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章 對酒當歌

第36章對酒當歌

沈紅蓮重又過上了無所適從的迷茫日子。

幾乎每天都要在心裡將文友罵好幾篇,還專門寫了一篇罵文,沒事就拿出來複習修改,直到把自己逗笑為止。

孤獨的最高境界不是安之若素,而是能自娛自樂。

就業一直是個大問題,上面依舊在大力動員知識青年和城鎮人口下放農村。

縣鎮機關人員作為中心幹部同樣被動員次第去農村協管生產。

學校開學前一個星期天,大丫二丫和沈紅菊同時訂婚。

沈家,再次讓人嫉妒到發瘋。

這一年,全縣中小學招生廢除文化考試,採用推薦和選拔相結合的方法,稍有問題的家庭子女不得入學。

這種禍及子女的規定,六十年後還在政審中施行。前世大半生裡,沈紅蓮都認為這種規定是錯的,因為後來官員裡所謂的壞人並沒因為這種規定而減少,反而越來越多。直到有一天,她看了一本書叫基因的秘密,這種認識才開始動搖。

從出錯機率上看,這樣的政審實在無可厚非。

讓人民當家做主,在這個時期可不是說說而已,確實是落實在具體行動上的。

開學後兩個星期,瘦猴和宣傳部長來學校,說準備響應省委號召,由宣傳部,人武部和文攻武衛指揮部聯合組建宣傳隊,分別進駐各機關單位搞鬥批改。請求沈三丫予以支援。

沈紅蓮問,要我怎麼支援?

宣傳部長笑了,人和才都要。縣裡那幫人實在拿不出手。你這裡人才濟濟,隨便拎一個,都是專家級別的。

沈紅蓮苦笑,我讓姐妹們熟讀文選只是為了自保。教育別人,尤其是教育文盲,那就會影響他們的三觀,是禍害他們,是造孽。

瘦猴疑惑地問,三觀?三觀是啥?

沈紅蓮暗罵自己,又特麼失言了。只好說,三觀指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會告訴自己這一生該怎樣度過。價值觀會告訴自己生命中什麼重要什麼不重要。世界觀會告訴自己這個世界本質是什麼。

瘦猴說,這麼說每個人的三觀都不一樣了。

沈紅蓮點頭,對。每個人的認知不一樣,三觀就不一樣。三觀沒有錯對,只有好差。哲學上講,這世上從沒有一個人的觀點永遠正確,更沒有一條真理萬事通用。

瘦猴問,最好的三觀是什麼樣的?

沈紅蓮想起曾跟周書記說過,也應該讓未來幾年的實權派瘦猴知道,很認真地說了那四個條件,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得自由,為別人作想的善良。

瘦猴品味了一會,苦笑道,看來好的三觀太難做到了,那最差的是什麼呢?

沈紅蓮笑笑,最差的只有一條,損人不利己。故意為難別人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惡,尤其是當權者。

沉吟了幾秒,瘦猴點頭,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宣傳部長看看談話陷入僵局,打趣道,什麼三觀不三觀惡不惡的,還是說說搞宣傳隊這事吧,三丫頭咋就不肯幫忙咧。

瘦猴搖頭笑笑,你迷路了,或者說你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路,怎麼走路,也不知道要去哪裡。這時候,你爸告訴你,要想活得好,就得向南走,用兩條腿慢慢走,半天就能走出迷途,走向光明。你會不會聽他的?

宣傳部長說,那當然會聽啊。

瘦猴問,為什麼會聽?

宣傳部長說,他是我爸,我不信他還能信誰。再說,我爸的話,我也不敢不信啊。

瘦猴說,可事實上,你爸都不知道該怎麼走正確,或者說,你爸因為是爸,會自以為路線很正確。可你如果聽他的話,可能永遠都走不出迷途。事實的真相是,你如果往東走,三分鐘就能走出迷途,看見光明。向北走,三天能看見光明。向西走,三個月能看見光明。

宣傳部長說,那還不如不聽我爸的,自己瞎走呢。

瘦猴點頭,你爸就是我們要建立的宣傳隊。

宣傳部長總算明白了點,可上面有號召,那怎麼辦?

