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章 救人

楊氏因是府上的當家主母,且府上主子都有十二個,每天的事情更是繁多。今天能來‘水月觀’真真是擠出時間來的,現下到了不得不回去的時候了。於是和裴氏打了招呼,她們一行人就先乘車離去了。

目送著車隊離去,裴氏對柳若安姐妹倆說道,“我們也走吧,還好現在才申時,離戌時關城門還有兩個時辰。我們可以坐車慢慢回去,你們也可盡賞上京秋日風光,鬆快鬆快。在派一名護衛快馬回去,告知府上我們大概在酉時六刻回府。”然後攜著柳若安姐妹倆登上馬車,張媽媽自去吩咐隨行護衛。

馬車追著日頭,行駛在官道上,緩緩朝著上京城東門而去。柳若安問裴氏,“夫人,請問這‘五珍粉’是什麼呀,剛才聽您和二位舅母的談話,似乎這是很珍貴的樣子。”

“你說的不錯,‘五珍粉’雖不是頂貴重的物品,但相較別的調味品說來,也是蠻貴重的了。蓋因裡邊用到了香菇、松茸、雞樅菌、蘿蔔、竹筍等五種食材,只雞樅菌和松茸稍微難得一些,餘下三種材料還好。五種食材以秘法炒制,在以一定比例調配。”

裴氏帶著嚮往的神情回憶道,“你們兩個還小,不知道當年這‘五珍粉’可是很火爆了一陣子。哦,對了,這開始甚至都沒有一個正式名字,是十幾年前太后娘娘出宮來水月觀,為先皇舉行祈福法會。太后沒有胃口吃不下東西,觀內的道長就用菌菇湯打底,下了一碗手擀麵,在放入上‘五珍粉’,太后吃了胃口大開,欽賜此粉為‘五珍粉’,遂火爆上京城內外。我後來跟著我母親也來吃了一次,回去逛街遇見驚馬,被你父親所救。所以,這碗麵條的滋味,我念了十幾年。”

被塞了一嘴狗糧的柳若安看著窗外的景色,默然無語,心想,我是誰,我在哪?我只想聽‘五珍粉’的故事,我不想吃狗糧啊喂。好在裴氏很快反應了過來,淡定的繼續往下說道:“此粉後來火爆上京城,有的勳貴之家仗勢從水月觀一次拿好多,讓住持大師不勝其擾,告到了太后面前,太后降下懿旨,言明京城勳貴之家,無論何人,每房每年最多隻能購買兩瓶,這才遏制住了那股歪風。”

裴氏喝了口茶,繼續說道,“本來我是隻想買三瓶的,但是想到你前天給你大舅母的那個方子,想著你可能喜歡廚藝,就多買了一瓶。對了還有個事情要和你商量,看你意下如何。”

“夫人,您說吧,啥事兒這麼神秘呢!”柳若安笑著調侃裴氏。

“你這丫頭,真真是……”裴氏笑著搖了搖頭,復又說道,“我心想著你可能比較喜歡廚藝,正好我們府上人少,也沒那麼多的規矩,你也過了十歲,我就在想要不要給你院子裡開個小廚房,你有新點子也好隨時動手,只一條,有好吃的不要忘了我和宜兒。”說罷,裴氏對著柳若安眨眨眼。

柳若安想著,這麼好的事,一定要答應啊。現在自已的身份也不用親自下廚,自已只管出主意,自有小廚房的人幫忙動手。想到這裡,她對著裴氏說道,“夫人,我同意,就是可不可以到時小廚房弄好了,看是從大廚房直接撥幾個人過去還是從人牙子那裡買幾個人放在小廚房。”

“這個你就不要擔心,我會給你弄好的。”

話音剛落,就見馬車一個急剎,車內幾人登時東倒西歪,年紀最小的柳若宜收不住勢,往車壁上撞去,還好柳若安臨危拉了她一把,才使得她免於受傷。好不容易穩住了,裴氏沉聲問道,“怎麼回事。”

趕車的侯大聽到裴氏的詢問,忙恭敬地回答道:“回夫人的話,是前面一輛牛車突然竄出來,小的收勢不急,這才差點撞上,請夫人恕罪。”他邊說邊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心裡有些後怕,這如果真的撞上去,後果簡直就是不堪設想。

裴氏聽完侯大話,想了一想,讓侯大把車趕到邊上,過去看看有沒有什麼能幫得上忙的。

侯大聽吩咐把車趕到路邊,過去看了片刻,回來稟報道,“夫人,是前邊牛車上有一位婦人孩子已經入盆,但是是臀位,她們村裡的穩婆解決不了,讓送到京城裡最大的醫館‘百草堂’去。結果用牛車送到京城的路上,想是越趕越急,牛竟不聽指揮了起來。”

聽得這話,裴氏讓隨行的張媽媽過去問那名婦人,有沒有腹部一陣陣的發緊的感覺,張媽媽過去問了又回來稟報,那名婦人說腹部在間隔一刻鐘左右有輕微發緊的感覺。

裴氏聽得這話,再撩起簾子看看外面的路,心裡一盤算,大約婦人也快生了,從這裡到麗景門還有快一個時辰的路,她們的牛車又不聽使喚,乾脆讓那名婦人和她婆母乘坐自已的馬車好了。 就在這時,道旁哭聲傳來,驚得裴氏向外看去,原來是產婦不知為何暈了過去。

看到這裡,她對蘭巧和張媽媽說道,“你們去問問那位婦人的親屬,願不願意乘坐我的馬車,帶她去百草堂。要是她親屬同意,你們就其中一個人和她婆母把她扶到我的馬車上來,另一個幫忙拿她的東西。”

張媽媽看著裴氏肅穆的臉色,到嘴邊的話嚥了下去,和蘭巧一起過去詢問,片刻之後,張媽媽和婦人的婆母扶著她來到了馬車邊,蘭巧拎著東西走在後邊。一眾丫鬟婆子一起幫忙,終於把婦人抬上了馬車。

婦人婆母千恩萬謝,裴氏受了謝,對她說道,“那是你兒子吧,你和你兒媳婦坐我的馬車,讓他趕著你家的牛車殿後,進城了要是不知道百草堂在哪就攔個人問問。”說罷,聽著她對他兒子叮囑完,她就對著侯大說,“走吧,把車趕得快一些穩一些。”

馬車快速離去,帶起陣陣塵土。車上,婦人婆母說自家住在京城十五里外的小河村,夫家姓李,她的兒媳孫氏今天早上在餵雞的時候,彎腰動了胎氣,穩婆看後說是孩子臀位入盆,要送到京城的‘百草堂’去看看,這才借了牛車,誰知半路竟出了如此意外。

裴氏聽罷,對著她說道;“想必也是三清祖師有靈,竟讓我們在白馬山這一帶遇見了,我喊你李大嫂子可好。”

“使不得,貴人能捎帶我們去京城,我們已經很感恩了,怎能在如此。”李大嫂子說道。

“無事,就一個稱呼而已。李大嫂子,你大可不必緊張。”說完,讓張媽媽把軟墊墊在孫氏身下以後,將就著這環境和李大嫂子一起照顧孫氏。再讓兩個孩子把馬車車窗關上,以免漏風進來,讓兩個孩子坐在自已身邊。

為了避免李大嫂子緊張,一路就沒有在說話。就在這一路寂寂無聲中,麗景門已經遙遙在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