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九章 道唯一法萬千

沈庭文雖說言語有些倉促,但行步卻並不慌張,帶著衙役轉入後院,視線中便看見一位穿著紫金道袍的年輕男子,坐在廳中品茶。

男子也感應到了沈庭文的視線,朝他看了過去,沈庭文與其對視,看清這男子面貌,初始並未看出有什麼奇特之處,只覺得其目光熠熠生輝,眼神給人一種,無論悲喜皆是堅定不移的感覺。

“末官拜見護國法師!”

沈庭文幾步走入客廳鄭重行禮,將玉符雙手奉還。

承宗真人將玉符放在桌上,溫朗地道:“不必拘謹,且坐下說話。”

沈庭文開口謝過,就坐在了下位,雖然他經常去京城的道觀,但還是頭一次見到這位承宗真人,忍不住暗暗打量,揣測其來南康縣所謂何事。

承宗真人似有所覺,笑了笑道:“我來南康縣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原本並未打算見你,只是國都有人給我發了一封符訊,說是你想要棄官入道修行?”

沈庭文把頭垂下:“末官一時思慮不周,率性而為,萬望真人恕罪。”

承宗真人擺了擺手,道:“心中向道,你何罪之有,我來南康縣兩個月,觀你所做所為,倒也有趣,在聽說你想辭官修行的時候,我就飛符讓國都道館準備給你授籙制碟,可隨後就收到回訊,說你主動向朝廷上條請罪,又不想做道士了,我猜到你是肯定是受了朝廷的申斥,就臨走時過來送你一粒定心丸,順便與你道歉,這事本就是我當初做的差了。”

“真人此話何意?”

沈庭文不明所以的問道。

護國法師話中的後半段,說什麼定心丸和道歉,他聽得雲裡霧裡。

承宗真人抬手一點,指尖冒出靈光,瞬間凝聚成一枚玄青色符籙,道:“當年朝廷要你來做南康縣的縣令,主要是我的提議,我見你精於符籙一道,又身有功名,便將你舉薦給了陛下,打算等到時機成熟再度你入道,卻不想反而阻了你的修行。”

言畢,將符籙打入了沈庭文的眉心。

這符籙方一進入腦門,沈庭文腦海中便多了許多妙法口訣,乃是一們名為【指玄還真集】的道法寶典,不僅包含了從煉精化氣至煉氣化神的修行內容。

只是在看到煉精化氣的內容後,他神情猛然一變,因為這門道法跟他得自童子的修行法門有所出入,但此時也容不得多想,起身後退兩步,對著承宗真人伏身拜下:“弟子謝過真人傳授道法!”

承宗真人受了禮,道:“這道法先傳給你了,自今日起你就是我頤中觀的弟子,但要正式入門,還得按照朝廷的規矩來,放下官身才可回國都授籙,我相信這一天你不會等很久,不過有一事我得給你先提個醒,就算你辭官入道,屆時朝廷還是會把你留在南康縣,對此可有怨言?”

沈庭文想了想,臉上若有所思,道:“弟子並無怨言。”

承宗真人微笑道:“一點就通,果然聰慧,到時候你就是南康縣的道館監院,有什麼需求,可以直接飛符告知與我,這枚通傳玉符也留給你用,若是遇到什麼麻煩,此玉符可臨時調動郡下其他道館聽命與你,實在解決不了的,也可持此玉符去找下灣村那位地仙幫忙。”

沈庭文怔了怔,道:“去找那位隱谷的狐仙?”

承宗真人抬手一抓,手裡憑空多了一本書冊,道:“這是那隱谷的人丁名冊,我此番來南康縣,就是替朝廷處理那隱谷的歸屬問題,好在這位地仙通情達理,我並未多費口舌,她就主動提出願意歸附我國,如今受了陛下敕封,做了我丹朱國供奉的上客真人,所以庇護南康縣,她也有一份職責。”

沈庭文點點頭,他對此亦有所料,因為除了那位地仙,也沒什麼事能讓護國法師親自跑一趟南康縣。

承宗真人繼續言道:“我過來時,胡真人已經散去了遮掩隱谷的禁法,但山中百姓出行不便,所以你還需要儘快打通山間道路。”

沈庭文下意識地問道:“胡真人何不直接用法術開闢道路?”

