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寄生母體
唐健和陳院士這次過來的目的,就是為了盤古人工智慧,想要問問陸恆盤古能不能全面開放。
不是簡陋版的盤古,而是類似國外的超級人工智慧,可以進行輔助科研,大部分工作,都可以讓盤古人工智慧替代。
陸恆考慮了一會才說道:“目前的問題是生物晶片不夠多,盤古人工智慧使用的是生物晶片作為核心運算,普通的晶片發揮不出效果。”
普通晶片製造出的就和陸智差不多了,也可能隨時失控,到時候國外一個失控的國內也出現,那真的會天下大亂。
陸恆這才沒有重新嘗試在電子晶片上製造另一個類似陸智的人工智慧。
“那有解決辦法嗎?比如生物晶片擴產呢?”唐健期待的問。
以前沒有這麼大的壓力,國外人工智慧沒有全面應用,功能上也比現在弱很多。
現在不一樣了,阿美莉卡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夏國已經出現火星種植的生物,也想要追趕競賽,這次全面普及,很多人失業,可人家立刻有無數資本家因為人工智慧指導幫助,建立更多工廠。
可以說完全擺脫了前幾年的經濟頹勢,進入快速發展期,經濟越來越繁榮了。
人工智慧沒有讓人類沒有工作,反而創造了無數新的崗位。
航天探索計劃,還有各種新的科技突破,帶來了新的市場和工作崗位。
現在夏國這邊情況卻不一樣。
也在進行火星專案,可這個專案帶動的產業並不多,火星的專案完全依賴陸恆。
只是將陸恆的東西發射到火星。
從這個角度來看,現在夏國又落後了。
唐健詳細分析了這裡面的關係,讓陸恆知道為什麼現在急需類似國外人工智慧的產品帶動科技發展。
陸恆以前沒考慮過這個問題,現在聽了唐健的分析,才明白很多事。
陸智的潛力現在算是爆發出來了,就像是世界上突然多出了數億數十億頂尖人才,這些人才還不會消耗食物這種資源,只需要使用電力。
這種情況下爆發出的發展潛力難以估量。
生物科技陸恆的確處於領先,可這又能怎樣呢,生物科技現實應用都需要不少時間。
沒有人工智慧直接化身億萬來的直觀。
現在的問題是陸恆也要學習國外經驗,就是將盤古開放,讓更多人使用,也相當於讓自己的副腦化身億萬,讓夏國多出無數人力資源。
這些資源可不是體現在體力勞動資源上,而是智力勞動資源!
最後唐健總結道:“我們需要人工智慧儘快大規模應用,推動各行各業發展,生物產業我們依舊重視,但現在需要兩條腿一起走路!”
“你有什麼困難,都可以提,為了實現目標,我們可以大力投資,不計成本。”
“聽你的意思應該是生物晶片產能的問題,那我們就想辦法提高產能。”
這件事以前唐健就提過好幾次,能不能擴大種植範圍,不要只在恆基生物總部種植,陸恆一直推脫,沒有答應讓其他地方也種芯葵。
唐健說了這麼多,陸恆也理解擴產的重要性。
這對他來說其實也是有利的。
生物晶片多了,就相當於他的副腦多了,這些副腦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依舊在陸恆的控制下,能夠獲得更多算力。
將世界樹擴散到其他地方種植也不是不能實現。
最終陸恆還是決定同意擴大種植範圍的計劃,反正總部的鐵塔計劃不變,其他地方也同時進行。
“技術上是可以解決問題的,世界樹和芯葵是伴生生物,只要合適的環境,都可以存活,這樣吧,我們提供這兩種生物的種植方法,並且派出技術指導員指導其他人種植,其他地方沒辦法按照我們這樣,弄鐵塔,那就像是種葡萄一樣,搭建很多低矮的架子種植,需要的土地會更多,這個目前來看應該也沒什麼問題了。”陸恆說道。
以前自然是不敢這樣的,因為耕地面積有限,夏國有耕地面積紅線,在陸恆沒有重生時,問題已經非常嚴重。
