財。

這也是沈紅蓮痛苦又糾結的地方,一方面看不起官方,一方面又不得不和官方協作。但要她嫁給官員,嫁給那些已經習慣或遲早總會習慣滿嘴假大空的,打死也不會願意。

沈紅蓮不是好人,只是個還算有一點點良心的半吊子文人。一邊要舉杯邀明月,一邊不得不跪地撿碎銀。

好矛盾的人生。

當晚,孃家那些人被分住到鎮招待所和廠裡職工宿舍。兩縣的幹部被本地縣委接了去盡地主之誼,約定在這裡玩一天,隔天早晨一起迴轉。

一年多沒回家的四丫決定跟著大巴同回,並邀請李超英一起,年後再一起去京都。

沈家本想將新婚夫妻一起領回家的,一是車子實在擠不下,二是沈紅蓮沒有準備,這裡的事還沒安排妥當。

四丫一針見血地指出,是想盡快造人呢。

沈紅蓮很坦然地承認,是的是的,去去騷勁就回。

這話也不全是玩笑,年輕人嘛,不瘋狂豈不是虧大了。

還有一個原因,是縣委已經承諾,沈紅蓮要的吉普車很快就到。開小車回家最多兩天,比乘車方便多了。

因為要建塑膠廠,離開時間至少兩三個月,一班老傢伙得安排好。

作家負責廠裡的文字工作,幫沈紅蓮校對手稿,教授夫婦和翻譯編寫教材,教廠裡願意學的識字識數。戲子一家負責唱紅歌編快板等節目,豐富廠裡職工的文化生活。

還買了放映機,給他們合夥折騰。

中醫老夫妻比較難搞,不住有人來求醫問藥。沈紅蓮禁止他們給外人醫治,就算本廠職工及其親屬,也要籤生死狀才能給他們看。

稍微出點紕漏引發醫鬧,被上面查到,所有人都會被牽連,後果不堪設想。使得中醫老夫妻簡直度日如年。

沈紅蓮只好讓李家人幫忙到處採購藥材和各種器械,給他們製藥。

老傢伙自然深知形勢,再三保證老老實實待在廠裡。

有了兩縣領導的助攻,瞭解了沈紅蓮被冤枉才出走的原因,本縣領導也不想放棄這尊財神,命鎮武裝部派人進駐廠裡守衛,沒有縣委命令,各種運動組織嚴禁騷擾。

正月底,小車終於到了。沈紅蓮額外給縣委主要職工每人捐了兩套制服,皆大歡喜。

技工夫婦必須帶走,十七歲的兒子留在廠裡打雜,隨自己喜好學習文化技藝或中醫。

季小蓮預產期在五月份,也要留下負責培訓技術人員,最佳化管理機制,儘快讓兩個廠盈利。

不管丈夫願不願意,得跟著走。床笫之歡讓人上癮,沈紅蓮可不想委屈了這副年輕的身體。

嗯。還有好多花色沒嘗試呢,得循序漸進,免得嚇壞了傻帽老公。

正好五個人,合一輛車,路上和顧鴻遠輪流開,應該不會累。

沒料到技工也會開,那就更好了,沈紅蓮可以安心做她的老總。

這個時代的路不好,車子極少,行人也不多。

開車出行如同自駕遊。小車在路上幾乎所向披靡,吃飯連服務員都不敢收費,住宿更是介紹信都不用出示。

進入本省低矮的平原地帶,因不認識路誤進了鄉間小道,陷在低窪的土路上。附近的大隊長慌得不行,率領上千名社員到路上接力填坑。