瘦猴說,照辦。但不要指望沈三丫幫忙了。

宣傳部長說,沒有水平高的壓陣,會出笑話的。

瘦猴嘆息,那也是沒法子的事。

沈紅蓮笑問,黃莊鎮是怎麼搞的?

宣傳部長說,黃莊那裡,柳主任和沙文秀自己搞宣傳,不需要縣委插手。

沈紅蓮又問,你覺得她們會怎麼搞?

宣傳部長說,肯定不會搞鬥、批、改,應該是講些歷史故事,唱唱順口溜什麼的,她們自己會編,一套一套的,表面功夫肯定做得很到位。

瘦猴說,沈三丫的見識和文字功夫,可比柳主任和沙文秀厲害多了。

沈紅蓮說,這樣吧,我把大姐、堂姐和三嫂借給你們用吧。

宣傳部長驚喜得跳起來,那就太好了,讓她們每人帶一個小隊。估計都不用她們開口,就能鎮住場子。

沈紅蓮笑,這就叫美女效應。

同時提醒,你們得保證她們的安全,天黑之前必須送回來。下雨休息。

瘦猴身子一挺,行。我派武裝部專人保護。她們的物件可都是軍官,出了事還得了。

出了門,宣傳部長小聲說,沙文秀和柳主任也就比我們水平高點,做事老成點,但並不出奇。這個沈三丫不一樣,看起來平平常常,可全身都像長了釘刺,一靠近就感覺不舒服。

瘦猴表示理解,她是被人整多了,眼紅的都想整她,時時刻刻對每個人都防備著,並不奇怪。

宣傳部長搖頭,你有沒有注意到她的眼睛,我總感覺很怪異,像目空一切,又像深不可測的那種。誰都沒放在眼裡的樣子。

瘦猴笑,有錢,又有才。骨子裡高傲是必然的。

宣傳部長說,可她才十五六歲啊。我感覺這個沈三丫和我們不是同一個世界的人。

瘦猴一笑,當然不是。一個六七歲就把縣城書店所有種類的書買光的人,怎麼可能會和我們一樣。

宣傳部長驚歎,臥槽,難怪這丫頭什麼都懂。

瘦猴說,她要是想出風頭,縣城哪裡還有我們啥事。那些整她的人,現在都還關著呢。

宣傳部長說,傳說這丫頭恩怨分明,有仇必報,是真的了。

瘦猴說,她不會主動招惹別人。但整她的人都沒啥好下場,我們最好順著她點。她這樣的,將來前程不可限量。

宣傳部長點頭,她這麼仗義疏財,誰不喜歡啊。整她的人腦子進水了。

瘦猴說,嫉妒使人發瘋。何況她確實得罪了不少人。

縣委用宣傳隊分散到各機關各部門進行思想教育,與所謂的壞人壞事做鬥爭,批判各種所謂的壞思想,改革不合理的規章制度。

前面兩點比較玄妙,屬於誰有權誰說了算。後面的改,才是真正落到實處。

三個年輕女人早就通曉沈紅蓮的管理模式,照沈紅蓮的吩咐,著重在改字上,思想教育倒在其次。使得各單位的規章制度發生了很大改變,人員得到精簡,效率顯著提高。

這也是沈紅蓮答應幫忙的主要原因。

沈紅蓮知道是高層的號召,必須執行。縣裡搞宣傳,鎮上也沒閒著,組織工宣隊,貧宣隊進駐學校,對知識分子實行再教育。

你沒看錯,就是讓文盲去教育知識分子,教育那些據說韭菜和麥子都分不清的臭老九。可以說將人人平等發揮到極致,讓沈紅蓮佩服的無以復加。

沈紅蓮看著那些工人農民在課堂上講課,已經沒了任何脾氣。即便句句連貫邏輯混亂,矛盾錯誤百出,各種裝大尾巴狼,沈紅蓮也會跟著鼓掌叫好。

無知者從不承認更不會相信自己無知。

