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章 剋制表達欲

以前遇到聊的來的人,就不自覺訴說自已的悲慘經歷,自卑的童年,懦弱性格的遺憾,被別人欺辱的故事,好像把一切都推脫於別人,或者環境,自已是個受害者。但當你自已把自已看得很低時,別人又能怎樣說你呢?除了安慰和保持距離,還會有第三種結果嗎?哪怕你經歷過無比悽慘的事情,也不要靠賣慘來博取同情,像個正常人一樣,只要你這樣想,你就是一個正常人,你只不過提前想展示那顆脆弱的心,好讓對方來安撫你,從而獲得關係的極大進展。如果對方因此愛上你,或者有情緒共鳴,你們只是同病相憐的可憐人,如果沒有一方沒有走出來,那只是兩個絕症患者,最後的依偎而已。

提前把那個面具摘下來,你以為的真實誠懇,大多不會換來擁抱,對方只會被你嚇跑,而是經營好你此刻的角色,此刻的責任,當對方對你越來越瞭解,後來才發現你心裡有一個受過傷的小孩,那她便會更愛你,更想把你治癒好。因為你堅毅的性格,從來不訴苦的剋制,反而會讓別人覺得你很了不起,隨意的宣洩很簡單,深藏不露的剋制反而偉大又艱難。

放肆去做各種事情吧,有時候那些超越世俗規則的小調皮,會成為你記憶中青春的回憶。人就不應該一直被社會規訓,偶爾跳出來,偶爾放肆一下,才是青春該有的樣子。但不是叫你去欺負人,去犯法,而是偶爾不用替別人想那麼多,不用太過焦慮,有時候自私一點,不用太過在乎別人的感受。如果自已都安撫不好,自已都不開心,沒有什麼太多的正能量,更別談能讓身邊的人開心。人需要在各種角色,各種經歷裡,反覆的思辨,矛盾,最後找到一條自已心甘情願要走的路。

那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呀,我要的是什麼,我知道我要去哪裡,就不會隨著大眾哪個熱點,哪個又很新奇,就不會被大眾裹挾去追隨當下的熱鬧,我有自已要走的路,你們要去哪裡,請隨意。

認真對待當下的生活與角色吧,因為你的角色可能馬上就要變換,可能就是最後的一段記憶了,不要去敷衍,不要覺得煩躁,人生經歷的一切事情都有他的原因。我們要做的是認真的對待,不要走進思想的死衚衕,你相信有希望那就一定有希望,如果你什麼都不相信,自然什麼也不會發生。其實最簡單的道理,反而需要最深刻的經歷與思考才能得出來,光看過沒經歷過,其實等於沒看過。

你是怎樣一種存在,讓人難以忘卻,卻又不想去追隨。理智的腦子還在權衡利弊,心卻恨不得完整的掏出來奉獻。愛人要愛到這樣一種程度,不怕心碎,不顧一切,無所畏懼,至少對自已青春有一個交代。我們總愛防備,防到最後都變成了遺憾,或一個人的孤獨。哪怕沒得到,我也想產生交集,留下一些轟轟烈烈的記憶,而不是一個人腦補的劇情,一個人的幻想,一個人的遺憾,一個人午夜夢迴,哭溼了枕頭也回不過去,於事無補。

有時我們分不清楚努力的意義,是努力讓自已的老闆買車買房,還是努力實現自已的夢想。是提前內捲成為最優秀的人,還是看透本質,早早躺平,拒絕內耗,提前進入了養老生活。終其一生我們都在找一個適中的法則,但那個最佳的平衡點,大部分人一輩子都找不到,不是從來沒有追求過,就是從來沒有放下過。我們都困在自已的執念裡,有自已的喜樂與怨恨,自已的憂愁與幸福,我們不希望打擾別人,也不希望被別人打擾。但一個人又過不好,必須要與別人產生些交集,產生些交流,才能驗證自已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人都是從偏執慢慢調整到包容的,這個過程需要一生的修煉,年輕時像個憤青一樣,憤恨一切不公,對社會抱有極大的意見,後來切身經歷了許多,換了視角看問題,許多問題好像也無從解答,也清楚了人性與社會執行過程中的複雜性。不再贊成每一個對立的觀點,而是更多的站在各方觀點中,去看一個事物的本質,人們之所以產生爭論,只是因為一方觀點對他有利而已,有時候我們不在乎正確,只在乎這個觀點會不會被多數人支援,那樣就能獲得自已想要的方便。