承宗真人笑了笑,放下手中的名冊,道:“隱谷此刻已經歸附南康縣,只能由官府出面,讓一位地仙為出手,谷中的百姓會如何看待朝廷。”

沈庭文恍然,道:“弟子明白了。”

承宗真人微微頷首,又交代了幾句,便走出客廳騰身入空而走。

沈庭文也跟著走到外間,目送這位護國法師遠去之後,臉色忽然變得陰晴不定,轉身走到韓世雄閉關的別院,望著入口門戶上的警示符籙,他方向一改,出了內院,召了縣丞和縣尉道衙門後廳議事,把隱谷的名冊交給兩人,命他們從下灣村過去,請那裡的土正做嚮導,幫忙打通隱谷通向外界的道路。

將隱谷的事交代之後,他馬上回到書房,將剛剛所得的道法仔細再過了一遍。

經過對比,發現跟童子所傳的法門初始並無差別,只不過在練氣化神的地方差別很大。

承宗真人【指玄還真集】通篇言明,步入煉氣化神境界後,集周天火候,得玉液還丹,洗練陰神,化出陽神,直至陰神粉碎原形,功到陰盡純陽,至真人顯象,陽神既出,肉身已經不再那麼重要,憑藉陽神能飛騰萬里,俯山觀海,千變萬化,從心所欲,如果不打算求證天仙,可以說已經得道,住世地仙基本就是這一類。

童子傳給他的修行法門卻截然不同,待體內築基培藥功成,再練外藥,行歸復法,以身聚爐,化出陽神,再合五行為基,融煉陰神陽神,煉成元神,可謂性命雙修,修煉到最後,形神合二為一,不分彼此,這是神形兼修,心身全面修煉的道路,和承宗真人所傳道法完全不同,修煉至大成,自身還歸太虛,大道存心,散則成氣,聚則成形,浩劫難滅,壽與天齊。.

兩門道法都玄奧非常,應該都不是假傳,沈庭文於修行並無多少見識,沒有老師指點,無法分辨兩門道法孰真孰劣,剛才他慌亂之下,差點忍不住想向韓世雄請教。

眼下最關鍵的是,他已經按照童子所傳道法完成了築基前的準備,現在想改修道法是極為麻煩的事,基本跟廢功重修沒什麼區別。

沈庭文盼著那童子現在可以出來讓自己問個清楚,可從經歷了上次下灣村封神之後,那本【鉤吾通鑑】的冊子至今也沒有出現過。

正心思憂慮的時候,一本熟悉的小冊子憑空出現,【鉤吾通鑑】竟然就真的現身了。

光影閃動,成就了一篇新的章回。

“第六十五回,見真人縣令入玄門。”

未等冊子合上,沈庭文就開口喊道:“我有事要請教!”

“別叫這麼大聲,我知道你要問什麼。”

童子跳了出來,遞出一顆花生米,道:“你應該清楚,這個世界是我弄出來的,用你聽得懂的話來說,這裡的一切解釋權歸我所有,所以這個世界你得到的法術是真的,我傳給你的法術也是真的,至於怎麼選,就需要你自己決定了。

再說了,誰規定只有一種道法可以修煉得道?不過是殊途同歸的事罷了。”

“是啊,殊途同歸,術有千千種,道卻是唯一。”

沈庭文笑了,自己真是當局者迷。

伸手接過花生米吞下,腦海又多了一篇道法,內容是童子之前所傳法門後續煉氣化神的部分。

童子能開闢這個世界,給的法決又怎麼會差了,之前不過是得了一篇丹符書就能臨摹製出道館的符籙,現在又何必煩惱這些事。

當然主要原因還是在童子身上,沒回去之前,他內心始終無法信任這個神通廣大的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