很多土地原本是農田,後來都因為城市擴張,最後變成了高樓大廈。
還有很多農村,因為勞動力不足,土地也都拋荒了。
全部雜草叢生,根本沒有人打理。
陸恆就是農村人,知道問題有多嚴重,當時他們縣城附近,很多土地都沒有種糧食。
就算種植,可因為糧食價格低廉,在田間地頭,都不是種糧食而是改成了許多經濟作物。
比如藥材、果蔬等等。
這種情況在陸恆出現後發生了根本性改變。
因為陸恆的基因技術,讓主糧再次得到進化,同樣的土地,現在能翻幾倍產量。
就相當於原來的耕地面積,翻了好幾倍。
糧食已經不再是問題。
也不用考慮耕地紅線。
另外還有陸恆研究出的澱粉生物,可以在海洋中實現澱粉製造生產。
海葫蘆經過長期稽核研究,已經確定沒有問題,可以大規模種植。
近海甚至是遠海,只要在控制範圍內,都可以規劃種植基地。
特別是熱帶,也就是南海那邊,完全可以實現一年收穫好幾批海葫蘆,獲得大量澱粉。
無數牲畜需要的飼料,食品製造需要的糖類,都可以透過澱粉獲得。
現在陸地上的耕地,就能夠劃出一大批,用來種植芯葵。
唐健讓陸恆介紹一下種植條件,他腦海裡有相關資料,立刻可以計算出能夠種植多少面積,提供哪些支援。
情況緊急,越快敲定越好。
陸恆原本沒有什麼準備,不過並不影響,副腦極短時間內就拿出了一份種植芯葵和世界樹的手冊。
“我這裡早就做過預案,那我們今天就商討一下擴大種植的計劃吧。”陸恆說著開啟了投影儀,直接將一份方案呈現在兩人眼前。
看到這個方案,唐健頓時失笑道:“看來我先前其實根本不用說那麼多,你早有擴大種植的計劃了啊。”
陸恆乾笑幾聲沒有接話。
隨後陸恆開會介紹擴大種植方案。
“目前我們有幾個方案可以選擇,也可以選擇多個方案,第一個,是利用我們夏國廣闊的丘陵沙漠土地,這些土地的陽光資源非常豐富,日照能夠提供芯葵和世界樹需要的能量,我們只需提供水,營養元素,就能大規模在沙漠和丘陵種植芯葵和世界樹。”陸恆緩緩說道。
陳院士說道:“就和我們光伏產業差不多嘛,在沙漠地區我們建立了大量光伏發電基地,還有熱能發電廠。”
陸恆知道陳院士說的這些,光伏發電就是很多太陽能電池板可以智慧控制,它們全部鋪設在地表,跟隨陽光光線移動,只要有陽光它們就能發電。
另一種熱能發電,看起來也和科幻片差不多。
在一塊很大的區域,利用反射原理,將方圓數十公里,全部鋪滿小型反射鏡。
這些反射鏡也能夠自動跟隨陽光,固定一個角度。
最中央是一處高塔,這個塔很不簡單,使用了特殊材料,還有複雜的機器。
數十萬個小型鏡片將陽光折射到高塔的一個點,中間的這個點溫度甚至超過數千,就靠這個熱能,可以完成發電。
這種熱能發電在夏國目前還不多,但只要看過宣傳片的人都會被震撼。
當然這種發電設施也只能在沙漠裡安裝,因為破壞力驚人,匯聚的陽光能讓天上任何經過的物體都直接氣化。
連空域都會成為禁區。
沙漠荒無人煙的地方自然很多,所以副作用並不大。
倒是一些風力發電,危害性更大,巨大的風扇轉起來,會形成超強氣流,每年都會有很多鳥類生物死在扇葉之下。
陸恆的第一個方案就是復刻沙漠的光伏發電,熱能發電,再多新增一種大批建設的設施。
唐健聽完後馬上表示道:“沒問題,我們可以立刻成立一些企業,專門從事這項工作,只要我們全力發動,幾個月就能建設出數百數千這樣的基地。”
“可以,那我說說第二種,這種就是普通的種植,讓一些承包了土地的企業,他們將以前種植糧食的土地用來種植芯葵和世界樹,糧食現在將來,我們都不會缺少。”
陸恆考慮了一會,又補充道:“將來我可以對世界樹再次升級,將糧食種植也移植到世界樹上,讓世界樹成為土壤,其他生物成為寄生在世界樹上的生物。”
想要實現也不是特別困難,世界樹簡單點說就是一種營養運輸生物。