其實到現在我的性格還是很倔強,我知道怎麼做,會讓別人更加喜歡我,但我偏偏不會這樣做,因為我的自尊心很強,因為我不想委屈我的靈魂。人生在世總是要堅持點什麼,來展示自已的特殊性,自已的高貴性,哪怕從總體來看,人都一樣,但我一定有不一樣的地方,一定有與眾不同的優點,這個我深信不疑。

一個人閒來無事,在馬路邊散步,每一步都很慵懶,緩緩前行,沒有終點,沒有方向,沒有匆忙。人生來就屬於自然,就應該與自然同行,感受自然的鮮活,而不要久居於水泥鋼筋的小房間,失去了靈氣,多了束縛,徒增多餘的慾望。看電影,不如去看街邊的人生百態,瑣碎匆忙,猜他們此刻發生的故事,推測他們的人生劇本走向。

流浪貓在發呆,在覓食,在追趕打鬧。冷風隨時待命,一有縫隙就悄然的鑽進我的身體裡,人越冷越清醒,就越渴望熱鬧,渴望溫暖。這些都是下意識的反應,就像餓了想吃飯,孤獨想要人陪伴。這是身體的本能反應在提醒你應該怎麼做,但我們在想和做之間又有一層巨大的障礙,如何做?如何獲得,需要點利益交換吧,需要點貢獻價值吧。實在不行,需要點等同的共鳴吧,如果都沒有,又如何獲得交換,又如何獲得回應,不可知不可談,一談就失去了留白的空間,沉默的自由。

人一定要學習,不管是學習日常別人的為人處事態度,還是一些新的觀點,新的知識,都可以讓你獲得支撐,超越現在苦難的觀點。一個人很多東西總是想不清楚,但如果你樂意學習,保持謙卑好學的姿態,所有的人都當你的老師,那你豈不是成為了一個很厲害的人。厲害到有一天別人也尊你為長者,尊你為智者,向你學習,只要你永遠謙虛,永遠學習,你就會永遠成長,永遠進步。

我知道你有時候會想為什麼要進步,為什麼要優秀?為什麼要變成一個正能量的人,做一切是為什麼?我來告訴你吧,是為了當有人和你一樣質疑,虛無主義,質疑世界無意義時,有個人站出來,能在某一刻,講出他內心沒有觀察到的想法,產生了高度的共鳴,覺得自已找到了同類,找到了知已。像是在馬上要死掉的時候,得到了恰到好處的解藥,那將會多麼欣喜,此後將會產生多麼鮮活向生的力量呀。

如果把自已的人生當做一個劇本,套入那些俗套的劇情,如果覺得自已的劇本也很普通,也不足為奇,因為這是大部分人的劇本,你就會豁然開朗。如果自已的劇本很離奇,很痛苦不堪,那就要把自已想象成不一樣主角,要忍受巨大的苦痛,常人難以想象的折磨,最好把這些事件寫下來,你會渴望接下來的劇情走向,你也會在這個過程中轉變自已的觀念與心態,看會對這個劇本有何種影響。

剛開始我們的質疑生活,質疑社會,不受控制,被一股力量推著走。後來慢慢領悟了些道理,擁有了些經驗,有一天突然覺醒的說道:接下來我人生的劇本由我自已書寫,我要當自已的原創作家,而不是抄襲別人,成為別人。