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章 與佛有緣?

實際上沈雲早就看出來周通的算計,先是以“二十帛即可換得懷朔名駒”的誘餌撩撥起眾人貪念。

繼而,又巧妙運用“馬亦擇人”的玄妙之說,巧妙地將那些自詡識馬高手、心懷僥倖之人的賭性激發至極致。

最終,將那些混雜著眾多劣馬的馬群,以遠高於其價值的整體價格出售。

沈雲甚至估計,即便自己未能挑中上等馬,周通亦會與那位看似中立實則早已暗中勾結的老者,上演一出“半價售馬”的戲碼,繼而讓周圍的‘相馬高手’們上勾。

如此佈局確實精妙,既賺了更多的錢,又賺到了名聲。

可別小看了賺名聲這件事情,這個時代名聲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北魏實行的乃是九品中正制,這九品中正制如同一道無形的壁壘,將社會層次分明地劃分為“九品無寒門”的森嚴格局。

高門大閥的子嗣,彷彿生來便腳踏雲端,輕鬆攫取權勢之巔的寶座。

而寒門子弟,縱使才情滿腹,其奮鬥之終點,往往僅是那些世家子弟起步時的微末官職,其間鴻溝難以逾越。

不過今日之世又有些不同了。

世家豪門的光芒雖未完全黯淡,卻也難掩其逐漸式微之勢,寒門也有了出頭的機會。

比如自己前不久剛拜的老師,那位前左武衛大將軍莫侯狐。

他的出身也僅僅是普通軍戶,卻能在世家大族把持的軍界硬生生地闖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不過自新帝登基後,莫侯狐就被罷官了。坊間傳言是這位老將軍不滿太后垂簾聽政所致,不過箇中真相究竟如何,那就不是沈雲一個小小的軍卒能知道的。

正所謂“酒香也怕巷子深”,總的來說在一個資訊傳播都非常閉塞的時代。

無論你是高門世家,還是寒門子弟,若想要成就一番事業,都必須要建立名聲的基礎上,也就是所謂的“鄉論”。

沒有名聲,莫說做大事,就連死了也同草芥一般。

沈雲搖了搖頭,如今的自己也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軍卒,想那麼遠有什麼用。

此時,一旁的沈瑤正悄悄的瞥向那匹黑馬。

隨後又將目光轉向沈雲,言語間帶著幾分不確定:“可是兄長,你看那匹黑馬,它似乎...似乎有點無精打采的樣子。”

沈雲聞言,目光溫柔地轉向那匹黑馬,笑容中多了幾分深意。

誠然,若論及毛色光澤,此馬或非上乘,但那純粹的黑色沈雲卻是很喜歡。

而真正吸引他注意的,是那馬兒面頰上的一道疤痕,自眼角蜿蜒而下為這馬平添了幾分兇戾之色。

那黑馬看到沈雲注視著自己,輕輕地瞥了他一眼,好似是聽懂了二人之間的對話,竟不屑地撇過了頭。

沈雲見狀,不禁駐足,指尖輕輕劃過黑馬身上斑駁的傷痕——有的已結成堅韌的痂,有的尚掛著未乾的血珠。

他轉而對身旁的沈瑤輕聲說道:“可別小看了它,這是一匹真正上過戰陣的軍馬!”

黑馬也看向了沈雲,那條傷疤下的眼睛黑白分明。

沈雲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這匹馬似乎是在用挑釁一樣的眼神看向自己。

“我想到了!”

莫侯景的聲音突兀地響起,把沈雲嚇了一跳。

他面帶喜色,步伐輕快地踱至沈雲身旁,眼中閃爍著欽佩的光芒說道:“沈兄,你方才說與那馬販的一番話,實在是高,實在是妙!”

沈雲聞言,眉宇間掠過一絲疑惑,先是看了眼一臉懵懂的沈瑤,又把目光轉移到莫侯景臉上,問道:“此話怎講?”

“沈兄方才的一席話,實則深諳佛法之精髓,難怪能得我家祖父青睞有加。”

言畢,他似又覺自己言辭間或有疏漏,連忙補充道:“阿,沈兄莫要誤會,在下並沒有看不起沈兄的意思,只是.......哎呀!還望沈兄勿怪!”

自己說話怎麼就深諳佛法了,我怎麼不清楚?

沈雲被莫侯景一番莫名其妙的話搞得暈頭轉向,但別人誇你,你總不能罵別人不是。

所以他只能用迷茫的眼神看向莫侯景,硬著頭皮問道:“敢問莫侯兄,說的是在下的哪句話?”

“沈兄此問,莫非是在考我呢?既如此,小弟便斗膽一試,若言語間有何不妥之處,還望沈兄不吝賜教!”

說完,莫侯景自顧自地說了起來:“沈兄言,洞悉其內在之精華,忘卻外在之繁複,觀其所應關之精妙,無視其旁騖之瑣碎。”

“對,這話我說過。”

點了點頭,沈雲詫異的看著莫侯景,心中暗道:這小子記憶力是真的好!

莫侯景繼續說道:“鑑真大師曾講法‘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還說‘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小弟之前一直不懂是什麼意思,今日聽沈兄一番話,忽然開悟,豈不不正應了鑑真大師的那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說完,他竟然還一臉羨慕的看向沈雲道:“沈兄,你與佛有緣阿!”

明明每一個字沈雲都聽的懂,可組成一句完整的話時,沈雲懵逼了。

而且,我與佛有什麼緣?

那幫佛爺都是眼睛長在腦門上的,眼裡哪裡能看到我這小小軍戶。

自二十幾年前,南朝的佛光悄然北渡。一時間,北魏朝野上下,王公貴族,豪門世家紛紛都信了佛。

信佛自從成為一種潮流之後,已經到了近乎誇張的程度。

曾經有大臣上書禁佛,言道:僧尼十餘萬,資產豐沃。道人又有白徒,尼則皆畜養女。天下戶口,幾亡其半。恐方來處處成寺,家家剃落,尺土一人,非復國有。

要知道,光是一個洛京就有大小佛寺六十餘所,僧徒上萬!

這簡直是瘋狂,好在皈依佛門,也不是一般平民百姓能玩得起的。首先皈依佛門就要做到六根清淨,怎麼個清淨法?

家裡有地沒有?

有!

家裡有土地不是煩惱嗎?必須清淨掉,捐給寺裡。

家裡有布帛沒有?

有!

布帛是煩惱的源頭!必須清淨掉,絹給寺裡。

家裡有老婆沒有?

沒有啊!

這個可以有。

這個真沒有!

那沒錢沒地的怎麼辦?不好意思,你與佛無緣!

雖然心裡吐槽,但沈雲表面上還是做出欣喜的樣子。無它只因莫侯景口中那位鑑真大師太牛了!

這位鑑真大師,本身非是北魏人士,而是南楚人士,餘二十幾年前北渡而來。

此人在當年就已經是名揚四海的高僧了。當年鑑真大師剛入洛京,就被宣武皇帝請入宮為當時還是皇后的竇太后祈福。

沒想到這和尚還真有點神通,一番操作下來,竇太后病痛減輕了大半,沒過多久還真就痊癒了。

翌時,鑑真和尚名聲大噪,被宣武皇帝封為顯聖禪師。

在後來先帝駕崩,新皇登基太后垂簾,這位大師又被加封為妙源顯聖禪師。

雍王還特意出資建廟,請鑑真住持,沒錯就是那座招福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