文友說過,愚蠢是不可能啟蒙的。

聽了幾堂課,一向把別人折磨得懷疑人生的沈紅蓮,自己也開始懷疑人生了。

心裡又把文友罵了無數遍。

殺萬刀的,這是設計了一個怎樣的瘋狂時代啊。

四丫可沒沈紅蓮的定力,很快和那些自以為了不得的帶引號老師槓上了。

天天懟得他們臉紅脖子粗,拍桌子瞪眼。

要麼滿嘴語錄,指出和思想相悖,意見相左的話語,隨即扣上藐視思想反動的大帽子。

孩子們就跟著起鬨,高呼反對錯誤思想,拒絕反動言論,要將他們驅逐出課堂。

就在孩子們得意洋洋計算著宣傳隊還能撐幾天時,課堂就被轉移到田間。

這個時代,幾乎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試驗田。

鎮上學校也有五六畝地,分成大大小小几十塊,種了各種農作物,平時每個班的勞動課都在田間進行。

學生們對農活並不陌生,但因身小力薄,農具使用起來顯然沒有大人嫻熟持久。

帶頭刁難他們的四丫幾個開始遭罪,被整得渾身泥土,滿手起泡。

就這樣甘願被整,那是不可能的。

農民教師們不是腰被孩子沒注意的鋤頭柄杵了,就是被揚起的小鐵鍬撒一身泥,或者被輪不起農具的孩子撞一下,一個趔趄,褲襠被扯破。

不近身,單純的站在邊上指導,那怎麼行。不做示範,田間會瞬間亂套。

每天試驗田裡到處都是喧鬧的孩子,好不熱鬧。

能把種子收上來就不錯了。

沈紅蓮和季小蓮已經開始上高一,她需要一張畢業證,以便若干年後有資格參加高考。

因為廢除了文化考試,課堂上學習課本知識就成了奢侈。

不過沒關係,沈紅蓮壓根就不在意。只要在恢復高考前一年複習複習就行。

至於四丫這種天才,更加不用擔心,私下找老師一對一隨便教教就足夠了。

農宣隊可以帶孩子去田間,工宣隊實地教學就比較困難。

在縣機關搞鬥批改的三大美女特地找沈紅蓮,說搞工宣隊農宣隊是最高指示,不執行不行,瘦猴讓我們帶話給三妹,儘量讓宣傳隊多待幾天,防止上級下來檢查。

沈紅蓮鬱悶地說,你們注意安全,學校的事我來解決。

大丫說,宣傳部長遊說我們去宣傳部呢。

沈紅蓮說,想都別想。年底大姐和紅菊姐都要結婚,在哪工作,做什麼,得聽聽婆家的意見。三嫂安心在鎮上待著,等孩子大了再說。不用聽部長那偽君子的忽悠,宣傳部有的是能人,只是不想出頭,下鄉去了。

王書雯點頭,我們聽三妹的。

身份上,沈紅蓮既是學生也是工人,收拾中小學生不過是小菜一碟。

不需要太多說教,直接上教鞭。

講工業的本質和發展過程,展望前景。講蒸汽機原理,發動機原理。講萬有引力,量子糾纏。講天體執行,宇宙奧秘。

佈置手工作業,男孩發放舊報紙糊燈籠風箏,女孩發放零碎布縫製香囊文具包,很快將一群熊孩子修理得服服帖帖。

沈紅蓮自己除了每天寫長日記外,大都無所事事,等待長大,等待下一個風暴來臨,等到運動過去。

這是個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的時代,就算你什麼也不做,麻煩也會接二連三找上你。