它能透過根系吸收大量營養物質,供應寄生在它枝幹上的生物,目前這種生物只有芯葵這一種。
可未來人類是不是也能寄生在這種生物之上。
在世界樹身上挖一個洞,就能獲取食物。
陸恆的副腦其實是計算過這種可能的,而且還有後續方案,只不過沒有列在這次方案計劃裡。
事情還是要一步一步進行,不能太快了嚇到其他人。
“這個也沒問題,我們對農業公司是有管轄權的,到時候強力推行世界樹和芯葵種植就好,最後一個方案呢?”唐健問。
他也在猜最後一個方案是什麼,難道也是種在海里。
和海葫蘆差不多,讓海洋成為耕地。
陸恆並沒有改造海洋的想法,至少暫時沒有,世界樹的最初模板是海洋生物,可經過陸恆無數經驗值無數次進化後,已經成為陸地生物。
芯葵和世界樹都只適應陸地環境。
“最後一個方案就是分配到夏國各個農村家庭裡,讓他們也跟著種,我可以提供一種小體型品種,就和香蕉井樹差不多,最多幾米,種在房前屋後,每年收割幾次芯葵,出售幾枚生物晶片,這些生物晶片可以給他們家庭創造不小价值。”
其實就是癌症植物種植方案的翻版。
癌症植物讓幾個貧困縣脫貧致富,現在芯葵全國推廣,讓每家每戶都額外收穫一大筆錢也是沒問題的。
唐健這次沒有立刻答應,因為他覺得這個數量有些誇張了。
真能消耗掉這麼多生物晶片嗎。
唐健信手拈來一些資料,他說道:“你知道我們有多少農民嗎?億以上,3億農民工,你這是要讓農民工都回家種芯葵啊,先不說你這個芯葵擁有巨大經濟價值,將來真每家每戶種植後,會不會出現大量返鄉潮,到時候城裡就找不到人建設了,還有工人...。”
“拋開一切不談,就說說生物晶片的需求量,真的需要那麼多嗎?我們沙漠丘陵也在弄,農業公司也會配合,完全不需要更多的補充了。”
陸恆眉毛一挑,搖搖頭道:“要開放種植就完全開放,讓普通農民也跟著種,區別對待可不好。”
“可是能消耗的過來嗎?還有城市缺少工作的人口怎麼辦?”唐健問道。
陸恆點頭道:“再多的生物晶片都能消耗掉,你沒有理解生物晶片的含義是什麼,每製造出一枚生物晶片,相當於我們多出一個獨立思維,並且能完全控制的智力人口。”
“將來我們可以製造一種生物機器人,適配上生物晶片,就能讓這些生物機器人替代我們人類工作。”
“為什麼城裡人一定要農民工辛苦工作呢,一定要農村出來的人到城市當服務人員...,這是過去社會的執行方式,現在不一樣了,每個自然人都有權利享受到新技術帶來的新生活方式。”
陸恆說了很多,唐健和陳院士都沉默了,好半天陳院士才吐出一個詞道:“c,s。”
擁有副腦陸恆立刻知道這是什麼意思,點點頭道:“不錯,就是gongchan,當我們的生產力達到一定地步後,也會實現我們的理想。”
“沒有人生來就該給人服務的,我們可以製造出機器,來為我們服務,不管是生物機器還是機械的機器。”
開放種植,每個人都可以獲得小型化的世界樹、芯葵種植。
用種植收穫的金錢,滿足自己的生物需求。
芯葵獲得的生物晶片,又在建設一個完全由生物機器人負責工作的全新社會。
人類似乎什麼都不用幹了...。
當然也不是什麼都不用做,有腦力優勢的人依舊可以貢獻更大的價值,只是不需要普通人類出賣體力,不用再低人一等給別人服務。
這是一種長期發展趨勢,現階段是不會立刻實現的。
陸恆還有一點沒有說明,真在夏國大範圍種植世界樹和芯葵,將來所有世界樹其實是能夠連線在一起的,整個地表都可以被覆蓋。
從分散的個體,成為一個整體。
世界樹的枝幹可以擴大,讓城市建設在“樹上”。
土地能提供的營養,各種元素,將由根系去獲取。
礦樹將來也能和世界樹融合,世界樹是一切的根基,能夠融入無數的生物,成為無數生物的寄生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