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珍閣’,站在百珍閣門口,看著眼前的這棟三層閣樓,再看看朱漆黑字牌匾,蒼勁有力的‘百珍閣’三個大字讓人眼前一亮。
“就這家了。”柳若安對著柳若宜說,“二妹,我們進去吧。”
才一進門,就有年輕的婦人,穿著胭脂色上衣配琥珀色齊腰襦裙,面帶笑意的走了過來。“早起就聽得喜鵲在枝頭輕啼,原來是平陽侯家的小姐登門,小店真是蓬蓽生輝呀。二位小姐快快請進,今天是來看點什麼。”管事娘子在旁帶路,並殷勤的介紹著。
行至後院的大花園,只見裡邊沿著院中的松樹,分了有七八個雅間,大的約有兩丈見方,小的約有一丈見方。管事娘子帶她們一行六人進了其中一間名為“珍珠”的,面積約一丈五尺見方的房間。行禮如儀:“二位小姐稍待片刻,我這就去吩咐她們備上茶水點心,並把飾品冊子拿來給您二位看。”說罷,管事娘子就下去了。半盞茶的時間功夫,她身後跟著一個十幾歲的跑堂夥計,兩人一起進來。管事娘子先把手中的活頁珠寶冊子遞給了蘭巧,再由蘭巧遞給柳若安和柳若宜,復又把夥計手中茶盤裡的茶和茶點放在雕蝶戀花的櫸木高腳桌上,就垂手站立在門邊靜靜的等候著柳若安和柳若宜姐妹倆的詢問。
柳若安首先看的是鐲子冊子,她打算買一對鐲子她和柳若宜一人一隻,也算是姐妹情深的一個見證,再給裴氏也買一對鐲子,其餘的暫時還沒想好。只見她倆對著冊子反覆翻看,最終選了銀鎏金嵌琺琅纏枝花珍珠手鐲、描金喜鵲紋金手鐲、點翠樓閣紋金手鐲、鏨花纏枝羊脂玉手鐲、掐絲金葫蘆燈籠紋金手鐲各一對,金累絲雙鸞點翠珍珠步搖、蝙蝠紋鑲琉璃珠顫枝金步搖各一支,白玉螭紋雞心佩、碧玉喜上眉梢佩各一枚。
柳若安對著垂手站在門邊的管事娘子說道:“麻煩你把我們選的這些鐲子、步搖、玉佩都呈上來,讓我們姐妹倆看看,好決定在買哪些。”
“是,您二位稍待,我這就去把您選上的首飾都拿來讓您過眼。”管事娘子施了一禮,轉身朝門外走去。
片刻後,管事娘子手捧一個朱漆戧金人物花卉紋三層妝奩進得雅間。她把此妝奩面朝姐妹倆放在櫸木高腳桌上,當妝奩緩緩開啟,只見最上層放著金累絲雙鸞點翠珍珠步搖、蝙蝠紋鑲琉璃珠顫枝金步搖各一支,中間放著白玉螭紋雞心佩、碧玉喜上眉梢佩各一枚,最下層空間稍微大一些,饒是如此,也擠擠挨挨的放著五對鐲子。
柳若安和柳若宜走到桌邊,看著妝奩盒中的飾品,只見內裡黃金閃耀著璀璨的光芒,各色寶石、珍珠、青玉、白玉如同繁星般點綴在其中,首飾的工藝非常精湛,每一個細節之處都透露出難以言說的奢華與尊貴。而這些首飾交織在一起,當柳若安或柳若宜偶爾拿一件出來把玩之時,那清脆悅耳的碰撞聲,宛如天籟之音,在這小小的雅室之內迴盪開來。 這聲音似乎帶著一種神秘的魔力,讓人不禁為之陶醉。這些擺放在她們面前的飾品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無聲的宣告——她們姐妹倆的家世和地位 ,不僅是財富的象徵,更是權力和地位的體現,它們的存在讓整個妝奩都顯得格外珍貴和奢華。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反覆對比和精心挑選後,柳若安和柳若宜終於選到了那些最令她們心動、最符合她們心意的首飾。這些首飾或許有著獨一無二的設計,或許閃耀著令人神往的璀璨光芒,或許散發著神秘迷人的氣息,但無一例外,卻都是她們心中的最愛。這些首飾不僅僅是外在的裝飾品,更是她們內心自信的體現。它們將陪伴著她們,成為生活中的亮點和某些記憶的見證。它們就像星星般閃耀在她們的眼前,讓姐妹倆感到無比的興奮和滿足。
柳若安和柳若宜商量完畢,指著桌上的碧玉喜上眉梢佩、蝙蝠紋鑲琉璃珠顫枝金步搖、銀鎏金嵌琺琅纏枝花珍珠手鐲、掐絲金葫蘆燈籠紋金手鐲對著管事娘子說:“就要這些了,把她們給我包起來。”柳若宜想了想,復又說道:“哦,對了,在買十四枚小的銀戒指,戒指和之前的首飾分開包起來,都交給我身邊的丫鬟就可以。我先付五十兩銀票與你,其餘不夠的暫時掛在賬上,然後你們派個跑堂夥計,我撥一位護院,讓他跟著我家護院去平陽侯府找賬房結算剩餘的銀錢即可。你看這樣可以成嗎?”
管事娘子臉上做為難之色:“大小姐,這事小婦人不能做主,我得去問問大掌櫃的,您看可以嘛。”
“行,你去問問,成與不成還請速速回話給我。”
……
“柳大小姐,勞您久等了。掌櫃的說原沒有這個先例,但是他敬佩平陽侯公忠為國,願意開這個口子。”管事娘子說道。
時間倒回到半盞茶之前,管事娘子尋到大掌櫃,正欲敲門,卻見門內走出一人,正是這‘百珍閣’的幕後東家,她婆母奶大的孩子,鎮北王世子楚瑾寧是也。“有什麼事情嗎,王家嫂子。”
“回世子爺的話,平陽侯家的小姐來閣裡買了一些首飾,沒有明說,但我估計她是身上銀錢不夠,說是要先付五十兩銀票,剩餘的銀錢讓店裡派個夥計去平陽侯府找賬房結算。因閣裡只有記賬,沒有這樣的先例,我特意來問問大掌櫃的。”
“可以,雖是記賬,但餘款當天就結清,有利於回款 。你去回覆,就說這事可以。以後遇到這樣的事情,可以酌情考慮,那些口碑好的人家亦可如此。”
管事娘子回來回話,內心還在想著,自家世子爺雖然才十五,可是商業天分當真奇佳,當年老王爺偏心,續絃娶了現在的王妃後,就對世子爺不管不問,要不是有太后娘娘照拂,只怕世子爺也活不到現在,世子爺把前王妃嫁妝鋪子裡的這座金樓要了來,幾易其手,最後又落在了世子爺名下,短短兩三年,就把一座瀕臨倒閉的金樓經營的有聲有色,成為了西市第一大金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