對權貴深入骨髓的崇拜真好啊,給沈紅蓮省去了很多麻煩。

幾個人先回到鎮上,受到新鎮長的熱烈歡迎,各種賠不是,沈紅蓮故意表現出很冷淡,不予親近,使得鎮政府新領導班子更加惶恐。

去鄰縣和鄰省投資,純粹是為了轉移和分割資產,和本地領導沒有半點關係。但這話不僅不能說,還要讓這種誤會加深加強,以保住沈家在家鄉的地位。

聽說四丫只花了一個星期時間就將工宣隊民宣隊趕出學校,僅僅留下兩個文盲婦女管理學校的衛生和校試驗田,沈紅蓮很是欣慰。看來沈家的小霸王威風不減當年啊。

損友一家已經完全融入了這裡的生活,還添了一對兒女。因為頭腦聰明,光明磊落,早就坐穩了廠長這個位置,還經常被鎮上借用去管理別的廠,混得風生水起。鎮上人無不對沈紅蓮當年慧眼識珠表示讚賞。

外來的和尚真就是比本地的會念經哎。

得了吧。人家根本不會有亂七八糟的感情羈絆,鐵面無私一視同仁,做不好才怪。

沒有沈三丫這個靠山撐著,他早被擠兌走了。

二哥沈宏偉一心在服裝廠跑供銷,二嫂趙靈芝也跟著二丫學會了會計業務。大哥沈紅旗已正式當選為木器廠的廠長,和大嫂趙靈敏夫唱婦隨,配合沈紅蓮搞投機倒把。

王書雯還在宣傳辦,沈紅菊和大丫還在學校做教師,縣委幾次挖人都被拒絕。沈紅蓮的態度依舊是老實待在鎮上,沒事就生孩子玩,等時機成熟了再說。

在鎮上耽擱了三天,一行五人趕往鄰縣。

一條龍的服飾體系已經開始執行,包乾包支給了沈紅書絕對的權力。量小吝嗇不肯吃虧的二伯夫婦成天盯著職工的一舉一動,倒也給廠裡節約了不少人力財力。雖說怨氣沖天,可在這個沒有工作只好上山下鄉的年代,打掉門牙也得往肚子裡咽。

同一塊地裡,沈紅書私自新建的木器廠也在沈紅寶的幫助下順利投入生產,加上一千多方木材的購入,更加如虎添翼。

沈紅書正對著一群工人耀武揚威,滿口官話讓所有人唯唯諾諾。才年把時間,儼然是大領導派頭。氣得沈紅蓮上去兩拳打得他抱頭告饒。三妹,輕點輕點,我哪裡做錯了?

顧鴻遠笑道,看到你小人得志的樣子,三妹手就癢癢。

沈紅蓮罵,天狂有雨,人狂有災,再看到你不說人話,一家子都給我滾蛋。這油頭粉面的,真把自己當根蔥了。

沈紅書叫苦,這不是剛去縣委開會回來麼,要裝點人模狗樣的。

沈紅蓮問,啥意思,要發展你進組織?

沈紅書快哭了,不進不行啊,三天兩頭來煩,還要選代表呢。

沈紅蓮疑惑,我們的戶口又不在這,搞這些幹嘛?

沈紅書兩手一攤,誰知道咋回事,他們說上面有規定,就得這樣。

想起前世是作協幾次邀請自己加入,還鼓動朋友一起勸說,沈紅蓮只有暗歎的份。

生在這種體制下,是不允許脫離組織掌控的,這是沒辦法的事。

這也讓沈紅蓮不得不委曲求全,在和政府洽談合約的同時,主動提出讓縣委委派一兩個搞政治思想工作的人員進駐,任正副書記,以後就由這兩人和政府接洽,條件是不能干預正常生產分配。