閒人實在太多了,只能變著各種法子折騰,層出不窮的運動,也是無奈之舉,不然,真的難以管理。

這天晚飯時,沈紅蓮獲悉了一個讓她吃驚的訊息,老廠長病危。

當時,老廠長私下對沈紅蓮說,他這輩子就這樣了,徹底沒了爭權奪利的慾望,不如藉口有病早點退休,也能享幾年清福。

沒料到老廠長真的病了,還是不治的那種。

找到老廠長家時,沈紅蓮還是比較欣慰。

她早就清楚老廠長住在離鎮五六里的鄉下,妻子早逝,無兒無女,抱養了親侄子承繼。現在大孫子已經十歲,下面還有兩個孫女。

讓沈紅蓮欣慰的是老廠長家條件還不錯,在農村屬於富裕之家了。

做廠長這幾年拿了不少福利獎金,加上沈紅蓮的慷慨,怎麼可能過得不如人。

沒錯,剛開始沈紅蓮確實大張旗鼓的大把大把往外捐,而且是直接提現金捐給個人,故意給人造成一種毫不為己的假象。後來就分多次提出來,部分捐了,部分自己收藏了。

現在她手裡還藏有三萬多。

運動時間還長著呢,除了保證生活質量之外,需要用錢擺平的地方很多。

身上有錢,心裡不慌。前世窮怕了,今生可不想再遭沒錢的罪。

市調查組進駐廠裡當天,沈紅蓮就偷偷給了老廠長五千,請他周旋。

老廠長也是窮苦人出身,不可能像沈紅蓮這麼大手大腳,每人只賄賂了三百塊錢和幾十塊錢的禮品。

調查組走後,剩餘的又還給了沈紅蓮。理由是,他這幾年存了不少,這筆不能說出來路的鉅款放在他手裡不安心。計劃經濟,很多好東西有錢也買不著,更不敢買。被查到了更不好交代。

老廠長說,樹大招風,算計你的人很多,用錢的地方也會很多,哪怕出一點小事,都不是千兒八百能擺得平的。我這種小人物,沒人會算計我,要那麼多錢幹嘛。

沈紅蓮也不強塞,承諾只要她安全活著,一定會照顧老廠長和他的家人。

老廠長要的就是她這句話,平時不需要照顧,有難時幫一把就足夠了。

看到提著兩瓶酒的沈紅蓮,躺在躺椅上的老廠長苦笑道,丫頭,你不該來的。

沈紅蓮說,這階段閒得慌,出來散散心。

老廠長問,還好吧?

沈紅蓮說,目前還不錯。

老廠長說,小心為上,以後別來了。

沈紅蓮說,好,下不為例。

老廠長說,和你共事這幾年,我才算真正活過。

沈紅蓮說,我也是。

老廠長說,不,你不是。

沈紅蓮說,好,我不是。

老廠長說,拎的啥酒,給我嚐嚐。

沈紅蓮說,一起嚐嚐。

老廠長喝了一口,這酒沒味,太淡了。

沈紅蓮也用同一只碗喝了一口,酸辛苦辣嘗多了,自然沒味。

老廠長再喝一口,有點味兒了,借花獻佛,敬你的以後。

沈紅蓮再喝,你還記得那歌子呢。

老廠長說,也就記得這三個字了。

沈紅蓮瞬間酒勁上頭,還有好幾個呢,我唱給你聽。

老廠長說,一個就行,不用太多,多了兜不住。

沈紅蓮去找筷子,邊笑道,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老廠長說,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沈紅蓮就用筷子敲著碗唱人生不過三杯酒。

人生不過三杯酒

喝完還有路要走

酸甜苦辣都藏在這一口

不如意十之八九

起起落落難從頭

兜兜轉轉回首不知幾個秋

人生不過三杯酒

貪了幾杯淚眼朦朧

紅塵往事不過歲月一揮手

烈酒穿腸難入喉

是非對錯都向東流

早已看透不用喋喋不休

啦啦啦啦

唱第二遍,老廠長也跟著哼起來。

唱到第四遍,老廠長已經睡著了。

沈紅蓮沒問老廠長什麼病,老廠長也沒說。

從廠長家出來,沈紅蓮漫無目的地胡亂穿梭再村莊田野,貧瘠,死寂又喧囂的景況,沈紅蓮並不陌生。如同工資一樣,三十年都不會有明顯改變。

目前全家都成了廠裡職工,基本生活尚能維持,溫飽不用擔心,可這絕不是沈紅蓮想要的生活。

廠子徹底屬於了集體,以後再沒有分紅,暗藏的三萬多看起來不少,但遠不夠花,更別說在開放後屯房屯老物件了。

還得想法子多多賺錢啊。

做生意是最輕鬆愉快的賺錢法子,卻在這個時代被禁止,養殖又被限制,沒技術沒人才,搞企業也是扯淡。

唉!太難了。

等反應過來,已經到了老家。二伯看到沈紅蓮滿面紅光,驚問她是不是病了。

深紅連說是喝了點酒,有點上頭。

現在,二伯夫婦早已不再去生產隊勞動,專心在家裡搞養殖,在自留地裡種菜。加上大伯和自家的份額,兩人養了六七十隻雞,二十幾只鴨子,九隻鵝,七八頭豬,十幾只羊。不定時宰殺供給在鎮上的沈家人享用。

沈家的戶口都還在農村,按定額上繳就能分到口糧,三家和隊裡的一切事宜,都是二伯在交接打理,和普通社員相比,日子可謂輕鬆愜意。

見沈紅蓮突然回家,大伯父母趕忙殺雞煮臘肉,沈紅蓮跟著忙乎,一邊心不在焉地打聽隊裡的事,依然沒找到可行的賺錢法子。

聽說沈紅蓮回來了,放工的季文曲爸媽當即屁顛屁顛跑來問候,各種貼福字。

沈紅蓮很不待見他們那種諂媚的嘴臉,可想到季父會釀酒,不由心裡一動,當即提出說準備在鎮上開個酒廠,問季父熟悉不熟悉全套工序。

季父大言不慚地表示,我家三代釀酒,沒有不懂的。

沈紅蓮當場拍板,那就幹吧。

鎮上本就有釀酒作坊,這個時期糧食緊張,控制的很嚴,不能大量生產。這裡人口多土地少,種高粱的不多,大都用蹩腳粗糧黴糧釀造,比如山芋幹,出牙的三麥等都是原材料。

沈紅蓮和鎮上打了個招呼,當即拿到了釀酒批文,從學校最後面的倉庫騰出四五間房,購買打製釀酒用具,讓季父季母兩人隨意折騰。

靠釀酒賺大錢,那是不可能的。

沈紅蓮的主要目的是要提升酒水質量,以便在將來搞出一個品牌出來。所以就讓季父大膽嘗試,詳細記錄配方和工藝流程,不求產量,不求速度,不求盈利,只求品質。

對沈紅蓮來說,千把塊錢的投資成本根本不值一提,不搞研發,更待何時。

既然牽扯到食品,何不嘗試做蛋糕呢。

可這裡根本就沒有牛奶這種東西,這叫人怎麼玩?

對了,沈紅寶從魔都帶回來的麥乳精說不定可以用。

對製作蛋糕並不陌生的沈紅蓮立即行動,帶著四丫季小蓮一起嘗試。

敗家,得先從昂貴的稀罕的食物開始,否則算不上一個合格的敗家子。

還別說,用掉了三罐麥乳精後,還真被她們搞成了四不像蛋糕。沈紅蓮吃得直皺眉,二丫四丫卻打嘴不丟。

為此,還特別吩咐經常出差的沈紅寶,多多從魔都買回了大量奶粉,特地修建了專門製作蛋糕的封閉廚房,並開始向有錢人推廣定製。

結果一塊都沒賣出去,除了送就是自家消化。把一群年輕女人吃得珠圓玉潤,奶香四溢,把孩子吃到蛀牙,把王書雯母親吃成了糖尿病。

大伯氣得拆了蛋糕房。

敗家的最高境界是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