縣委正為此事為難,見沈紅蓮讓步,很是歡喜。

沈紅蓮很清楚所謂的不干預只是說說而已,一旦新的形勢到來,都是空談。

技工夫婦當先投入工作,招收學徒工,購買各種機床機器,最佳化改進廠裡的各種機械設施。

塑膠廠選在城外河道邊空曠處,挖去樹木平整土地,修圍牆搞基建。這事顧鴻遠拿手,全權負責,並培養人接班。

一邊招收人員去魔都廠裡學習取經,洽談聯營事宜,請專業人士來一起建設。沈紅寶多次去魔都採購縫紉機,這種事自然落在他的身上。

有兩輛小車,出行方便多了。

霸佔來的那輛留給了老家的服裝廠和木器廠,終究是本縣的財產,用在鄰縣說不過去。

半個月後,各方資訊匯總起來,沈紅蓮也有點吃驚。吃驚的不是投資會超過四十萬,而是照當下的技術和進度,塑膠廠得一年後才能投入生產,主要是卡在機械裝置上,很多環節沒有現成的,只能現場製作,需要不少高階金屬技工。

當下縣級以下單位的高階技工幾乎沒有。

要做就盡力做到最好,這是沈紅蓮的風格。

帶來的高工說他有個師兄,技術一流,可惜也被打成了右派,不知被髮放去了哪裡。

沈紅蓮暗笑,有本事的人都特別自大自傲,再大能大得過政府麼,再傲能熬得過組織麼,不搞你們搞誰。

當即打電話聯絡四丫,讓她查詢。

四丫在清大已是大神級別,又是出了名的有錢人,惠人無數,追隨者眾多,幹這種事也是專業級別,很快打聽到技工師兄的下落,拿著清大革委會的證明,帶著七八個男女死黨,去草原將師兄夫婦押走,順帶捎上另外兩名黑五類。

四丫應付校方和同學的理由是,接到數字開頭某軍工廠的電話命令,抓他們去另一個地方改造。

反正這個時代各種代號檔案滿天飛,表面上是大學生,知識和見識單純得不如幾十年後的小學生,居然對四丫漏洞百出解釋深信不疑,歷時二十天將人送到沈紅蓮手裡。

知道底細的李超英煞有介事地給沈紅蓮行禮,報告,壞分子已經押到,請指示。

沈紅蓮冷著臉表示知道了,任務完成得很好,我會請示上級給你們嘉獎。

隨後命廠裡保安將四人押走,看管起來。再命李書文和沈紅書開車將四丫和同學送到城裡招待所。

演戲就得演足。

第二天李書文和沈紅書代表所謂的上級給每人發了三百塊錢補貼和兩套軍裝,再三說明這次是機密行動,回校不能告訴任何人,以免讓壞分子的同夥知道。

還表情嚴肅地拿出貌似正規的保密協議,一個一個簽上名才送他們去車站回校。

對那些同學來說,三百塊錢純收入可是鉅款,都保證一定保密,還爭先恐後地給四丫和李超英貼福字,以後有這種任務最好還找他們。

四丫肯定了他們的功勞,宣告只要嚴守機密,這樣的行動以後肯定會有。

錢能解決九層以上的問題,這話一點沒錯。

被抓來的四人到了廠裡才知道四丫他們的用意,情不自禁喜極而泣。

除了師兄夫婦外,另外兩人一個是縣宣傳部科長,一個是腳踏車廠的車間主任。

查詢並照顧他們的家人也成了四丫的任務。

有了主任和師兄加入,進展應該快很多。

科長則安排做廠裡的文字工作。

有了師兄加入,不少難題確實容易了許多。看沈紅蓮並沒多少欣慰之色,技工小心翼翼地問是不是對師兄不滿意。

沈紅蓮搖搖頭,表示很滿意。

心裡卻在嘆息這個時代的技術太落後,先進文明早已淘汰的技術,這裡卻視為珍寶,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唉。閉關鎖國,畫地為牢,什麼時候能熬出頭啊。

這段時間,李書文最鬱悶,看著老婆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一副大將軍風采,徹徹底底懷疑了人生。

沈紅蓮很是羞愧,一心忙事業,忘記照顧丈夫的感受了。

語言永遠沒有行動效果好。

要讓丈夫自信起來,這對有著豐富經驗的沈大媽來說,純屬小菜一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